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英语电影越来越成为国人文化大餐中一道必不可少的“佳肴”。电影片名往往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为电影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电影片名的翻译需要既忠实源语言,又要兼顾审美理念,同时还要考虑中国观众的文化心理及需求,做到形神兼备。本文从英语电影片名中的“模板”式翻译种类入手,分析了“模板”式翻译的利弊,并介绍了5种翻译方法,以期达到片名翻译的尽善尽美。  相似文献   

2.
外国电影的翻译是介绍异域文化的一种简洁直观的手段,而电影片名的翻译又是影片翻译的重中之重.综合考虑东西方语言文化差异、观众效应、翻译过程及结果,电影片名翻译应该体现信息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商业份值.电影片名翻译的主要方法有直译法、意译法、音译法、音译如意译法.  相似文献   

3.
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片名翻译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人们对电影的理解和认可,关系到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文章分析了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现状,提出了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的策略:可能时要忠实于英语电影片名本身,必要时又要依据电影内容,在文化适应的前提下,对其片名进行"颠覆"式的翻译。  相似文献   

4.
电影片名是一种特殊的文体语言,在语言功能方面有其特殊性。目前,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已成为翻译学界学者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实例进行分析,指出电影片名的翻译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可以使用的适当方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影视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片名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其地位越来越重要。而片名翻译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将功能目的论应用于翻译实践的必要性。文章首先对该理论的核心框架或概念作简短概述,并对其应用于片名翻译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探讨。基于上述研究,作者结合对片名翻译的实例分析,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功能目的论片名翻译策略或技巧。  相似文献   

6.
重命名是电影片名翻译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但译者在发挥创造力,采取这一策略的同时不能无拘无束、不负责任,而要深刻理解原片名,以达到与原片名相似的信息、审美、呼唤功能为翻译标准.  相似文献   

7.
电影片名如同电影的眼睛,在电影的宣传和票房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命名和文化的角度分析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策略的应用,以便使读者对这两种翻译策略有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从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视角对当前中国引进的优秀影视作品片名翻译进行分析,归纳影视片名中译所遵循的翻译原则,即忠实原则、文化原则、普遍原则,并得出结论:要想真正翻译好影视片名,就必须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且对中西方文化有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影视片名是影视剧的包装。好的片名为影视剧锦上添花,劣的片名则会埋没于泱泱影视瀚海中。本文从翻译美学角度探讨了影视片名的美学属性,并例证了影视片名翻译审美再现的原则,希望给未来影视翻译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0.
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在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中日益受到大家的关注。它既是介绍异域文化的手段,又是传播本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而电影片名的翻译又是影片翻译中的点睛之笔。电影片名翻译应从发展的角度去考虑,结合观众的实际需要,把握好归化和异化的度,既不能过于异化,又不能过于归化,造成原名语言和文化特色的丧失。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诸多刊物杂志出现的英文标题错误翻译入手 ,调查分析了错误的基本类别 :一般拼写、动词的运用、望文生义、知识的欠缺等 ,并对错误翻译的修改提出建议 ;作者认为人员流失、译者水平欠佳、死译硬译和缺乏管理是导致错误翻译的基本原因 ,并呼吁提高中文刊物英译标题的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大量的影视作品被不断翻译和介绍进我国,不断满足着人们对娱乐和文化的需求.字幕翻译受到了更多关注,相关的翻译策略研究也在增加,注释法则在字幕翻译中起到了传播文化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功能理论认为译文预期目的和功能决定翻译策略。招投标文件的翻译目的明确、译本须遵循固有的行文格式、是一种注重原文和译文功能对等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典型汉译英译例表明在具体实践中,根据委托人的翻译要求,以译文功能和读者期望为导向,有助于译者摆脱原文表层语言的束缚,创造性地运用以归化法为主的套译、增译和省译等策略,这样才能译出专业规范的文本,最大限度地实现招投标文件的翻译目的。  相似文献   

14.
翻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异军突起,迅猛发展,高等院校纷纷设立翻译专业。英语专业面对翻译教学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应发挥其专业优势,在基础阶段和高年级阶段课程中加强翻译教学和实践,强化翻译技能训练,实现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和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5.
好的翻译是以翻译情境多元系统为支点的源语和译语语篇多元系统诸价值的最佳平衡。语篇是翻译的基本单位。译者要根据语篇范围选择翻译方法 ,考虑译文是否体现了原文的语篇方式及体式 ;根据具体语境 ,采取灵活对策 ;掌握源语和译语衔接手段的异同之处 ,使译文符合译语的衔接和连贯标准 ;了解英汉语在语篇结构各方面的差异 ,翻译中及时调整语篇结构。  相似文献   

16.
从“龙”的寓意看文化词语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中英语言和文化的差异 ,汉语的文化词语有其不同于英语的独特的模式和内涵 ,这种独特性构成了翻译过程中的障碍。本文作者根据汉语音、形、意的三维结构 ,从语音负载词、语形负载词和语义负载词三个层面讨论文化词语的翻译 ,说明翻译文化词语不仅要考虑其字面意义 ,而且要着重准确地传递其文化内涵。在翻译过程中 ,要灵活地综合运用音译、直译、意译、扩译等技巧 ,尽可能将文化词语的深层寓意准确地表达出来。作者在文中对一些文化词语的英译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把汉语的称呼语“某某老师”直译成英语的“TeacherSo -and -so”或音译成“So -and-soLaoshi”是不妥的。根据英语称呼老师的正确方式 ,“某某老师”应该英译作“Mr .(Miss)So-and -so .”汉语翻译必须考虑英语语言的文化习惯 ,切不可为追求意义的对等而一味进行直译或音译。  相似文献   

18.
谈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职学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有创新理念,也就是是要从注重教师合格到注重师资队伍合格,从注重学历层次提升注重到教师能力的综合提高,从注重"双师型"教师建设到注重"多能力"教师塑造,对教师要从传统约束到人性化管理。  相似文献   

19.
年号从汉武帝时开始使用,直至清朝结束。在年号使用的漫长历史中,由于历代统治者经常改元,因而造就了数量庞大的年号。在众多年号中,带"天"字的年号使用最多,这与"天"字自身的含义和历代统治者的心理活动密不可分,统治者借此向全天下昭示自己政权的正统性和合法化。而历代"天"字年号的使用又存在一些特点:历史分裂时期的使用频率高于统一时期,胡汉政权对峙时期胡族使用频率高于汉族,前期政权、胡族政权"天"年号的使用要少于后期"天"年号的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