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在全面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的"双新"背景下,随着课改深入,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的阅读一改以往散文统领天下的格局,加入了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文学体裁——小说,特别是近三年以小说为阅读材料的考题正在逐渐增加,而且选文、考查点、题型、能力要求等都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所以在今年高三语文学科的复习备考中,同学们要重视小说阅读,关注选文类型、检测题型,在阅读训练中归纳小说阅读的命题特点、解答技巧,运用相应的解题方法迅速找到小说阅读备考应试的突破口,取得理想的分数。  相似文献   

2.
试题评价全国新课标卷的阅读有一组选考试题。选考试题的命制,是新课改自主、个性、探究等阅读的新理念在阅读考试中的具体体现。选考阅读试题以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为阅读材料,分别命制同类同分同难度的四道题,即一道选择题、两道简答题、一道探究题,共25分。前三道试题是考查学生对文本的信息读取能力,后一道试题是考查学生对文本所呈现的某一侧面信息的探究解读能力。新课标卷实用类阅读试题命制的最大亮点是探究题。选文本身就很智慧,黄宾虹是文章的核心人物,而张大千的映衬加入不仅使黄宾虹在对比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受考场环境、阅读时间、试题命制及答题规范等因素制约,对高考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进行适当删改,成为试卷命题者采用的常规策略之一。2022年全国高考8套语文试卷,均一定程度对选用的文学类文本做了删改处理,其中尤以新高考Ⅰ卷对入选的小说文本《江上》进行的压缩和删改为甚。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1]倡导整本书阅读和以情境任务作为试题主要载体的改革趋势和命题逻辑下,以删改后的文学类文本作为命题材料,有其现实合理性,但也不是非如此不可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4.
2021年新高考Ⅰ卷小说《石门阵》的两道选择题在命制上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有选项把文学类阅读交叉串联到论述类阅读中,测试能力考查名不符实,也有选项的正确性存在争议,理解上莫衷一是。从高考测试角度看,这两道题都有改进的空间。了解高考文学类文本选择题的设计原则有助于备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高考各省市语文试卷中文学类文本阅读依旧是高考现代文阅读的主战场,其散文和小说基本上是各占半壁江山,题型与去年试题命制如出一辙,题量、赋分、考点等方面变化是微乎其微,这种命题的超稳定性,既彰显了语文高考的成熟美,又预示了明年高考之趋势。因此,重视文学类阅读真题,研究阅读方法,总结答题规律,广大师生一定会受益非浅。下面就2013年湖北卷散文阅读中的4道形象类试题的答题技巧和  相似文献   

6.
陈静 《新高考》2008,(2):9-11
【考情分析】小说是一种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形象,多角度、多层次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小说作为阅读命题材料,在2007高考中已占有一定的比例,如海南、宁夏卷的《林冲见差拨》,湖北卷的《日月行色》等。2008《江苏考试说明》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列人了必考内容,且明确说明"命题材料以散文、小说为  相似文献   

7.
李付前 《新高考》2007,(Z2):18-19
文学类文本阅读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高考备考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在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四类文体中,散文因其语言丰富、结构复杂、文化含量高,便于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而备受命题人青睐。据统计,2006年全国17套高考试卷中,有15篇为散文阅读。那么,如何做好散文阅读题呢?下面的做法不妨一试。一、了解做散文阅读题常用的四个步骤第一步:看体裁,明确文体特点。散文的体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即中心是集中的,反映中心的材料是丰富的,表达中心的方法又是多样的,而高考散文类阅读命题考查的立足点就在于此。所以,考生见到阅读材料…  相似文献   

8.
2020年以来,全国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在选文方面有很大的变化,散文文本和小说文本几乎并驾齐驱,但一线散文教学的现状是教学理论大大滞后于教学实践的需求。以叙事学理论为指导,从叙述人称、修辞性评论、文本结构特征三个角度,梳理散文的叙述特色,探寻解读的方法和路径,再针对近年出现的新题和难题,进行叙述性解读,并形成相应备考策略。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各省市高考都很重视探究题,认为它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好题型,2013年重庆卷也将新增探究题。语文探究题的设置多在古诗文阅读和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阅读上,其中文学类文本的阅读又主要考查散文与小说。《考试大纲》对文学类文本阅读探究内容及能力的要求是:⑴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  相似文献   

10.
一。综述2011年高考18套语文试卷中,共有16组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其中重庆没有出现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而是选用了一篇议论性的随笔,北京卷、湖北卷、天津卷、安徽卷、江西、全国卷、四川卷、浙江卷、江苏卷等不设选做题,过半试卷只考查文学类文本阅读。选用的材料涉及面广,既有散文,也有小说,既有国内作品,也有国外作品,既有优秀作家作品,也有名不见经传作家的优秀作品。考点分布均衡,对考纲中的的  相似文献   

11.
丁德斌 《教学考试》2023,(19):52-56
<正>凡事预则立,谋定而后动,则成竹在胸矣。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阅读备考亦如是,须充分准备,悉心筹谋。下面,本文试从考查方向预测和备考策略及建议方面给考生些许启发。一、考查方向预测虑善以动,先总结一下2020—2022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小说阅读命题特点,力求厘清考查方向。  相似文献   

12.
入选高考阅读材料的文学类文本多为哲理性文化散文和短小精美的小说,2010年高考全国18套语文试卷中,选用散文的有12份,选用小说的有6份。命题选文内容积极健康向上,  相似文献   

13.
综观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小说类文本阅读受到空前重视。广东、宁夏、海南、江苏和浙江等地考卷都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考查了小说阅读。因此了解小说类文本阅读的命题特点,熟练掌握一些答题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2004~2013年高考英语全国卷完形填空的篇章和试题为对象,对其进行历时分析,旨在了解高考英语全国卷完形填空的篇章特点和考点效度。研究结果表明:高考完形填空试题的选文体裁较广,题材体现了真实性、思想性和教育性,篇章长度基本符合大纲要求,难度较适中;考点层次分布较合理,基本符合《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要求,具有较高的考点效度。同时,文章也发现完形填空试题在命题方面存在以下不足:篇章题材范围较窄;考点因素过于集中在意义因素;对词类的考查过多注重实词。据此,本文尝试为高考英语完形填空试题的命制和高中英语教学提供一些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考语文浙江卷(以下称“浙江卷”)从2004年自主命题以来,至今已走过10年。命制试题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五年是在教育部的《语文教学大纲》和《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指导下跟随全国卷模式命制的,近五年是在教育部的《语文课程标准》和《浙江省学科指导意见·语文》、浙江省《考试说明》共同指导下形成本省特色命制的。综述近五年浙江卷的命题,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  相似文献   

16.
<正>散文是文学作品中一种重要的体裁样式,它的阅读也是考查的重点。熟悉考点,掌握方法和技巧是非常必要的。下面简要介绍一下散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一、考点透视散文阅读是文学类文本阅读的一部分。文学作品是指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关于"文学作品的阅读"高考命题主要是散文和小说两种体裁的作品阅读。语文《考试说明》对这一考点的要求是"能阅读一般的文学作品"。涉及此要求的考点共有八个,三个能力层级。分别为:  相似文献   

17.
《高中生之友》2011,(7):1-1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逐步深入,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学类文本阅读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2011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新课标)》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分门别类单独列出.可见其重要性。但就历年高考考查的文本类别来看,多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名家的散文和小说为主,其中散文又占有压倒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试题评价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的基本是散文、小说两种文体。考查的角度有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江西卷在这一板块,近年来赋分均为21分,且都采用3道主观题加1道5选2多选题命题形式。多选题又有选出正确的两项和选出错误(不准确、不恰当)的两项两种类型。在命题材料的选择上,江西卷2011年首次选用了小说。选用的小说虽然是外国短篇小说,篇幅也比较长,但是与考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比较接近,在阅读理解上不存在障碍。  相似文献   

19.
徐影 《语文天地》2013,(15):10-11
江苏省语文学科高考考纲明确规定了对于文学类文本的考查要求,考察材料是以散文、小说为主,而自2009年至2012年,江苏省语文高考题目中的文学类文本都是考查小说,所以,在高三语文复习中,笔者就将文学类文本的复习侧重点放到了散文上。散文文本的考试  相似文献   

20.
2023年新课标Ⅰ卷《给儿子》命题紧扣课程标准,考查了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理解阐释、梳理概括、解决问题、逻辑思维等关键能力。从解题过程来看,上述关键能力的背后隐藏着更为基础的文本分析能力。这就提示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上好文本分析课,培养学生自主分析文本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解答文学类文本试题必备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