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和思维规律的,它管的是语言内容对不对的问题;语法研究的是语言的结构规律,它管的是组词造句通不通的问题;而修辞研究的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它管的是语言材料选择得好不好的问题。普通逻辑与现代汉语中的语法、修辞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语法、修辞都要以逻辑为基础。  相似文献   

2.
人们在说话写文章的时候喜欢用成语,这是因为成语言简意赅,生动形象,运用起来不仅十分方便,而且能收到以少胜多的表达效果。为此,不少人对汉语成语的语法功用和修辞功用作了大量的研究。可是研究者却较少涉及成语的逻辑功用。本来,语法、修辞、逻辑三者是紧密联系的,“逻辑是语法、修辞的立足点”,“写文章不能不讲语法,也不能不注意修辞和逻辑”。成语有着比较突出的语法功用和修辞功用,也有一定的逻辑功用。它的逻辑功用体现在哪里呢?本文就这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修辞学科在语言中的功能和语法、逻辑等学科比较起来,有一些比较显著的个性。人们在论述语法、逻辑、修辞不同性质时,常常说语法管的是“通不通”,逻辑管的是“对不对”,修辞管的是“好不好”。“好不好”这种价值判断中应包含所调适的语言文明不文明,社会语言生活是否健康、丰富、活跃。可见,修辞与语言文明有密切关系,它是服务于语言文明建设的。搞好这项“服务”,修辞学科要增加修辞研究的新视角,一方面是注意修辞的社会、文化、心理属性,把它作为语言文明建设的热土;另一方面是注意创造有利于为语言文明建设服务的条件。社会…  相似文献   

4.
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规律性探讨殷家麟语文是一门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思想性的基础学科.它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包括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两个方面。语文知识又分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文学常识各部分;语文能力则分听、说、读、写诸方面.语文能力既是在掌握语...  相似文献   

5.
人们常用语法来衡量语言运用得对不对,用修辞来推敲语言运用得好不好,用逻辑来研究语言运用得通不通。其实,语言运用并不仅仅受语法、修辞、逻辑的约束,它也是一种习惯。  相似文献   

6.
修辞是一门古老的艺术。英语中的修辞(Rhetorics)来源于希腊语,本来是指“精湛的讲演术”或者“说话时使用更多的词”.修辞对于语言文字表达的效果具有特殊的意义,其重要性并不亚于语法和逻辑.语法体现的是语言的结构规则,逻辑涉及的是思维的规律与形式,而修辞的作用则是提高语言表达的质量.修辞在英汉翻译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我们知道,语言翻译的最高境界是“信、达、雅”,使翻译文字达到“雅”的境界,就离不开我们所谈到的修辞.修辞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各类书籍也都给予了详尽的描述.而对英语中外位结构的修辞效果却很少…  相似文献   

7.
语文与文章     
吴永福 《现代语文》2009,(10):111-111
语文教学的知识建构,有过"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说法。其中文字、词语、句子及语法修辞都属于语言,篇是篇章或文章,逻是逻辑,文就是文学。这样一个框架,包括了语言、文章、逻辑及文学。逻辑是独立的思维科学,不仅属于语文,因而最早淡出。而在语言与文章及文学的格局中,语言与文学都曾加以强调,  相似文献   

8.
正一、绪论修辞大系中,普通修辞早成定论,沿用古今,光大文明,助推历史进程。但是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相反相成的。普通修辞因其思维内部发展变化,促成了语法常规和语言逻辑思维及修辞方式的分化重组。原来的语法逻辑已不具新效用,无法对新的语言和新的修辞方式及新的逻辑思维形式,进行解释说明和操控,取而代之的便是超常修辞~([1])和逆反逻辑~([2])的诞生。超常修辞与普通修辞并存,逆反逻辑与普通逻辑并存,携手共进,各有亲密的裙带关系。  相似文献   

9.
陈世芳 《快乐阅读》2011,(19):74-75
所谓病句,是指在语法结构、逻辑推理和语言习惯等方面出现错误的句子。病句的病因大多数属于不合乎汉语语法,即语法错误,少数属于修辞、逻辑、语言习惯的问题。初中阶段常见病  相似文献   

10.
一、什么是平行结构?(parallel structure) 平行结构又叫对称(parallelism),从概念上讲,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密切相关的语言单位平行排列,其语法功能完全相同,结构对称。平行结构涉及的范围很广,它是一个词汇问题,也是一个语法问题,又是一个修辞问题。它通常是指词汇的重复使用,或重复使用同一种句式,或是采用同一修辞手段。所以它既可归入词汇纽带,也可归入语法纽带,还可归入修辞纽带,如果两个或两  相似文献   

11.
语病是提高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写作水平的严重障碍。提起语病,人们自然会与语法、修辞、逻辑等因素联系起来。其实导致中学生作文语病的因素除语法、逻辑、修辞外,还包括几个更深层的因素。这里略述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语言文字应用专题研究——逻辑与修辞》以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为指导,立足于教学的有效性,对这门选修课的教学内容框架作出了新的建构,通过逻辑板块研讨语言逻辑理论在语文实践中的应用问题,解决语言如何规范的问题;通过修辞板块研讨修辞学理论在语文实践中的应用问题,解决如何利用语言手段进行语言创新的问题。同时,该书抓住语法、逻辑、修辞三门学科的内在联系,着眼于语言应用,把语法、修辞、逻辑的综合教学作了新的实质性的整合,在讲逻辑修辞的基础上落实语法知识及运用,三者互相渗透,融为一体,开辟了一条中学语言教学有效性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逻辑思维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可以说,逻辑是语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语法、修辞等专科知识共同建构了语文知识的整体框架。缺了逻辑的语文知识是瘸腿的、不完整的。  相似文献   

14.
据我们了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怎样传授语法、修辞、逻辑基础知识的问题,教师们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同志认为,要使学生掌握字词句篇的基础知识,怎么可能不让学生初步懂得一点语法、修辞和逻辑呢?有的却说,《大纲》没有要求讲这些东西,讲了就是超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基础训练部分提到:“要安排一点有关语法、修辞的练习,要有意识地进行逻辑训练。”《大纲》虽然没有明白要求教师要“讲”这类知识,可是它提出了“要安排”、“要有意识”地进行训练,这就给我们规定了教学任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新  相似文献   

15.
魏晓薇 《考试周刊》2011,(38):59-59
语文教学在初中学科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就它担负的任务而言,不仅要传授汉语言的字、词、句、篇及语法、逻辑、修辞等多方面的知识,而且要培养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更要对学生进行健康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的陶冶。正因为初中语文教学的任务繁重,它所占的教学课时是最多的,教师所花的精力也是最多的。然而,初中语文教学的客观现实,总是不能令人乐观:教学的"投入"与"产出"太不成比例——效益不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不高。  相似文献   

16.
标点符号虽然只是书面语言的辅助工具,但其意蕴却极为丰富,它与语法、逻辑、修辞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标点符号与语法的关系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律,句法是语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标点符号的点号与句法结构关系密切,它能表示同句子结构基本一致的停顿,使结构清晰,语义明确;如果错用,就会造成语句结构和语义的混乱。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分析了"被组合"产生的语义基础,并从"被"字句语法变异的角度研究了"被组合"的衍生机制,指出正是因为"被组合"与"被"字句在语法上有着显著的区别已经成为区别于语法构式"被"字句的修辞构式。此外,根据不同的标准将"被组合"区分为不同的小类,并指出各自凸显的构式义,文章最后总结出"被组合"产生的修辞动因是语言形式与事件图示之间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8.
英语修辞是语言的表现形式,它是从表达方式、表达效果的角度去研究语音、词汇、语法的运用。那么,什么叫修辞?不同的语言学家对它有不同的解释。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说:"……往往可以造成超乎寻常文字、寻常方法以至寻常逻辑的新形式,而使语辞呈现出一种动人的魅力;一种是比较同内容贴切  相似文献   

19.
流行词语"被××"结构式受到广泛关注和讨论,其不能进入语法层面的根本原因是:只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使用,含义丰富,"被"后的词语都受助词"被"的语法、语义功能的支配而活用为动词,与原有结构"被"字句产生冲突。因此"被××"结构式是语用过程中的修辞现象,不能进入语法层面。  相似文献   

20.
所谓系统,指的是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家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从系统思想出发,对事物进行系统分析和处理的科学,就是系统论。系统论告诉我们: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在一个系统之中,它们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和运动层次。语文教学有其自身运动层次和规律性。同时语文教学也可以说是无数纵横交错的子系统的综合体:从传授知识的角度看有文字、词汇、句子、篇章、语法、修辞、逻辑、文体,从培养学生能力的角度看有听、说、读、写,从所教文字材料看有文言和白话。这些交错的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依赖、互为促进、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