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小说     
母亲的存折文/杜思瑞他和母亲的关系一直不好。因为每次和母亲见面,母亲总是问他要钱,而对他的其他事却从来不闻不问。几年后,母亲去世了。他在母亲最宝贝的盒子里,发现了一本存折和一封信,存折上竟有15万元存款,写着他的名字,母亲在信里说:"儿子,你从来不  相似文献   

2.
亲尝一口菜     
他3岁那年,母亲带着他上街,他要一个小包子。母亲买了一个,他很高兴,他一口咬下去,大哭。原来,包子太热了,烫到了他。从此,他每次吃东西时,母亲总会试试温度,或者先尝一尝。他如果看到母亲没试,就不会吃。他6岁的时候,他能自己吃饭了。一次,母亲和他一起在外面玩,玩累了,也玩饿  相似文献   

3.
那一年,他的父亲永远地离他而去。他害怕母亲伤心过度,于是把母亲接到了自己在北京工作的地方,并带母亲到一家医院进行了全面的身体检查。没想到的是,检查结果让他的心情瞬间降到了冰点:母亲患上了一种绝症,将不久于人世!在痛苦和绝望之际,他想到为家人操劳了一辈子的母亲从没有坐过一次飞机,也没有看过海。他在心  相似文献   

4.
有个小孩在学校里偷了同学一块写字石板,他把它拿回家交给了母亲。母亲不但没批评他,反而还夸他能干。第二次他偷回家一件大衣,交给母亲,母亲很满意,更加夸奖自己的儿子能干。  相似文献   

5.
一位同学的母亲患了肝癌,死神很快夺去了他母亲的生命。这位同学父母离异,父亲对他很冷漠。7岁开始,他就和母亲相依为命地生活。这个打击对他过于沉重了,母亲的丧事之后,他留下一纸遗嘱:“我承受不了这个打击,我去陪伴妈妈了。”  相似文献   

6.
差距     
他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他有一个和蔼善良的母亲。母亲那柔软的背带着他走过了美好的童年。他永远也忘不了那美好的感觉:小小的脸贴在那柔软的背上,任母亲的发丝轻拂着他的脸……他最喜欢母亲的长发,一束一束,一根一根,像瀑布一样一泻而下,还散发着淡淡的香味。他经常注视着母亲慢慢地梳理长发的背影。在他幼稚的心中,母亲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桥     
桥是什么?有一个关于母亲和乞丐的故事:一天,一个乞丐来到门前乞讨,他的左袖空荡荡的。母亲让他把屋前的砖搬到屋后,然而母亲看出了他的犹豫。于是母亲右手拎起一块砖,走到他面前,说:“瞧,我用一只手也能拎起来。”乞丐被激怒了,一块一块,把砖搬到了屋后。最后母亲付了他工钱,说是他自己挣的。乞丐走了。三年后.有一个穿西装打领结的人来找母亲,  相似文献   

8.
孝心     
一位公司经理抽空回了一趟家.回家没有什么事,就是陪陪母亲. 母亲说:"要不咱们去买鸡蛋吧."他就跟着母亲出了门.附近有一家超市,母亲偏不进去,说另一家比这里的每斤便宜两角钱.他知道母亲一向节俭,便同意了.他刚想去路边叫车,母亲拦住了,说等会儿有超市的专车免费接送,他又依了母亲.  相似文献   

9.
一个17岁男孩儿在电话中述说了他与母亲之间的事情。显然,那个男孩儿有深重的罪恶感,不然他是不会打电话来的。在他父亲出差不在家的情况下,他和母亲发生了不该发生的事情。一名18岁高三男生近来怎么也学不进去,原来十分优异的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他已经不能与心理医生进行正常对话。经医生初步诊断,他患有精神分裂症。而据陪同他来咨询的亲友说,他完全是被母亲“害”的,因为他的母亲与父亲感情不和,母亲一直与儿子同睡一床曾有一名大学生在咨询中说,他对母亲有强烈的爱恋。一次,他在给母亲的茶水中放进安眠药,想与母亲发生性关系,因药  相似文献   

10.
一哲 《高中生》2008,(13):55-55
他4岁的时候,父母离异,是母亲独自一人含辛茹苦把他抚养成人的。上小学时,他就爱上了音乐,渴望拥有一架自己的钢琴,但是他知道母亲并不富裕,他不好意思开口。母亲看出了他的心思,对他说:"孩子,只要你是真心喜欢音乐,妈妈就会给你买钢琴的,但是你得向妈妈保证,一定要善始善终。"他很高兴地答应了母亲。他在  相似文献   

11.
幸福的电话     
李桂芳 《湖北教育》2007,(11):61-61
瘦小的母亲又被老师请到了学校,和他面对面地站在了班主任的办公室里。他心悸地等待着母亲响亮的耳光或者撕心裂肺的哭骂。可母亲没有,好半天也没有声音。他怯怯地抬起头,内疚地偷偷瞟了母亲一眼,猛然发现母亲脸上两道晶亮的泪水,正悄无声息地滑落。他的心一阵猛烈的抽搐,他知道此刻母亲一定非常痛苦,而那痛苦是他带来的。在这之前,自己一次又一次地犯错,是母  相似文献   

12.
①他是母亲一手带大的。②他的母亲,与别人的母亲不太一样,因患侏儒症,母亲的身材异常矮小。③他的父亲——一个老实巴交的泥瓦工,家徒四壁,等到40岁上,才娶了他母亲。一年后,他诞生,白白胖胖的样子,像个天使,把父母自卑挣扎的心,照得水汪汪亮堂堂的。日子因他的到来,有了奔头。④他6岁那年,父亲去帮邻家盖房,从房梁上摔下来。  相似文献   

13.
母亲的宝物     
他准备把母亲送入养老院,因为母亲已患了老年痴呆症。母亲经常一个人坐在客厅里,抱着个铁盒喃喃自语,见了他或者他的妻子只是一笑。问她说什么,她摇摇头说:"什么也没说。"他妻子说:"这太瘆人了。"尤其有一夜,他妻子去洗手间,走出来看到客厅中坐着一个黑影,吓得她一声尖叫。他也醒了,跑出来打开灯,只见母亲正端坐在客厅中一言不发。他问:"妈,你怎么坐在这儿啊?"母亲站起来,摇摇头,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到客厅的。  相似文献   

14.
人影     
他的祖上是农民。他出生在农家的院子里。他每天被母亲安置在一个摇篮里。母亲把摇篮悬空挂好,就去做工了。摇篮是温暖的,还能摇摆,像一叶小舟。那时,他父亲在部队当兵,一年能回来两次。他和母亲相依为命。  相似文献   

15.
陈志宏 《现代语文》2005,(11):16-17
他的父亲是纽约颇有名气的股票经纪人,母亲是不起眼的店员,一个与数字为伍,一个与艺术结缘。他从父母那儿继承了两份不同的天赋:数学和音乐。他原本可以过上幸福生活,然而,在4岁那年,父母在吵吵闹闹中终于离了婚。父母离异之后,他随母亲生活,日子过得很清贫,好在他母亲十分疼爱他,在成长路上,还算一帆风顺。他的母亲迷恋音乐,喜欢在绿茸茸的草地上唱歌,并且擅长多种乐器。在母亲的熏陶下,他也喜欢上了音乐,并在幼年时暗下决心:长大后一定要当一名职业音乐人。8岁那年,他随母亲到纽约市一座森林公园郊游,一路上和着母亲的歌,欢天喜地。一到目…  相似文献   

16.
放飞气球     
他的父亲是纽约颇有名气的股票经纪人,母亲是不起眼的店员,一个与数字为伍,一个与艺术结缘。他从父母那儿继承了两份不同的天赋:数学和音乐。他原本可以过上幸福生活,然而,在4岁那年,父母在吵吵闹闹中终于离了婚。父母离异之后,他随母亲生活,日子过得很清贫,好在他母亲十分疼爱他,在成长路上,还算一帆风顺。他的母亲迷恋音乐,喜欢在绿茸茸的草地上唱歌,并且擅长多种乐器。在母亲的熏陶下,他也喜欢上了音乐,并在幼年时暗下决心:长大后一定要当一名职业音乐人。8岁那年,他随母亲到纽约市一座森林公园郊游,一路上和着母亲的歌,欢天喜地。一到目…  相似文献   

17.
一篮鸡蛋     
《小读者》2006,(1)
黑板上赫然写道:学杂费总计975元。他盯着这个数,口袋里的手攥着的那张皱巴巴的50元钱,已经被手心里的汗浸湿了。他不得不一步一回头向校门口走去……母亲下地还没有回来。他听见母亲无数次在父亲坟头唠叨:“他爹,保佑他好好学习!”现在,他成绩拔尖。他记得母亲是怎样颤颤巍巍地从衣袋里取出那钱的……“娃,咋回来了?”母亲一边放下锄头一边惊奇地问。“妈,我不读了,读书有什么好……”话还没有说完,母亲已经给了他一耳光!他抬起头,只见母亲噙着泪水,嘴角颤动着,欲说无语,猛然,她问:“是不是钱不够?”他还能说什么呢?母亲明白了。“娃,你等…  相似文献   

18.
每每想到母亲,北原武就头疼,因为母亲总是向他要钱,只要一个月没寄钱回家,母亲就打电话对他破口大骂,像讨债一样。而且北原武越出名,母亲要钱就越凶。母亲去世了。他回故乡奔丧。一回到家,想到自己多年在外,没有好好照顾母亲,真亏待母亲了,母亲虽然老要钱,不过养育之恩比海深,不禁悲从中来,号啕大哭了一场。办完丧事,北原武正要离开家的时候,他的大哥把一个包袱给了他,对他说:“妈妈交代我一定要交给你。”北原武伤心地打开小包袱,里面是一本银行存折跟一封信。“小武,你收到这封信的时候,妈妈已经不能在你身边了。你们几个兄弟姐妹当中,妈…  相似文献   

19.
王冠 《下一代》2013,(6):24-24
伊索是古希腊一位博学多才的作家。他曾经讲了一个关于道德品质教育的故事,说明孩子如果犯了小错不惩治,将来孩子长大了必然会酿成大错。请读故事:偷东西的小孩与他母亲有个小孩在学校里偷了同学一块写字石板,拿回家交给母亲。母亲不但没及时批评,反而夸他能干。小孩沾沾自喜,以为自己做得对。第二次他又偷回家一件大衣,交给母亲,母亲很满意,更加夸奖他。多少年过去,小孩长大成小伙子了,他的胃口越来越大,开始去偷更大的东西。有一次,他被当场捉住,反绑着双手,被押送  相似文献   

20.
今天的母亲这是怎么啦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了原香港《文汇报》主笔、人民文学出版社副主编、我国著名作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聂绀弩先生1940年12月6日在桂林写的《怎样做母亲》一文。那是一篇回忆录,说的是他的母亲,在他小时候怎样凶狠地打他,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以及他对母亲总是打他的原因的分析,对天下做母亲的劝告。那篇回忆母亲的文章,同绝大多数回忆母亲对儿女的恩德的文章完全不同,那简直是在控诉他的母亲。因此,印象非常深。当时,我读之后,有一个感觉:聂绀弩的母亲太特殊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