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第一只克隆猴的诞生,灵长类动物人类的差距重被提及,了解这种差距也许能揭开人类进化和智能、行为心理之谜.  相似文献   

2.
数字技术的使用为媒体概念的拓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我们即将面对的,是一个内涵与外延都被改写了的媒体新时代。传统媒体被少数人掌控,提供有限信息并在有限范围内传播的局面被打破了,一个“无限可能”的新时代正在开启。随着媒体终端形式的多样化,人类生命的所有时空几乎都被媒体所包围。户外媒体、便携媒体、移动媒体、自媒体、个媒体、流媒体等新概念层出不穷,人类的生活被媒体深度侵入。  相似文献   

3.
历史被记录下来后,不知道会以何种方式显现,也不知道会沉默多久.如同人类的记忆那样,档案是历史的记录,也会在当代生活里缺席,被忽略,被遗忘,被寻找.传统档案的形象有点神秘,深远寂寞,如浩渺星空,是无声无息的自我世界.档案记录的历史秘密多被时间锁住,人类对历史的探索远不如人类与太空之间的对话来得坦率优雅.越是喧嚣的时代,档案常常失语,因为现实的声音压倒一切.  相似文献   

4.
魏茹芳  田梦圆 《采.写.编》2023,(8):124-125+160
社交机器人被引入人类环境的同时也被嵌入到一个高度复杂的社会结构和机制网络中。社交机器人通过编程来模仿人类的社会行为,但他们的社会互动具有一定的欺骗性,进而扰乱甚至改变人类的社会结构,削弱作为人类合作基础的信任因素。应从设计者、使用者以及人工智能运行机制等多方面改善机器人行为,重塑人机交互时代社会信任结构。  相似文献   

5.
数字技术的运甩为媒体概念的拓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我们即将面对的是一个内涵与外延都被改写了的媒体新时代。传统媒体被少数人掌控,提供有限信息并在有限范围内传播的局面被打破了.一个“无限可能”的新时代正在开启。随着媒体终端形式的多样化.人类生命的所有时空几乎都被媒体所包围。户外媒体、便携媒体、移动媒体、自媒体、个媒体、流媒体等新概念层出不穷,人类的生活被媒体深度侵入。  相似文献   

6.
张霖  张重俊 《大观周刊》2013,(8):283-284
在宇宙空间中每时每刻每个角落都充满了人类看不见的微波,引力、射线、磁场等等,被称为宇宙能量场。小孩刚出生时的宇宙能量场可能会对人类产生终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书致力于展现49个被扔进历史废纸篓的科学创意,研究这些人与改变世界擦肩而过的原因,如死亡射线、爱迪生的混凝土家具、伦敦的埃菲尔铁塔、纳尔逊的金字塔、永动机等。这些主意最早被提出时曾被一些人认为会改变人类的生活,但在实践中它们被证实根本就不靠谱。但在这些想法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发明者的孜孜以求,本书作者试图为那些受人诟病的离奇想法翻案,"拯救那些本可改变人类生活的神奇创意"。  相似文献   

8.
正博物馆是人类丰富多彩的文化多样性的记录者和守护者,也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创造者。博物馆是人类生存物证的收集者,因此,博物馆又被称为是人类生存及其文化多样性的避难所、诺亚方舟,但博物馆从来都拒绝成为物的坟墓,而竭力成为思想的摇篮、科学的殿堂、艺术与情感的源泉,以历史智慧为未来保驾护航,滋养新文化和人类社会的健康  相似文献   

9.
动物和人类具有相同自然属性,虽然在构造上存在巨大差别,但动物世界的规则与人类社会较为相似,所以,自然类动物纪录片也具备了拟人的基础。通过采用拟人化叙事方式来表现动物,还可以将其作为人反观自身的一面镜子。在拟人化叙事下,纪录片中的动物不仅被赋予人类特有的情感、语言、性格等,还被赋予人类社会角色,在拟人化叙事方式的运用下,更易让观众移情,从而加深观众对动物生存的了解。基于此,本文对自然类动物纪录片拟人化叙事方式的运用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进入了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信息与能源、材料已被视为现代经济的三大支柱,人们在开发自然资源的同时,愈来愈重视对信息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是人类进行技术创新、科学研究推进人类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资源基础.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在人类历史上一批文明古国创造了灿烂夺目的古文化,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程,但是,随着世纪的更迭,由于跟不上文明进步的步伐,他们都落后了、衰亡了。今天,人类社会正在大步跨入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时代,充满了机遇和挑战,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种文化都在经历着严峻的考验。是走向独立富强,还是走向被分割被灭亡?是走向繁荣强大还是走向被奴役被同化?…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严肃而又现实的大问题。 朱邦复先生和两岸四地的少数有识之士早在20多年前就感到了这种潜在威胁的存在。当时他就提出,不用或少用美国的计算机软件,应当开发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东西、建立中国人自己的平  相似文献   

12.
本书以海德格尔哲学发展的整体为灵魂,以人类生存的选择与被制约为主线,在阐发海德格尔大量文本的基础上,系统深入探讨了海德格尔的人学思想,包括海德格尔的此在生存理论、人类生存的真与非真的理论、人类与整体存在者的关系理论、人与存在的共属理论、人类历史之思、天地神人之思、语言之思、思想之思,展现了海德格尔人  相似文献   

13.
人类传播可区分为三类,即人类信息传播、人类知识文化传播和人类社会文化传播。人类信息传播是信息经济时代人类对大数据、信息形态的传播,是人类传播的初级形态。人类智慧传播是智慧经济时代人类对智慧映像的传播,智慧映像传播可区分为两类:一类是人类对知识文化的传播,它是人类传播的中级形态;一类是人类对社会文化的传播,它是人类传播的高级形态。人类智慧是人类传播之母,是社会传媒之母。人类智慧传播是同人类的诞生同步的,但是它的显现、功能力被人类认知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逐渐实现的,特别是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人类智慧传播才提到了议事日程,人工智能技术把人类智慧传播变成了现实,并以人类传播之母、人类传媒之母的身份带领其“子女”们为人类传播的发展贡献着力量。  相似文献   

14.
人类自各民族形成后,就有了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但人类对族际关系的认识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直至20世纪才逐步地完善起来,并被提升到一个涉及全球范围、重要社会现象的高度来引起人类的重新审视和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5.
论档案文化价值的扩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审视档案的文化价值与文化属性,是现代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档案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的关系被人们认识得越来越全面、完整,就必然与人类情感生活最丰富的领域--文化联系起来了.  相似文献   

16.
吴雁 《图书馆杂志》2005,24(11):16-17,10
通过对历史上图书馆的被焚毁事件的回顾,讨论了人类对自身和世界的记忆被不断改写和中断的问题。人类在历史中不断地囤积自己的记忆,但又销毁自己的囤积之物——焚毁图书馆和书籍。西方公元前48年,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被罗马人所焚;中国的秦始皇焚书坑儒,两者都导致了人类两大文明类型的转型,改写了人类对自己的记忆。现代文明时期,世界各地的图书馆依然不断遭受被焚毁的灾难,但由于技术的革新和国际交流的兴盛,其灾难性后果正在缩小。20世纪后期,互联网带来了全新概念的图书馆,这个图书馆功能强大,不畏水火,但却致命地取消了人类自身的记忆。  相似文献   

17.
出版社向为精神产品生产之场所,历来被视作传播人类先进思想、文化、科学知积的重要阵地。图书,因此被誉为人类进步的阶梯。但是,近期不断披露出的一些“庭宇荒秽”的事实,说明这里已不再是一分远离尘嚣,群贤毕集,埋首编书、出书,一尘不染的净土。安谧宁静的文化气氛被汹涌喧嚣的商品经济大潮所冲击,三、四利令智昏的  相似文献   

18.
任何科学发现对人类来说都是一柄双刃剑。当人类基因组被宣告破译的时候,毁灭种族的基因武器也就准备发射了  相似文献   

19.
张华 《新闻爱好者》2011,(6):149-150
依照《圣经》里的说法,因为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偷吃了伊甸园里的禁果,所以被逐出伊甸乐园。人的受苦受难乃是上帝对人的一种惩罚,是人类赎罪的一种方式,人自然得承受。而对人类自己而言,无论贫贱、无论健康与否,都要互相关爱。  相似文献   

20.
张华 《新闻爱好者》2011,(12):149-150
依照《圣经》里的说法,因为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偷吃了伊甸园里的禁果,所以被逐出伊甸乐园。人的受苦受难乃是上帝对人的一种惩罚,是人类赎罪的一种方式,人自然得承受。而对人类自己而言,无论贫贱、无论健康与否,都要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