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楚文化精神主要体现在筚路蓝缕的创业精神,破格争先的进取精神,富民强国的爱国精神,众采博纳的开放精神,刻意求新的创造精神等五大方面,该文通过对史少滋(芝)的吴楚文化人文情怀以及与吴兆麟将军同修"三民闸"情谊等的研究,从而归纳出吴楚文化人文观给社会带来的价值启示.  相似文献   

2.
闽东廊桥修建与维护主要有3种形式:官修、官倡民修与民修,其中民间“桥会”发挥了最主要的作用。同时探讨了“桥会”这一民间社会组织的成因及其主要职能。  相似文献   

3.
樊口大闸位于长江中游南岸 ,由 11孔开敞式排水闸、一座 10 0t级船闸和汽— 13t级公路桥组成 ,设计排水流量 10 50m3/s。该闸于 1970年 7月动工兴建 ,1973年投入运行。该闸除在原建设中出现一些质量和工程缺陷问题外 ,随着湖区经济的发展 ,水闸的运行条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长期超设计条件运行 ,导致下游护坦大面积冲毁。上游运行水位的变化 ,加之工程本身的不足 ,防洪、排涝、供水的标准已难以与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因此必须对该闸进行除险加固。1 原有防冲结构情况和下游河道情况水闸上、下游原均设有防冲结构。上游 (内…  相似文献   

4.
商鞅以"信"而使民,为"信"而行法,终使秦国有大治。从诚信的视角出发,关注商鞅变法中以法制建立起的诚信体系及其与法制之间的关系,可对商鞅变法的重新认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笔者通过系统爬梳民国《湖北通志》和江苏古籍出版社 2 0 0 1年出版的《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北府县志辑》中各州县关于津梁部分的记载 ,对清代湖北桥梁、渡口的修建主体进行了统计分析 ,最后得出以下表格。清代湖北桥梁、渡口修建主体一览表官修绅修民修官绅协力修建修建主体不明桥梁 1 5 5 2 971 0 41 2 3 1 994渡口 90 60 2 2 83 861由上表可以看出 ,清代湖北的桥梁和渡口 ,官府只是择其要者修建 ,大部分为绅耆商民捐建。而参与捐修津梁的民人包含了各个阶层 ,既有耆民商人 ,又有贞女节妇 ;既有僧侣道士 ,又有佣人长工。此外还有木工、医士。…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政务诚信思想源远流长,在"仁、义、礼、智、信"当中,"信"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是治国安邦之本。中国传统政务诚信的主体逻辑有三:一曰治理主体间的君臣忠信,二曰治理主客体间的君民之信,三曰治理结构中的君臣民之信。从传统政务诚信思想中吸取精华,加强当代政务诚信建设的根本在于对党忠诚,核心在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关键在于以政务诚信引领社会诚信。  相似文献   

7.
我们以“信”作为切入点,探讨《论语》所论述的“信”在市场经济运作下的积极和消极意义。孔子认为“民无信不立”。不仅如此,孔子即而提出“与朋友交而有信”作为一种人际交往的原则,再进一步把“信”当作国与国相交的道义标准:“道之国,敬事而信”。孔子又说:“上好信,则民莫不敢用情”。管理者如果讲求信用,那么,民众就没有不敢说实话,动真情的。因此,“信”不只是一般的人际交往原则,也是一种管理之道。这与市场经济的要求是吻合的。但是,《论语》阐释的信有消极的一面,建立在宗族关系上的信任阻碍市场经济发展,同时个人的“信”缺乏独立性和自足性。  相似文献   

8.
"父母官"一词源于《礼记·大学》:"《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其中的"父母"泛指统治者。在汉代,曾出现了两位取得卓越政绩的地方官员,即西汉的召信臣和东汉的杜诗。据《后汉书》记载:杜诗担任南阳太守期间,深受百姓爱戴,百姓将其与西汉的召信臣相提并论,于是就有了"前有召父,后有杜母"之说。此时,"父母"一词已具有了地方官员的含义。宋初王禹偁在《谪居感事》一诗  相似文献   

9.
孔子的信德思想其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在孔子看来,从为政治国,到为人处事,都应该以"信"为之。第一,"信"是基本的为政之道和立国立民之道,是一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保证;第二,"信"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障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正常交往的前提;第三,"信"是个人提高道德修养水平,成就事业,安身立命的基础和条件。我们应当充分吸纳孔子及其儒家信德思想的合理因素,大力弘扬诚信传统。只有这样,才能建构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信用体系,并在人际交往、经济活动、政府行为等各个领域和不同层面克服信任危机,形成诚实守信的道德氛围和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10.
一、活动背景: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信,国之宝也;民无信不立,言而无信行之不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