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遍布京西山区群山峻岭的千年古道,在尘封数十年之后,随着古道文化研究者的挖掘和旅游者的足迹,再次彰显在人们面前,并以其深邃而特有的文化内涵、古朴而浓重的历史沧桑感撞击着每一个赏识者的心灵。其中,经典路段峰口庵古道更为人们津津乐道。峰口庵古道位于京西九龙山  相似文献   

2.
藉由茶马古道的开启,滇藏线沿途成为西藏地区最早与外界接触与交流之处。千百年来,这个茶马古道旁的藏族村落,倚隘而兴,因盐而盛,藏传佛教、天主教、东巴教也在此地共存共荣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初被命名的茶马古道,最初还只是作为田野考察和文化研究的对象,只在少数学术期刊上争鸣讨论.伴随最近二十年间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大众媒介技术广泛普及、人民生活消费形态变迁,茶马古道已经成为一种既富含大有可为的经济利益又蕴含着人文精神传播价值的“文化符号”,关于它的种种神迹魅力在各种媒介中以文字、图片、影像等等方式传播,呈现的角度和形态不一而足.①此文以2004年的纪录电影《德拉姆》和2008年日本NHK和韩国KBS联合制作发行的电视纪录片《茶马古道》为例,综合分析电影和电视两种媒介在茶马古道的呈现形态、传播特征上的差异,从而为茶马古道的影像传播提供一些思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被定义为川藏茶马古道的天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行进最艰难的高原古道,自唐以来有一千多年历史,它在汉藏民族团结交往和祖国的统一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它是我国悠久的古文明通道之一,虽然现代交通取代了古道,它已经成为历史,也渐渐被现代人所遗忘,但它的意义和价值却是不可估量的.  相似文献   

5.
过年的思念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相似文献   

6.
<正>有人说,这里是马帮驮出的第一要塞。有人说,这里是滇西茶马古道上的"小上海"。而我却固执的认为,这里是滇西茶马古道上一幅风光旖旎的水墨画卷。从凤庆县出发,北行84公里,就可以到达云南省凤庆县鲁史古镇。远山如黛,沧江东流。古镇远观粉墙黑瓦,近睹人流如梭;俯视街巷悠悠,仰望飞檐翘首……鲁史古镇,犹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在滇西茶马古道静静地舒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介绍了括苍古道的历史、现状和现存主要文物的基本情况,并对古道的功能做以简要的分析.括苍古道沟通了山区与内地联系,开拓历史悠久,文物遗存丰富,地理位置险要,官商民交通如织,诗歌传说如画,尤其其对银课等的运输,独具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8.
“记者走基层·寻访荆襄古道”系列报道是《荆门日报》上半年推出的一组重点报道。荆襄古道是一条著名的文化古道,文化积淀深厚,五千年来承载着南北之间政治、军事、文化、商贸往来,历史风云,世事变迁。从2013年3月起,我们开启了探访荆门境内的荆襄古道之旅。  相似文献   

9.
古道是指1949年以前的,作为古代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山道或驿道,是线性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调查,现在奉化境内现存48条古道,几乎涵盖全市范围,年代涉及唐、宋、元、明、清、民国,保存状况参差不齐。但由于保护开发意识淡薄,加上自然损毁和人为破坏,个别古道保存状况堪忧。鉴于此,奉化编制古道保护开发利用总体规划,明确古道保护开发利用的责任部门,划拨经费,开发步道旅游,有效保护线性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0.
潇贺古道区域及沿线有着大量古村落建筑、历史文化遗迹和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在打造潇贺古道文化品牌,做好国家"一带一路"宣传的过程中,广西传媒业进行了产业发展、品牌打造等方面的积极探索,为了进一步保护与传承源远流长的潇贺古道历史文化,推动古道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促进古道沿线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本文概述了贺州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自身优势,全面分析了广西传媒产业发展以及打造潇贺古道文化品牌工作中存在的难题,提出了通过传媒产业的推动效应,主动将文化品牌打造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