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曾丽  田蓁子 《图书馆》2023,(9):66-70+105
红色家书中展现的革命信仰、家国情怀、民族精神生动描绘了共产党人的璀璨精神图谱。红色家书中关于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有关阅读价值、阅读内容、阅读书目、阅读方法、阅读计划、阅读评价的论述,形成了系统的阅读思想。文章深入挖掘红色家书资源,整理、组织、统计红色家书中的阅读相关史料,以“为什么读、读什么、怎么读、读后的认知”这一阅读过程,分析红色家书中蕴含的阅读思想,指出要从个人、学校、社会三个层面探索红色家书中阅读思想的新时代内涵,激励当代人从历久弥新的阅读文化中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为学校的阅读推广、阅读教学、思政教育提供思路,促进全民阅读的深入推进。  相似文献   

2.
2006年9月,我们得知中共一大代表包惠僧家书的线索,有幸在包惠僧的侄外孙熊渭川家里,征集到了包惠僧写给侄儿及侄外孙的家书共88封。这些家书,年代最早的一封是1955年10月18日写给侄儿包春芳的,最后一封是1972年1月4日写给侄外孙熊渭川的。其中大部分家书是写给侄外孙熊渭川的。这些家书,除10封是用钢笔书写的,其他78封全部是用毛笔书写的。这些家书,时间前后跨越18年,(听熊渭川说远不止这些家书,遗失不少,他也感到很遗憾)。  相似文献   

3.
民间家书的定位及分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丁 《山西档案》2012,(2):64-69
本文结合抢救民间家书的实践对家书和民间家书的概念进行了解析,并将民间家书分为八个大类,认为民间家书是集档案学、文学、历史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学科属性于一体的综合载体,是以家书实物为征集对象、以家书文化为传承对象、以家书内容和形式为研究对象的新学科。对民间家书进行定位和科学分类,无论是对家书遗产的抢救与保护,还是对家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民间家书的档案价值,提出档案化管理是抢救民间家书的重要途径,同时结合中国人民大学“抢救民间家书项目”,从民间家书的征集、整理、保管、开发利用等环节,探索民间家书的档案化管理路径,并提出在民间家书档案化管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左光斗,明末东林党重要成员,“天启六君子”之一.一生为官清廉,被誉为“铁面御史”,因弹劾阉党,被诬获罪,惨死狱中.左光斗在狱中曾写下若干家书,关于这些家书,以往研究者仅关注文献记载的“十二通血书”.浙江省博物馆藏有一份“左忠毅公临命家书”拓片,其内容在“十二通血书”之外,也是目前发现唯一一件与左光斗临命家书相关的实物....  相似文献   

6.
<正>在南充市档案馆,珍藏着一封红军家书和一份《参加红军家属优待证》。这两件珍贵的革命历史档案,见证了红军时期的光辉岁月。家书的写信人名叫何文元,家庭成份贫农,全家共十口人,家住四川省阆中市罗家塘一带(原阆南县第四区六乡一村)。何文元于年参加红1933  相似文献   

7.
俞岚 《浙江档案》2006,(5):51-51
家书是在外游子对家的一份牵挂,是父母对远方儿女的关爱.在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第一展厅,陈列着这样一封普通的家书:用当时“国民革命军东征军总指挥部政治部笺用”书纸,以直行书写,共分六页.这封看似普通的家书,字里行间却体现了一个青年革命--麻植烈士崇高的思想品德。  相似文献   

8.
安德鲁·卡洛尔编著的<美军战争家书>一书,收录了200封从未发表过的美军战地书简.家书作者上至总统和将军,下至普通士兵,通过战争亲历者的叙述,刻画出战争的残酷,以及对人类心灵所造成的巨大创伤.日前,<美军战争家书>的中文版由昆仑出版社出版.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日子里,本刊现摘编书中的几封书信.  相似文献   

9.
曾国藩是晚清名臣,一生收集档案达1500万字,其收藏内容包括奏稿、批牍、家书、日记、诗文、治兵语录、随记等,其中个人作品将近100万字,并藏书达30余万卷.  相似文献   

10.
李志君在《山西档案》2005年第3期上撰文指出,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单位联合发起的抢救民间家书项目公开在民间征集100封最有价值的中国家书,不限字数、年代、地域,供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而其余征集来的家书,都将捐赠给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在此次征集家书的活动中,档案馆悄然缺席。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更有资格征集家书,换句话说,档案馆收藏家书更合适一些,因为家书毕竟是原始文献。  相似文献   

11.
家书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是人类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开展家书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并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本文试图对家书的特点、价值及如何开展家书收藏、整理等方面作些论述。  相似文献   

12.
家书是一种具有教育意义的文献,在构建家文化中具有重要、独特的价值,收集、整理、宣传家书,挖掘家书蕴含的内涵和价值,有利于打造端正高尚、和谐宽仁的家文化。地方图书馆是文化机构,可以利用馆藏资源和多种途径传播家书,助推地方文化建设,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材。  相似文献   

13.
“傅雷家书墨迹展”在香港举办《傅雷家书》出版后,大受海内外读者的欢迎。为了使港澳读者进一步了解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三联书店香港分店于今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举办了“傅雷家书墨迹展”。展场中,摆出了傅雷的书信原件,包括家书和致友人书;他一家的生活照片;通信、文章的复印件;译稿、笔记手稿和版式手稿等。在展览举行的同时,三联书店香港分店出版了《傅雷家书》繁体字  相似文献   

14.
《传媒》2012,(10):9
正"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古时,一封封家书承载着远行游子最深沉的情感。但在现代社会,这个萦绕着乡愁的表达方式被使用的频率却越来越低,城市快速的发展,正在淹没居民最朴素的期待。2011年9月,大连《新商报》发起"城市家书——写给大连的一封信"大型民意民智征集活动,只要心系大连,就可以用一封温情的家书说出自己对大连这座城市的意见和诉求。2148封家书,是2148个故事,更是2148个城市建设中的民心民意。《新商报》的"家书"创意连接了普通市民与政府部门,媒体的责任、担当与公信力也在对一封封家书的刊登中得到了重塑。因此,"城市家书"引起了本刊的关注,它是不是徒有一  相似文献   

15.
至人是常     
上学的时候,曾借过一本叫<世说新语>的书.觉得里面的人和事都很奇怪.可看到一半,又从曾国藩家书里知道:<世说新语>少儿不宜.当时,许多人推崇曾国藩家书,所以我信以为真,再加上朋友催还,也就没能看完,但仍有一个故事给我留下了至今难忘的印象.  相似文献   

16.
由苏州市档案局和苏州市过云楼文化研究会点校的《过云楼家书》于2016年11月出版.此书收录了顾文彬北上京城候缺及出任宁绍台道期间写给儿子顾承的书信527通,年代为同治九年(1870)三月至光绪元年(1875)四月.过云楼第一代主人顾文彬生活在没有网络的年代,唯有以“见字如面”的方式传达有关牵挂家人、教育儿孙和买卖书画的情感与信息.顾文彬时为宁绍台道,其家书中有不少涉及官场交往、处理政务、收缴关税及海关边防等内容,因此《过云楼家书》除研究官宦之家的家风家教、人情往来、民风习俗和过云楼收藏经过之外,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晚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日本,由寻常百姓踊跃参加不同主题的家书征文活动,待精选编辑成册出版之后,又竟相购读,这种大众家书集的出版活动方兴未艾。 94年由日本福井县丸冈町主编、大巧社出版发行的《日本寄予母亲的最短书信》首开日本家书集出版之先河,家书集的出版给小镇带来4500万日元的版税收入,并跻身当年十大畅销书排行。此后,丸冈町人再接再厉,《日本寄予家族的最短书信》即将出版发行,有望成为95年畅销图书。95年伊始,由秋田县二井町主编、日本广播出版协会出版发行的《日本情深意长的情书》,同样使二井町名利双收。丸冈町的母亲家书集和二井町的恋人家书集的出版,其轰动效应促使日本出版界不得不考虑进一步修订出版分类法,意欲增添“家书本”类目项。 现代书店出版的《致心上人的感谢信》,作者包括家庭主妇、学生及社会名流等,该书出版后,在  相似文献   

18.
家书抵万金。可随着通讯的发达、网络的普及,家书好像有淡出人们生活的趋势。但千百年来,家书始终为人们珍视。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生活不息的血缘文化,维系着人间的真情,也担当着家庭教育的重任。很多传世家书不仅蕴涵亲情的温暖,而且闪耀着哲理的光辉。如《傅雷家书》,字里行间,盈满父爱,将高尚的道德情操、远大的人生追求和丰富的人生经验传递给家人。时至今日,依然能震撼征服读者的心灵。很多家书,不仅是传承着家风,亦是千古流传的名篇,如欧阳修的《与十二侄》、司马光的《训俭示康》、苏轼的《与侄千之书》等。  相似文献   

19.
这是1937年8月一位中国空军飞行员写给妻子的家书,在写完家书的三天后这位飞行员不幸牺牲,这封家书成为他的绝笔信.他叫吴纪权,是抗战时期牺牲的数干名中国空军飞行员中的一位. 这封信件,让人感悟抗日航空英烈的家国情怀.守葑: 十号由杭州飞109号至南京,四时由南京起机,意欲飞往安庆,不料在繁昌县附近遇雨,所以又折回来一次,是日共回来两次,均看见你和君儿以及二老,非常的快慰,想你们也能看见我吧!  相似文献   

20.
宋谌 《北京档案》2023,(2):46-50
抗战家书是指写于1931-1945年的、内容与抗战有关的私人书信,具有私密性、真实性、广泛性、双遗产性、唯一性和实物载体多样性等特点。抗战家书的史料价值体现在证史和补史两个维度:作为历史的载体,抗战家书能够生动再现时局图景,表露战时社会思想;因其书写者具有多元性,可以从多角度诠释抗战史,在补充史传缺失方面拥有独特价值。抗战家书作为一种档案史料,可极大丰富并扩展抗日战争历史研究的视野,值得学术界进一步关注并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