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节课主要对一节音乐鉴赏课进行分析与反思。《独特的维吾尔民间音乐》是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单元里很小的一个课题,我们可以从维吾尔族的民间音乐为切入点,在音乐鉴赏和探究活动中,让高中学生进一步体验我国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和韵味,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初步的探究,树立平等、多元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教材:六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民族花苑",欣赏《八骏赞》(无伴奏合唱)教学内容:1、了解蒙古民歌的长调与短调2、欣赏无伴奏合唱《八骏赞》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民族花苑",这一主题与当前学科教学要渗透"两纲"教育能很好的契合,教学内容是以我国几个人数较多的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音乐为主,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中具有风格鲜明的歌、乐曲介绍给学生,让学生领略少数民族的音乐风采,热爱  相似文献   

3.
我国由56个民族组成,其中55个少数民族,不同民族在各自的历史文化环境中产生了风格截然不同的民族音乐。许多少数民族流传着自己久远的民歌,记录了与宇宙和民族起源有关的神话传说和本民族的风俗习惯等与自己民族有关的事情。经过多年,少数民族音乐已成为表达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形式,现如今成为我国音乐资源中的宝贵财富。改革开放后,我国与外国的交流空前增加,如何更好地保护与发展少数民族音乐,不仅成为音乐工作者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成为了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对人类文明所应做出的贡献。作者就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展开详细的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4.
广西拥有11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民歌,如何把广西的少数民族音乐引入大学生的课堂,让大学生了解自己本土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的自信心,不仅能弘扬广西各族民间音乐的优秀传统,同时也为活跃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1.应当树立起广西少数民族音乐在教学中的地位。2.根据广西少数民族音乐的特点,积极编写适合广西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教材。3.注重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在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我所在的学校是所非民族学校,如何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让学生深切体会到中华各民族千百年来的文化底蕴和智慧,从而激发民族团结之情,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实践证明,走民族团结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的路子,是行之有效的途径。小学音乐教材编排了大量的民歌和民族音乐欣赏曲目。于是,我把悠久而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贯穿在音乐教学中,注重以民族舞蹈为载体,让学生把握少数民族歌曲的风格,加深对民族音乐的感悟和理解,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民族情感。一、运用舞蹈韵律,体味民歌韵味,增进民族了解。少数民族歌舞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载歌载舞,民歌的节奏与…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一个拥有多民族的国家,在中国我们的各个民族都拥有属于自己鲜明特点的音乐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拥有流传广泛的歌曲,我们将通过本文来介绍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的民歌,在此基础上总结其表现出来的语言特征、音乐特点及分类等等存在的差异。从音阶、调式、节拍、旋律线条上找出各民族民歌的音乐特点,最后得出结论我们的少数民族音乐的丰富与多彩。  相似文献   

7.
孙红 《儿童音乐》2016,(3):78-81
教学内容:人音版第十二册音乐 第二课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彝族风味的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让学生了解彝族的风情,教育学生热爱我们的民歌,能用准确、和谐的声音和欢快、喜悦的情绪演唱此歌曲. 2.体验彝族音乐的色彩和风格,了解相关的民族文化,拓宽民族文化视野. 德育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感悟彝族民族音乐风格,拓宽民族文化视野. 2.热爱我们各民族的民歌,热爱生活,维护民族大团结.  相似文献   

8.
俞菁 《华章》2011,(22)
新疆少数民族声乐教学的研究要在研究各少数民族语言发音特点和音乐特点的基础上,以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为背景知识,准确把握演唱少数民族音乐中固有的典型"特色".如维吾尔族音乐中带腔的音在1/4、3/4全音范围内上下游移,也称为"活音".这种"活音"会给人一种音不准的感觉,然而这种音不准的"活音"演唱却是维吾尔族音乐独特风格表现的关键,从事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声乐的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在学习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和掌握少数民族音乐律制、节奏习惯的基础上,充分把握和表现少数民族音乐旋律风格中所固有的典型音乐"特色",使我们的民族声乐教学不至于走入"千人一面"、没有民族风格差异的"误区".  相似文献   

9.
课型:欣赏课教学年级:高中一年级教学内容:欣赏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刨洋芋》、《脚夫调》(选自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刨洋芋》、《脚夫调》,具有浓郁的西北音乐风格特点:高亢、嘹亮、旋律起伏较大、纯朴、热情,体现了西北人民的豪爽、粗犷,体现了当地人民对生活充满希望,也体现出西北人民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但不同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及文化背景,又使它们呈现出风格迥异的音乐特点:《上去高  相似文献   

10.
<正>由崔玲玲著、中央民族大学2017年出版的《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概论》一书,主要介绍了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渊源与传统音乐的类别、渊源、形态等特征,并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视角,统筹民族音乐文化价值、时代使命与历史地位,旨在为我国少数民族音乐艺术及相关音乐专业提供理论支持。本书打破传统论述民族音乐专著依据民族音乐形式编撰的体例,以民族音乐文化为整体考量,以民族音乐的社会功能为分类依据,考虑我国南北民族音乐宣扬与传承现状,对诸多民族的音乐仪式、音乐文化进行了  相似文献   

11.
课型:音乐鉴赏课年级:高中一年级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欣赏民歌《弥渡山歌》、《对鸟》、《幸福歌》,了解南方民歌的基本特征。教材版本: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鉴赏》。教材分析:汉族民歌按不同地区的音乐特色可以划分为八个色彩区:西北、华北、东北、西南、江浙、闽粤台、湘鄂、江淮。本课所指"南国风"包含了南方色彩区(西南、江浙、闽粤台以及南北过渡色彩区(湘鄂、江淮)。其中,《弥渡山歌》、《对鸟》、《幸福歌》分别为西南、江浙、湘鄂三个民歌色彩区的代表作品。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生产力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在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似乎并不尽如人意.西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西北各民族鲜明的性格特征与审美情趣.当前,西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现状几乎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现状相一致,这让人们开始思考,必须要行动起来,采取一切措施传承与保护西北少数民族音乐与音乐文化.马希刚著作的《西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版)一书,就是从文化视角出发研究西北少数民族音乐的专著.作者在探析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基本概况的前提下,详细阐述了扎根在西北地区的各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同时,通过具体的音乐作品向读者呈现了一幅西北少数民族音乐发展的美好画卷,为西北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提供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傣乡情     
使用教材:适用年级:课时:指导思想:教材分析:教学内容: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年级一课时音乐是一种民族的文化,因此、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的音乐,表现出迥然不同的风格。对音乐风格的体验和学习,目的是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接纳与包容意识,以开拓学生音乐视野、提高人文素养。在我国的西南地区生活着30多个少数民族,其中傣族有“孔雀之乡”、“歌舞之乡”之誉。在本节课中,将引领孩子们领略傣家秀美的景色和独特的风俗人情:轻柔细腻、圆润质朴的葫芦丝;热情的象脚鼓;柔美、缠绵的傣家音乐;…  相似文献   

14.
教材:桂教版教学年级:四年级教学目标:1.学习歌曲二声部,指导学生用真挚的情感、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能体会少数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3.通过学唱歌曲和了解侗族相关文化,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开展蒙古族民歌教育活动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幼儿教育的本土化以及幼儿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以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幼儿园为例,对幼儿园开展蒙古族民歌教育活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幼儿园开展蒙古族民歌教育活动的内容、途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幼儿园开展蒙古族民歌教育活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诸如少数民族音乐价值观的失落;课程设置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脱离;蒙古族民族音乐师资及相关教材、音像资料缺乏等。对此,蒙古族地区幼儿园及教育主管部门应提高对蒙古族民歌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民族音乐教师队伍建设。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等。  相似文献   

16.
<正>少数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进行少数民族音乐资源的保护和传承是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课题。在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音乐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面临着诸多保护和传承的困难,《我国少数民族音乐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研究》一书分析了少数民族音乐保护和开发的挑战与机遇,积极探索了少数民族音乐资源保护和开发的有效  相似文献   

17.
《中国高校科技》2017,(Z1):109-110
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精髓所在,是各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所以,文化具有历史性以及民族性等特性。音乐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可以充分反映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特征。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少数民族由于地理环境、风俗习惯以及环境等差异,形成了内容和形式不一的少数民族音乐,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弘扬与传承实质上就是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本文在高校钢琴音乐文化的视野下对于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与音乐教育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成功的音乐教育不是创造出一鸣惊人的物质财富,而是“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功用中国音乐有民歌、歌舞、说唱、戏曲、民族器乐五类分法和民间音乐、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祭祀音乐的四类分法,前者属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后者属于中国传统音乐大学非音乐专业开设民族音乐课,可以引导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民族民间音乐不同风格的音韵之美,了解和体会各地各民族的不同文化之魂,弘扬中国民族音乐。  相似文献   

19.
藏族原生态民歌源远流长、内容丰富、旋律优美、形式生动、风格浓郁,具有强烈的高原特色,是我国各民族音乐宝库中非常富有特色的一个品种.文章从时代现状出发,对藏族原生态民歌的风格成因、特点、类型、风格区以及演唱特点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叙述,并通过对这一独具民族审美特征的藏族民歌的了解,来感受沉甸甸的中国民族文化元素在多元化的音乐时代中所处的位置.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的少数民族音乐中民歌占有主导地位。民歌又可分为单声部民歌和多声部民歌两大类。蒙古族是个音乐的民族,辽阔的蒙古草原是音乐的海洋,其民族音乐也是丰富多彩的。蒙古族音乐包括民歌、民族器乐、说唱音乐和歌舞音乐等四大类,其中民歌占有主导地位。"潮尔"——蒙古族特定的乐器或演唱形式,是蒙古族具有代表性的多声部民歌音乐形式。本文以潮尔音道《珍贵的诃子》为例,浅析蒙古族多声部民歌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