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今年是周总理的诞辰一百周年。想起周总理, 我头脑中不禁涌出这样的诗句: 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 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 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 ——你的人民想念你! 这首诗《周总理,你在哪里》是诗人柯岩在1977年在《涛刊》举办的诗歌朗诵会上朗诵的,后来竟不胫而走,许多报刊纷纷转载,电台纷纷播诵,多家出版社收入悼念周总理的诗集,还被收入初中《语文》课本。这首仅几百字的一首诗何以有那么大的魅力呢?究其原因,是因为亿万人民对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有深厚的感情。而这首诗恰恰用诗的形式表达了亿万人民的心声。 有人说,散文是美文,而诗歌是美文的美文。她的美表现在多方面,而这首诗的美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巧用辞格表达强烈的感情 多次用“反复”的手法,使作者要抒发的对周总理无限崇敬、怀念的感情一次次向前推进。 诗是主情的文体,这首诗一开始就用“呼告、反复”的辞格表达亿万人民对我们敬爱的周问题的无限怀念之情。 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 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 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 ——你的人民想念你! 这里,第一句是呼告,划横线的是反复。反复辞格的使用,仿佛痛失亲爹娘的孩子在反复低吟对亲人的怀念,抒发无比强烈的感情。  相似文献   

2.
艺术创作的主要规律之一,是从复杂的生活中提炼出单纯的艺术形象,以单纯表现复杂,写诗,尤其如此。为此,写诗必须运用修辞格,有时是某种辞式的单用,更多的情况则是各种辞式的交错运用。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选取了富有特征性的形象,描绘了总理为人民,人民爱总理的生动画面,歌颂了总理永世长存的业绩,抒发了亿万人民思念总理的深情。诗篇一开始直抒胸臆,以呼告手法抒发了怀念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语文第三册《古诗两首》中的《山行》,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写的。诗中“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斜”字,在教材生字表中标读“xié”。依我愚见,该字在这里应该读“xiá”才正确。根据诗歌的表现形式,该诗属于格律诗。格律诗是唐代产生的诗体,讲究字数、韵脚、平仄和对仗。这首诗中“,斜”“、家”和“花”必须押韵。查看《辞源》《、辞海》,斜”字在古代读“xiá”,在现代读“xié”。《山行》是属于今体诗平仄格式中的“仄起入韵”格式,首句必须入韵。试看《山行》的平仄格式:仄仄平平(平)仄平,远上寒山石径斜·,平平(平)仄仄平平。白云…  相似文献   

4.
诗歌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典型材料”。 为落实初中《阅读》第三册诗歌单元教学要求和训练重点,特对具体诗歌作如下内容浅析和教学建议。 周总理,你在哪里 《周总理,你在哪里》是当代著名诗人柯岩为纪念周总理逝世一周年而写的一首自由体抒情诗。作者用形象凝练的诗句表达了全国人民对敬爱的周总理的无比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5.
抒情性是诗歌最基本的特征,是诗歌的艺术生命。抒情诗自不必说,就是叙事诗,固然需要叙事,但也必须用抒情的方式、抒情的语言、抒情的笔调,借叙事以抒情。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好的抒情能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产生动人的艺术力量。诗歌的抒情方式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就是诗人通过作品中的人物、事件,用形象的语言直抒胸臆。例如《周总理,你在哪里?》就采用了直接抒情的方式。这首诗的抒情主人公是“我们”,即包括诗人在内的亿万人民。“我们”以炽热的感情反复向高山、大地、森林、大海呼唤,急切地寻找周总理,抒发了人民对周总理的无限依恋、思念之情。间接抒情是通过叙述、描写、议论种种方式来抒发诗人感情的一种抒情方式。借助叙事来抒情,是比较常见的。因为这是在客观叙事中加上了作者主观的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6.
2.押住韵脚在诗句末尾韵母相同的字称为"韵脚"。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押韵极为重要,没有韵脚难称格律诗。韵是诗歌语言音乐性的重要条件。押韵可以使诗歌具有优美、和谐的形式,以此抒发诗  相似文献   

7.
马宏 《语文知识》2002,(3):14-15
重音是朗读时最常见的基本技巧,就是为了作品的思想感情表达的需要而将某些词语读得突出一些。通常来说,加重音的词语朗读时要读得重一些、响一些,但并非所有重音都如此,比如: “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柯岩《周总理,你在哪里?》)第二个“哪里”作为重音,若也用加强音量  相似文献   

8.
《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课,是一首抒情诗,写于1976年,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同志逝世一周年前夕。作者在诗中抒发了对周总理无限怀念之情。但对于现在的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对当时那人妖颠倒的动乱年代,  相似文献   

9.
顾炎武《诗本音》指为方音的韵例,段玉裁当作合韵。顾炎武所言"方音押韵",多无方音实据,属主观推测,而且概括不了其它原因所致韵脚字异部的现象,这是段玉裁用"合韵"代替"方音押韵"说的原因。"方音押韵"的特点是韵脚字的押韵音与系统中本音异部,与段氏用"读如"或异文所示的"合韵"特点相同。合韵的内涵是韵脚字的实际押韵音与本音异部,导致本来押韵的一组字在古音系统中异部。  相似文献   

10.
对于中国人民来说,1976年注定是一个特殊的年份。1月8日,周恩来总理去世了,人们感到无比悲痛。诗人柯岩作词、作曲家施光南谱曲的《周总理,你在哪里》,唱出了人们对总理的哀悼和怀念。这一年清明节,广大民众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上,打出"深切地怀念周恩来总理"的横幅。这一年的10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采取断  相似文献   

11.
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盖自列其诗之有得于文字之表者二十四韵”,有论者解作“二十四联”,以否定传统谓指司空图《二十四诗品》。通检《苏东坡全集》,其诗题中另有“作诗二十四韵”一例,与上面书跋语中的宾语结构关系不同,意义因之有别:诗题中“二十四韵”无修饰语,指一首诗的韵脚数,当解作“二十四个韵脚”(即“二十四联”);而书跋中“二十四韵”,前有定语“其诗”,与后面“有得于文字之表者”、“二十四韵”在意义上有关系,当解作“二十四首诗”,实指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相似文献   

12.
求求你,妈妈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读过柯岩奶奶的作品吗?她的作品可多、可好啦!“开心果”就是读着柯岩奶奶的诗《周总理,你在哪里》长大的!下面给大家介绍一首柯岩奶奶的儿童诗——“求求你,妈妈”,相信大家读后一定会喜欢的!(开心果)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篇悼念敬爱的周总理逝世一周年的优秀诗章。作者柯岩同志是我国著名的一位革命诗人。全诗共九个诗节,大致可分为三段。第一诗节为第一段;二至八诗节为第二段;第九诗节为第三段。全诗的感情波涛漩绕诗题而推进,整首诗感情炽烈深挚,艺术构思独特新颖。二现在,我们对全诗逐节作些分析。第一节,“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起笔之始即把作者所要讴歌的对象点示出来。连续两次“总理”的称呼和“我们的”、“好”的定语修饰,使爱戴之情自然流露。接着,用两个问句,“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诗人寻问的急切之情喷薄而出。同时,两句也鲜明而突出地点出了诗题。下面的诗句就是循此而来、缘此而生,是运笔于不同画面而对此句所作的艺术回答。此句起领属下文、启开诗境的作用。诗人在呼喊敬爱的周总理,诗人在代表广大  相似文献   

14.
顾炎武《诗本音》以"无韵"对待的诗句,段玉裁当作"合韵"。"无韵"与"合韵"的对立不是段氏有意放宽了押韵的原则。段玉裁用"读如"或异文标示实际押韵音的例子揭示出合韵的本质,即韵脚字在古音系统中的读音与其实际押韵音异部。"无韵"与"合韵"对立的原因是,顾炎武不知某些字有实际押韵音与古音系统中归部音(本音)之别,遇有韵脚字异部者,按"无韵"对待;段玉裁严格区别实际押韵音与古音系统中之归部音,将韵脚字未按本音押韵的情况视作"合韵"。  相似文献   

15.
在6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心目中,周恩来这个光辉、伟大的名字,将永远、 永远有一个抹不去的亲切称呼——周总理。因此,他不仅是新中国成立的首任 总理,而且也是终身总理。从1949年10月1日到1976年1月8日他去世,他 已成为总理的化身,而总理也成为了他的代名词。人民爱总理,总理爱人民。 写到这里时,就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人民音乐家”施光南与著名诗人柯岩,在周 总理逝世一周年的前夕,含泪创作的一首歌曲《周总理,您在哪里?》。  相似文献   

16.
柯岩同志写的《周总理,你在哪里?》,热情歌颂了周总理为革命日夜操劳,为人民鞠躬尽瘁的高尚品德,深切地表达了亿万人民无限怀念周总理的纯真感情。对于这首抒情诗,在具体教法上,我觉得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抓好课堂朗读,使学生受到思想教益和艺术感染 《周总理,你在哪里?》是以铿锵动人的语言,和谐的韵律节奏来表达主旨,打动读者心弦的。搞好课堂朗读,“如同赋给作品以生命”,“更会使人感受”。(徐世荣:《谈谈朗读教学》)在朗读时,我们要以本诗的主题为依据,把握住深切地怀念、热烈地赞颂这个基调,不要读得哀愁低沉,悲悲戚戚。大家知道,感情是诗歌朗读之本,因而,教员在范读时,一定要带着炽热的情愫读,读出感人的激情来,并引导学生以无限  相似文献   

17.
我爱诗,我爱读歌颂总理的诗,我更爱读柯岩的《周总理民,您在哪里?》。每当我听到作者满怀激情的呼唤,每当我唱起为这首诗谱写的歌曲,我总感动得禁不住流下泪来.短短的一首诗,为什么能如此感人肺腑,会有如此巨大的艺术魅力,这里面有什么奥秘呢?我觉得,在千百首同题材的诗篇中,这首诗有其新颖独创之处。首先,激动我们心灵的,是诗篇中饱含的内在的激情。诗而无情,何以为诗?自己不是火种,怎能点燃别人?在这首诗里,作者深厚的感情,借助于丰富的想象,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意境深远,形象鲜明,情与景相得益彰,真能“迫使”你与诗人同呼吸共悲欢了。  相似文献   

18.
当我们回顾中国当代诗歌创作时,谁都会记起悼念周恩来总理的诗作曾经掀起的感情风暴,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从天安门广场的诗歌运动,到李瑛、郭小川、柯岩、阮章竞,一大批优秀诗人以其诗的膂力,支撑着中国当代诗歌史上这个蔚为奇观的艺术世界。这个世界是感情的世界。周总理逝世,人民的悲痛之情是难以言喻的,人民对“四人帮”疯狂迫害总理的罪行极其愤恨,这种悲愤的感情在1976年、1977年是异常强烈的。诗人们是在这种感情潮流的冲击下,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和冲动。但是,到了1978年、1979年,中国历史发生了变化。这个时候,热情开始冷却,人民面对“十年动乱”留下的一片历史狼籍,开始认真思考历史和现实,诗人们也在巨大浩劫造成的满目疮痍和精神废墟面前睁开了眼睛,开始走向冷静的理性解剖和哲学的沉思。被称为“诗  相似文献   

19.
《周总理,你在哪里?》是一篇以真挚的感情深切悼念敬爱的周总理的优秀抒情诗。问世于周总理逝世一周年之际。诗人柯岩同志以饱满的革命激情,借助于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用深沉委婉的笔调,写出了亿万人民悼念总理的深情,喊出了时代的强音!这是一首总理爱人民,人民爱总理的热情颂歌,是记载人民与总理鱼水之情的历史画卷。全诗篇幅不长,只有短短的八个小节,由于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因而容量很大,具有结构严谨,线索分明,语言精当,节奏匀称,感情充沛等特点。所有这些,对于增强艺术感  相似文献   

20.
诗并非首首都有韵.有韵的诗不一定都是好诗,无韵的诗也不一定就是劣诗.但是诗韵很重要,不是可以掉以轻心的枝末细节.诗韵是诗有别于其他一切散文最显著的特点,诗以其简洁性、跳跃性和音乐性独立于文学之林.如果给一篇散文安上韵脚,那我们读起来会觉得造作别扭,很不舒服.假若你觉得正相反,某篇有韵脚的散文读起来如行云流水,抑扬顿挫音韵铿锵,那我可以肯定,你读的“散文”其实就是一首诗,只是没有分行排列罢了.因为诗和散文的语言构成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