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解题技巧和文言文考人物传记一样,现代文阅读也考人物传记。在实用类文本阅读中,人物传记是一种常考文本。如何解答人物传记的设题呢?通过研究历年来高考中此类题的设题以及破解之道,我们得出以下解题技巧,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沈阳 《考试周刊》2011,(66):33-34
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很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考生抓住人物传记的特点,结合一定的阅读解题技巧,就可以取得高分。  相似文献   

3.
高考阅读理解主要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测试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其中,人物传记类阅读理解在近年高考中频繁出现。本文首先梳理了近五年山东高考英语人物传记类阅读理解考题,阐述了人物传记阅读理解的文体特征和命题特点,进而分析总结出此类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  相似文献   

4.
基于初中地理会考背景下,初中地理会考中都十 分关注初中地理会考阅读材料题的考查,直接考图以及间接考 图的比重占到百分之五十左右。所以,学生应该对各类地理初 中地理会考阅读材料题的解题技巧深入开展规范认知。  相似文献   

5.
试题总评自2007年有新课标高考起至今5年来共14套全国卷,其文言文阅读题一直平稳。阅读材料均为选自正史的人物传记,所考查题目均为3道选择题(每题3分)和2道翻译题(每题5分),总分值为19分。3道选择题均分别考查实词、筛选信息和判断对文中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关于文言虚词,虽均未专门设题考查,但在翻译题中时有涉及,而理解文意也绕不开文言虚词,所以属于不考而考。  相似文献   

6.
阅读题有两种偏向:一是单考知识,一是单考内容。单考知识容易理解,这种方式不能化知识为能力,更不能体现出"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以,这类考题逐年减少,2011年全国各地语文卷中尤为少见。单考内容不太容易理解,人们总以为"阅读文本,理解内容,也是语文能力"。所以,这类考题虽然有所减少,但在2011年全国各地语文卷中还有一定市场。那么单考内容的问题出在哪里呢?——单考文本内容,迷失了语文的个性有些现代文阅读题单纯围绕文本内容设题,如果不是出现在语文卷中,恐怕很难区分它属于哪个学科。2011年四川高考语文卷第7题是一道单项选非题:  相似文献   

7.
冯渊 《新高考》2010,(Z2):35-36
实用类文本阅读主要有人物传记、新闻访谈等类型。人物传记类文本考题有两种形式,一是把传记当作一般的阅读材料考查:对重要词语、句子和内容的理解,作品风格的分析,人物形象的评价,感情的体验和感悟等等,考点和答题方法与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基本相同。二是结合传记的特点进行能力考查:如自传的真实性,传记作者与传主的关系,传记的真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中考自2017年开启省考模式,新的中考背景需要文学类文本阅读策略教学的类型进一步丰富。本文结合具体实题,谈谈省考背景下文学类文本阅读策略教学的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9.
林健 《广西教育》2012,(36):32-33
一、命题特点分析今年全国卷的高考语文试题依旧属于“稳妥型”:基础知识布点全面、出题标准,和我们平时的月考题目非常接近,但题目陷阱不少,不细心的话往往会丢分。阅读题中科技文阅读相对降低了难度,虽然文中使用了大量的文献、诗句,在人物的资料表述间不停地转换,但只要静下心来,理清头绪,题目并不难作答。文言文阅读难度也不大。往年文言文阅读的材料主要有两种题材,一种是人物传记,一种是散文小品文,前者相对容易,只要抓住时间这根主线,将人物的主要事迹理清楚,问题就迎刃而解。最近几年,全国卷文言文考的都是人物传记,但考生的文言文翻译得分较低,这和考生平时阅读量和训练量少,并有畏难情绪有关。  相似文献   

10.
在高考语试卷中,科技阅读以客观题形式出现,题量、分值固定。由于它主要检测考生对信息的筛选、意的理解及融会贯通等较高层次的阅读能力,许多同学对此都有畏难心理。其实,只要我们能掌握阅读要领,归纳答题恩路,形成一定的解题技巧,养成有效的阅读习惯,将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从而快速、准确地答题。下面结合自主命题三年来的浙江高考试卷,对其设题特点与答题技巧作具体的剖析与指导。[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王白 《现代语文》2008,(7):152-153
文言文阅读试题在高考试题中占有很大的分值,也是考生失分较多的一道题;笔者结合自己平时教学经验以及在高考评卷中发现的问题,谈谈文言文阅读及解题技巧,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一、读懂文本,准确把握主旨读懂文本是准确理解内容的基础,也是准确把握文章主旨的关键。要读懂文本、准确把握文本主旨,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正>人物传记类文本阅读是高考选考实用类阅读文本形式的一种,是这几年的高频考点。传记是记录人的生活历程和生命轨迹的文体。高考人物传记阅读题主要考察学生三方面的能力:筛选整合信息、把握传主形象、探究。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做此类题存在筛选整合信息不全,传主形象把握不到位,不会探究等问题,有些学生"不动笔墨就读书",写出答案但文本卷面却十分干净,凸显出不能扎实地阅读文本以及缺乏有效的阅读方法的问  相似文献   

13.
随文设题是近年来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命题考查的一个重要特点,学生如果还停留在知识化、套路化的经验中答题难免会事倍功半。总结文学类文本阅读随文设题的高频考点,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备考策略,将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助力学生取得良好成绩。  相似文献   

14.
1.建立学生自主阅读的流程。我在教学实践中以四环节文本阅读流程指导学生自主阅读,帮助学生较快地掌握了阅读的方法和基本程序。即"猜题设疑——整体把握——欣赏品读,合作探究——总结点拨"所谓"猜题设疑"即由学生在初读文题时设问  相似文献   

15.
<正>高考文言文阅读是对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综合考查,如何做好文言文阅读呢?笔者从文言文阅读的基本规律入手,探索了一些文言文阅读解题技巧。一、命题动向1.文言文选材范围扩大,散文获得了更多的席位。文言文选材范围进一步突破了人物传记一枝独秀的局面,2006年全国17套高考试卷中的文言文阅读有8套不是人物传记,其中既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2012年高考散文阅读真题为例,从高考散文阅读的设题角度及解题技巧两方面予以解说,以期对考生备战2013年高考有所帮助。一、平稳求新概括题,抓旨理脉简要答散文阅读概括题的类别大致有段意的概括、层意的概括、中心思想的概括、事物特点的概括、事情发生原因(或条件)的概括、艺术特色的概括等。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句话充分表明了阅读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然而很多学生在做阅读题的过程中,缺少对文章的理解,缺乏相关的解题技巧,所以失分严重,逐渐对阅读丧失了信心,渐渐放弃了阅读这一大板块。因此,如何教给学生阅读题的解题技巧,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中笔者谈到了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9,(1):113-114
本文通过文本分析法和量化分析法对高考英语全国丙卷的阅读理解题进行分析得出,近三年来阅读题多以人与社会为主题,以说明文为主,文章长度相当,难度有所降低,设问均以事实细节理解和推理判断为主。因此,高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扩大学生阅读量,增加计时训练;重视整体语篇以及文体教学;增加阅读技巧和解题技巧的训练。  相似文献   

19.
陈振林 《高中生》2013,(15):6-7
本文以2012年高考散文阅读真题为例,从高考散文阅读的设题角度及解题技巧两方面予以解说,以期对考生备战2013年高考有所帮助。一、平稳求新概括题,抓旨理脉简要答散文阅读概括题的类别大致有段意的概括、层意的概括、中心思想的概括、事物特点的概括、事情发生原因(或条件)的概括、艺术特色的概括等。  相似文献   

20.
2022年高考语文全国乙卷古诗词阅读题由单一文本赏析变为复合文本的比较阅读,题目难度攀升。教师可从群文阅读的视域分析高考命题变化及解题思路,反思教考衔接,并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创造更加自主、开放的阅读环境,在阅读广度、数量、速度上下大功夫,夯实基础,有效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阅读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