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七·七”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由于蒋介石实行片面抗战路线,使中国华南的大片沃野沦于日寇的铁蹄之下。广东人民对于国民党军队不战而退,把国土拱手让给敌人的行动极为愤慨,对日本侵略军的暴行无比仇恨。中国共产党毅然  相似文献   

2.
我国自鸦片战争后,在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王朝及军阀的统治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既没有民主又没有科学。1915年,北京出版《新青年》,激发起青年要求民主和科学的思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以“战胜国”的资格参加巴黎和会,理应收回山东主权,并废除“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然而,和会却作出决议: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一概让给日本。这样,中国就以“战胜国”的资格受到“战败国”的待遇。消息传来,举国上下,群情激愤。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乒乓球是一技巧性非常强的运动,但这并不等于不重要。有数据表明,在经过一场激烈的比赛后,运动员的脉搏可高达每分钟190次以上。第37届世乒赛男单决赛时,郭跃华由于头一天运动强度过大(连赛7场26局),导致腿部肌肉拉伤,不得不忍痛弃权,将冠军拱手让给日本选  相似文献   

4.
早在明治时期,日本便确立了吞灭中国的计划,1927年召开的“东方会议”更是将此计划定为国策。第二次中日战争,日本侵略中国长达十四年之久,在这场持久的侵华战争中,日本灭亡全中国的既定国策始终未变,而仅仅是在侵华的指导思想、具体政策上作了调整,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5.
1984年3月,日本前总理中曾根在第101届国会向议员们宣告,日本“教育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面向21世纪,日本将“下定决心,全面改革教育”。1984年8月,日本前文部大臣森喜朗在中国,向中国的教育界通报,日本的这次第三次教育改革关系到日本全体人民,“左右了日本的未来”。那么,决定日本教育改革势在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在小学自然教学中,将演示实验让给学生做之后出现的新现象,从而证明了将部分演示实验交给学生做的教学实践符合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在小学自然教学中,将演示实验让给学生做之后出现的新现象,从而证明了将部分演示实验交给学生做的教学实践符合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8.
课本第30页:“1927年,军阀田中义一登台组阁,他加紧对中国的武装干涉。为阻止中国的北伐战争,日本出兵中国山东,制造了济南惨案;为加紧侵略中国东北,制造了‘皇姑屯事件’。田中内阁在‘东方会议’上制定的《对华政策纲领》,明确表示要将中国东北和内蒙古与中国本土区别看待,实际上是要将东北和内蒙古从中国分割出去,由日本占领。”这段文字的表述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济南惨案和皇姑屯事件分别发生在1928年的5月和6月,课本安排在1927年田中组阁后紧接着写出,容易造成这两件事发生在1927年的错觉,建议在“日本出兵山东”前加上“1928年”。二是…  相似文献   

9.
石磊 《吉林教育》2006,(6):16-16
2004年,我校确立了“高中英语自主学习实践研究”课题,课题组在进行充分的课题论证后开始了实验研究工作, 现已结题。通过实验我探索出了课堂教学的“舞台”让给学生的有效途径。一、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把教学的“舞台”让给学生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其关键在于教师要摸索出一套好的学习指导方法。把以往的“一言堂”和“满堂灌”的主角地位让给学生,教师从“幕前”到“幕后”,学生则由听众变为实践参与者。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把所学语言知识化为己用,获得自主学习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宁做爱国鬼,不甘亡国奴”。这是五四运动中上海青年学生用悲愤和热血写下的钢铁誓言,它体现了“五四”时代的青年为拯救中华而献身的革命精神。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次年1月,英、美、法、意、日等帝国主义国家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以战胜国资格参加了“和会”,但却遭到了比战败国还要坏得多的待遇。“和会”把中国人民提出的正义要求一概打了回来,并无理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全部让给日本。这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侵犯,是对中国人民的极大侮辱。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的严重危机。为了抗议外交失败,挽救民族危亡,1919年5月4日,北京三千余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愤怒声讨帝国主义的强盗行径,并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声响彻长空,震  相似文献   

11.
一个来自中国四川遂宁的"90后"姑娘,突然之间就成了日本人心里的"中国第一美女",还是"四千年一遇"级别的!这一切的发生,其实充满了偶然性,故事的因由,还得追溯到日本2CH论坛的一篇帖子《中国出现四千年一遇的偶像爆诞》。在这篇帖文里,帖主配合多图大肆赞美了新生代中国少女偶像团体SNH48的成员鞠婧祎。后来日本主流媒体将这篇文章以《中国四千年第一偶像诞生》为标题登出,一时间鞠婧祎成为日本多个门户网站热门搜索第一的人物。转载至中国时,由于翻译上的出入,原文被翻译为《中国四千年第一美女的诞生》,鞠婧祎在网络上的  相似文献   

12.
日本在1917年2月前一直坚决反对中国参战;1917年2月起转而积极支持中国参战;1917年5月起态度有所反复,一度对中国参战持消极态度;1917年7月以后则再次积极支持中国参战。日本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中国的政治形势在不断变化,随着形势的变化而改变态度对日本更为有利。日本对中国参战产生了较为复杂的影响,一方面推动了参战的实现,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参战的进程。中国参战对日本在华势力和权益的扩张也产生了较为复杂的影响,一方面为日本进一步对华扩张提供了机会,另一方面也阻碍了日本对胶州湾租借地和胶济铁路的侵占。  相似文献   

13.
你是否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名中国学生在日本的一个果园参观,看到每棵收获后的果树上都留着几个果实,学生感到很纳闷。后来,农场主人解开了这名中国学生心中的疑团,原来,这些剩余的果实是为小鸟留下的。在我们大多数人的眼里,农场主完全没有责任和义务去但他那样做了。他的这种保护鸟这种可贵的“责任”感。人们的为他人及社会服务意“责任”意识的感召下建立起来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间的关系之以至不断优化,全面发展,是离不开“责任”二字的。当你吃完冰棍把包装纸丢进垃圾箱而不是随意弃之,留下的是整洁的自然环境;当你乘车时将座位让给…  相似文献   

14.
片段一:“初读感知”(课前师生同听一曲《我的中国心》)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不忘祖国的感人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每当读到它,我就仿佛回到发生这件事情的年代,内心无比激动。我想这篇文章也一定会打动同学们。请大家打开课本,一边听老师朗读课文,一边思考预习提示提出的要求。师:谁来回答,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生:故事发生的时间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师:课文还有一个短句,也是讲故事发生的时间。生:台湾“光复”不久。师:大家请看,(出示中国地图)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清朝末年被剖让给了日本,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才被中国收复,也就是课文中讲的“光复”。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15.
同治十三年日本出兵侵台,钦差大臣沈葆桢首倡设立福州至台湾之间电报,以通消息。后因沈氏调任两江总督,而未及实施。光绪三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奏准设立台湾电报,并建成自台湾府城至旗后和安平的两条线路,总长九十五里。这是中国自己修建并由中国人掌管的第一条电报线,在中国邮电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台湾建省之后,首任巡抚刘铭传进行一系列近代化建设,其中包括台湾电报的建设,并敷设了闽台海底电报线。甲午战后,台湾割让,李经方据理力争,拒绝了将闽台海底电报线移交给日本的无理要求。此后,中国与日本进行长达数年的交涉,最终迫于形势,不得不将闽台海底电报线让售与日本。  相似文献   

16.
日本帝国主义于1914年11月14日正式侵占青岛至1945年投降,一直把青岛当作侵略掠夺中国的桥头堡和转运站,加强对青岛的殖民统治,残酷镇压青岛人民,对青岛人民实施奴化归附教育.青岛的沦陷与灾难,皆源于当时中国的落后.时隔九十五年,仍有日本军国主义幽灵在日本列岛游荡.当前迫切需要将日本当年在中国犯下的侵略罪行不断地揭露和公诸于世,其中包括日本在青岛的侵略罪行,以警醒国人,驳斥日本右翼势力的无耻谎言.  相似文献   

17.
《八小时以外》2013,(2):14-14
据日本新华侨报网消息,美国CIA预测,中国将于2030年前成为全球第一经济强国,日本将因劳动人口减少而跌至全球第四。该报告指出,“比2030年提前几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  相似文献   

18.
刘作奎 《留学生》2010,(5):52-53
1901年,清政府将留学日本作为一项国策来加以执行,民间自费留日也多了起来,中国的留日学生数量开始激增。到日本去!向日本学习!成为一时间最为流行的口号,中国也由此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留日潮”。  相似文献   

19.
日本经济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复苏,此次经济复苏是以出口增长为契机的。日本的此次经济复苏,对于中国将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日本由出口带动的经济增长,将有可能恶化中国的贸易环境和贸易条件,中国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提升加工贸易的产品结构。  相似文献   

20.
信息     
关键词:GDP上周五,中国国家统计局习惯性地上调了2008年的经济增速,由之前的9%上调至9.6%。同时,将名义GDP上调了1.34万亿人民币。中国的经济总量将有可能在今年超过日本,但由于日元升值,导致美元计价的GDP可能无法超过日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