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我大量的阅读是我在大学的文学系读书的时候,那时我已经写了不少很坏的小说。我第一次进入学校的图书馆时大吃一惊,我做梦也没想到,世界上已经有这么多人写了这么多书。但这时我已经过了读书的年龄,我发现我已经不能耐着心把一本书从头读到尾,我感到书中那些故事都没有超出我的想象力。我把一本书翻过十几页就把作者看穿了。我承认许多作家都很优秀,但我跟他们之间共同的语言不多,他们的书对我用处不大,读他们的书就像我跟一个客人彬彬有礼地客套,这种情况直到我读到福克纳为止。  相似文献   

2.
因为工作关系,妈妈带我去了新加坡读书。那里的读书环境非常好,使我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学校的图书馆在操场的中央,外观像一座小城堡,圆圆的屋顶,楼上的护栏是用木头做成的,上面刻着花纹,中间卧着一头正在咆哮的雄狮。平时,我们一放学就到图书馆里看书。图书馆有十间教室那么大,里面摆了好几十个书架。书的种类很多,有马来文、印度文、英文……只要你喜欢,任何一种语言的书都可以看到。借书也很方便,每位同学都有一张免费借书卡,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去借书。还书时,只要把印有书名或单价的那一面向上放到电子还书器里,还书器就会自动把书…  相似文献   

3.
书香梦圆时     
陈旭 《河北教育》2013,(7):92-93
当下,"中国梦我的梦"已成国人价值取向航向标,而书香梦则是我一生的追求。如果说读书也能算是一种嗜好,那我唯一的爱好就是读书,真可谓"天下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从小就对书情有独钟的我,也就成了书的追梦者。我的小学时代是在农村度过的,学校里没有图书馆,想读课外书只能是自己购买,而那时因家境贫寒,课外阅读就是一种奢望。至今让我铭于五内的是,我的第一本书是在多次恳请母亲下,  相似文献   

4.
<正>很难讲读书在我生活中占据着怎样的位置,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读书打捞着我。小时候父母很忙,稍大一些的时候,我便被锁在家里。听上去有些惨兮兮的。那时是20世纪90年代末,娱乐方式很少。和如今的学生被家长没收手机一样,我也被父母禁止看电视。剩下的唯一娱乐方式就是读连环画和童话书。我一度怀疑母亲早早教我识字,目的之一就是让我自己读童话而不用缠着她。我看的书很杂,并不限于儿童读物,  相似文献   

5.
万静 《山东教育》2009,(10):54-54
超初喜欢读书说不出任何理由.但确是发自内心的喜欢。 依稀记得第一次与书的亲密接触。那时我刚上一年级,小脑瓜里装着为数不多的几个方块字。姐姐拿回一本语文课本,虽不似现在的课本一般花花绿绿,却也有着栩栩如生的插图,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我好奇地翻闺着,不多时便进入书中的世界了。至今记忆犹新的是一篇名为《彩霞姑娘》的神话故事。  相似文献   

6.
有一天,爱迪生在台脱罗市最大的图书馆里专心读书.有一位教师模样的人,走到爱迪生身边亲切地问:"我经常在这儿看见你,我猜想你一定读了不少书吧?"爱迪生回答:"我已经读了十五英尺厚的书了."那么,你到底是怎么读书的呢?"爱迪生又十分认真地回答:"我是按照书架的次序来读书的,因为我想把图书馆里所有的书全部读完."那人惊叹着点点头说:"你这种刻苦读书的劲头真叫人感动.可是,朋友,书海浩瀚,学识无涯,世界上所有的科学知识你可能全部掌握吗?就说这个图书馆吧,藏书就有几十万、几百万册,你就天天读,一生也读不完啊!我建议:你应当选择一、二类主要书籍,有余力再旁及其它.如  相似文献   

7.
淘书乐     
我是读书不精,淘书为乐。新书不用淘,要淘的自然是旧书、特价书了。最早的淘书记录是在通城读书时。一次,图书馆大清理,一批旧杂志低价出售,一角五分钱一斤。正泡在阅览室里的我闻讯而动,左挑右拣一大摞,直到兜里的钱掏空为止。兴冲冲地将书抱回宿舍时,室友们大呼便宜,纷纷要求  相似文献   

8.
读书乐无穷     
我的业余爱好很多:围棋、集邮、书法、打球……但是,给我快乐最多的却是读书。 1975年,我从部队复员,在家中等待分配工作的几个月里,闲得发慌,就每天到北海公园旁的北京图书馆读书。那时,市场上可买的书很少,许多文学作品还是“禁书”,只有在“北图”才能读到。我早去晚归,中午花二勇钱买一个圆面包,图书馆内有开水,就着书吃,权当午餐,其乐也融融。  相似文献   

9.
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在书里,世界上没有的一切也在书里,把宇宙放在书里还有富余。谈到书,便想起儿时对书是一种怎样的渴望了。那时除了课本,想要一本书真是不容易。村里一位高中生“怀胎”序曲有些书,一到暑假我便往她家跑,且跟前跟后地叫。她知道我的用心,扔给一本书。我也知道她的吝啬(从不许别人借走她的书),便一屁股坐在门槛上看个够,直到爸妈唤我回家,才眼巴巴地看着大姐把书收回。现在的孩子多幸福,书到处可借到、买到,但他们对书却没有足够的热情。我遗憾!他们缺失了什么?对,是一种读书的情结,是一种人文的精神。我一直深信,一个人的…  相似文献   

10.
我一直以为,读书和听歌有许多非常相似的地方。在生命不同的阶段里,一个人喜欢读的书和喜欢听的歌,都是不一样的。它们仿佛是你生命历程里留下的脚印,见证着你走过的每一段路。大学时候,爱好文学的我是图书馆的常客。只是由于我学的是理科,从来没有受过文学老师的任何指点,读书自然也就十分盲目。记得那时,我到图书馆里简直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想看什么书完全是跟着感觉走。学生时代,我一直偏爱读中国的小说和散文,直到今天,我对外国文学依然十分陌生,这对我个人的文学生涯而言,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遗憾。大学里读的文章尽管很多,但曾经深刻…  相似文献   

11.
风儿带给我凉爽,阳光带给我温暖,生活我快乐,读书则让我体会人问的真谛。闻花香是一种幸福,快乐地玩耍是一种幸福,读书更是一种幸福。我坐在海边的岩石上,倾听海风的声音,潮起潮落,我在读书;我躺在小草的旁边,闻着泥土的芳香,我在读书。我沉浸在书的世界里,依偎着书,咀嚼着书,在书香里慢慢长大。书籍就这样伴我成长。——题记  相似文献   

12.
一、善读书我是从部队转业到教育岗位的,非科班出身。回想刚从事教育的那几年,总觉得自己上课的底气不足。我便开始到处找书看,去阅览室阅读,向图书馆借书,新华书店也是我常去的地方。那时书店刚兴起开架,可以自由选阅,所以每周六下午我都泡在新华书店。整个下午,我都在书店中嗅着免费的油墨之香,然后精益求精地选一本买下来(那时每月  相似文献   

13.
冤屈的滋味     
冤屈的滋味林口县柳树乡二道小学校李莹这件事已经过去十多年了,可是我却一直无法忘记它。那时,我在哈师大附小五年级读书,省图书馆与学校联系派三名好学生星期天去图书馆当助理服务员。学校把我这个大队干部兼三好学生派去了。在图书馆给我们布置任务的是一位40来岁...  相似文献   

14.
童年读书     
一说起读书,就让人想起自己的童年。因为人第一次接触书,总是在童年时候。记得我童年时候,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篇文章是《我要读书》,里面写了一个穷苦孩子对知识的向往和读书的不容易。我小时读书,也是我外祖母拿5块钱救济金把我送进学堂的。记得学堂是一个牛屋,四面掏了几个洞,课休时从洞里爬出去,就到了麦草堆里。记得老师叫孟庆瑞,慈祥年长,长留在我的记忆里——仔细算一算,那时他也就30来岁吧,带着一个俊俏的老婆,还有两个孩子。我现在仍然记得第一次发书时,我闻到那书的清香和油墨味;放学回家,还放到外祖母鼻子下让她闻。从那时到现在,再…  相似文献   

15.
我的书斋,便是我的小窝,名曰“了然”。“了然”之意,不仅知其然,还要是知其所以然。在书斋中读书,便是把知识多多地了然于心。像我这样摆脱不了“读书命”的人,“了然”两字的确是对自己最好的祝福。知识伴着我成长。了然斋的格局也跟随着我在变化:童年时,对自己充满了信心,求知欲是那样地旺盛。那时我的书橱最前排的永远是少年儿童百科全书。年少轻狂的我,捧着六、七斤重的大厚书,似懂非懂,津津有味地读着许多到现在还不全懂的内容,却不知厌烦。稍大一些,书橱的前端开始被漫画书占领,那时大脑的思绪总是围绕着机器猫转,每当闲暇时,总是在书斋一隅的小床上,倒一杯牛奶,放两块饼干,开始随着漫画出神人化,展开千姿百态的幻想。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个爱读书的孩子,妈妈也很喜欢看书,所以我的家里到处都是书。因为书多,我办了一个家庭图书馆,管理员就是我。我把一本本书分好类,再把名称一一输入到电脑里,然后用打印机打出来,订成了一本小登记本。谁要看书,就在登记本上相应的书名  相似文献   

17.
我的读书生活,起始于少年时期。那时中国的乡村普遍贫困,能借到的书很少,自家拥有的书更少。我把班主任老师那几本书和周围十几个村子里的书借读完后,就反反复复地读我大哥留在家里的那一箱子中学课本。数理化看不懂,  相似文献   

18.
童年,我有一个梦想,梦想拥有一本厚厚的童话书,每天都能看到许多新的故事,每时都能获得新的快乐。可惜,那时家穷,国也穷。市面上的图书少得可怜,适合儿童读的书更是凤毛麟角。于是,我只好小心翼翼地把梦想收藏起来。读中学时,我有一个梦想,梦想拥有一个图书馆,课外,泡在图书馆里,看书读报写文章,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丰富阅历,何其快哉!可惜,那时腿短,路也短,整个东莞都没有一家像样的图书馆,去广州吧,太遥远!当上了教师,我有一个梦想,梦想在我的学生身上实现我当初的梦想。于是,我竭尽全力在学校建起了一个图书馆…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名语文教师,更是一位爱书人。细细地审视自己从学生到教师以至到有点名气的语文教师的历程,能够让我心存感动、倍加珍惜、让我与语文难以割舍的就是读书,是书把我带进了语文学习和研究的更高境界。我读书的经历跟现在的同学差不多,只是那时的书少得可怜,后来报考大学时我不假思索地填报了中文专业。在曲阜师大孜孜求学的日子,我读书的梦想在那里得以放飞,我尽情品尝读书的幸福。我如一个饥渴的人,纵情地在书中游览秀美的山川大地,纵横上下几千年瑰丽的历史,享受书的美好,那种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信念也更加强烈。清晨,当我在幽静的校园小道上,伴着淡淡的花香读书时,我感到好似在跟一位哲人谈心,昂扬的斗志时刻撞击我的心灵;晚上,在幽幽的书房里,读书入迷时就进入了一种超脱生命的美好享受中;时空变得不再辽阔,百川尽收胸中,觉得生活之  相似文献   

20.
书的家     
我的书终于有一个家了。那是我花125元买来的一个书橱。我把她从木工的作坊里拉到了家中,她像个懂事的少女一样默默地位立在我写作的小课桌旁,热情地注视着我看书、写作。她的躯体里容纳了我的财产——大大小小的各种书籍。 几天来,我都沉浸在无比的喜悦之中,因为我的书有家了,就像自己挚爱的儿女有了属于自己的归宿,使我感到无比的欣慰。 以前我的书随着我不定地飘泊着,备受磨难。那时,我住在学校一间又小又潮的屋子里,炉具、灶具、书桌占用了屋子里的大部分空间,我的书就只好屈居于床底下的纸箱里,好像在受苦、受难一样。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