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吐鲁番出土文书》载有两件族谱:一件出于1973年发掘的阿斯塔那113号墓,释文本第3册定名为《高昌某氏残谱》(63至64页),图文对照本第1册改名为《某氏残族谱》(333页);一件出于1966年发掘的阿斯塔那50号墓,释文本第3册定名为《某氏族谱》(179至184页),图文对照本第1册承袭不改(382至384页)。关于前一件族谱,笔者曾经  相似文献   

2.
吐鲁番阿斯塔那三三二号墓六号和九号文书是对天、地、人三方面诸鬼神的祭拜文章,性质当与镇墓文相同。虽出土于西域,却又反映出中原王朝汉文化的色彩,可以说是吐鲁番地区和中原地区宗教、经济、文化各方面交融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骆驼城前秦墓出土的3件墓券文书进行了释读,根据墓券内容考证了河西骆驼城遗址的历史沿革和十六国时期带有浓厚道教色彩的丧葬风俗.骆驼城遗址周嗣墓葬出土的十六国墓葬文书提供了传世文献所不载的历史文化信息,是研究汉晋以来河西地方建制与民间丧葬风俗的宝贵史料.  相似文献   

4.
吐鲁番,古为车师前部地,西汉以“高昌壁”得名。北凉承平十八年,柔然灭北凉残余政权,立阚伯周为高昌王,是后,张、马、麹诸姓相继为王,史称“高昌国”(公元460年——640年)。据《北史·高昌国》载,其国人:“俗事天神,兼信佛法。”从吐鲁番文书看,高昌佛教甚盛,寺塔林立,如《高昌义和二年(公元615年)七月马帐》所列寺院有二十四个,其他同时文书亦见甚多记载。一九六七年,考古工作者在吐鲁番阿斯塔那三七七号墓出土了《高昌乙酉、丙戌岁某寺条列月用斛斗帐历》(后文简称《帐历》,载《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三册。),为研究高昌寺院经济提供了宝贵资料。笔者似结合有关文书对此帐历作重点分析,以窥该寺经济诸情况。  相似文献   

5.
吐鲁番出土租佃与买卖葡萄园券契考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葡萄园的租佃与买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代产物。在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有11件以葡萄园券契命名的葡萄园租佃与买卖文书。这些券契对于研究高昌国和唐初西州时期葡萄园租佃与买卖情况,乃至研究我国古代农业经济问题,都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相似文献   

6.
买地券是古代人们通过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土地契约文书,让生人或死者同各类神祇进行象征性"交易",使死者得到安居之所的一种契约。在墓中随葬"买地券"的习俗在我国流传广泛,是很有价值的宗教、民俗等方面的精神文化史料。金塔县出土的清代道光十五年《王敏买地砖券》对于研究当时的丧葬风俗、民间信仰和土地买卖契约等都有一定的史料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买地券是古代人们通过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土地契约文书,让生人或死者同各类神祗进行象征性“交易”,使死者得到安居之所的一种契约。在墓中随葬“买地券”的习俗在我国流传广泛,是很有价值的宗教、民俗等方面的精神文化史料。金塔县出土的清代道光十五年《王敏买地砖券》对于研究当时的丧葬风俗、民间信仰和土地买卖契约等都有一定的史料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关于吐鲁番出土随葬衣物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吐鲁番地区出土的随葬衣物疏,近些年来有不少中外学者作过研究,正如人们所指出的,随葬衣物疏是在内地中原文化的影响之下产生的。然而更确切地说,它与内地考古发现的大量自两汉以来的遣册、镇墓文、买地券类文字是相似的,但又有一些自己的特点,所以将内地出土材料与吐鲁番出土随葬衣物疏进行比较研究,对了解内地与吐鲁番地  相似文献   

9.
论哈喇和卓88号墓、99号墓出土若干纪年文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哈喇和卓88号墓、99号墓出土若干纪年文书宋晓梅对吐鲁番哈喇和卓88号墓、99号墓出土文书产生兴趣,最初是因其内容涉及高昌地区颇具章法的农事活动。公元5世纪,高昌人利用内地先进的耕作技术和耕种方法,根据当地的地理条件、自然环境和土地状况,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0.
从吐鲁番文书看敦煌文物及其地域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在敦煌莫高窟第十七窟(藏经洞)发现了大量文献以来,已经过去了一个世纪。几乎与敦煌文献发现的同时,人们还在其西面的吐鲁番发现了大量文书。但是,这些吐鲁番出土文书不是从石窟寺院发现的,而主要是从“阿斯塔那一哈拉和卓”古墓群的墓葬中发掘出来的。  相似文献   

11.
吐鲁番县高昌故城附近,有大量古墓,埋葬着从东晋至唐朝初期,即公元4至8世纪,在当地(先后建制为高昌郡、高昌国、西州)生活过的人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考古工作者们,从这些古墓中发掘出了不少用纸书写的汉文资料。其中有一类文书,记载死者随葬衣物的名称和数量,被《吐鲁番出土文书》整理组称为随葬衣物疏,分别收载于《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一至第六册,合计共有51件。据侯灿先生查考,加上前人所得的7件,传世的吐鲁番古墓随葬衣物流共为58件①。当代若干中外学者对这些衣物流进行研究,已发表不少论文。本人承蒙侯灿先生惠示其手抄…  相似文献   

12.
《全隋文补遗》是对《全隋文》的进一步补充和考订。在此书中,增加了阿斯塔那古墓中出土的吐鲁番文书。对这些高昌民间应用文书的梳理和分析,能够较为真实全面的了解隋代西域人们的生活。从而进一步观探隋代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状况。  相似文献   

13.
吐鲁番阿斯塔那59号墓所出"北凉神玺三年(399)至玄始十二年(423)缺名随葬衣物疏"记有"帛(糸床) 一枚,(青)(革里)(履)一枚,脚爪囊一枚"、阿斯塔那62号墓所出"北凉缘禾五年(436)缺名随葬衣物疏"记有"连(练)(糸床)一枚, (革里)(履)一枚".  相似文献   

14.
敦煌吐鲁番地区出土有数量可观的魏晋十六国时期的丧葬文书,包括镇墓文、衣物疏、买地券、冥婚文书、明旌、招魂幡、解除文、冥间过所、砖铭、墓表、棺板题记等。这些丧葬文书具有一般写本所不具备的一些特性:一般写本的制作目的在于学习欣赏,吟诵传播,乃至发抒烦闷等等,相较于刻本文献,具有个体性、流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而敦煌吐鲁番丧葬文书一般由主持其事的方士或僧人书写,虽然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但并非为抒发个人性情而作,其文本也有所依傍;尤其是,它们在制作完成后,随着丧仪的结束,即被永久地封存于地下,即不再有传写和流播的可能,因而,与阳间的刻本文献和一般的写本文献相比,它们又具有流传的限定性和空间的封闭性。  相似文献   

15.
一、文书契约租佃制产生的历史条件对于文书契约租佃制产生的时代,史学界进行过许多有益的探讨,但大都是离开当时的历史条件从契约本身找根据,因而他们得出的结论很难令人信服。比如胡如雷先生根据于1966年出土的新疆阿斯塔那墓地第六十二号墓的两件“翟强辞”和租赁其它生产资料的一些契券,“从侧面”证明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确实已存在租佃土地的契约关系,即我们所说的文字契约租佃制。他认为“这种契约关系在当时当地有‘大例’可循,已经比较通行”了  相似文献   

16.
吐鲁番阿斯塔那和哈拉和卓古墓所出65件随葬衣物疏及功德疏,真实反映了高昌地区自十六国至唐初近300年间民间信仰观念的变化历程。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文书的排比分析,尝试阐明自前秦建元二十年至唐咸亨五年共290年间民间冥观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在参考大量东汉买地券、镇墓基础上,重新释读王当买地券,并对该券涉及到的一些宗教、民俗、历史内涵进行考释。买地券(尤其是早期买地券)具有十分珍贵的宗教民俗献价值,考古实践和物研究过程中应该给予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8.
从唐代过所文书所见通“西域”的中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参加吐鲁番出土文书整理工作,接触唐代请过所案卷八件(敦煌研究院藏一件)。这些过所文书都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出土的,为研究唐代过所与关津制度,特别是西北人民在丝绸之路上的经济活动提供了史所罕见的资料。笔者曾利用这组文书撰《唐代的公验与过所》、《唐代公验与过所案卷所见的经济资料》、《唐调露二年某人行旅公验  相似文献   

19.
吐鲁番阿斯塔那59号墓所出“北凉神玺三年(399)至玄始十二年(423)缺名随葬衣物疏”记有“帛一枚,(青彡)(革里)(履)一枚,脚爪囊一枚”、阿斯塔那62号墓所出“北凉缘禾五年(436)缺名随葬衣物疏”记有“连(练)一枚,(革里)(履)一枚”。彭金章先生《敦煌吐鲁番所出随葬衣物疏中“脚靡(足靡)”新探》一文谓:“‘’,古文献上无解……,也有可能属于脚上用的物品之一,或许也是属于袜子一类的脚上用的物品。  相似文献   

20.
吐鲁番出土墓志——高昌墓砖,是吐鲁番学中重要的研究资料。文章主要从墓志发展史的角度探讨高昌墓砖的起源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