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乘法口诀有小九九(45句.乘数小于、等于被乘数),大九九(81句.比小九九多“乘数大于被乘数”的口诀36句)两种.为了减少口诀句数,减轻学生记忆口诀的负担,通用小学数学教材采用小九九.但用小九九计算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有两个弊病:一是冲淡了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如计算“4×6”乘数大于被乘数的式题和“6×4”用同一句口诀“四六二十四”,不利于学生理解乘法意义,4×6或6×4结果相同,但意义不同,大九九使用不同的口诀进行计算,前者采用“六四二十四”,后者使用“四六二十四”,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乘法意义,并为用口诀求商奠定了基础.二是当除数大于商时.如9 (36~(1/2)),因学生按小九九只熟记“四九三十六”,没有熟记“九四三十六”,较难准确地、迅速地求出商。为了“扬长避短”,利用小九九口诀句数少,学生易于记住口诀  相似文献   

2.
一、优化乘法口诀整体结构表内乘法的教学,说到底就是乘法口诀的教学.因为口诀是记住表内乘法结果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我国的“国粹”,我们应该珍视它.但传统教学比较忽视乘法表,这是不足之处.乘法表是个“宝藏”,能发挥它巨大的整体功能.宋淑持老师对此作过详尽而深刻的阐述(见《小学数学教师》2000年第1、2期“试用系统思想方法探索‘表内乘法’的教学”一文),我们应予以极大的关注.系统都是有结构的.结构是指系统中各要素相互联系的方式与秩序.乘法口诀的结构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小九九”,即2的乘法口诀有2句,3的乘法口诀有3句,……9的乘法口诀有9句.二是“大九九”,即1至9的乘法口诀都是9句.人教版的新教材,基本上是沿用传统的“小九九”,所不同的只是把5的乘法口诀提到口诀教学的最前面.对比“小九九”与“大九九”两种结构形式,究竟孰优孰劣?从表面上看“,小九九”只有45句,能减少学生的记忆负担,实则它有不少弊端.第一,它不易沟通两类口诀之间的内在联系.比如,4的乘法口诀只有4句,8的乘法口诀有8句,这两类口诀之间的联系不甚明显.采用“大九九”则不同,两类口诀都有9句,8的乘法口诀中的积是相应的4的乘法口诀中的积的2倍.这...  相似文献   

3.
乘法口诀是根据9以内乘法内容要点 ,编成容易诵念和记忆的语句。乘法口诀学习得好坏 ,直接影响着用“表内除法”迅速求商及口算速度和计算能力的提高。义教材里的45句乘法口诀 ,每句话的前半部分表示相乘的两个数 ,第一个数总是不大于第二个数。如 :3的乘法口诀 :一三得三 ,二三得六 ,三三得九。这是一个弱点 ,因为在用乘法口诀求商时 ,有时不能很快想出口诀。如 :12÷4 ,学生见到除数4总是想四几十二呢 ?在口诀里没能“四几十二” ,为使学生能够正确迅速地计算除法 ,笔者认为 ,乘法口诀应引导学生这样编制 :一一得一一二得二 (二一得二 )二…  相似文献   

4.
1.为什么乘法口诀有“大九九”和“小九九”之分?答:“九九表”源于我国古代”九九八十一”的乘法口诀。九九表在其完善过程中有四十五句口诀和八十一句口诀之分,即“小九九”和”大九九”之分。“小九九”由于在读法上除两数相同(如三三得九,四四一十六)者外,其它一律把小数读在前,大数读在后,(如“3×5”和“5×3”都读成三五一十  相似文献   

5.
教苏教版二年级上“册9的乘法口诀”时,将课本上的例1与例2的顺序交换一下教学,学生会学得更好.首先,提出问题:9的乘法口诀你们会编吗?即教材例2要解决的问题.学生独立探索,在编口诀的过程中,会遇到普遍性的困难:9的乘法口诀有9句,一九得几、二九得几、三九得几、……得数是多个九相加,不容易一下子算出来.学生在实践中面临着这个要立即解决的问题,教师可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五星图(见教材).其次,运用五星图编口诀.学生观察五星图,从图中找规律,从而顺利地编出9的乘法口诀.学生在编的过程中,能够发现口诀的编制方法,找到记忆口诀的窍门,…  相似文献   

6.
6的乘法口诀的教学要求是使学生理解6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掌握它的基本结构和编制规律,熟记它并应用它求积。教学6的乘法口诀时,要充分运用已学的编制2~5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启发学生自己根据“6的同数连加法—→6的乘法—→编制6的乘法口诀”进行探讨与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1的教学具体过程设计如下:  相似文献   

7.
一、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学生学习的最佳动力来自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我在教学时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例如,教学“9的乘法口诀”时,为了帮助学生记住“9”的乘法口诀,我先让学生思考下面一些问题:1个9是____(比10少____),2个9是____(比20少____),3个9是____(比30少____)……然后让学生积极动脑,从观察口诀的特征中去发现规律,学生经过比较,类推得到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从而很快地记住了9的乘法口诀。由于教师重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不少学生进一步观察和比较9的乘法口诀特点以后,又发现了“9的乘法口诀中积的十  相似文献   

8.
一、导入师 :同学们 ,我们已经学完了全部乘法口诀 ,你们还记得已经学过哪些乘法口诀吗?生 :我们已经学过了1至9的乘法口诀。师 :在学习乘法口诀时 ,是一句一句地学的?还是一组一组地学的?生 :我们是一组一组地学的。师 :谁还记得这些口诀是怎样分组的?生 :“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师同时展出)师 :下一组该是几的乘法口诀 ,你能说出来吗?(生把3至6的乘法口诀一一说出)(师同时展出)师 :6的乘法口诀共有几句?生 :6的乘法口诀共有6句。师 :你能猜出7的乘法口诀共有几句吗?请你说一说。生 :7的乘法口诀有7句…  相似文献   

9.
背景分析"有多少张贴画"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从乘法口诀的编排上看,本册教材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2~5的乘法口诀,每句口诀都从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数一数""编一编""记一记"帮助学生感受乘法的意义,体验每一句口诀的形成过程,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第二阶段是6~9的乘法口诀,教材的编写与前一阶段大同小异,不同之处就是:2~5的口诀在如何记的问题上,教材充分发掘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活动经验,促使学生从前一句口诀来记忆后一句口诀,如三七二十一,就可以通过加3或减3来记忆三八二十四或三六十八;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9的乘法口诀”第84页例6。 教材分析 “9的乘法口诀”是二年级上册第6单元的一个教学内容.本单元的内容是在2~8乘法口诀学习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因此要充分利用学习2~8乘法口诀的思考方法和学习经验来学习9的乘法口诀。记忆口诀也是学习9的乘法口诀的重点,但9的乘法的得数比较特殊,对9的...  相似文献   

11.
一、引入新课师生齐背7和8的乘法口诀。师:7的乘法口诀有几句?每相邻两句间相差几?生:7的乘法口诀有七句,每相邻两句间相差7。师:8的乘法口诀有几句?每相邻两句间相差几?生:8的乘法口诀有八句,每相邻两句间相差8。师:大家推测一下,9的乘法口诀有几句?每相邻两句间相差几?生:9的乘法口诀有九句,每相邻两句间相差9。师:对不对呢?学习完九的乘法口诀就知道了。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九的乘法口诀。二、学习口诀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想知道她是谁吗?生:想。师:请看大屏幕。(教师点击课件,屏幕上出现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课件声…  相似文献   

12.
苏教版《数学》第三册乘法口诀教学共23课时,约占整个学期内容的36%。尤其是“7的乘法口诀”,既是在学生学习1-6的口诀后的一段时间(大约1个月左右)进行的,又是后面学习8、9的乘法口诀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一、乘法口诀在编排上的特点。教材把乘法口诀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比较简单的、相对好记的2-5的乘法口诀;第二部分是6-9的乘法口诀,中间穿插了除法。以往教材是按从2至9的顺序编排乘法口诀的。本册教材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识特点和《标准》的要求,把5的乘法口诀作为起始内容。把5的乘法口诀编在前面,学生学起来就比较容易,因为平时学生最喜欢用手指计算,一只手5个手指,两只手10个手指。这样便于学生感悟到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和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4.
一、复习准备   口算下面各题。 3× 4= 8× 3= 5× 4= 8× 4= 7× 6= 5× 8= 6× 5= 8× 7= 4× 6= 8× 2= 3× 6= 5× 7=  二、揭示课题   前面同学们已经学习了 1~ 8的乘法口诀,这节课学习 9的乘法口诀。 (板书课题 )  看到课题,你们能想到什么 ?  (想到 9的乘法口诀共有 9句,每句口诀的第二个字都是九,第一个字从一排到九, 9的乘法口诀得数一个比一个多 9…… )  三、教学新课   1推导 9的乘法口诀 (教准备题及例 1)  (1)学生自编 9的乘法口诀   师:刚才同学们说 9的乘法口诀的前半句是从“一九”到“九九…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数学第三册第六单元是“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学习内容是在本册讲的2——6的乘法口诀和用2——6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内容包括7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8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  相似文献   

16.
本单元教材在学生已掌握2—5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6、7、8、9的乘法口诀和用6、7、8、9的乘法口诀求商。其中表内有余数的除法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  相似文献   

17.
整体感知:本单元是学生掌握了2-6的乘法口诀,会归纳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解诀用乘法计算的问题的基础上,学习7-9的乘法口诀,完成乘法口诀表,进一步会用乘法解诀简单的实际问题。乘法口诀是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对今后的计算具有重要的作用。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难点是随着口诀数的增多和数目的增大,记忆口诀是比较困难的。在解诀问题方面,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也是较困难的。7的乘法口诀,是通过学生操作实物(七巧板),得出连加,由此引出列表呈现用7连加的结果,把7的乘法口诀填完整。8的乘法口诀…  相似文献   

18.
9的乘法口诀有它的特殊规律,就是9和几相乘等于几十减几,比6、7、8的乘法口诀容易记忆。按照9的乘法口诀的特点,我们采用了下面方法进行训练。如1个9就比10少1,2个9(比20少2),口诀是二九(?),3个9(比30少3),口诀是三九  相似文献   

19.
教苏教版二年级上册“9的乘法口诀”时,将课本上的例1与例2的顺序交换一下教学,学生会学得更好。 首先,提出问题:9的乘法口诀你们会编吗?即教材例2要解决的问题。学生独立探索,在编口诀的过程中,会遇到普遍性的困难:9的乘法口诀有9句,一九得几、二九得几、三九得几、……得数是多个九相加,不容易一下子算出来、学生在实践中面临着这个要立即解决的问题,教师可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五星图(见教材)、  相似文献   

20.
正课前思考"7的乘法口诀"是学生在已掌握乘法意义以及1—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开始。因为之前有1—6的乘法口诀的学习经历,所以很多教师在"7的乘法口诀"教学中,往往"复制"了前面口诀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观察图意,顺次求出"1个7、2个7"至"7个7",接着试编口诀、记忆口诀,最后运用口诀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我们认为,这样教学存在几个问题。首先,因机械重复导致学习兴趣衰减。如果把课堂定位于让学生会编、会背、会用口诀,那么这种缺乏挑战性的学习会让学生觉得所有的乘法口诀都是一个套路,没什么可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