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维审 《班主任》2010,(2):59-60
远古有记载:“舜耕地,牛不走道,舜鞭己,不责牛。”很多人根据现代人的观念这样解释:牛不走正确的路,是因为人没有引导好,牛自己是不知道的,所以不应该责罚牛,应该追究人自己的责任;并以此来要求教师仿效古人,面对那些问题学生时要反思自己,绝对不能把责任推到学生身上。  相似文献   

2.
《下一代》2011,(4):7-9
原文: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解释:长辈有事呼唤人,应代为传唤。如果被叫的人不在,自己应该主动去询问是什么事?可以帮忙就帮忙。不能帮忙则代为转告。  相似文献   

3.
王阳明首先从祭祀象的现象中发掘出了两个合理’因素,一是象为舜的兄弟;二是象改正了错误。由此,得出了两个关于教化的命题:第一,人的缺点错误是可以改正的;第二,君子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化育能力,其极至就是可以化育恶人。在以君子期人的同时,王阳明也表示了以君子期己的一贯态度。  相似文献   

4.
在高中担任过普通班班主任的老师大多都有这样的体会:家长对班主任寄予较大的希望,希望老师对孩子严格要求。学生则认为老师一味站在家长一方,对自己不理解。这时,班主任夹在中间,很难开展工作。在这方面我深有体会,在多年的带班工作中,我努力做到尽己所责、尽己所心、尽己所能,取得了一些成效。  相似文献   

5.
语文学科最大的一个特点是“灵”与“活”,它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有灵魂的,是有思想感情的,因而它的教学过程不应该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那么,怎样才能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呢?我认为,它至少源自于以下四个方面:一、课堂活力源自于教师充满激情的诱导首先,我们可以用饱含深情的导语去感染学生,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例如,我在教《崇高的理想》时,先满怀激情地作一番开场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期望自己的道路坦荡畅达;老年人壮心不己,期望自己的晚年充满温馨。同学们,我们青年人应该树立起远大理想,让我们的生命活…  相似文献   

6.
陶侃惜谷     
魏永霞 《阅读与鉴赏》2006,(11):38-38,72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农给人足。  相似文献   

7.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常常看到我们的学生被老师这样要求着:要发现自己的不足,吸取别人的优点,一定要“取长补短”(即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诚然,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我们如果反过来思考以下几个问题也许会有另一番结果:一定要取长补短吗?我们认为的“长处”和“短处”就一定是学生的“长短”和“短处”吗?即使取了别人的长处就一定能弥补自己的短处吗?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过程中自己会失去些什么?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得到的多还是失去的更多?脑科学和许多相关科学成果提供的证据表明,人的神经…  相似文献   

8.
了解你自己     
李敏  李韵 《少年科学》2009,(2):44-45
你了解自己吗?你认为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自己什么地方最牛?你最不喜欢自己的哪一点?来做个测试吧,看看你到底是怎么看待自己的。  相似文献   

9.
《海外英语》2014,(8):21-21
目标:提高英语阅读和听力水平。想一想:你上次把自己弄伤是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你见过起诉自己雇主的人吗?你听过有人对公司上诉的故事吗,发生了什么?他们得到赔偿了吗?你认为哪些人身伤害应该索赔,哪些不应该,为什么?考试:本文有助干你备考CAE、IELTS和TOEFL等。  相似文献   

10.
王冕读书     
王冕读书宋濂王冕者,诸暨③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③。窃入学合,听诸生诵书,听已④,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③牵牛来责蹊田者①,父怒,挞之。已而③复如初。母曰:“儿痴o如此,局o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o憎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o...  相似文献   

11.
求学、做事、为人,历来有两种态度:“为己”或“为人”。2500年前,孔子就指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古代求学的人,是为了充实自己;今天求学的人,是为了装饰自己,是为了给别人看。  相似文献   

12.
两道测试题     
第一道题是“思想品德”测试题:假如本地发洪水,你家里一台高档电脑与学校一台旧电视机都面临被洪水淹没的危险,你先抢出什么?第二题是外国人的一道测试题: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某人驾车在一乡村公路上驶过时,有三个人正在等候公共汽车:一个是患了重病的陌生老太,一个是救过自己命的医生,一个是自己心仪已久的漂亮女郎,而此人的车只能搭载一人。问,第一个应该搭载谁?中国学生对于第一道题的回答,基本上是众口一词:抢学校那台旧电视机。因为符合“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先公后己”的“思想品德”。题目和答案,往往令人…  相似文献   

13.
话说在萨维尔村,有个理发师挂出了一块招牌:“我只给村里所有那些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有人就问他:“你给不给自己理发?”理发师顿时无言以对,因为如果理发师不给自己理发,他就属于招牌上的那一类人,有言在先,他应该给自己理发,反之,如果这个理发师给他自己理发,根据招牌上所言,他只给村中那些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他就不能给自己理发。因此,无论这个理发师怎么回答,都不能排除内在的矛盾。  相似文献   

14.
就餐礼仪     
姜红伟  周莲芳 《初中生》2007,(7):113-114
美国人有自己的饮食文化。他们在请客吃饭时有一套不成文的规矩,而且对待服务员的态度也和中国人的大相径庭。因此,如果和美国人一起到饭店吃饭,一定要先搞清几个问题:应该谁来买单?哪些服务员该给小费?应该如何礼貌地对待女士?  相似文献   

15.
我们的责任     
同学们,你们说“天下兴亡”的下一句是什么?(台下声音:“匹夫有责”)——不,是“我的责任”。如果今年高考每个人都额外加10分,那不等于没加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于大家无责。“匹夫有责”要改成“我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课堂话笑     
1NO1大虾:这书真是越读越郁闷。美眉:不如我们一个人讲一个笑话吧。NO2大虾:有个老师,让同学们听写“与”字,哪个“与”呀?有人问。美眉:老师怎么说?﹃是巴金﹄!﹃18斤﹄?﹃几斤﹄456NO4美眉:有个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作家巴金”,“巴”字没写好,看起来像个“己”字。大虾:结果怎样?NO5美眉:同学们不明白,就问老师“己金”啦?大虾:老师怎么回答?NO6美眉:什么几斤几两的?是巴金!大虾:18斤?那么瘦?课堂话笑@张一文 @毛一山  相似文献   

17.
不信兽医     
母亲要儿子请医生给小猪看病。医生来了,母亲请他看看,小猪为什么老是长不肥?医生有点生气:“我是给人看病的,你应该去请兽医。”医生走后,母亲责骂儿子为什么没有请来兽医。儿子嗫嗫地说:“我根本不相信那位兽医,他自己那么瘦,哪有让猪长胖的办法呢?”不信兽医  相似文献   

18.
翦凯 《教育文汇》2007,(11):39-39
有这样一幅漫画:两个人和一头牛,一个人在前面拉着牛缰绳,一个人在后面拽着牛尾巴,两个人就这样僵持着。拉牛缰绳的人说:“牛不下田怎么会耕地?”拽牛尾巴者说:“牛不会耕地怎么下田!”这两句话十分耐人寻味,所用的词一模一样.仅将词序颠倒了一下,但由于两人的观念截然不同,所表达的意思也就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19.
农民     
梁晓声 《学习之友》2014,(12):50-50
有这样一幅画面我是不会忘怀的:一头牛在耕地,它的两条前腿一软,跪下去了,随后,整个身躯全部倒在了水田里。一两个小时之后,它自己会站起来。站起来之后呢?只能继续往前走。牛的前路是没有终点的,它的身后也依然是前方。我会指责中国的农民残酷吗?我不会。中国的农民就是牛。他们对自己并不比对牛温和。  相似文献   

20.
人多力量小     
有人做了一个这样有趣的实验:若找两个人拔河,平均每边的拉力为76牛。按道理,如果每边各再增加一个人,则每边的拉力应该为152牛,增加两个人拉力为228牛:以此类推,若每边有10个人,拉力也就是760牛。但实际上得出的结论却不是如此:若每边增加一人,拉力只为140牛;增加两个人,拉力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