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与自然界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人类自身发展过程中不断探索和研究的问题。由于人的进化阶段不同,就形成了人们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观念的不同,从而对自然界的态度和行动也就不同,而这又直接导出了人与自然能否协凋发展的结果。可以说,保持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来自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以及人类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正确行动。因此,研究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过程,是保持人与自然关系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保证。综观人类历史,在人与自然界关系的问题上,大体经过了四个阶段。人是自然的“奴隶”。在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古代,…  相似文献   

2.
人类社会一产生,人与自然的联系,就成为自然界最基本的关系。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类作为自然界的生物,与自然界其它的生命物种不同,是自然界唯一具有自我意识和能动作用的物种。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恩格斯论人与自然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发展关系的思想的要点是: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与自然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同人与人的关系的内在关联性。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重要启示:人在自然界中要准确定位;牢固地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协调好人们的利益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紧密的伦理关系。人是以文化的方式在自然中生存的,人类是自然界总体最先进的部分,代表着自然界总体向更高级的方向发展,其他物质群是人类发展不可缺少的环境条件。人类对自然的保护是积极能动的,自然也以对文化的选择来实现对人类的制约,规范着人类发展的方向。维护自然是人类最高的自我实现,人类应该使自己的行动自觉遵从“天人合一”的法则,为科技注入伦理精神。这样才能解决人与自然的深层次矛盾,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性状态。  相似文献   

5.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关系。人类初始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统一的、一体的。人类进入工业文明阶段,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创造了极为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也使人类在生态危机等方面付出沉重的代价,人与自然尖锐对立。当今人类正在寻求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反映了社会主义追求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由人是自然的奴仆到人与自然对抗到今日的人与自然要协调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要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环境危机.自然中心主义生态伦理学提出要重新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要坚持以自然为中心,把人看作是自然界中的一员。其实,不能简单地把人看作是自然界中的一员。也不能由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简单地推论出人是自然界中的一员。如果把人看作是自然界中的一员,就否定了人具有超越自我的本性.抹煞了人的社会性,反而不能解决环境危机.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人类的生存发展与生态伦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人类以征服的姿态从自然界获取更多的物质生产资料时,自然环境恶化,资源的匮乏等生态危机已经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发出了严重警告。因此人类必须关注生态伦理,重新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突破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把自然界也纳入伦理关怀的范围,用道德来调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造成生态危机的关键原因在于人类长期以来形成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错误认识,即“人类中心论”。搞好环境保护的关键是要首先反思“人类中心论”,形成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第一,自然就是自然,不是人类可以任意索取的“宝库”;第二,人类永远不能,也不要尝试去征服自然;第三,承认自然界的独立存在,用自然来保护自然。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关系,指出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实践活动的不合理性、盲目性一面造成的,人类必须充分正确认识自然和自身,通过实践不断确立人类在自然界的“主人”地位,重建人与自然新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自下而上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走出“人类中心”的误区.树立大自然观。不仅要征服自然,利用自然,同时要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看重自然。  相似文献   

12.
自然界是人类社会产生的前提 ,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人必须依赖自然界才能生存。进入工业社会以来 ,人类破坏生态平衡 ,造成环境污染。维持自然的稳定与和谐是人类幸福和繁荣的首要条件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只有正确解决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 ,才能解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附魅""祛魅"到"返魅"——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关系。古代人类依附于自然界,将世界"附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到了近现代,随着科学的发展,世界被"祛魅",人与自然关系处于冲突状态;人们必须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范式,重新达到世界的"返魅",才能回归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处境中来。  相似文献   

14.
人与自然界以及人与人的关系充满了辩证法,人类生存发展的危机实质是一种“关系危机”,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危机。人与人的关系危机、人与人的关系危机进而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危机。所以,构建和谐的科学发展观是人类发展的科学选择和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李刚 《当代教育论坛》2009,(10):114-11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包含的三部分内容都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文明思想。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看,人离不开自然界,对自然界具有根本的依赖性,人类必须尊重和善待自然界;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看,人通过自己的活动将自己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又在能动的实践活动中改造着自然,从而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人类与自然的一致和统一。人与自然不和谐的问题,实质上是人与人之间不合理的社会关系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对抗关系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极端化表现:从科学社会主义看,共产主义社会才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  相似文献   

16.
如何处理好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对此,庄子有许多论述。庄子认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在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存在着丰富多样的物质;生态系统本来是由自然规律自发调节而保持平衡的,由于人为的破坏而造成人类与自然的紧张关系。为此,庄子提出了许多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实现生态环境平衡有序的观点。庄子的生态环境观至今仍有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和借鉴的东西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包含的三部分内容都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文明思想.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看,人离不开自然界,时自然界具有根本的依赖性,人类必须尊重和善待自然界;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看,人通过自己的活动将自己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又在能动的实践活动中改造着自然,从而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人类与自然的一致和统一.人与自然不和谐的问题,实质上是人与人之间不合理的社会关系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对抗关系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极端化表现;从科学社会主义看,共产主义社会才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  相似文献   

18.
荀子认为,自然界是客观现实的,自然界依律而动,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共存共荣,爱护和保护大自然乃“圣王之制”。这一伟大的“自然观”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大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人地关系是指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人地关系论是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论,其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并紧紧围绕“人地关系”这一客观实体而展开讨论,已具有地理哲学意义.关于人地关系论曾形成几种全球性流派.自然界不可知论主张自然界法估无边,人类无法认知,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极其渺小.西方的神学家们,强司自然应力无比,自然神秘莫测,给自然界披上了一件神秘的外衣.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自然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法国学者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指出:“气候的王国才是一切王国的第一位…  相似文献   

20.
自然资源的破坏、生态环境的恶化、人口的膨胀、精神道德的退化等一系列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普遍关心的焦点。因此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理论具有重要意义。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辩证关系(1)自然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人类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自然的一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把“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确定为“有生命的个人存在”和“他们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离不开自然界,必须依靠自然界来生活,离开了自然界,人类也就失去了自己。自然界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具有重要作用。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