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996年2月9日.新加坡开始发行生肖邮票,成为生肖系列邮票发行国之一,至今已发行了鼠、牛、虎、兔和龙年等5种生肖邮票。每年发行的生肖邮票都是2种1套,且几年来邮票的面值一直未改变。一枚是无面值限本地使用的低值票.按20克重以内平信邮资的规定,售价是22分新币。另一枚邮票的面值是国内或国际信函、印刷品等各种邮件之统一挂号费2元新币,属高面值邮票。这两种邮票虽然都是常用面值的邮票,但从该国邮政部门已公布的发行量数字来看,平信用的无面值邮票之发行量是高面值邮票的5-8.7倍。近5年来生肖邮票的发行情况可见附表,从中可以看出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2.
谈佐麟(1919-),名祖麟,字佐鏖,生于苏州。12岁那年被花花绿绿的各国邮票所吸引,便常去张景盂开设的五洲邮票社购买袋票。之后,他专注于成套,成系列的民国票、清代邮票,以及商埠邮票的收集。同时,开始广泛浏览中外邮学书刊、邮票目录,从献资料和实践中积累邮识、吸取养分,成为苏州地区小有名气的青年集邮家,并陆续参加了当时国内三大集邮组织:上海中华邮票会、杭州新光邮票会和郑州甲戌邮票会。  相似文献   

3.
据记者从国家邮政局获悉,国家邮政局对今年纪特邮票发行计划中下半年7套邮票的发行时间、邮票枚数和邮票名称进行了确定,并增加发行一套邮票。  相似文献   

4.
立健 《上海集邮》2000,(10):40-41
上期介绍了欧洲袖珍国列支敦士登的邮票,本篇就要谈谈代管列支敦士登邮政业务的瑞士的邮票了。其实瑞士也不是一个疆土辽阔的国家,但其邮政业务相当发达,邮票发行历史悠久,邮票印制技术也高超,加上其早期票身价不菲,这就决定了世界各国、各地区不少集邮者除收集本国、本地区邮票外,瑞士邮票成为他们自选的外国邮票之一。  相似文献   

5.
张建伟 《中国集邮》2001,(12):30-31
曾孝濂先生是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教授、画家,并非专业邮票设计师。可是曾教授初涉邮票设计领域,首次设计的《杜鹃花》邮票(见附图),便夺得1991年最佳邮票桂冠。1992年设计的《杉树》邮票.又夺得当年最佳邮票奖和首次设立的专家奖,而成为佳邮评选专家奖获奖第一人。2000年设计的《君子兰》邮票,不但成为群众最喜爱的2000年祖国内地邮票,而且又荣获2000年度最佳邮票奖。短短的10年间,曾教授似乎与最佳邮票有着不解之缘。只要我们探究一下曾教授的经历,就可知这一切决非偶然。  相似文献   

6.
蔡武峰  王隆基 《上海集邮》2001,(10):36-37,41
苏联解体后成立的15个独联体国家中,在近10年的时间里已有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阿塞拜疆、立陶宛、乌克兰、亚美尼亚、摩尔多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10国先后发行了中国题材邮票,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还分别与中国联合设计同图案邮票(即所谓的“联合发行邮票”)。此外,独联体国家的WWF徽志邮票以及生肖邮票,属广义的中国题材邮票,不在本文叙述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邮票的齿孔     
所谓邮票的齿孔,即各枚邮票撕开后,邮票边缘凸出的部分称为“齿”,凹进去的部分称为“孔”,合起来称为“齿孔”。1840年5月,“黑便士”邮票面世时,邮票是没有齿孔的。出售邮票时只能用剪刀或用刀将邮票剪开或裁开。1854年1月,英国首先正式发行了打有齿孔的邮票,使邮票可以方便地撕开。可见,齿孔是为了方便邮票使用而诞生的。但是,由于齿孔的形状、齿与齿(或孔与孔)之间的距离等不相同,齿孔很快就成为集邮研究邮票的重要内容之一了。齿孔的形状一般是圆形的(见图1),但不是惟一的。齿孔的形状种类很多,如点线齿、直线齿、斜形齿、方孔齿等。齿孔也有疏有密,为了表达各种邮票的齿孔情况,统一用“齿孔度数”来表示,即在20毫米的长度内有多少个齿和孔的数量来表示。  相似文献   

8.
单留 《集邮博览》2001,(6):11-11
邮票有什么用?普通人可能回答:邮票可以寄信。集邮则进一步,他们说:邮票可以收藏、欣赏、研究和展览。另外还有一些人,他们认为邮票可以投资,达到保值和增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上海集邮》2002,(3):6-6
我国邮票发行从建国初期就是学习苏联老大哥,从机构组织到邮票发行选题与资本主义国家明显有别。我国是从美术院校要来美术专业人员,专门从事邮票设计工作。欧美主要国家是向社会美术家征稿再进行评选,选最佳为国家发行邮票的图稿。社会主义国家邮票发行强调宣传教育,在邮票上可以明显看到反映经济建设、军事国防、重要会议、重大节日的不少。  相似文献   

10.
和平鸽邮票     
和平鸽邮票在世界邮票园地上,以鸽子嘴衔橄榄枝为图案的邮票①丰富多彩,以表达人类热爱和平鸽向往美好未来的愿望。我国于1950年、1951年、1953年发行题为《保卫世界和平》的邮票,展现了毕加索的三幅和平鸽画,其中第二组和平鸽邮票是迄今我国唯一的三角形...  相似文献   

11.
《上海集邮》2002,(7):9-9
邮票发行的题材都是国家政治、经济、化方面的大事,邮票是国家发行的有价证券。自己在学校所学与实际工作并不一致。学校学的艺术创作是自己有什么感受创作什么作品,邮票却是根据国家需要编制出来的。每年的邮票选题计划都不同,一般是每位邮票设计分配到1—2套邮票设计任务,有时重要的大套邮票是两人或多人合作,每人各自完成自己的任务,设计过程中有大家集体观摩创作画稿,互相帮助对画稿提意见。  相似文献   

12.
收藏邮票常遇到邮票品相的问题。邮票的品相,决定着邮票的收藏价值,影响参展展品的评分,更影响邮市交易中的价格。因此,邮票的品相是很重要。  相似文献   

13.
无面值邮票     
柳承美 《中国集邮》2001,20(10):19-19
面值,是邮票的三大要素之一。但是,有的邮票没有印邮资面值,而印有邮件种类名称或代表特定面值的字母(或字),这些邮票都被人们称之为无面值邮票。如集邮十分熟悉的我国区票中的珍邮——“稿”字邮票,就属于无面值邮票。  相似文献   

14.
发光邮票是邮票中的一个种类,它与一般邮票一样都具有邮资凭证的功能,与一般邮票的使用范围和方法也都是相同的。发光邮票与一般邮票的区别仅在于发光邮票上会出现若干条发光的条杠,故称为发光邮票。这些条杠在通常条件下是看不见的,只有被紫外线灯照射时才清晰可见。发光邮票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英国最先使用。使用发光邮票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信函分拣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15.
如今,当人们拿到新邮票时,首先想到的是这套是否会贬值,而很少关心邮票的选题内容、艺术效果及邮票上的知识,也许这就是集邮的新时尚。那么,过去用老眼光看邮票的心态啥时候才能再回归呢?  相似文献   

16.
《上海集邮》2002,(5):5-5
乒乓球被称为中国国球。中国邮票上乒乓球运动题材也是最多最早的,50年代就开始上邮票。作为单项运动在五六十年代上邮票是比较少的,那时邮票题材比较单调,每年只发行几套邮票,当然生产能力也有限,还没有自己的印刷厂,邮票是在印钞票的北京541工厂和上海542厂印刷生产。  相似文献   

17.
邮票发行计划应是经过严格审查,周密安排,细致而认真地制定出来的。作为国家名片,邮票代表着国家的形象,邮票图稿的审定、邮票发行计划的安排都应是非常严肃的,这也体现出国家邮政部门的管理水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上海集邮》2003,(2):9-9,11
澳大利亚圣诞岛羊年邮票1月7日发行,全套2种,并有小全张,同时继马年后再次发行羊年十二生肖小张邮票,上半部是羊票小全张,下半部是异图十二方连(4&;#215;3)邮票,其中羊图邮票上的羊烫金印刷。小全张边纸的画面是5头羊、神仙、谷穗,小张邮票边纸也印有谷穗,内容出典于有关我国广州的“五羊仙子”神话。  相似文献   

19.
黄继光 《收藏》2001,(4):58-58
自1950年2月1日日本发行世界上第一套生肖邮票以来,生肖题材系列邮票逐渐成为世界上“十大最流行的邮票题材”之一。生肖邮票的发行遍及五大洲,已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融汇的信息载体。  相似文献   

20.
黄山 《上海集邮》2005,(10):37-38,42
本专栏前几期连载了《世界各国的第一种邮票》,介绍最早发行邮票的47个国家的第一种邮票。这些邮票从发行到现在已都过去150多年,其中很多虽然印刷简陋,其貌不扬,但价格之昂,令人乍舌。痴迷的集邮者固然为之倾心,但也不会倾其家产而换之。不过,“拥有”之法还是有的,邮票发行150周年之际,大多数国家都精心设计、印制了票中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