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闪电是地球上最大的电能,全世界每天发生一千多万次闪电。闪电不仅轰击着地面,同时也将产生的无线电波和伽马射线扫荡着地球的外层空间。无线电波有些散逸到外太空,从而为在地球外层范艾伦辐射带运行的人造卫星清扫出一条安全地带。  相似文献   

2.
天体运动这一章,学生总是分不清赤道卫星、同步卫星、极地卫星以及地球上跟随地球一起自转的物体。特别是碰到天体运动的计算题时更是摸不着头脑,看不懂题意。对于这里的一些公式,  相似文献   

3.
历年高三复习到天体运动这章内容时,学生总是分不清近地卫星、同步卫星以及在地球赤道上跟随地球一起自转的物体这三个不同模型的圆周运动参量间的关系。对于这里的一套公式,  相似文献   

4.
奇妙的旋转     
《母婴世界》2014,(7):104-105
这上期,我们看看地球是怎样围绕太阳转的,我们看看,物体是怎么“走圆形”的!卫星是怎么围着地球转?卫星围绕地球旋转,是因为地球对卫星有吸引力(重力),卫星想一直向前飞,却被地球拉住了,然后它就只能乖乖地围绕着地球,但是,由于地球和卫星之间没有绳子把它们连在一起,所以卫星的旋转速度要非常精确才能让轨道成为圆形。  相似文献   

5.
兰西 《广西教育》2007,(9C):40-41
据报道,地球上目前拥有65亿人口,这也是地球上人类最拥挤的时候。许多科学家都在谈论“人类时代”给地球带来的破坏,譬如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造成全球变暖,人类释放的化学物污染了海洋和河流,人类的乱砍滥伐造成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假如人类在一夜之间突然从地球上全部消失,那么地球将会变感什么样子?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科学家艾伦·威斯曼博士在其新书《没有我们的世界》中,对没有人类的地球将会怎样戏剧性交化进行了大胆的科学狂想。[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宁夏教育》2007,(12):40
绕月探测工程卫星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叶培建说,“嫦娥一号”卫星与地球卫星有很大的不同,研制的技术难度大大增加。首先,过去的卫星与地面的距离最远没有超过8万公里的,而嫦娥一号卫星离地面的平均距离达38万公里,因此轨道设计和控制也是全新的。其次,过去的卫星对地球是两体定向,即太阳帆板对太阳定向,观察设备和测控通讯设备定向地球观察和传输信息。  相似文献   

7.
原题选择合适的卫星发射地发射卫星,对提高运载效率、节省燃料等方面都有影响(特别是对同步卫星的发射).如果在地球表面纬度为庐处发射一颗绕地球表面运行的人造卫星,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w,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卫星质量为m,则至少要给卫星的能量为________.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对人造地球卫星的顺行和逆行以及地球自转对卫星发射的影响这两个问题作一些具体的描述,并对容易引起误解的相关说法予以澄清。1 关于顺行轨道和逆行轨道的定义和特点 用轨道倾角即卫星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或大于90°来分别定义顺行轨道和逆行轨  相似文献   

9.
王书祥 《考试周刊》2010,(43):174-175
近地卫星指环绕地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航天器,由于距地面的高度远小于地球半径,因此,在近似计算中总是把其运行轨道半径计为地球半径: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圆周运动半径等于地球半径,这就引起了对上述两类运动认识上的混淆。虽然它们都是半径近似等于或等于地球半径的圆周运动,但它们本质上的区别是向心力的提供来源,近地卫星的向心力由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  相似文献   

10.
设人造地球卫星在某一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的质量为m,轨道半径为r;地球的质量为M,半径为R。则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了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即  相似文献   

11.
距今6500万年前发生的是月球撞击地球,并被地球束缚而成为地球的卫星。当时地球遭受撞击的地点为我国的青藏高原,月球为月海。这是巾理论与实践证实,并且有撞击痕迹遗留的事实。  相似文献   

12.
这一周以来,金星上都快要沸腾了,巨大的兴奋散发在空气里,四处都可以嗅到激动的气味。这一切都只是因为金星上那帮科学家成功地在那颗名叫地球的行星上安置了一枚卫星。这毕竟是第一次,更重要的,这枚卫星已经从地球上送回了信号和照片。这枚卫星降落在地球上一个被冠名为“曼哈顿”的地区。  相似文献   

13.
资讯     
嫦娥一号元宵节要避月食(本刊讯)嫦娥一号卫星于27日23时50分48秒实施轨道调整,发动机点火60余秒,卫星轨道抬高近两公里。这是为了应对23天后将要出现的一次月食。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主任朱民才说,2月21日将有一次月食,而这一天正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届时,整个月球以及绕月卫星都会被地球挡住阳光,预计时间为三到四个小时。这次轨道调整后,预计卫星在地球阴影中的  相似文献   

14.
卫星环绕地球在椭圆轨道上运行的情景是近年高考的热点之一,那么,当卫星经过近地点和远地点时,应该用变轨运动还是圆周运动分析呢?这一问题因研究思路不同有以下两种回答.1环绕地球做变轨运动卫星环绕地球在椭圆轨道上运行的情景中,地球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星、地间距(卫星与地心间的距离)不断变化,在卫星由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过程,星、地间距不断增大,卫星做离心运  相似文献   

15.
一、近地卫星运动与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运动的比较近地卫星指环绕地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由于距地面的高度远小于地球半径,因此,近似计算中总是把其运行轨道半径计为地球半径.近地卫星的向心力由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卫星运动中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有F引=  相似文献   

16.
王东 《中学理科》2006,(9):61-61
人造地球卫星之所以能够在宇宙空间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或椭圆运动(准圆周运动),是由于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恰好时刻沿地球和卫星的连线指向地心。满足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合外力时刻沿半径指向圆心。因此分析卫星的运动就要从运行原理人手结合圆周运动知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同步卫星是地球卫星中的一种特殊的卫星,它与地球自转同步,周期为24小时,这一点对于解题来说是一个已知条件.利用同步卫星的特殊性,可以根据其它卫星和它对比来获得一些信息,所以同步卫星是高考常见的题材.本文对2011年高考中的同步卫星问题分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在学习万有引力定律时,有些同学很容易把近地卫星(运行轨道在地球表面附近的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混为一谈,从而导致在应用时常常出错。为了帮助同学们正确地理解与区分这两个不同的角速度,下面我们一起从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9.
《月相成因》投影片的设计张有山我们实际看到的月亮有时缺有时回,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它在不停地围绕地球公转,在公转过程中就发生了月相变化。在小学自然课里,它既是教材中的重点,又是教学中的难点,这对小学生来讲很难理解清楚,为了突破教材...  相似文献   

20.
在学习万有引力定律时,有些学生很容易把卫星绕地球表面运转的角速度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混为一谈,从而导致在应用时常常出错.为了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与区分这两个不同的角速度,下面从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相信对同学们会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