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古松花粉就是食疗珍品,众多的医林著作中,也记述了松花粉的医疗和健身疗效。唐《新修本草》记述:“松花名松黄,拂取似蒲黄,酒服轻身疗病。”唐《群芳谱》记载:“(松花粉)除风止血,治痢,和砂糖作并甚清香,宜速食不耐久留。”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述如下:“松黄,甘、温、无毒。润心肺,益气,除风止血,亦可酿酒。”清·《本草从新》记载:“(松花粉)善糁诸痘疮伤损并湿烂不痂。”由于松花粉具有养颜益寿之功效,历代文人墨客、云游隐士对它情有独钟。唐代白居易诗云:“腹空先进松花酒,乐天知命了无忧。”宋代苏东坡写道:“一斤松花不可…  相似文献   

2.
自古松花粉就是食疗珍品,众多的医林著作中,也记述了松花粉的医疗和健身疗效。唐《新修本草》记述:“松花名松黄,拂取似蒲簧,酒服轻身疗病。”唐《群芳谱》记载:“(松花粉)除风止血,冶痢,和砂糖作并甚清香,宜速食不耐久留。”明代李时珍  相似文献   

3.
《神农本草经》(东汉·神农)———“松花粉(松黄)气味甘平无毒,主治心腹热邪气,利小便,消瘀血,久服轻身益气力,延年。”《新修本草》(唐·苏敬、李)———“松花即松黄,拂取正似蒲黄,久服令轻身,疗病胜似皮、叶及脂也。”《本草衍义》(宋·寇宗)———“松黄一如蒲黄,但其味差淡,治产后壮热、头痛、颊素、口干唇焦、多烦躁渴、昏闷不爽。松花、川芎、当归、石膏、蒲黄五物等同为末,每服二钱,水二合,红花二捻,同煎七分,去滓,粥后温温细呷。”《本草纲目》(明·李时珍)———“松花,甘、温、无毒。润心肺,益气,…  相似文献   

4.
《神农本草经》(东汉·神农)———“松花粉(松黄)气味甘平无毒,主治心腹热邪气,利小便,消瘀血,久服轻身益气力,延年。”《新修本草》(唐·苏敬、李)———“松花即松黄,拂取正似蒲黄,久服令轻身,疗病胜似皮、叶及脂也。”《本草衍义》(宋·寇宗)———“松黄一如蒲黄,但其味差淡,治产后壮热、头痛、颊素、口干唇焦、多烦躁渴、昏闷不爽。松花、川芎、当归、石膏、蒲黄五物等同为末,每服二钱,水二合,红花二捻,同煎七分,去滓,粥后温温细呷。”《本草纲目》(明·李时珍)———“松花,甘、温、无毒。润心肺,益气,除风止血,亦可酿酒。”《本草汇…  相似文献   

5.
中国松花粉是由中国新时代科技发展公司与中国林科院合作,选用我国独有的松树马尾松的花粉为原料,经人工采集,科学加工,精制而成。《本草钢目》记载:“松花,甘、温、无毒,润心肺、益气、除风、止血,久服轻身。”中国松花粉“药食同源”富含人体必须的200多种营养成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应用花粉最早的国家,远在两千多年前,《神农本草经》中就有“浦黄(即香浦花粉)气味甘平无毒,主治心腹寒热邪气,利小便,消瘀血,久服令人轻身益气、延年”的记载。唐本草学家苏恭早在一千多年前亦曾指出:“松黄(即松花粉)甘温无毒,主润心肺,祛风止血,  相似文献   

7.
《神农本草经》(东汉·神农)——“松花粉(松黄)气味甘平无毒,主治心腹热邪气,利小便,消瘀血,久服轻身益气力,延年。”《新修本草》(唐·苏敬、李)——“松花即松黄,拂取正似蒲黄,久服令轻身,疗病胜似皮、叶及脂也。”《本草衍义》(宋·寇宗)——“松黄一如蒲黄,但其味差淡,治产后壮热、头痛、颊素、口干唇焦、多烦躁渴、昏闷不爽。松花、川芎、当归、石膏、蒲黄五物等同为末,每服二钱,水二合,红花二捻,同煎七分,去滓,粥后温温细呷。”《本草纲目》(明·李时珍)——“松花,甘、温、无  相似文献   

8.
早在先秦时期,《周礼》就记载有“食治学”,并以饮食与疾病的关系作了富有哲理的阐述,奠定了祖国医学"治未病"的医学理论。食疗在我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周朝就有了食医的分科,在当时只是为了给帝王调配饮食。《山家清供》宋·林洪记载“花黄饼”的制作:在松花出粉时,收粉加入米粉由水调后密封几天,然后做如古龙诞并状。该品“不惟香味清甘,亦能壮颜益志”。《酒小史》宋·戒昱《酒小史》中载东坡守定州时,于曲阳得松花酿酒,还作了一首“松醪赋”,他是把松花粉和入蒸饭,密封几日后得酒。戒昱也制作过松花酒,留下“松醪能醉客”…  相似文献   

9.
松花粉在人们认识和服用的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仅有“美人井”的传说,还有作为贡品每年季向皇上进贡的记载,文人诗圣们更是对酒当歌,抒发情怀,留下了不朽的诗篇。“美人井”的传说唐代张沁的《妆楼记》及刘恂的《岭表录异》中写到:晋代白州双角山下,有一口人井,凡汲饮此井水者,家中诞女多是非常俊美,其原因是井旁常年有松花开放,花粉落入井中,井水过花粉,人们喝过有花粉的井水产生功效,故美女颇多。但也招致灾祸,村民只得忍痛将井填平。《枕上行》唐·白居易:腹空先进松花酒,膝冷重装桂布裘,若问乐天忧病否,乐天知命了…  相似文献   

10.
早在先秦时期,《周礼》就记载有“食治学”,并以饮食与疾病的关系作了富有哲理的阐述,奠定了祖国医学“治未病”的医学理论。食疗在我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周朝就有了食医的分科,在当时只是为了给帝王调配饮食。《山家清供》宋·林洪记载“花黄饼”的制作:在松花出粉时,收粉加入米粉由水调后密封几天,然后做如古龙诞并状。该品“不惟香味清甘,亦能壮颜益志”。《酒小史》宋·戒昱《酒小史》中载东坡守定州时,于曲阳得松花酿酒,还作了一首“松醪赋”,他是把松花粉和入蒸饭,密封几日后得酒。戒昱也制作过松花酒,留下“松醪能醉客”之句。《元和…  相似文献   

11.
早在先秦时期,《周礼》就记载有“食治学”,并以饮食与疾病的关系作了富有哲理的阐述,奠定了祖国医学“治未病”的医学理论。食疗在我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周朝就有了食医的分科,在当时只是为了给帝王调配饮食。《山家清供》宋·林洪记载“花黄饼”的制作:在松花出粉时,收粉加入米粉由水调后密封几天,然后做如古龙诞并状。该品“不惟香味清甘,亦能壮颜益志”。《酒小史》宋·戒昱《酒小史》中载东坡守定州时,于曲阳得松花酿酒,还作了一首“松醪赋”,他是把松花粉和入蒸饭,密封几日后得酒。戒昱也制作过松花酒,留下“松醪能醉客”之句。《元和…  相似文献   

12.
中国松花粉是由中国新时代科技发展公司与中国林科院合作,选用我国独有的松树马尾松的花粉为原料,经人工采集,科学加工,精制而成。《本草钢目》记载:“松花,甘、温、无毒,润心肺、益气、除风、止血,久服轻身。”中国松花粉“药食同源”,富含人体必须的200多种营养成分和生命活性物质,是下列症状人群的首选:生长发育不良:儿童偏食、厌食、多动症等。心脑血管疾病:脑血栓、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等。胃肠功能紊乱:便秘、结肠炎、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内分泌紊乱:神经衰弱、失眠健忘、甲亢、黄褐斑、青春痘、肥胖症、糖尿病、前列腺疾患、更年期综合症、痛经、疲劳症等。免疫力低下:风湿、类风湿、易感冒等。肝肾功能障碍: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肾炎、肾虚等。外用:做面膜护肤、用于脚气、黄水疮等。  相似文献   

13.
松花粉在人们认识和服用的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仅有“美人井”的传说,还有作为贡品每年春季向皇上进贡的记载,文人诗圣们更是对酒当歌,抒发情怀,留下了不朽的诗篇。“美人井”的传说唐代张沁的《妆楼记》及刘恂的《岭表录异》中写到:晋代白州双角山下,有一口美人井,凡汲饮此井水者,家中诞女多是非常俊美,其原因是井旁常年有松花开放,花粉落入井中,井水浸过花粉,人们喝过有花粉的井水产生功效,故美女颇多。但也招致灾祸,村民只得忍痛将井填平。《枕上行》唐·白居易:腹空先进松花酒,膝冷重装桂布裘,若问乐天忧病否,乐天知命了无忧。《复至…  相似文献   

14.
孙思邈(581~682),唐代著名医学家,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享年101岁,经历了北周、隋、唐三个朝代。是中国医药史上实践时间最长、著述最丰的大医药学家,又是医药界寿逾百岁的老寿星,被后人誉为“药王”。《唐史》记载:孙思邈93岁时仍“视听不衰,神采甚莪;白首之年,未尝释卷”,晚年仍能从事著述,可见孙思邈长生益寿有道。 他终生为民治病疗疾,勤于著书立说,在71岁的时候编成《千金药方》30卷,载有医药方4500多个。他100岁时仍然身体强壮,神采奕奕,不忘著述,编成《千金翼方》30卷,收入本草8…  相似文献   

15.
隋代导引七段功图说沈寿(续上期)第二段[题名]拱臂[功别]气功[原文]左右拱手两臂①,不息九通②。治臂足痛、劳倦、风痹不随。(原载于《诸病源候论》卷一“风病诸候(上)”之二十“风痹候”,并见于同卷之二十三“风痹手足不随候”。)[注释]①左右拱手两臂:...  相似文献   

16.
张海军 《收藏界》2014,(3):62-67
长沙窑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铜官镇,故又名铜官窑,是唐.代南方规模巨大的青瓷窑场之一。唐代诗人李群玉(湖南澧州人)在《石渚》中写到:“古岸陶为器,高林尽一焚。焰红湘浦口,烟浊洞庭云。迥野煤飞乱,遥空爆响闻。地形穿凿势,恐到祝融坟。”杜甫途经铜官写下的《铜官渚守风》赞诗等文献记载和国内外大量考古出土文物考证,长沙窑兴起于唐代中后期,衰落于五代。  相似文献   

17.
秦大树 《收藏》2010,(9):40-43
汝窑是宋瓷中最受珍视的一种瓷器,历代文献对其予以高度评价。宋代叶寅(zhi)《垣斋笔衡》中记载:“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  相似文献   

18.
武术现代化首先是理念现代化——套路的形成与发展辨析武夫《乐雅·释训》云“暴虎,徒搏也”郭璞注云:“空手执也”除搏兽外还有搏人的记载。如《周礼·夏官·环人》“(环人)搏谍贼”。即拘捕之法包括“手搏之技”。《汉书·艺文志》班固曰:“技巧者,习手足,便器械...  相似文献   

19.
中日武术文化交流历史悠久。据《三国志·魏书·东夷列传》记载:景初二年(公元 238年),日本邪马台女王卑弥呼的使者访问中国,魏明帝赏赐的礼物中有五尺刀二口,这是我国史籍中有关中国刀剑传入日本的最早记载。日本著名武术学者松田隆智的《中日武术交流史(上)》中介绍:近年,在天理市东大寺山遗址出土了刻有“中平□年五月”铭文的铁刀“中平”系东汉灵帝年号。因此,有人推测这把铁刀“可能就是魏王赐予卑弥呼的”(《甘肃群体》 1982年第1期)然而,中国刀剑传入日本远比史书记载要早得多,“例如,近年在山形县乌海山麓…  相似文献   

20.
林南中 《收藏》2009,(9):152-153
明中晚期,随着海上贸易开通后,大量海外新式铸币流人我国东南沿海并参与流通。有清以降,随着中外贸易额的逐年增加,外国银元因整齐划一、使用方便,大量充斥东南沿海一带,于是伪造、仿制之风随之而起。据《清史稿·食货志五·钱法》记载:“洋银之伪,有夹铜、有钻铅,巧式新思,无奇不有。”各地仿制有“广版、福版、杭版、苏版、锡版、土版、(江西所铸)、吴庄、行庄”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