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5 毫秒
1.
第二章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出版(公元前221年——公元581年)第四节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著作(二)史学、地理学两汉时期,史学取得了重要成就。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和东汉班固的《汉书》,就是这一时期出现的两部名著。《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原名《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大约东汉以后才有《史记》之称。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多字,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大部分,记  相似文献   

2.
司马迁《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唐代刘知几《史通·六家篇》认为《史记》乃司马迁本人自命名,这个说法不正确。赵翼《咳馀业考》、朱筠《笥河文集》、梁玉绳《史记志疑》、梁启超《要籍解题及其读法》、王国维《太史公行年考》均有考证,指出其错误。王国维举出《史记》中:"凡七称‘史记’(不准确,应为十三称),皆谓古史也"。还列举出古代及  相似文献   

3.
李理 《新闻前哨》2005,(1):41-42
《史记》其"实录"原则体现了我国古典史学的重要特点,而新闻传播理论中真实性和客观性原则,也是新闻从业人员所要坚守的第一要旨;《史记》太史公曰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①,与现代新闻评论的倾向性也具有相似之处。通过比较分析,从《史记》看新闻客观性与  相似文献   

4.
《史记》《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司马迁撰。司马迁字子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县)人,约生于汉景帝中五年(前145年)左右。其父司马谈做过太史令,死后由司马迁继任太史令。职务条件的便利,使他能读到皇家所藏的古籍。“石室金匮之书”以及“百年之间,天下遗闻古事縻不毕集太史公”。他在掌握了丰富的史料后,于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就着手编写《史记》。过了五年,他因给降将李陵辩解,被处腐刑。出狱后,他在皇帝身边做秘书工作(中书令),著书的工作也一直在进行。约在武帝征和二年(前91年),他完成了这部我国第一部通史。《史记》全书分为本纪12篇、表10篇、书8  相似文献   

5.
史记 (汉)司马迁撰 (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 (唐)张守节正义《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卩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记载了我国远古到汉武帝时的历史。本书这次点校,采用清朝同治年间金陵书局刊行的《史记集解索隐正义合刻本》为底本,由史学家顾颉刚等分段标点。为便利  相似文献   

6.
“史记”版本考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史公自序》云:“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今本《史记》却有五十五万五千六百六十字。这多出的二万九千余字从何而来?且其余的五十二万余字,是否皆史迁原著?这是研究《史记》版本所不能不考索的问题。古本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把目前通行的、中华书局于1959年出版的《史记》标点本,称为今本,而反把清季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化学术在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道术为天下裂"之后,秦汉之际又伴随一统政权的出现重新呈现出回归一统的大趋势。太史公准确地把握时代的文化学术脉搏,自觉地通过著述《史记》承担起整合分裂的文化学术的重任。《史记·太史公自序》所说的"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就是对《史记》学术渊源和学术宗旨的简要概括——它表明《史记》有王官学六经异传和诸子百家之学两大学术渊源,说明《史记》的学术宗旨是要将经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1978,(2)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春秋时的《诗经》我国第一部地理志是战国时的《禹贡》我国第一部兵书是战国时孙武的《孙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是西汉司马迁著的《史记》我国第一部农书是后魏高汤太守贾思勰编的《齐民要术》我国第一部诗文总集是南朝梁昭明太子编的《昭明文选》我国第一部绘画批评理论著作是南北朝谢赫著的《古画品录》我国第一部类书是三国时王象等编篡的《皇览》我国第一部史评是唐代刘知几著的《史通》我国第一部植物学辞典是南宋陈景沂编的《全芳备祖》我国第一部百科全书是明代永乐元年编的《永乐大典》我国第一部最大的断代诗选是清康熙时编的《全唐诗》我国第一部最大的丛书是清乾隆年间编的《四库全书》  相似文献   

9.
《二十五史》的形成与其发展历史要细说起来,是十分复杂的话题。简单说来,从太史公司马迁创立了纪传体编著了《太史公书》,即《史记》后,班固又为西汉一代编著了《汉书》,其后每代都有断代史出现。而后代断代史或“广断代史”(如《南史》、《北史》、《五代史》、《五代史记》等)的累积,又总是追随排列在通史  相似文献   

10.
《史记》与档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同时也是记述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一部鸿篇巨制.司马迁撰写<史记>时,除了以亲身游历大量求证史实外,更多的是对先秦文献和"石室金匮之书"的皇家档案进行大规模整理与提炼.<史记>不仅体现出司马迁伟大的史学思想,而且还蕴含着丰富的档案文献编纂理论.书中对档案史料的尊重与利用,表明在我国古代,历史文献与档案文献像一对孪生兄弟一样有着密不可分的亲密联系.  相似文献   

11.
《<史记>故事精选连环画》是21世纪出版社近期推出的一部重点图书。《史记》是我国人民所熟悉、所推崇的一部历史名著。它“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推三代,录秦、汉,上记轩辕,下至于兹(指司马迁所处的当代)”,可谓中国的第一部通史。《史记》冠“二十四史”之首,不独在中国古代史学史上所处的地位无与伦比,且在  相似文献   

12.
据司马迁《太史公自序》说,《史记》全书有526500字,而今本《史记》却有555600字,比司马迁本人统计的多出了29000多字,其中肯定有人作过增补。但是哪些是他人补窜的,自《史记》问世以来,众说纷纭,莫衰一是。本文在梳理分析前人主要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郑和泽 《大观周刊》2012,(51):446-447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给刺客这类特殊人作传的史书,司马迁在《刺客列传》中记载了五位刺客的事迹,流传千古,经久不衰,本文将以刺客产生的原因入手,通过对《史记·刺客列传》中所记栽的刺客形象的分析,从人文价值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从《太史公自序》可以看出,司马迁获取档案文献的途径是实地调查、阅读国家图书馆的图籍、采之谱牒,为《史记》编撰的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窦葳 《兰台世界》2012,(36):22-23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记载包罗万象且融会贯通,为历来史家所推崇。现就前人研究基础上,将《史记.田儋列传》与本书其他相关章节及《汉书》相关记载进行对比校正,找出记载有误、缺漏之处并加以分析,得出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16.
虽然新闻评论诞生于近代,但是在我国古典文学著作中却可以找到其源流。《史记》中的"太史公曰"、《资治通鉴》中的"臣光曰"、《聊斋志异》中的"异史氏曰",这些都可以看做是我国新闻评论的源头。了解这些笔法在电视新闻评论中的发展和运用,对于新闻评论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7.
治中国史学者,不能舍弃历代正史。究其原因,与正史的体裁纪传体是分不开的。纪传体史书的开创之作是司马迁的《史记》。《史记·太史公自序》说: 壶遂曰:"孔子之时,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垂空文以断礼义,当一王之法。今夫子上遇明天子,下得职守,万事即具,成各序其宜。夫子所论,欲以何明?"太史公曰:"唯唯,否否,不然。……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而君比之《春秋》,谬矣。"司马迁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过去人们多理解为太史公不敢以  相似文献   

18.
在驰骋八荒、纵横开阔、上下求索之后,在与古今俊贤奸丑晤对相处心灵交流之后,可能会产生一部伟大的作品、司马还有过这种心路历程,为世人留下 “史家绝唱,无韵《离骚》”的《史记》。从东方芥子具有后记性的《别了,太史公》一文中,可见他的心路历程充满了时代悲情。他在  相似文献   

19.
续补《太史公书》自杨敞逐渐布之于众后,被好事者添足续貂,屡屡层出,甚令人有难识庐山真面目之感。前人为拨开层云重雾,留下了很多劳绩,但许多问题仍在纷纭聚讼之中。首先,必须弄清《太史公书》记事的时间下限。下限既明,则今本《史记》中所记“下限”后史事,便当为后人续补的了。《太史公自序》说,《太史公书》“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又说:“余述历黄帝以来至太初而讫。”司马迁本人的说法就不完全一样。而《集解》、  相似文献   

20.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自成书流传后历代均有学者进行研究。有清一代则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本文综合评价了清人的研究成果,内容包括“对《史记》史学价值的肯定”、“对《史记》文学价值之再发掘”、“《史记》编纂学研究的成就”、“《史记》考证方面的成就”及“《史记》版本研究的成就”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