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邹彬 《科教文汇》2009,(18):231-231
《世说新语》作为一部记录魏晋士人言行的书,展现了魏晋时期士人的独特风貌。书中对于历史人物的描写突破了传统的审美观,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他们注重个人形体的美,注重个人的精神内涵。而魏晋动荡变化的时代决定了这样的一种“人的觉醒”。  相似文献   

2.
雷晓 《科教文汇》2008,(6):153-154
魏晋时期,当紧张的政治空气和活跃的文学思想相互挤压,充满矛盾之时,一个文学上的重要的转折时期——文学的自觉时代来临了。这个时候,当文人旧的人生价值被毁弃后,魏晋士人们面临着对全新的人生价值的寻求与建构。那么,寻求一种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构建一种什么样的人生哲学则成为了魏晋士人们探讨的核心问题。而对于这个问题,嵇康又作出了怎样的回答呢?我们能在他冲怀淡远的诗句中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3.
王平 《科教文汇》2008,(13):161-161
阮籍是魏晋易代之际诗人的代表,也是正始之音的标志性人物。他创作的政治抒情组诗《咏怀》诗是研究他思想及诗歌风格的重要资料,八十二首《咏怀》诗清晰地表明了阮籍内心的矛盾痛苦与思想的转变。同时这也是研究这一历史动荡时期士人一心态的绝好诗歌材料。  相似文献   

4.
<正>嵇康克服养生五难魏晋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音乐家嵇康,一生崇尚老庄,讲求养生服食之道。他的《养生论》是中国养生学史上第一篇较全面、较系统的养生专论。后世养生大家如陶弘景、孙思邈等对他的养生思想都有借鉴。《嵇康集》十卷书中,篇篇含养生之理,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养生看法。魏晋之时,  相似文献   

5.
自先秦士人阶层出现以来,隐逸作为士人逃避现实的一种哲学思想和应世方式,始终与政治仕宦密切相关。经过秦汉小隐和晋唐大隐、中隐观念的发展,士人"心隐"的方向已经相当清晰。直到宋元时代,士大夫们寄心于隐,不仅建构起了吏隐形式和孔颜新境,而且不以形迹累心,寓隐于物,形成了隐逸文化内倾化和泛物化的发展态势,这既体现出宋元士大夫通达的出处观念,更来源于他们融摄三教的文化精神,奠定了士大夫群体自由精神的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6.
人类学一直受社会的广泛关注,笔者通过对《过渡礼仪》一书的详细阅读,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的方式,对此书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及反思。此书是法国人类学家、法国民族志学的创始人、民俗学大师阿诺尔德·范热内普的代表作。"过渡礼仪"是范热内普创制的概念,它代表了个人或群体在不同阶段的转换中所采取的仪式过程。维克多·特纳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阈限、结构反结构"等概念,此后,过渡礼仪这一概念被广泛运用于不同的仪式过程分析中。  相似文献   

7.
王学丽 《今日科苑》2010,(6):247-247
注重能力考查是近年高考的主旋律。注重能力与强调基础并不矛盾,基础知识是综合运用、提升能力的基石。务实基础不能离开课本,题在书外,理在书内。无论什么综合题、联系实际的问题,原理都在课本里。没有基石何谈能力?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几点见解。  相似文献   

8.
章慧金 《知识窗》2012,(4X):66-66
<正>《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提高学科素养,注重能力生成"的理念,即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个人体验,力求通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高效的学习,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自主学习主要是指学生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许多人才评价指标多以博士、硬士人数多少为主要指标,而成果指标往往与人才分离。许多单位出台的吸引人才的政策也只注重学位、学历,把人才同学位划等号。  相似文献   

10.
"得意忘象"是文艺美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是魏晋时的王弼在阐释《周易》的意象理论时提出来的。我们可以借鉴这一理论,在语文听、说、读、写教学中做到"得意忘形。"  相似文献   

11.
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获得拉斯克医学奖,在中国引发了关于科学奖励中个人与集体关系的争论。本文在阐明青蒿素大协作背景及发现过程的基础上,分析并比较中国科学承认和奖励中"集体主义"价值取向与美国科学奖励中注重独创性和个人发现优先权的"个人主义"价值取向,最后本文讨论了如何处理科学奖励中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问题,指出个人导向的奖励制度与个人产权为基础的国家产权结构,集体导向的奖励制度与公共产权结构密切联系,并认为两种奖励制度各有优劣,如何在制度设计中更好地处理科学奖励中集体与个体的关系仍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刘玉霞 《科教文汇》2016,(4):130-132
焦点解决模式以解决为导向,认为每个人都是自身问题的专家,在辅导过程中聚焦于改变以及改变的可能性,挖掘个人的优势资源,探讨个人的目标、资源、例外、正向经验与未来目标。本文从"着眼例外"、"注重改变"、"放眼未来"三个方面探讨如何运用焦点解决模式改善初中生的同伴交往问题,帮助初中生形成良好的同伴交往能力,促进初中生的心理、人格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外部性与政府的经济职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外部性与政府干预 对外部性问题的关注起源于庇古的《福利经济学》一书。什么是外部性,斯蒂格利茨在其《经济学》一书中给出了简明的答案:“当个人或厂商的一种行为直接影响到他人,却没有给予支付或得到补偿时,就出现了外部性”。显然,根据这一定义,外部性分为两种情况:当个人或厂商的行为使他人受益,却没有得到补偿时,称之为正外部性或外部经济;  相似文献   

14.
曹丕提出的"文以气为主"中的"气"已不同于前代,它已不再只是一个单纯的哲学范畴,而具有明显的美学意义了,昭示了魏晋个体意识的觉醒,并把文学创作中个体价值推上了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明清时代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的鼎盛时期,科举制度是当时人才选拔的首要途径,对士人知识视野影响有一定积极作用,表现为:统一了不同民族的知识认知,促进民族地区融合;选拔出大批优秀知识分子,为早期的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士人学习儒家知识转变为对程朱理学的思想信仰。更为主要是对士人知识视野的消极影响,表现为:使士人思想僵化,知识视野受限;扼杀士人的创新能力;排斥科学技术知识。  相似文献   

16.
概念和物理规律掌握是学习物理基础知识最重要的内容。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将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就我个人而言,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历练总结了下面的一些要点和可行的方法。首先,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抓住和掌握规律,老实的坦言这并不是说说那么简单。古人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作为新一代的学子不能"读死书,亦不能死读书"尤其在理工科的学习上将更加显得尤为重要。所以说,完全从教科书上或教师课堂笔记那里一味的毫无规律的生搬硬套的去死背一些概念和规律的定义与解释将会导致"事倍功半",话说回来了,到底如何去真正意义上去掌握并理解物理概念的理解与规律的掌握呢?以下将是个人的拙见。  相似文献   

17.
邓君 《情报科学》2005,23(3):473-474
本文评介了《组织的知识管理》一书,指出全书的写作内容丰富,结构严谨,既能注重个体的差别又能宏观把握,理例结合。  相似文献   

18.
<正>许坚,字韧之,得仁堂主人.1955年生于山西曲沃,自幼随祖父习字,四体皆通,尤精小楷,师承魏晋,感悟钟王,线条刚柔兼备,点划富有意趣,尽现魏晋小楷古朴雅致,气韵浑厚之感,初步形成灵动中见凝重,圆润中见骨力的艺术风格。著有《许坚书弟子规》、《许坚楷书兰亭序》、《许坚小楷千字文》、《许坚行书洛神赋》。并有《前后出师表》、《前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歧路灯》作者李绿园的小说观的分析,阐述了士人对小说的态度。同时,通过对古代小说特别是《歧路灯》中士人形象的分析,论述了小说文体的发展为士人形象地展现提供了更广阔的表现空间,士人从而得到了更全面、真实地表现。  相似文献   

20.
健康是人类最大的财富。因缺乏科学的健康理念而导致的个人不良生活方式是人们患病的主要原因。幼专生将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的任务,因此,对其渗透健康教育尤为重要。本文在《幼儿卫生学》教学中从结合教材内容加强健康理念教育;注重营养分析,进行"健康每一天"的教育;针对常见疾病,重视预防胜于治疗的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