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地球概论》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担负着向广大青少年普及天文知识的重任。随着高师地理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地球概论》课程课时被压缩、地位下降。文中系统分析《地球概论》课程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内容体系、教学手段、实践环节、天文选修课的开设等方面的教改思路。 关键词:地球概论;教学改革;天文科普 《地球概论》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以地球天文学为主要研究内容。它不仅是地理专业其他课程的先行课,还担负着  相似文献   

2.
通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发现多数学生觉得《地球概论》课程学习难度较大,容易产生畏惧思想,这极不利于以后专业课的学习。从2006年讲授《地球概论》课程以来,一直在探索怎样利用《地球概论》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好奇心,充分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扭转学生的畏惧思想,并针对《地球概论》课程教学中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教学思考。  相似文献   

3.
《地球概论》课程是师范院校地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和先行课,《地球概论》课的教学,无论对函授或本专科地理教学,都是十分重要的。概括地说,就是要明确《地球概论》课程的对象和任务、理清知识结构、认识教材特点、掌握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地球概论》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着重于地球整体知识的阐述。主要包括两大内容,即地球的天文学和地球物理学.前者主要讲述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运动及其地理意义、地月系等;后者主要讲述地球的结构、形状和物理性质。根据现行地理专业教学大纲(大专)要求,《地球概论》教学内容中,地球的天文学知识要占总课时85%以上,而地球物理学知识仅占15%左右。由于《地球概论》涉及大量天文科学方面的知识,这些内容具有广阔的空间性和天体不断的运动特性,所以该学科最明显的三大特点是:立体、抽象和运动。加之《地球概论》课开设在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对于刚刚入学的新生来说,初学起来难免会有深奥莫测、抽象难懂的感觉,同地理专业其它学科相比,这一点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地球概论》往往被认为是难教难学的一门课。针对上述情况,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呢?数年的探索和教学实践证明,提高《地球概论》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是加强直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5.
针对《地球概论》的教学困难,采用图表法帮助教学效果较好。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图表法应用于《地球概论》教学所起的作用,同时指出了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依据《地球物理勘探概论》课程的实际需要,从探究式教学方法的特点出发,深入探讨了探究式教学在《地球物理勘探概论》中的具体教学策略,为该课程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开展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7.
2003年颁布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地理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培养未来公民的地理素养.地理素养培养是高师《地球概论》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该文从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地理情感与态度三方面分析《地球概论》课程教学地理素养内涵,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培养地理素养策略.  相似文献   

8.
《地球概论》是一门内容高度抽象,难学也难教的课程。文章认为,文艺伤口在该课 程的教学中有重要作用,着重分析了神话传说、古典诗词、楹联、绘画等作品在《地球概论》教学 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地球概论》课是高师地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安排在一年级进行讲授。无论本科生或函授生,一入学就要学习这门课程,它是师范地理专业大学学习生活的开端,给予学生的印象和影响是强烈而深刻的。所以,搞好《地球概论》课的教与学,无论对函授或本科地理教学,都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在函授教学中,如何搞好《地球概况》课的教与学,更是一个比较复杂和艰巨的课题。概括地说,就是要明确《地球概论》课的对象任务、理清它的知识结构、认识这种教材的特点、掌握它的教与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试论《地球概论》的地位和作用方明亮近年来,有些高等师范院校地理专业,在教学改革中取消了《地球概论》课程,其基本内容合并在《普通自然地理》中,只作为地球的基本知识,讲授6个课时,以应付学生将来在中学的教学需要。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是极不负责的,它不利于地...  相似文献   

11.
“数字地球“与可持续发展是全新的发展战略.本文从“数字地球“的概念入手,论述了“数字地球“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探讨了在通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建设“数字地球“的策略和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地球概论》中的难点——球面坐标内容的教学做初步探讨。认为教学中要首先加强空间概念的建立,关键讲好地理坐标,并通过学生的实践性练习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文章重点对具体做法加以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中庸》的“参赞化育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哲学有丰富的生态意识,《中庸》的“参赞化育”说就是其中之一。“参赞化育说”与“人类中心论”的最大区别是,它不是以征服、战胜自然为人类进步的标志,而以尊重自然,促成自然界的进化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唯一选择。这一学说为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提供了重要的价值指导。  相似文献   

14.
小说集《拳圣》中的三篇小说《哀伤自行车》,《天知地知》和《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显示出刘恒视域中的苦难本体和苦难叙事破涕为笑的演变过程,这种学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小说有关苦难叙事的文化心理的一个镜像。  相似文献   

15.
西方有关儿童地球概念认知的研究始自上个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呈现出对立的两派学说即"心理模型说"和"片段知识说"。这两派学说的分歧主要表现在理论、研究方法和统计方法上:"心理模型说"与"理论论"一致,其研究方法多以结构式访谈为主,采用"规则评估"的统计方法;而"片段知识说"则类似于"零散知识论",其研究方法多以"强迫选择访谈"为主,采用传统的心理学统计方法。据此,提出一些整合性思考和评价。  相似文献   

16.
在对汉语新诗的研究中,不能否认与忽视的一点是,百年来的汉语新涛诗路的发展态势是多元立体而非线性的。在此中,一种由离散主体所创作的诗歌——姑且以“天涯”离散诗歌为名,因跨越地理、历史、文化而获得了异质化的意义呈现。洛夫诗歌作为这种“天涯”离散诗歌的典型经典,充分体现了“天涯”美学从自我否定、另寻天涯、多方返照的哲学意义与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17.
双峰话中有一个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哈”,在双峰话里表给予和被动。文章分析了“哈”的用法,并将其与普通话的“给”以及双峰话的“拿哈”作了简单比较,归纳了“哈”的用法特点。  相似文献   

18.
张载的“心统性情”说在其作品中虽只有一句话,但在其整个哲学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对后学的影响颇大。虽然有些学者对此有所论及,但由于张载此论直指内奥、大提整体,故对张子此论的理解有不少的歧义和曲解。因此,在张载的整个哲学的宏观背景下,厘清“心统性情”说的“心”、“性”、“情”等概念范畴及其关系,然后在此基础上阐释“心统性情”的内涵和要义,以及与“心统性情”相关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德性之知与见闻之知这两个观点中的发见就显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9.
时下现代刻字提倡“主题创作”,希望以此走出一条符合中国传统审美哲学、并具民族特色之路。对“字”的本义与“刻”的原生态进行深解,当是“主题创作”可承使命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20.
“太一生水”的神话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北葛店出土楚简出现“太一生水”的宇宙生成图式。“太一生水”不是战国中后期突然冒出来的奇思怪想,《老子》等为它准备了充足的思想或文化的材料。它是有神话或民间本体文化之背景或“基础”的。“太一”相当于道或太极,它的母型是“混沌”、太阳或北极星。作为“天地母”,它是“生”水并通过水生成天地万物。这又以“水生万物”的“水源论”宇宙观为基础。而太阳、太一或天帝,都有控制、衍生雨或水的功能,这也是“太一生水”的另种表达或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