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按照几何光学,当没有像差时,光学系统可以理想成像。实际上,光的衍射是客观存在的,像将以一个光斑形式呈现出来。如果两物点靠的很近,就难分辩出有两个物点或两个像点。本文依据瑞利判据探讨像点刚好能够分辩情况  相似文献   

2.
按照几何光学,当没有像差时,光学系统可以理想成像。实际上,光的衍射是客观存在的,像将以一个光斑形式呈现出来。如果两物点靠的很近,就难分辩出有两个物点或两个像点。本文依据瑞利判据探讨像点刚好能够分辩情况  相似文献   

3.
199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试卷第33题是一道考察基础知识和理解能力的光学题。原题如下: 用焦距8厘米的凸透镜,使一根每小格为1毫米的直尺成象在直径是6.4厘米的圆形光屏上。要求光屏上显示16个小格,应将直尺放在离透镜多远的地方?已知直尺和光屏都垂直于透镜的主光轴,光屏的圆心在主光轴上,直尺与主光轴相交。该题所附的参考答案认定光屏直径即为象高,因而由放大率公式和透镜成象公式求得u=10厘米。仔细审查原题的题意可知,“屏的直径即为象高”的结论是武断的和片面的。题目仅要求成象在直径是6.4  相似文献   

4.
阿贝二次成象理论指出,在相干光照明情况下物体的成象分两步完成。首先是照明光经物面形成夫琅和费衍射,在透镜的后焦面——即频谱面上形成一衍射花样,然后以其为中间象出射的次波在象面处相干迭加形成物的象。与几何光学成象的讨论相比较,二次衍射成象理论给处理光学成象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想方法,而且更为深刻地揭示了物面与象面信息分布的内在联系。由于物总可等效地看成众多光栅迭加构成,因此这里以一个黑白光栅为物.对其衍射成象过程做详细的分析,着重阐述频谱面上物信息分布的一般规律。设物是一个光栅常数为d,缝宽为d/…  相似文献   

5.
1.任意发光点(物点~S)总要发出无数条光线,而通过透镜的仅是其中的一束(无数条),若可成象,此光束必会聚于一点(象点)。因此,按上述规则仅画出其中的两条即可。 2.所谓“虚物点~S”是当移去透镜后,光线的实际会聚点,但光线却不是从该点发出。(点物发出光线经一透镜后,在会聚前又遇到另一透镜时即属这种情况) 3.只有图中第一条光线是直线,且物点、光心、象点均在此直线上。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光学系统成象,若物点以一定速度移动时.其共轭象点的运动规律和特征。并对光学成象的动态规律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光的叠加原理出发,详细地计算了两束不等光强的相干光经圆孔夫朗和费衍射后两爱里斑斑心联线上的光强分布,以及衍射屏面上的衍射图样。并将它与非相干情况下的衍射作比较,严格的数字计算表明:两者的光强分布和衍射图样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发射不等光强相干光的两物点恰能分辨的距离。  相似文献   

8.
在几何光学中,用透镜对垂直于光轴的平面物体成象时,如果限定为理想成象的条件,成象位置可用高斯成象公式1/f=1/u 1/v进行准确地计算,其中f为透镜焦距,u和v分别表示物距和象距。并且象和物的形状几何相似而不失真,象的大小用垂轴(横向)放大率m=v/u确定。但如计及实际物体的纵向(沿光轴方向)长度,象是否仍向与物几何一致呢?或当物体以某一速率沿光轴移动时,象又应如何移动?象的移动速率和物的移动速率有何关系?本文将给予简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9.
几何光学是一门研究光在透明介质中传播的客观规律及通过各种成象光学系统成象规律的科学,研究方法有几何光学法、矩阵光学法、变换光学法、统计光学法等,对师专物理专业,按大纲要求主要介绍的是几何光学法.几何光学法的基本内容是费马原理、折反定律及平面反射光学系统、平面折射光学系统、球面反射光学系统、球面折射光学系统、共轴球面光学系统及复合光具组等光学系统的成象规律.这些各不相同的光学系统都有它们自己的成象规律,形式上看各不相同,但只要我们利用分析矛盾和矛盾转化的思想方法,注意知识本身的结构性和逻辑性,对其各有的成象规律进行研究,就不难发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使得看上去庞杂孤立的内容变成有条理、有内在结构的系统知识.本着这种思想,我们对几何光学涉及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研究,力图从知识的结构和逻辑性上发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列成一个较系统的图表(见下页表),目的是使几何光学中的主要内容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变得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0.
<正> 人眼的分辨本领是表示人眼对非常靠近的两个物点刚能加以识别的能力的一个很有用的物理量。这个量不仅反映了人眼本身对物体形态的精细辨别能力,而且因为人眼是许多成象光学系统的最后组成部分,所以它与这些系统的光学性质,例如望远镜、显微镜的有效放大率以及照相机的景深等密切相关。因此,正确地确定人眼的分辨本领,在光学系统的设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设相邻两物点A、B在视网膜上生成恰可分辨的两象点A′、B′,如图所示。  相似文献   

11.
在近轴光学范围内,薄透镜在成像的过程中,像和物的直线性对应关系是否成立?也就是说,物上处于同一直线上的各物点经透镜成像后所得的各个像点的集合是否仍然是一条直线?对于这个问题,有关的一些书中均采取了肯定的做法。例如在用作图法求图(一)中物体AB的像时,就是分别求得了与A点、B点对应的像点A′和B′,然后连接A′B′,即为所求的像。这样做的依据何在?如果AB垂直于主光轴或平行于主光轴,这当然是显而易见的。但在一般情况下,则需要加以证明。现就这一问题进行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12.
正1自制实验仪器的原因在光的衍射教学中,圆孔衍射和单缝衍射这两个演示实验做得较多,学生对于这两种衍射图像很熟悉,但是对于圆屏衍射的图像——泊松亮斑不熟悉。泊松亮斑实验属于演示实验,只在人教版物理教材(选修3-4)11.5节中的科学足迹阅读材料中介绍过。该实验几乎没有在中学课堂上演示过,在实际教学中一直是一个空白。学生只是听说过泊松亮斑,没有亲眼看见过泊松亮斑,圆屏衍射的图像——泊松亮斑是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3.
利用对称性和三条基本光线确定物体经平面镜或透镜所成的象,学生比较容易掌握。但物点与象点一一对应原理(以下简称“对应原理”),即一个象点对应一个物点,通过某物点的光线,凡是经光学系统反射(或折射)后,其出射光线(或其反向延长线)必会聚在与之对应的那个象点上,这一点学生往往易被忽视。为此,  相似文献   

14.
1 自制实验仪器的原因 在光的衍射教学中,圆孔衍射和单缝衍射这两个演示实验做得较多,学生对于这两种衍射图像很熟悉,但是对于圆屏衍射的图像——泊松亮斑不熟悉.泊松亮斑实验属于演示实验,只在人教版物理教材(选修3-4)11.5节中的科学足迹阅读材料中介绍过.该实验几乎没有在中学课堂上演示过,在实际教学中一直是一个空白. 学生只是听说过泊松亮斑,没有亲眼看见过泊松亮斑,圆屏衍射的图像——泊松亮斑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15.
如图1所示,凸透镜L成实象时,如果紧贴透镜处有一半被黑纸遮住,仍能形成物体完整的象。因为物体AB上各点发出的光线均有一半进入凸透镜,只是成象的亮度变暗些。但如图2所示,在凸透镜前相距为d的地方,用黑纸遮住透镜的一部份,从图2不难看出,物体上A点发出的光,完全不能进入透镜,无法成象。而物体上A_1点发出的成象光束中,有一部份仍能进入透镜,成实象点A_1,故成象范围仅为A_1B_1,越靠近  相似文献   

16.
圆孔衍射和单缝衍射两个演示实验在光的衍射教学中做得较多,学生自然对这两种衍射图像很熟悉,但对圆屏衍射的图像——泊松亮斑却不熟悉.泊松亮斑实验属于演示实验,仅在人教版物理教材(选修3-4)11.5节中有介绍,且该实验几乎未在中学课堂上演示过. 一般而言,学生只是听说过泊松亮斑,没有亲眼见过泊松亮斑,因而圆屏衍射的图像——泊松亮斑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为增加学生对泊松亮斑的感性认识,笔者利用身边废旧的实验材料和网上购买的激光笔自制了一款“泊松亮斑演示仪”.  相似文献   

17.
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两倍焦距处放置一发光细棒 AB,当细棒 AB 在图中四个不同位置当成象光路如图1(a—d)所示。从图上可看出:当细棒 AB 垂直立在主轴上时,其象 A′B′在透镜另侧2F 处,是一倒  相似文献   

18.
节点是光学系统的一对基点,在几何光学中它的定义为:“系统光轴上角放大率v=+1的物象共轭点,即物、象空间一对共轭平行光线与主轴的交点;节点在几何光学成象的作图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在光学系统中都具有这样一个特殊点,即任何光线通过该点后的方向不变”,这个点就是光学系统的光心。光心在国内《光学》课本中尚无明确地交待,甚至有的书中将它与薄透镜的几何中心混为一谈,本文就这些问题作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19.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棱柱成为直棱柱的一个必要但不充分条件是()A.棱柱有一条侧棱与底面垂直B.棱柱有一条侧棱与底面的两条边垂直C.棱柱有一个侧面与底面一条边垂直D.棱柱有一个侧面是矩形且与底面垂直2.若直线l∥平面α,直线a#α,则l与a的位置关系是()A.l∥a B.l与a异面C.l与a相交D.l与a没有公共点3.下列命题中:(1)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2)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3)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4)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平行.其中…  相似文献   

20.
小孔成像作为大家所熟知的一种光学现象,是光的直进性的有力证据,但“小孔成像”的“像”到底是什么,这一直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不少资料(如《物理教学》1987年第11期、《物理教师》1992年第9期等)上认为这本不是像,而是影。现笔者就此谈点浅见。关于像的概念,母国光等所编的《光学》是这样定义的,“自物点发出的光束,经光学系统后若仍保持为单心光束,则这个经过系统后的光束的心称为光学系统对该物点成的像点。”由于物点所发出的光束性质是随物点的表面情况(起伏性、光洁度及颜色等)的不同而不同的,亦即由物点发出的光携带了该物点情况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