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莫愁重考     
莫愁女在我国,确实是历史悠久、影响甚大的文学故事人物。从现有资料看,莫愁女的名字及其故事,最迟出现于南朝的刘宋时代。从那时起到现在,历时一千四、五百年,她(们)一直被咏于骚坛,传于人口。就以今天的情况来说,那位婷婷玉立在南京莫愁湖公园荷池中的采桑女(金陵莫愁的塑像)及以她为名的莫愁湖,可以说已是蜚声中外了。可是,令人遗憾的是,历史上久传不衰的莫愁女儿,由于误解、误传以及“多莫愁”的  相似文献   

2.
一部富有开创性的书──读《莫愁女及莫愁文学》有感陈华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夏振明、胡凤英二位作者的新著《莫愁女及莫愁文学》.既有洋洋数万言的专论,对莫愁女传说与莫愁文学渊源关系的考评阐述,又有历代以莫愁女为题材或与其相关的诗词、楹联集苹;既有...  相似文献   

3.
美女与丑女     
一个人在生命的历程中,可以做的事情太多,所以应该把“美”和“丑”的外形视作无关紧要的部分。老天是非常公平的,它可能给你一张很丑的脸,附着一颗很美的心;当然,它也可能给你一张很美的脸,附着一颗很丑的心。不管你长得是美或是丑,都无损于你一生的幸福,最主要的是在于你对待生活的态度。有时美女之所以被遗弃或玩弄,完全是因为她不能把握自己;而丑女之所以被人轻薄或岐视,也完全因为她自己不能独立。其实,一个人“美莫美于知足,愁莫愁于自贬”,快乐与痛苦的情绪往往是由自己一手造成的。美女最怕自我作贱,丑女更别自惭形秽。然而,世间这…  相似文献   

4.
一翠云姑姑从小将我养大,给我取了个无忧的名字,叫莫愁。她说:“凡事不要忧愁,虽然你从小无父无母,但那不是你的错,不要将别人的过错强加于自己身上让自己难过,那样只会让自己更加辛苦,人生短暂应该开开心心地活。”她一直这样教导我。  相似文献   

5.
在几个世纪以前,有这样一个女孩:松松的髻子,月白的小衫,浅色的裙。轻倚朱栏,细数着寒夜里的星,寻找着命运的归宿。她如一阕凄艳的词.点缀在青山绿水间。几个世纪以后,有这样一个女孩,在青山绿水间,在朱楼画舫处,寻觅到这个冰清如玉的名字,读懂了这个缠绵哀婉的故事——女孩子的心是相通的,哪怕是在几百年之后,然而她却已不是昨天的那个女孩子,她不梳松松的髻子.不穿月白的小衫、浅色的裙,她也不倚栏数星,寻雁盼归人。她有许多值得做的事,有许多并不遥远的梦。她读着诗,遥想着似曾相识的她,写下了这个名字——风露清愁,里面有两个女孩子的故事。莫怨东风当自嗟——风露清愁!  相似文献   

6.
这是个初春的早晨,我怀揣着满心的对暖春的倾慕,踏进莫愁园里,寻一方逍遥,求片刻自在。 湖边水榭石阶上的青苔,一层一层,驳驳杂杂。缕缕苔痕仿佛在流光里诉说着那些被遗忘了的旧事。相传,莫愁女美丽聪慧,自小丧母,身世坎坷,却从不向困难低头,不但习得出众的女艺,还与父亲学了一手采药治病的本领,为天下穷苦人解了病痛,消了忧愁……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文化史上的典型形象,莫愁女为数代文人为之倾倒;伴随着时代及社会文化的变化,莫愁女形象也变得扑朔迷离。正本清源,分析这一形象在各个时代的变化是本文的主要任务,特别是梁武帝之《河中之水歌》及周美成之《西河》当须辨正。  相似文献   

8.
袁笑 《初中生辅导》2013,(19):23-24
这是个初春的早晨,我怀揣着满心的对暖春的倾慕,踏进莫愁园里,寻一方逍遥,求片刻自在。  相似文献   

9.
编者按     
<正>职业教育不只是为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技能人才,它还有一项重要功能就是民族文化技艺的传承。随着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职业教育这项功能的成效发挥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江苏南京,有一所职业学校在17年前就开设了古籍修复专业,近年来在此基础上开辟了多个非遗教育方向,已陆续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600多名专业人才,这所职校就是南京市莫愁中专。当央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热播的时候,"我在莫愁修古  相似文献   

10.
竞背唐诗     
有一年秋天,剧团在南京演出,正好演到《莫愁女》这个戏时,莫愁湖公园举办菊展,我便与朋友丁某结伴赏菊。我们各自花了五分钱的门票,就赏到了成千上万盆的菊花,更妙的是,还邂逅一位奇人……莫愁湖水,波光粼粼;莫愁女的雕塑,谁见谁怜。金灿灿银晃晃红艳艳紫馥馥,我们徜徉在菊海香阵中,飘飘欲仙,忘形,更忘归。  相似文献   

11.
李清照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女词人,她的词雅致清秀,特别是对"愁"绪的抒写更是独树一帜。她的愁以靖康之耻为界分成两个大部分,分析前后期的愁词,从中得出结论:前期的愁词表现为离别相思之愁,后期的愁词表现为家国之愁。无论是哪种愁,都深深地打动人心。  相似文献   

12.
莫小西骑着那辆蓝色的单车穿过操场时,伊米正站在一株桂花树下吃葡式蛋挞。她的肌肤像薄玉一样透明。莫小西把《挪威的森林》推到她的眼前:"嗨,这书是不是你掉的?"伊米抬头,淡淡的接了书,继续吃她手中的葡式蛋挞。莫小西想:"好傲慢的女孩子!"骄阳下,莫小西看到伊米肌肤里淡蓝的血管,一条条向小溪一样淌着。他就原谅了伊米,他觉得她只不过是个苍白而贫血的家伙。  相似文献   

13.
爱在深秋     
“有次,你我爱在深秋……”《爱在深秋》忧郁婉转的曲调在空气中缓缓流淌,那位年事已高的老妇人,不禁老泪纵横,泣不成声。而她嘴里一直不住地念着:“莫琳,你来你走,姐姐对你的爱,永远存在那个深秋……”很多年前,这位老妇人还是风华正茂的女子,她叫莫愁。而她的妹妹,那个小她6岁的女子,叫莫琳。  相似文献   

14.
李清照是宋代才艺超拔、情感丰富的杰出的女词人,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坎坷的生活经历造就了她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她以女性全面独特的视角和柔婉细腻的风格,对词的抒情艺术进行了大胆创新。特别是对“愁”的描写,达到了淋漓尽致、游刃有余的程度。她拓展了写愁的范围、角度,使写愁词的内容、主题、感情得到了升华;她扩大了写愁的艺术、方法,使写愁词的语言、手法、风格得到了创新,对词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在宋代词坛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3):F0002-F0002
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是一所全日制国家重点职业学校,现有在校生3400余人.是江苏省和南京市中等职业教育模范学校。  相似文献   

16.
别董大     
孟子 《大中专文苑》2013,(12):17-17
一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相似文献   

17.
李清照被誉为“婉约”词派之宗,她所作词的主要内容是抒写爱情与离愁别恨,特别是对“愁”绪的抒写更是独树一帜。她以真情实感为基础,以清新自然的语言于委婉细腻之中,咏抒出一种淡远的情怀,创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来。本文试以李清照三个不同时期的词作来解析她的“愁情”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8.
李清照是中国诗词史上的一朵奇葩,被当作了愁的化身。李清照词中的"愁"是她心灵的展示,真情的喷涌,她用几乎完美的艺术技巧,充分展示了其个性,揭示了女性生活中温婉、多情的一面,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今天的作文课上,我们就笑了个够,大家笑得真是千姿百态。牛老师先给我们出了个字谜:头上翠竹生,大上一撇真高兴。这可难不倒我们,我们脱口而出:是‘笑'!她笑着向我们竖起了大拇指。  相似文献   

20.
紫薇花开     
<正>7月,流金铄石,夏日可畏。唯清晨尚有一丝凉意,遂去莫愁村赏紫薇。一下车,远远地就看见一片姹紫嫣红分列在行道两侧。走近一看,它们姿态相似,然品种不一。有紫红色的紫薇;有蓝紫色花,叶色暗绿的翠薇;有火红色的赤薇;还有幼枝及叶片显黄绿色、花白色或微带淡黄色的银薇……这感觉好似是去了万紫千红的植物园而不是到了莫愁村。唐白居易《紫薇花》诗中有云“独占芳菲当夏景,不将颜色托春风”,果然是不错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