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茅盾先生说:“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不论是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切地联系着人物的思想和活动。”可见,人物的活动离不开环境。记叙文中恰如其分地描写景物,可以使人物和事件更加生动,更有真实感,可以更好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文的特点,讲清景物描写的作用,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一、以描写景物交代时代背景任何作品都是反映一定的时代现实的,作者若能把握好要描写的景物,就能使读者从景物的描写中看出时代背景来。如《粜米》开篇写道:“万盛米行的河埠头,横七竖八停泊着乡村里出来的敞口船……填没了这只船和那只船之间的空隙。”这段文字既显示了农民粮食丰收的景象,又交代了江南水乡  相似文献   

2.
文学作品中的景物描写,既要求逼真如画,唯妙唯肖,即所谓“形似”;又力求情景交融,托兴深微,即所谓“神似”。写景贵在形神兼备。形神兼备的景物描写,才是写景中的上乘。叶圣陶先生在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中,极省俭地对河面上的“菜叶”“垃圾”“脏水”先后进行了三次描写。这三次描写,就具有这种形神兼备的特点。第一次是在文章开头。当作者对停泊在万盛米行河埠头的敞船稍事描写后,就把笔触对准了船隙间的河面: “齐着船舷的菜叶和垃圾被自腻的泡沫包围着,一漾一漾地,填没了这只船和那只船之间的空隙。”这几句写景,很像电影中的特写镜头。漾着的“菜叶和垃圾”,唤起了读者的生活经验,启发人们去想象,补充从而获得更宽厚的客观现实:河道狭窄,水污流  相似文献   

3.
尽管景物描写在叙事作文中所占笔墨不多,却对渲染气氛、映衬人物的心情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时,景物描写在文中还可成为某种情绪或意蕴的象征,起到深化作文主题的作用.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的景物描写仅有两处,却直接起到刻画人物的作用:一处去旅行时,船"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景物是明丽的,烘托出此时人物快活而骄傲的心情;另一处是遇见沦为穷水手的于勒后,曾经向往的哲尔赛岛成了"一片紫色的阴影",阴郁沉重的景物,又烘托出沮丧、懊恼的心情.  相似文献   

4.
写景十妙招     
<正>同学们在八年级的语文学习中,“写景”也就是景物描写的方法,是学习的一个重点。本文以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为例,为同学们梳理总结出描写景物通常采用的主要方法,以供大家学习参考。一、认识妙招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我们在阅读或者练习中,既有可能在文章的局部遇到景物描写,也有可能看到全文进行景物的描写。无论是哪种情况,习惯于用“景语”表达“情语”的中国人,不管是在过去还是现在,都爱在他们的文字中通过对景物形形色色、面面俱到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愫。  相似文献   

5.
五年制第十册和六年制第十二册9课《粜米》的作者,多处采用对照映衬的写作方法。在教学时要根据课文特点,运用比较阅读法。其一,首尾比较。文章开头一段,寥寥数笔便把河埠头的景像作了具体生动的描绘。从“船里装载的是新米,把船压得很低”的描写,就显示了这一年是个丰收年。文章最后一段写道:“结果船埠头的敞口船真个敞口朝天了;……旧毡帽朋友把自己种出来的米送进了万盛米行的廒间,换到手的是或多或少的一叠  相似文献   

6.
五年制小语第十册课本中有不少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有的文辞清新,象一支亭亭玉立的出水芙蓉,有的气势磅礴,似大海掀起万顷巨浪;有的细腻逼真,娓娓道来,惟妙惟肖;有的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发人省思。但作者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而是让景物为主题服务,为表现人物服务。这些文章的风格韵味、描写的目的和作用,因文而异,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所以,如何指导学生欣赏这些精彩的景物描写,是很值得进行一番探讨的。  相似文献   

7.
<正>景物描写是作文中常见的写作手法。有的以景物为对象,泼墨如云,景物美得让人惊叹;有的以景物为线索,巧妙穿插,情景交融。有的在景物描写中引入修辞,有的从景物描写中引出哲理。表达方式多种多样,语言异彩纷呈。大体来说,景物描写有以下几种技巧。一、细腻描写,景物美如画卷只有让所写之景神形兼备,才会给人美不胜收之感。因此,行文时不仅要有形与色的  相似文献   

8.
具体教法:一、阅读,理清情节线索;二、讨论,掌握写作方法:第一组《阿Q正传》——心理描写,第二组《虎吼雷鸣马萧萧》——景物描写,第三组《失街亭》——情态描写,第四组《守财奴》语言和动作描写,第五组《泼留希金》——环境和肖像描写;三、练习,分析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9.
中职语文教学中关于描绘景物描写的写作训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描写景物首先要确定描写的顺序:空间顺序法、时间顺序法、天气顺序法;写景物要抓住景物的特征,特征就是事物的典型特点,抓住特征、描写特征、表现特征,是描写景物的核心要素,是文章成功的关键;描写景物要借助一定的文学手法,象征手法、想象与联想、对比衬托、虚实结合等,还要借助修辞手法;描写景物要融入情感,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写文章,务必是为了表情达意的,因此文章必然会融情与景,情景交融。如此四法,可以引导学生掌握写景状物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任何景物都会占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由于时间的不同,空间的区别,景物往往会呈现不同的特色,因而我们要根据时令变化描写景物。一年之中,四季景物不同;一天之内,昼夜晨昏有别;而且从天气而言,阴晴风雨又有差别。所以我们要写出特定季节、特定时间、特定天气中的景物特色。一般说,描写短暂的时令景物,如晨、午、暮、夜,可以侧重于光与影的变化;描写长久的时令景物,如春、夏、秋、冬,可以侧重于温度气候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正>王国维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在日常写作中经常要对景物进行描写,这也是同学们比较头疼的问题之一。想把景物写得有特色确实需要下一番苦功夫,接下来,我就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把景物写好。一、为何写景除了写景散文之外,一般不会过多地对景物进行描写,但是一篇作文缺少景物描写的点缀,往往会缺少一些生气和味道。其实,景物描写在文章中无外乎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渲染氛围、烘托情感,很多诗文都是由景入情,  相似文献   

12.
中职语文教学中关于描绘景物描写的写作训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描写景物首先要确定描写的顺序:空间顺序法、时间顺序法、天气顺序法;写景物要抓住景物的特征,特征就是事物的典型特点,抓住特征、描写特征、表现特征,是描写景物的核心要素,是文章成功的关键;描写景物要借助一定的文学手法,象征手法、想象与联想、对比衬托、虚实结合等,还要借助修辞手法;描写景物要融入情感,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写文章,务必是为了表情达意的,因此文章必然会融情与景,情景交融.如此四法,可以引导学生掌握写景状物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3.
[升格导语]人们观察景物有时会产生幻觉;而把这种幻觉捕捉住,再进行必要的文字加工就叫做幻觉描写。幻觉描写与变形描写相比,突破实际景物的力度更大一些。变形描写并不脱离实际景物的基本特征,作者所进行的改变只是一种量的改造,所创造的形象与原来的景物或神似,或形似;幻觉描写,则依据于作者观察  相似文献   

14.
景物描写是指人物活动的自然环境的描写。在小说中,它是典型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展开故事情节、表现作品主题方面,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时,作为人物活动的舞台,景物描写也是典型性格形成的依据之一。在散文作品中,景物描写也不失其重要性。作者常常通过景物描写,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有时,也通过景物描写来暗示、象征某种思想或追求。因此,不少作家在景物描写时,都充分地调动一切描写手段,尤其是运用各种修辞方法,把它写好写活。本文着重论述在景物描写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几种修辞格的运用。 一、比喻是景物描写中用得最多的一种辞格。文学作品中为了渲染气氛、塑造形  相似文献   

15.
<正>不少经典小说中都有对自然环境的描写,然而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他们往往不能领悟到景物描写的作用。为了促使学生更好地品读文本,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文本情节和人物特点分析景物描写,探究景物描写在小说中起到的特殊作用。在多角度赏析中,学生可以逐步发现景物描写能起到引入和过渡的作用,能促进小说情节发展;景物描写能起到烘托反衬效果,能突显人物性格;  相似文献   

16.
景物描写在记叙文中具有交代背景、突出主题目等作用。目前,课堂上,教师要么忽略了鉴赏景物描写的作用,要么以模式化的解读来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导致学生不能理解、掌握景物描写。因此,教师要细读文本,理解编者意图,根据教材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还应根据景物描写的不同作用而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关注景物描写,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7.
同学们在习作中经常要描写景物:片断练习要写景物;春游、秋游等各种游记要写景物;有的命题习作也要求描写景物。但有的同学在遇到景物描写时,往往一写到春天就是“春光明媚,百花齐放,鸟语花香”;一写到鲜花就是“张开了笑脸,风一吹,像翩翩起舞的蝴蝶,散发  相似文献   

18.
宏观看景物描写——明地标、时标 小说中的景物描写,多是路上的风景.锁定第三、四、九章,二十二、二十三章,勾画祥子活动的路线图.  相似文献   

19.
把课文作为写作范例,围绕单元的写作训练点,引导学生遵从代表性、独特性、唯一性等方法选择景物,建构"并列式"景物描写的写作范式;引导学生感悟渐近式、多角度、特写式等方法描写景物,建构"聚焦式"景物描写的写作范式;引导学生运用"以人衬物""以物衬物""以明衬暗"等描写方法,建构"衬托式"景物描写的写作范式。  相似文献   

20.
绘景类文章就是描写景物的文章。教师要引导学生写好这类文章,就要重视景物描写中自然景物的描写和社会环境的描写。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怎样指导学生写好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一、抓住景物的特征来观察观察是写作的基础。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抓住景物的特征来观察。我们所重视的景物描写不是作者看到什么风景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