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1972年7月。我就当时发掘长沙市郊马王堆汉墓出土许多珍贵文物,写了一条消息。消息于7月28日经郭沫若同志审阅后,新华社即报周恩来总理审定,于7月30日播发。周总理是第二天就将稿子退回新华杜的,只改了四个字:将原稿中把出土的一幅帛画说成“古代帛画中空前的杰作”一句中“空前”二字,改  相似文献   

2.
成飞 《新闻界》2002,(2):33-36
新华社播发的“新华视点”稿件《金钱炮制的弥天大谎———广西南丹“7·17”透水事故调查日记》,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全国有上百家报纸和新闻网站转载了这篇报道,当时沸沸扬扬的各种失实的消息为此灰飞烟灭,新华社在一个关键时刻的“出手”,以正视听,真正发挥了引导舆论的作用。回忆这篇报道艰难的采写和播发过程,要归功于新华社记者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扎实的工作作风。2001年7月27日中午,新华社广西分社有关领导接到匿名电话举报:南丹县大厂矿区发生了严重透水事件,有200多人丧生。这个消息引起了分社的…  相似文献   

3.
在报社编辑部学习两个多月所见所感颇多,尤其有两件不为人知的小事让我“刻骨铭心”,也许这两件小事将会影响我在新闻道路上所走的每一步。编了一篇言论稿下楼找不到“北” 分到理论部学习的第二天,负责带我的编辑就交给我一篇500字的言论,让我编成一篇400字左右的“星火小集”。这是我编发的第一篇稿件。过去总以为编稿子要比写稿子容易,改个标题,删除一些文字就可以了。然而,事实并非自己想的  相似文献   

4.
今年1月8日是敬爱的周总理逝世20周年纪念日。20年来,每当这个日子来临,我的心都久久不能平静。我忘不了那年1月的奇寒和阴冷,也忘不了在那些悲痛的日子里,新华社的同志们在悼念周总理逝世报道上与“四人帮”进行的一场复杂的斗争…… 当时我是新华社党的核心小组成员,主管报道业务。那时,“文革”的灾难性后果已日益明显,开始不久的全面整顿工作又受到“反击右倾翻案风”的猛烈冲击,眼看有夭折的危险。全国的政治形势犹如黑云压城,人们惴惴不安地担心着又一场险恶的政治风暴即将来临…… 就在这时,万万没有料到,周总理与世长辞的噩耗突然袭来,这给陷入困境的国家更带来了几乎难以承受的不幸。 我们是1月8日晚上获悉这一消息的。各编辑部凡是有人值夜班的地方,都立即笼罩在极其悲痛的气氛之中。大家为一代伟人的逝世而流泪,也为国家的  相似文献   

5.
初学新闻写作,我很痴迷。一个月就往报社发稿30余篇。可几个月后,都如泥牛入海──毫无消息。但我没有心灰意冷。一天夜里我拿出昔日的底稿反复琢磨,突然发觉其中的《连长,能否与我谈谈心?》这篇稿,题意很好,就是条理有些紊乱,于是我又对原稿认真加工修改眷清,把稿子寄了出去。十余天后,竟被《解放军报》刊用了。这篇稿子,使我尝到了甜头,我也悟出一个道理:上稿本必凭关系,“熟了的瓜自然有人采”,已经被枪毙的稿子中也有基础好的,只要认真加工,仍可使它起死回生。从此以后,我写稿不图写得多了,而是一篇稿写了改,改了又…  相似文献   

6.
感谢父亲     
每当翻开自己的剪报本,看到剪贴在首页的《上官镇农民体育活动好活跃》这篇消息稿时,我不免会想起我的父亲,正是父亲的引导,自己才走上了新闻报道这条路,而自己也没想到这篇处女作竟然“首发命中”。2001年初冬的一个周末,我第一次为“爬格子”而“开夜车”,写了又改,改了又写。终于比猫画虎写出了自己平生的第一首息引也为又一篇消息。然而,我的“大作”并未得到父亲的夸奖。只说了一句“再好好揣摩,好好修改一下”。当我再次把稿子拿给父亲时,他告诉我,新闻讲究精悍,要多修改,不怕修改,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好稿子。最后…  相似文献   

7.
出征罗布泊     
(一)1980年6月24日,在豫东平原上一个叫做李庄寨的小村子里,几个刚刚放学的中学生围着一个“话匣子”,静静地听着新华社向全球播发的一条让人吃惊的消息: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考察时失踪!之后,其中一个少年抱着“话匣子”,走进一户又一户人家,向“三叔二大娘”一遍又一遍讲述充满着他自己想象的中国西部那块神秘之地和彭加木失踪的故事。他清楚地记得,当时那个小村庄的老百姓和全国人民一样,每天都在关注着彭加木的命运。那个抱“话匣子”的少年就是我。我万万没有想到,就在彭加本失踪16年之后,我怀揣一张载有“寻找…  相似文献   

8.
提起河南省孟津县人武部政委李忠国,熟悉他的报道员们都习惯地称他为“第一编辑”。李忠国今年45岁,在武装战线上战斗了26个春秋。五年来,他通过改、审、选稿的形式,传帮带了一批报道员,经他看、审、修过的稿子就有800余篇。报道员们说起他当“第一编辑”的故事,个个如数家珍。报道员张文说——“李政委看稿真细心’我刚当报道员那会儿,由于基础差,不懂新闻的ABC,写出的稿子句子不通顺,错别字多,李政委总是不厌其烦地修改。几年来,经他修改过的稿子就有百余篇之多,可以说他是我从事新闻报道的启蒙教师。去年8月15日,我写了…  相似文献   

9.
某油料仓库政委乔金平,一直对报道员十分关心,可在报道员中,却流传着一个他“三难报道员”的事儿。想听?下面听我—一道来——第一难:形不成事实不写稿去年9月中旬的一天,报道员李青兴冲冲地拿着一篇稿子找乔政委审阅。这是一篇报道部队开展“迎国庆演讲比赛”的消息。小李认为稿子写得不错,虽然活动到月底才搞,但迟早要搞,稿子写好寄走,先在编辑那儿排上号,请政委审稿也就是走走过场。可乔政委看完稿子后当时就给他上了一课:“迎国庆演讲比赛”是我们在国庆节期间开展的一项活动不假,现在活动还没搞你就把稿子拿出来了,这不…  相似文献   

10.
初秋的一天,正在某团采访的集团军、师、团三名报道员向我们叙说了宣传股长田兆广那一件件感人至深的事。难忘怀──蹒跚学步他引路──某集团军报道员刘福奎如是说1991年底,我还是某炮兵团导弹连一名新兵,田股长在师里当新闻干事。出于对新闻写作的爱好,我训练之余时常学着写些消息、小故事。然而,半年多过去了,报纸h没有用出一个字。正当我准备与新闻“绝缘”时,田股长来团里采访,我拿着一大爆没有发表的稿子去找他。没想到他是那样热情,对我的稿子一篇篇地进行了讲评,最后还挑出三篇消息当面修改,没几天,就有两篇被《前卫报…  相似文献   

11.
鲁迅先生非常重视书刊的校对工作,他花在这方面的精力,不亚于他在著述和编辑活动方面所付出的心血,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的生命,碎割在给人改稿子,看校样,编书,校字。”(《鲁迅全集》第11卷) 当时,一些书店的校对人员在校对稿件时,常常“以意改令通顺,并不查对原稿”,以致使著译者“想了许多工夫,这才决定了  相似文献   

12.
李普: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盛大庆典,我写的消息后来收入我的一个新闻作品集子——《开国前后的信息》中,标题简化为《开国大典》。其实,“开国大典”这个概念,当时比这个要宽,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新华社播发的消息中就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了。  相似文献   

13.
读报杂记     
“据”和“锯”新华社一月十四日播发的《邓拓诗词选》和《三家村札记》出版的消息,人民日报在刊登时作了删节。原文四段,约四百字,删节后为四段,约一百三十字,精简了三分之二还多。删掉了那些文字呢?一、主要删掉的是一些已为广大读者所熟知的情况,二、同时删掉了几个比较琐碎的细节。这样,删节稿就比原稿精粹了。报纸采用新华社稿件,如果作了一些改编和删节,都要在电头上加一个“据”字。由此我想到,报纸的编辑同志应当大胆同时谨慎地挥舞这把“锯”,把稿件中可有可无的字、句、段“锯”掉。  相似文献   

14.
新华社2001年9月17日播发的《中国完成15年入世谈判》一稿最近在第七届“中国国际新闻奖”评选中获得国际消息一等奖,这是新华社连续几年获得这一殊荣。这篇由新华社日内瓦分社记者梁业倩、陆大生撰写的稿子题材重大,时效性强,写作精彩,播发后  相似文献   

15.
11月7日清晨6点30分,突尼斯新元首本·阿里在广播电台宣布老总统布尔吉巴被解除了职务的消息,45分钟后,新华社突尼斯分社已将稿子发回北京。新华社国际新闻编辑部立即将这一消息迅速向国内外播发了。“突尼斯的消息,你们发得比我们快,快了30分钟。”这是当时在北京的南斯拉夫通讯社社长沙拉诺维奇会见新华社社长穆青时说的。在座的总社国际部副主任高秋福插话:“半个小时不算多。”沙拉诺维奇说:“不,快五分钟也就不算少了。”这个小故事对一般人来说,也许平淡无奇。然而,对于在新华社从事国际新闻报道的记者与编辑来说,南通社社长的话则是一位杰出的同行对我们工作的评价、赞扬与鼓励。是的,近两年来,新华社搞国际报道的同志在改善时效方面作出了不少努力,在对国外发稿中,特别在具有代表性的英文大广播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抢时效,这本身就意味着是迎接国际新闻界激烈竞争的挑战。对于已经取得的进步和成绩,我们自然感到欢欣,不过,我们心里比外人更明白,我们打了那些败仗,同时我们也比别人更清楚,要使国内的用户对我们的国际新闻真正满意,要使新华社的新闻在国际市场中占据应有的位置,我们在时效上还得付出十倍于今日的心血与努力。  相似文献   

16.
一位好编辑     
《女麦客王出征陕甘宁》一稿获得了第二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同事们纷纷向我祝贺,我告诉大家一个实情:获奖证里有方维学老师的一半。1991年6月初,我将采写何俊英带领联合收割机去陕甘宁割麦的消息稿送到省城一家新闻单位,被一位编辑老师“枪毙”了。我不死心,赶到西安晚报碰运气。恰巧碰到方维学老师,方老师看了稿子喜形于色:“好东西,这样的好稿有啥说的!”他放下他自己正写的稿子,逐字逐句地推敲起来。他提出“麦客王”前面应加上“女”字,使标题更加新颖吸引人。他反复推敲,收割机的颜色是“桔红色”还是“桔黄色”,他同我商量,删掉了原稿百十个字的“多余话”,使稿件短小精悍。方老师  相似文献   

17.
应建勇 《新闻实践》2003,(10):13-14
8月5日上午,报社开采前会时,总编辑提出,整顿房地产市场,昨天新华社发了国务院召开会议的消息。我省主管部门将会怎样贯彻?作为省委机关报应主动采访,请他们谈贯彻打算。要改变以往做法,不要总是等有关部门通知才做报道。要改被动等新闻为主动抓新闻。经济采访部应立即就此话题采访建设厅陈厅长。部主任向我交待了这一要求。事先我已得知,省建设厅将于6日召开整顿房地产市场的会议,并研究怎样加强物业管理的问题。在接到领导的要求后,我当天中午就跑建设厅采访,第二天发了有关房地产市场整顿的两个消息,一个发在一版,另一个发在二版。正式开会后的两天里,我连续发了两则有关物业管理方面的稿子。这一组四篇稿件,我们浙江日报赶在了其他媒体之前抢先发稿,既获得了稿件的先发优势,  相似文献   

18.
在第10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新华社的科技新闻《“天体大十字”预言宣告破产》(新华社 1999年 8月 18日播发)一稿被评为消息一等奖。这篇经过精心雕琢而成的精品,具有以下四点特色: 一是鲜明的引导性。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这是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党性原则决定的。作为新闻中的精品,它应对一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做出正确的舆论引导。这篇消息,就有着鲜明的引导舆论的作用。众所周知,在社会上,曾经流行过这样一种传言,即二十世纪末的1999年8月18日,“天体大十字”会给地球带来劫难。这类“末…  相似文献   

19.
作家赵树理有一次下农村,住在一户农民家里,房东小李向这位作家求教写作真经。赵树理知道小李的心意后,建议小李写一篇表扬好人好事的稿子让他看。小李拿来写好的稿子,赵树理看了后说:“你先改一改,明天让我看。”第三天,小李将改好的稿子送去,赵树理看后说:“你再改一改,明天送给我。”第四天,小李改好了稿,赵树理看了一遍,说:“我看你会改,再改一遍。”第五天,小李又  相似文献   

20.
朱德与周总理的最后一次相见,那情景是相当感人的。1975年7月11日下午四时许,周总理午睡后,在病房内运动。他对秘书说:“你去打电话,问一下朱老总的身体怎么样?他现在有没有时间?前些日子他想来看我,因为我当时身体不太好,没能请他来,今天可以了。看朱老总能不能来。”秘书答应马上去打。总理接着说:“现在是四点多钟,如果老总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