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政治课教学中如何以“培养青少年积极健康的追求,实现其人格的完善”为着眼点、出发点,以高度重视和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和培养?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社会中,青少年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社会问题与其不健康人格密切相关。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培养离不开学校教育。政治课程应担负起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责任。但现实教学中的知行不一,不仅使教学目标很难达到,远离了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课程主旨。因此,政治课程教学要大力推进知行统一,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3.
当前,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主旋律。素质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提高每个学生基本素质,成为社会有用之材,“以人为本”的教育。对青少年进行健康人格的培养,对于他们成才和成才后的操守有着积极的意义。通过多年的探索,我感到通过体育教学可以在培养学生健康体魄的同时,有效地塑造他们的健康人格。在学校体育教育中提倡发展学生个性,并使其逐渐完善化,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个性一般指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其形成主要受人体先天禀赋、客观环境、受教育后的内化过程等因素影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创造适合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学校体育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手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营造具有创新特色的教学环境,促使学生的个性健康活泼地发展。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体育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4.
“学生成长导师制”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施“导师制”的过程中,我校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抓手,进行“学生成长导师制”的实践与研究,导师从“导其心”入手,进而导其言行,使受导学生和谐健康地成长。一、导之以心理健康,是导师教育学生的目标和出发点青少年心理素质的要求,应包含培养独立、自觉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智能,对周围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有敏锐、深刻的认识能力,有良好的生存能力,对环境有机敏、灵活的应变、应急能力,包括优良的意志品质、坚强的自信心和健全统一的人格,善于协调人际关系,有团队精神,对人理解、尊重、宽容,在集体中做一个受欢迎的角色。培育健康的…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强调说明了青少年的品德、人格、意志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该文着重介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人格的因素和如何培养青少年的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强调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重点是在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丰富和健康人格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首要任务,所以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教学目标。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高中化学教师应积极倡导“教、学、评”一体化,通过实施个性化教学策略、践行学科核心素养、打造高效课堂等方式,加深学生对化学学科育人价值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关于人格的研究和人格教育的探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现阶段我国青少年人格的培养和教育还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本文从教育学角度,系统对青少年人格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而提出实施健康人格工程,塑造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培养策略,以期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相似文献   

8.
学校道德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而健康的人格必然以一系列优良的素质为基础,对于广大青少年学生而言,道德教育的成功实施离不开一系列具体素质的培养,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让青少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养成一系列做人、处世、学习等方面的良好习惯。因此,坚持从中小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入手,不仅有利于克服长期以来德育工作中追求“高、大、全”的弊端,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而且对于推进素质教育,适应新的时代环境和形势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江西省石城县丰山中心小学在德育管理过程中,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特…  相似文献   

9.
韩晓云 《职教论坛》2012,(5):74-75,77
从青少年运动员一般人格特征出发来探讨成功人生和成才的关系,提出青少年运动员接受教育需求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成人”教育;第二个层面是“成才”教育.具体做法是奠定精神力量(追求高远的教育目标);奠定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积极的心态;奠定文化底蕴,提高综合素质三个方面,目的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创造成功的人生.  相似文献   

10.
思想品德课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人格发展的大量研究表明:只有在积极的活动中才能促进人格健康发展.思想品德课强调的是体验和感悟.  相似文献   

11.
孙永刚 《新疆教育》2013,(3):197-197
我们认为,健康教育既是一个科学的理念,也是我们办学应追求的目标。要落实健康教育的理念,实现健康教育的目标,就必须创建“幸福校园”。只有创建“幸福校园”,才能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健康发展。基于这一想法,多年来,我校坚持“给学生美好童年,为学生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做人”为目标,积极构建校园文化“三和谐”,  相似文献   

12.
职业学校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高,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动之以情”可以使学生“亲其师”,“晓之以理”可以使学生“信其道”,如果再“激之以趣”,就能使学生“乐其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一、调整教学思想——学生兴趣形成的前提进入职专的学生,没有升学压力,短时间内也意识不到企业用工对个人基本素质的要求,没有学习目标,对前途感觉茫然,丧失英语学习兴趣,甚至存在一定程度的惧怕心理。针对这一现状,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行动导向型”教学模式以培养关键能力为核心,非常适合在职业教育教学中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禹辽源 《考试周刊》2009,(29):159-159
爱因斯坦曾说:“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在中学历史新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利于学生独立人格、自由思想和理性、包容品格,以及多元信仰的形成,使之成为合格的现代公民。在教学实践中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笔者遵循教育规律,不懈努力,积极探索新方法,追求新体验、璀璨教学历史新课程的亮点。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是我国教育本质的必然要求,也是塑造青少年健康人格的需要。目前我国青少年人格存在着心理人格、道德人格和法律人格缺失等问题。塑造青少年健康人格需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加强人文科学教育,激活青少年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5.
汪蕾 《华章》2011,(19)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的同时要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根本目的,开发学生的潜力.积极教育主张以积极的态度重新解读教育,采取积极的教育行动,激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求知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与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6.
在体悟和合作交往中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聂慧 《教育导刊》2003,(6):17-18
思想品德课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要达成目标,就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强调体悟与合作交往这两大策略,让学生能主动地投入到创造性活动中去,通过“体验”和“内省”来实现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通过群体的交往合作,互相交流,获取信息,彼此“碰撞”,互教互学,在不知不觉中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或创造精神是教育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心理学家认为,创造力是解决问题能力的最高表现。培养创新人才和创新能力是语文教学要达到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它要求在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即不仅要授之以“鱼”,而且要授之以“渔”。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都有创造的潜力,只要提供合适的教育,每个人都能成才。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尝试一些办法来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8.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标是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实现其全面发展。但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仍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对此我们应积极寻求对策以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价值取向这一前提性、根本性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以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分析、反思,有利于启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自身价值选择的自觉性.文章旨在探索出一条“以人为本”为主线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道路,结合时代背景和时代要求,塑造出具有时代精神风貌的新一代大学生.“以人为本”是一个新的要求,也是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的要求.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工作者应该坚决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启发学生们的自觉性,使学生在情感和思想上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自觉地,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并能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观念,外化为自己的行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通过对“以人为本”的追求和内化,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从而成为适应新时期发展、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20.
职业院校在专业实训课教学中推行“行动导向型学习”模式,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在和谐、民主、平等的传统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应当在“行动导向型”专业实训课教学时构建“师徒关系”、“生产劳动关系”、“服务关系”等企业化师生关系,以营造真实的职业岗位“软环境”,实现学生的角色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