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跑线记者”离不开所跑战线的日常工作,这些工作有行业会议,战线中的一些日常或动态性工作等等,可如何跑好战线,让战线中的新政策,以及贴近百姓生活的工作“变成”新闻,相信所有媒体的“跑线记者”都会思考。我认为,要想把战线中的这些工作“变成”新闻,“跑线记者”必须要有理性的思维,要在跳出“事物性”报道的同时,从中找出不同点,然后再通过认真思考,才能在所跑战线中找出新闻来。一、行业会议是“跑线记者”寻找新闻的“起点”应该说,任何一名“跑线记者”因“跑线”年头不同,他们对事件的观察、思考和认识都会不一样,可是要想把战线…  相似文献   

2.
杨彪 《军事记者》2003,(8):49-49
问题的提出在我们的采写活动中,常听到这样一个使用频率非常高的词———“新闻富矿”。有人说京城是“新闻富矿”;有人说改革开放前沿是“新闻富矿”;也有人说,边远艰苦地区是“新闻富矿”……正如什么是新闻一样,看问题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标准,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本文只是想从记者感知这个层面提出:新闻的富矿就在“司空见惯”中。其一,记者是常人,是生活在普通人群中的普通人。有人会说,不对,记者是“无冕之王”,是特殊的族群。其实,这只是对记者工作极而言之的一面,说的并不是记者的全部。那么,说记者是生活在普通人群中的…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位记者的答记者问:问:“你写新闻有什么诀窍?”答:“用脚底板写新闻.”问:“你最初的新闻理想是什么?实现了没有?”答:“一开始想当大记者、名记者,没想到跑了11年社区,成了百姓口中的‘胡同记者’,这不但是新闻理想的实现,更是新闻理想的超越.”问:“如果有年轻人想要做记者,你会对他说什么?”  相似文献   

4.
曹瑞林 《新闻前哨》2007,(8):103-103
曹瑞林在2007年第7期《新闻战线》发表文章说,当前有人公开主张:“新闻,条件是‘新’,它不新,就不叫新闻了。就是此时此刻发生的事情,要保证让公众了解。而有时,为了保证这种追求‘新’的公众的知情权,记者只能对他所见所闻的观察作出判断,而无法要求他像一个侦探或警察一样把整个事件调查透彻,确认无误后再拿出来发表。也就是说,要及时迅速地发布信息,  相似文献   

5.
最近读到一篇文章说,有人把记者分为几种类型,诸如新闻型、学者型、作家型等等。不过我想,当记者的有一个“型”应是统一的,那就是“文字型”。这就带来一个起码的要求:既然要写字,就得准确地用词达意。按这个起码的要求读记者的报道文章,常感不尽如人意。比如“受命于危难之际的徐根宝组建中国奥林匹克队之初,就制定了三个‘坚持’的指导思想,然而,吉隆坡的六强赛上,国奥队的表现,却差强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位记者的答记者问: “你写新闻有什么诀窍吗?”“用脚底板写新闻.” “你最初的新闻理想是什么?实现了没有?”“一开始想当大记者、名记者,没想到跑了11年杜区,成了百姓口中的‘胡同记者’,这不但是新闻理想的实现,更是新闻理想的超越.” “如果有年轻人想要做记者,你会对他说什么?““如果吃不了苦受不了累,不适合当记者,如果想发财致富,请不要当记者,如果对苦难冷漠,就不配当记者.”  相似文献   

7.
2002年◆我该离你有多近——记者与采访对象距离谈◆如何报道大型国际会议——《中国青年报》记者经验谈◆口述实录“情感故事”◆媒体炒作不是病?◆定位走高高得有道理?◆当媒体人成为“资源”◆“进口的时尚”与“国产的小资”◆如何报道大型体育赛事◆职称评定,该改革还是该“革命”◆自由撰稿人,新闻圈里的野生动物◆记者“跑口”带来的新闻弊端◆改版,一种永不满足的冲动2003年◆跳来跳去的传媒人给媒体带来了什么?◆记者,规划好你的职业生涯◆新闻信源面临“垄断”?◆除了“说”,媒体还能干点啥?◆别让新闻拖上“黑影子”◆新闻报道不…  相似文献   

8.
一位老朋友打来电话,约我去采访,他那个单位属“七所八站”之列,是编辑部明确要求少跑的。我问他有什么新闻?他哈哈一笑:“有什么新闻?你记者一来,就有新闻;记者到哪儿,哪儿有新闻。”这话我一直放在心里。现在不少新闻单位不是记者跟新闻跑,而是新闻跟记者跑。这种现象绝非是个别的,很值得我们深思。 本来,新闻报道是源于新闻事实的,记者得跟着新闻跑,而“新闻跟着记者跑”,就使本末倒置了。工作再出色的单位,事迹再突出的个人,记者不去写、不去拍,就成不了报纸上、电视里的新闻;反过来说,有些单位工作虽说平平常常,…  相似文献   

9.
新闻传媒不要宣扬“吉祥数字”北京某报4月16日刊登题为《北京要“6”、广州想“8”》的消息,报道北京、广州电话升位的新闻。消息说,“升位的办法是北京加‘6’,广州加‘8’,可谓占尽两个‘好数’”。“北京加‘6’是送来的,不是刻意追求,而是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0.
说“跑”     
有位老记者说:“新闻是用脚写出来的。”话说得俏皮,然而并非玩笑。他的解释是:“新闻是跑出来的。如果不想跑,不敢跑,不会跑,就不能把事情搞个水落石出。”那样,还有什么新闻可言? “想跑”,是指为了多写新闻,写好新闻,乐于东奔西跑;“敢跑”,是指采访不畏艰难险阻,知难而进;“会跑”,是指善于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建立自己一套采访方法。过去的新闻界习惯把采访叫“跑新闻”,  相似文献   

11.
有的学者从心理上探讨新闻的起源时,认为“由欲知道的欲望才生读者,由欲使人知道才生新闻纸,由欲被人知道才生新闻广告。”有人说:“新闻之所以发生,实缘于‘新闻欲’。……所谓新闻欲,乃由‘欲知道’、‘欲使人知道’及‘欲被人知道’三个心理作用而发生了新闻欲。”还有人  相似文献   

12.
陶祎佳 《报刊之友》2014,(4):133-134
在当前的新闻传播中,大量“公民记者”的出现,打破了新闻传播主体由传统媒体专业记者独家垄断的局面,专业记者的职业优势正在逐渐失去。本文通过从“‘公民记者’群体在新闻传播中的异军突起”、“‘公民记者’与媒体专业记者的现实区别”、“‘公民记者’与媒体专业记者的角色互补”三个层面的论述,提出了传统媒体专业记者必须在正确引导舆论中扮演权威角色、实行有效公共传播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爱岗敬业的好记者”甘远志有句常说的话:“新闻,是跑出来的。”又说:“我是记者,不下去怎么出新闻?”这是他的一个信念,也是他的切身体验。在海南,“物价,以前是报道空白,甘远志跑出了源源不断的新闻:交通,以前少有报道,甘远志跑出一篇篇稿子:药品,以前很少涉足,甘远志将其跑成了‘富矿’;电力,以前少有问津,甘远志把它跑成了热门。”  相似文献   

14.
莫把新闻藏在“新闻”里。这是我写作消息《借“洋脑”发“洋财”》感受比较深的一点体会。有人听了可能会不解:新闻怎么又会藏在“新闻”里呢?似乎觉得这个问题有点怪。其实,这并不是个什么怪问题,而是不少初学新闻的朋友很容易犯的一个毛病。按理说,记者通过采访抓到了新闻,就应该写出新闻来。但有的人就是写不好新闻,常常将一些真正有价值的新闻淹没在次要的材料里或一般的叙述中。这种新闻叫做“藏在‘新闻’里的新闻”。对这样的新闻,必须耐着性子细心地从头读到尾才能找到新闻,而对一些习惯于快节奏生活的读者来说,一见开头没有新闻,…  相似文献   

15.
7月23日早晨,“西湖之声”广播电台播了一条有关省教委今年不公布全省高考文理科前三名,不给各中学高考成绩排队的新闻。正在吃早饭的妈妈边听边说:“就是应该这样!什么‘状元’不‘状元’的,弄得学校、学生都紧张。这条新闻好!”她不知道,“西湖之声”摘播  相似文献   

16.
他曾经说过,“我极热爱新闻事业”,而为了圆一个记者梦,他又丢掉了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他曾多次被省级媒体评为“优秀通讯员”,却在退出新闻行业后写博客自曝:“两年时间我闭门造车‘采写’了80多篇假新闻。”  相似文献   

17.
记得刚走进报社做记者之初,部门领导曾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跑线记者,最好不要理解成跑固定战线的记者,而要理解为跑在一线的记者,否则,跑来跑去最后跑进去的会是一条‘死胡同’。”  相似文献   

18.
读《中国记者》上的《“大家都轻松一点”》一文(载1990年第3期),不由要叫声好。文中讲到,由于“现在不但会多,而且有会必请领导”,使得领导和采写会议新闻的记者都很“不轻松”。领导“硬着头皮坐在主席台上,还总得说上几句‘实在没什么准备’的话”;“记者也够难的,写吧,实在没多少东西,不写吧,领导与会了。”由此呼吁新闻改革,  相似文献   

19.
《扬子晚报户繁星”副刊最近刊出了关于“新闻”词源考证的两篇文章。作者都是“南京高国藩”。第一篇文章.作者说“在古书中遍考“新闻’这两个字的来源,查来查去.‘新闻’二字竟在《红楼梦冲”.并由此断定:“‘新闻’一词是在清代初期时才出现的”,“《红楼梦》记载‘新闻’~词在中国典籍中为最早见。”第二篇文章中.作者推翻旧说.又立新论.称“新闻”一同最早见于晚唐李成用的诗句“多少新闻见.应须语到明”和“旧业久地耕钓侣.新闻多说战争功”中。(笔者注:见1997年10月6日、Ic月20日《扬子晚报》)为此,笔者特意查阅了…  相似文献   

20.
张雨 《新闻实践》2012,(1):38-40
“幼稚新闻”的基本思想,由《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的作者威廉·布隆代尔提出,其原话是“‘幼年期’故事”,指一个新闻故事刚开始,后续影响尚未出现,记者“一事一报”地报道发生了什么事。随着新媒体的兴起,这种简单报道“发生了什么事”的幼稚新闻太多了,面对新情况,传统媒体又如何报道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