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执政党的外交能力是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执政党外交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执政党地位的稳定和国家的兴衰荣辱。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迫切要求中国共产党加强外交能力建设,为中国的富强与崛起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面对新时期新形势,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加强党的外交能力建设,采取了一系列外交上的新举措,展现了外交能力建设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2.
试论科学技术对政府外交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已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同样,科学技术对政府外交的能力也产生了全方位影响。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任何国家政府外交的一个重要方面,反映在政府外交的内容上,就是各国之间的文化、技术的合作与交流;科学技术对政府外交产生着全面影响;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争取利益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并且把拥有先进技术作为政府外交工作追求的目标之一。科学技术影响着政府外交的时空实力,科学技术影响着政府外交的时空潜力,科学技术影响着政府外交能力的时空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3.
正确把握国际和国内两个大局,协调内政和外交的关系,是检验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从外交和国际战略层面理解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内政和外交的紧密联系,真正把外交作为内政的延续,做到外交为内政服务,外交为人民服务,外交为实现全面的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4.
除传统意义上所认识到的影响公共外交国内统筹能力的因素之外,公共外交的发展还受国家在特定时期社会制度和管理体制的生命力、国家的国内道德形象和它对价值观塑造能力等内部因素的制约。中国的公共外交在国家制度建设与体制创新以保障公共外交发展、国内道德形象与公共外交相匹配、价值观定位优化为公共外交提供足够的身份支持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努力。对此,中国必须深化改革,用国家的安宁稳定与繁荣昌盛作为推动公共外交不断进步的根本动力;加强道德建设,改变国内舆论管理思路,增强国内外问题联动意识,推动公共外交道义声誉的影响;提升价值观的塑造能力,让中国公共外交的发展能够获得更多观念认同。  相似文献   

5.
克林顿在首任总统期间,面对冷战后多变的国际局势,其外交出现了诸多失误,招致国会中共和党人及国际社会的频频指责,尤其是左右摇摆的对华政策,导致中美之间关系严重后退,更为世人所批评。分析克林顿的外交得失,比较战后美国外交一般特点,不难发现其产生根源,除了总统个人外交能力远逊内政能力,其外交决策班子的构成也欠佳等原因之外,美国两党政治产生的府会对立与掣肘,美国的权力机制与价值观等因素所产生的影响更重要。这些因素影响过以往美国政府的外交决策,也必将继续影响克林顿在第二任内的外交决策,在反对党继续控制国会的背景下,克林顿要在外交上,包括对华政策上作较大调整,谈何容易!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合作成为各国面临的现实问题.多边外交相对于其他外交形式来说,具有多边性、公开性、包容性和平等性等特点,决定了多边外交在促进国际合作中具有巨大的优势;但是,由于受到当今国际现实的约束,多边外交局限性也是不可忽略的.多边外交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受到权力因素和国家利益、数量和主权国家能力的影响,因而多边外交相对于双边外交和秘密外交而言,效率低下,执行困难并且稳定性受到影响,具有集体行动的难题.这些对中国参与多边外交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公共外交作为新形势下的一种外交形式,正越来越受到我们国家的重视。所谓公共外交,"指的是‘政府外交’以外的各种对外交流方式,包括了官方与民间的各种双向交流。这些交流的目的是直接促进外国公众对本国的了解,提升本国在其心目中的形象,进而促成外国政府对本国政策的改善"。孔子学院的宗旨与使命决定了它与我国的公共外交有着天然的联系,甚至可以说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学院和国际汉语教育是中国文化走出去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开展公共外交的有力平台。作为推广与传播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使者,作为开展公共外交的"民间外交官",我们应该在新视角下重新审视国际汉语教育人才的培养,要在夯实语言知识与语言教学技能的基础上,更加重视文化传播能力与开展公共外交能力的培养。把孔子学院建设和国际汉语教育的人才培养放在公共外交的国家战略平台上看,是教育单位和教师应具有的大局观。  相似文献   

8.
从总理衙门到外务部——兼论晚清外交近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总理衙门到外务部,虽是清政府在列强威逼之下的无奈之举,但它却有力地推动了晚清外交的近代化。一方面外交机构从无到有,从权力分散到集中统一,这种艰难的发展过程反映了清朝统治者在民族矛盾加深的情况下对外交认识的深化。另一方面从尝试出洋考察到正式派遣使臣,使领制度得以确立,从而增强了清政府独立办外交的能力和信心。同时从选派幼童留学到储才馆的成立,为近代化的外交培养了大批的人才。  相似文献   

9.
2008年奥运会之后,中国提出了大力开展"人文外交"的政策。人文外交是民间外交和文化外交的结合,以对外文化、教育、旅游、体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基本形式开展。外语人才是中国外交"大众化"和大力开展人文外交的重要支撑。目前,在我国的外语人才培养中,还存在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实践创新能力缺乏等问题。因而,加强对外语专业学生外交学理论与实践教育,借以提升外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与素质,进而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从事外交外事工作的人才,为中国日益发展的"大外交"、"总体外交"服务,成为摆在外语院校面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一、协会情况介绍近年来,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在教育部党组的领导下,按照“官民并举”的方针,抓住机遇,积极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为国家外交全局和民间外交服务,同时努力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不断提升作为全国性民间教育国际交流组织的服务能力和专业能力。经教育部批准,协会于2010年1月顺利完成了换届工作,选举产生了第六届理事会,  相似文献   

11.
威望外交是国际政治研究中一个较少引起关注但又十分重要的领域.在国际事务中,威望外交体现的是维护本国声誉和威望的能力.它由四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因素构成,即战略意志、战略威慑能力、国家信誉和战略边疆.中国传统的战略文化中不乏关于威望外交的丰富的思想遗产,中国应该合理汲取,并依据自己的国力限度与利益分布范围,从威慑力、公信力、吸引力、创造力等四个方面开展威望外交,塑造在国际事务中的威望.  相似文献   

12.
追求和平是贯穿新中国外交的一条红线,但不同的历史时期,基于国际背景和综合国力的变化,中国和平外交经历了从"争取和平"到"维护和平"的两个阶段.社会主义中国要继续在维护世界和平上有所作为,必须始终坚持和平外交方针,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发展第一要义,坚持扩大统一战线,不断增强维护世界和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联合国外交是中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致力于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全方位作用.曲折的发展历程和多重的身份,使得中国的联合国外交在实践中形成了独有的、鲜明的特点.不仅使中国获得广阔的国际政治经济空间,推动了中国对外战略目标的实现,而且有助于树立起建设性和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但是,在参与意愿、能力、经验和客观现实等方面,中国联合国外交的进一步发展仍然面临着阻碍.  相似文献   

14.
国民对外交的积极参与是民国时期外交的一个特点.在民国南京政府统治时期,一方面,民众在参与外交的过程中,能够摒弃党派之争,关注民族的真正利益,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另一方面,在运动过程中不计其数的突发性集体行为及由此导致的政府与民众的对立,引起了外交运动的对内转向,使国民政府的执政能力及统治的合法性受到质疑.另外,国民政府往往站在党派利益的角度,对广大学生群众的外交诉求加以压制,最终引发了国民政府统治的全面危机.国民外交运动体现了国民对外交的关注,是广大国民参与政治的一种形式.事实表明,这种参与可以提高广大国民的社会责任感,在国民外交运动中,合理伸张民众意见可以促进民众对政治权威的认同.在激烈的党派竞争中,面对民众的外交诉求,作为政府,一方面要对民众运动加以抚慰与疏导,另一方面要秉持民族利益第一的原则,否则将会使自身限于合法性危机.  相似文献   

15.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鉴于国际形势的变化,日本外交开始从自主外交向协调外交转型。币原喜重郎则将萌芽于原敬内阁时期的协调外交推向了新的高度,形成了著名的币原外交。协调外交思想及外交实践成为1920年代日本外交的主流,但是,由于币原外交特有的内在矛盾和限度,使得日本始终徘徊在新、旧外交之间,最终导致协调外交的破产。  相似文献   

16.
周恩来对中国新时期“大外交”格局的形成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一是在外交主体上的突破,既重视首脑外交,又积极开展政党外交、民间外交;二是在外交对象上的超越,既重视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又超越意识形态的差异,积极开展与第三世界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三是在外交内容上的拓展,既有政治外交,又有经济外交、文化外交。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一个有很强文化软实力的国家。历史上,中国正是凭借文化软实力,在东亚支撑起一个区域性国际体系。软实力是一国的文化和价值观所具有的吸引力,也是一种影响他国外交思维,诱使他国合作,以及提出国际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本文还提出了"虚实力"的概念,并探讨其对中国外交的意义,认为这是正崛起为世界性大国的中国的一种可以采取的外交风格。中国外交思维的其他传统,如"王道""合纵连横"以及"朝贡体系"等也是可以借鉴的。  相似文献   

18.
外交翻译不仅关系到翻译实践,同样也是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外交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外交翻译的特殊性,而外交翻译的翻译属性决定了它与其它行业翻译的共性。因此外交翻译在重视特性的同时,还应该立足共性;在与外交融合的同时,还应回顾翻译本源。外交翻译应充分利用翻译学的研究成果以求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9.
公众外交作为塑造一国国际形象、提高一国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手段,目前已受到了中国外交的极大重视。围绕公众外交,中国外交部开展了一系列措施和活动。公众外交在中国勃然兴起。通过分析中国公众外交的缘起和特征,阐明了发展公众外交的迫切性,提出了推进公众外交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体育外交是以体育为内容载体,以对外交往和交流为形式的外交模式。在一些作品中,“体育外交”被划在了“民间外交”或“公共外交”之中。若从外交手段和内容的角度来划分,作为领域外交的一种,“体育外交”则同“能源外交”“经济外交”“金元外交”等并行。另外,由于体育外交具有共通性、灵活性等特点,故在外交实践中能够发挥出一些独特的功效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