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小时候,我家门前有一架葡萄。从葡萄长出来的那一天起,我就一天天监视着它们。等它们由青到紫,变换颜色。遗憾的是,我几乎从没有收获过一整串的葡萄,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尝一尝葡萄成熟后的那一种甜。  相似文献   

2.
摘葡萄     
正夏去秋来,葡萄成熟了,大串大串地从叶子缝里垂下来。它们晶莹透亮,像一颗颗紫色的珍珠,又圆又大,水灵灵的。这时,大人们架起了梯子,摘下了葡萄。我迫不及待地把一颗葡萄扔进嘴里。啊!真甜!葡萄汁顺着嘴角流了出来,那股甜丝丝的味道让我至今难忘。如今,我又来到飘满果香的果园,闻一闻葡  相似文献   

3.
马吃葡萄     
我家有棵葡萄树,听我爷爷说,在他爷爷的爷爷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就有了。小时候,每当葡萄成熟的时候,我总会爬到树上,挑那些又大又甜的葡萄来吃,那些葡一放进嘴里,贼甜贼甜的。从小到大,我都细心地照料着这葡萄树。帮它浇水、施肥、锄草、除。每当我把那些危害到葡萄安全的子找下来之后,我会把它们放在一,然后用火把它们烧死。谁叫它们来害我心爱的葡萄呢。渐渐地,我长大,对葡萄的感情也来越深厚,于是我写了一篇叫做《我我的葡萄的故事》,文章中真真切切表达了我对葡萄的深厚感情。写完,不少朋友因为看了我的文章来向和我的葡萄…  相似文献   

4.
张梦露 《新读写》2012,(2):27-27
幸福的定义,就好像是有人问我人为何而活着—般,活固然是活着,却不知何谓活着。 ——题记 攀爬的蜗牛 一只小小的蜗牛,抬头仰望面前的葡萄架,刺眼的阳光穿过密密的树叶,在地上投出斑驳的影子。他想:我要在第一颗葡萄成熟之前爬上去,品尝到它的甘甜。他背上他的全部家当开始了这段艰辛而又漫长的旅途。  相似文献   

5.
我的蜗牛     
我家有四只小蜗牛,是我一个月前从亲戚家抓来的。它们有一对圆溜溜的眼睛,像两颗小豆豆,还有两对触角。小蜗牛刚到我家时,我还不知道它们是怎么"走路"的,直到上了科学课,才知道蜗牛是用腹足爬行的。蜗牛爬行的时候,总要背着重重的壳,我会想,它们到底累不累啊?听说,蜗牛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为了验证一下,我请来了"放大镜先生"。一看果然如此,它们的嘴里有那么多密密麻麻的凸起,据说这就是牙齿了。  相似文献   

6.
秋天的快乐     
金秋时节,我们一家人开车到外婆家去玩。刚跨进外婆家院子的大门,我们就闻到一股诱人的清香。我抬头一看,葡萄架下挂满了大串大串晶莹透亮的葡萄,像颗颗紫色的珍珠,又圆又大,水灵灵的。我赶紧跑过去摘下一串,迫不及待地把几颗葡萄塞进嘴里。好甜啊!汁水顺着我的嘴角流出来。这时,几只大公鸡跑了过来。我把吃剩下的扔给了它们。它们也吃得津津有味。外婆又拿着盆子摘下好多串,让爸爸和妈妈品尝。妈妈说:“在城里可吃不上这么新鲜美味的葡萄。”  相似文献   

7.
吃一口月亮     
<正>月亮高高地挂在天空,黄灿灿的。此时,潮湿松软的葡萄架下,有一只小蜗牛正对着天上的月亮发呆:"月亮是什么味道呢?是酸的?甜的?还是像葡萄一样酸中带甜,叫人吃上一口就会感到从触角到腹都是那么的舒服。还是其他的叫不出什么味的味儿?"这真是一只异想天开的蜗牛,"吃月亮一口。"这是他想做  相似文献   

8.
蜗牛吃葡萄     
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的早晨,蜗牛早早地起了床,吃了一大堆食物,因为它要执行最新制订的计划:夏天要吃到葡萄。
  它爬到中午,累得满头大汗,大汗淋漓,可只爬了几厘米。一只站在葡萄架上的急性子小鸟大声叫道:“小蜗牛,你这么年轻,怎么比我太太太太祖宗走路还慢呀?葡萄在夏天才成熟,你不知道现在是阳光明媚万物复苏的春天吗?”小蜗牛气喘吁吁地回答:“等我爬上去,葡萄就熟了!”小鸟叹了口气,挥挥翅膀无奈地飞走了。  相似文献   

9.
猴子吃枣     
秋天,树上的枣子成熟了,红红的挂满了枝头。喜鹊吃了枣子,说:“好甜呀,这枣子!”松鼠吃了枣子,说:“这枣子,好甜呀!”猴子听说,赶快爬上树,摘下好多枣子。一颗一口,一口一颗,一连吞了十几颗。猴子抓抓耳朵说:“咦,你们说甜,我吃了怎么一点也不甜呢?”  相似文献   

10.
葡萄     
2014年10月21日晴秋天的时候,葡萄都成熟了,葡萄树上挂满了一串串的葡萄,像一盏盏精心制作的水晶吊灯。葡萄的颜色有青色的,有紫色的,还有深紫色的,好看极了!葡萄的形状是圆形的,就像一颗颗的小弹珠,也像一颗颗的小珍珠,闪闪发光。我轻轻拨开葡萄皮,一个晶莹剔透的果肉呈现在眼前,果肉半透明的像玛瑙,像水晶。散发着诱人的清香,使我情不自禁地咬了一口,甜甜的汁液流了出来,用舌头一舔,那酸甜  相似文献   

11.
学会吃葡萄     
张三和李四吃葡萄,吃着吃着,张三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饶有兴趣地说:“我俩性格相差真大呀。”李四不明白地说:“何以见得?”张三指着面前的葡萄,说:“从吃葡萄的方式看,每次,我都摘最大的吃。而你,每次都摘最小的吃。”李四瞅瞅桌上,真是这样。他说:“这叫个性。”张三说:“瞧我,每次吃的都是最好的一颗。而你,每次吃的都是最差的一颗。看来,你不懂享受生活。”李四笑了:“是吗?我看,真正不懂的是你。不错,每次你的都是最好的一颗,反过来想想,你吃的葡萄是越来越酸,直到最后吃不下去,心情也会越来越糟。而我吃葡萄,越来越甜,心情也会越来…  相似文献   

12.
可爱的蜗牛     
今天,我抓了5只又小又可爱的蜗牛。我仔细观察小蜗牛,发现每个蜗牛都背着又硬又结实的壳,壳上面都有一个像棒棒糖一样的圆圈,好似一座房子。每天,小蜗牛背着它的“小房子”到处溜达。每次它从壳里钻出来的时候总是先伸出头瞧一瞧,看有没有“敌人”,感到安全了才将身子伸出。冬天,它们躲在黑黑的“山洞”里;春天,它们就从“洞”里爬出。它们靠肌肉分泌液体来爬行,每当累了,就缩在“房子”里。一有动静它们立即缩进“房子”里,像什么都害怕似的。我拿起一只蜗牛放在另一只蜗牛的旁边,它立即爬上另一只蜗牛的身子,不一会儿,竟“呼呼呼”睡起大…  相似文献   

13.
学会吃葡萄     
张三和李四吃葡萄,吃着吃着,张三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饶有兴趣地说:“我俩性格相差真大呀。”李四不明白地说:“何以见得?”张三指着面前的葡萄,说:“从吃葡萄的方式看,每次,我都摘最大的吃。而你,每次都摘最小的吃。”李四瞅瞅桌上,真是这样。他说:“这叫个性。”张三说:“瞧我,每次吃的都是最好的一颗。而你,每次吃的都是最差的一颗。看来,你不懂享受生活啊。”李四笑了:“是吗?我看,真正不懂的是你。不错,每次你吃的都是最好的一颗,反过来想想,你吃的葡萄是越来越酸,直到最后吃不下去,心情也会越来越糟。而我吃葡萄,越来越甜,心情也会…  相似文献   

14.
可爱的蜗牛     
今天,我抓了5只又小又可爱的蜗牛。我仔细观察小蜗牛,每个蜗牛都背着又硬又结实的壳,壳上面都有一个个像棒棒糖一样的圆圈,好似一座房子。每天小蜗牛背着它的“小房子”到处溜达。每次它从壳里钻出来的时候总是先伸出头瞧一瞧,看到没有“敌人”,才将身子伸出。冬天,它们躲在黑黑的“山洞”里;春天,它们就从“洞”里爬出。它们靠肌肉分泌的液体来爬行,每当累了就缩在房子里。眼睛一看到东西就立即缩起来,像怕什么似的。我拿起一只蜗牛放在另一只蜗牛的旁边,它立即爬上另一只蜗牛的身子,不一会儿,竟“呼呼呼”睡起大觉来了,真是个大懒虫。睡醒…  相似文献   

15.
蜗牛     
<正>我走路,不算慢,请拿尺子量量看。短短的一小时,我已经走了,五寸半。——林良蜗牛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谁能想到身为软体动物的蜗牛,竟然拥有上万颗牙齿。科学家们发现,在蜗牛的小触角中间往下一点儿的地方有一个小洞,这就是它的嘴巴,里面有一条锯齿状的舌头,称之为“齿舌”。尽管蜗牛的牙齿很多,可它们在进食时是无法进行咀嚼的,而是通过分泌含有一定酸性的唾液将食物软化,再用舌头将食物一点点刮下来。这种进食方式虽然看上去很麻烦,但靠着那上万颗的牙,相信“干饭”速度也不会慢到哪里去。  相似文献   

16.
水果家族     
我的家就像一个水果大拼盘,各种水果成员拼凑在一起,组成了我们这么一个多滋多昧、幸福美满的一家。 先说说我吧,我是一串葡萄,我有颗善变的心。有时我是紫葡萄,遇事乐观,又酸又甜的话把你折腾到牙疼;有时我是绿葡萄,总爱瞎凑热闹,保准把你吓得“一朝酸了牙,十年不敢尝”。  相似文献   

17.
敏敏刚进门,就看见桌上摆着好几串又大又紫的甜葡萄。嗯,准是爸爸回来了。敏敏的爸爸每次回家,总有好吃的东西带给敏敏。“敏敏,回来啦。”爸爸从里面走了出来,把敏敏抱起来,转了几圈:“敏敏,喜欢吃葡萄吗?”“我最喜欢吃了。”敏敏拿起葡萄就吃、那葡萄真甜,敏敏一个人坐在桌边,一颗一颗地吃着。一会儿,住在敏敏楼下的宁宁来找敏敏玩。“敏敏,你瞧,我有桔子。”宁宁扬了扬手中的桔子,那是一只很小的桔子,“我给你吃一半,要吗?”“哼!这种桔子,我才不要呢。我家的桔子,比你好一百倍。”敏敏只管自己吃葡萄。宁宁手里拿着小桔子,正想剥来吃。  相似文献   

18.
蜗牛与蜱     
有一首民谣,是黄鹂讥笑蜗牛的:“葡萄成熟还早得很哪,你现在上来干什么?” 我很奇怪天下竞有这样蠢的动物,要背着空壳到处走!如果没有这壳,它不就爬得快了吗?  相似文献   

19.
林静 《小学生导读》2011,(Z2):64-65
今年,葡萄又上市了,爸爸买了两斤给我吃。看着这一颗颗葡萄,好像成了一滴滴泪珠,我的思绪又回到了去年。那是初夏的一天,我放学回家,看见桌上放了几串葡萄。那诱人的葡萄,看上去就好吃极了。我摘下一颗,洗  相似文献   

20.
狐狸和葡萄的故事:狐狸看见藤上一颗颗成熟的葡萄,用尽方法,却弄不到嘴,只好放弃,并安慰自己说:"这葡萄也许还是酸的,不吃也罢!" 这个寓言再次出现在钱钟书的《读〈伊索寓言〉》里,钱钟书对它有了新的阐释,我也对它有另一种新的理解。以前,和所有初读这则寓言的人一样,我觉得狐狸的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实在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