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自我对话是人心理和意识的一部分,影响着人的自我意象和个性形成,尤其是幼年时期的自我对话更是如此,但这一重要话题经常有意无意地受到忽略。本文阐述了自我对话的内涵、积极真实的自我对话以及负面歪曲的自我对话对学生的不同影响,分析了积极真实的自我对话的意义与价值,尝试从家长和教师两个视角探寻积极真实的自我对话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2.
高中地理课堂呼唤新一轮的教学实践变革,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我对话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的自我对话也就是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对话是学生正视自己、透视自己、自我反省、自我提升的积极过程,是决定学习效能的根本动因。高中地理课堂上学生的自我对话教学指的是学生自己经常性地思考学习方法以及什么样的方法适合自己学习地理的过程。下面笔者就所教班级的学生进行书面访谈来看出学生自我对话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高中地理课堂呼唤新一轮的教学实践变革,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我对话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的自我对话也就是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对话是学生正视自己、透视自己、自我反省、自我提升的积极过程,是决定学习效能的根本动因。高中地理课堂上学生的自我对话教学指的是学生自己经常性地思考学习方法以及什么样的方法适合自己学习地理的过程。下面笔者就所教班级的学生进行书面访谈来看出学生自我对话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有灵魂参与的文本对话,指涉着一个人的灵魂在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漫游,并在这漫游之旅中自我发现、自我提升、自我成长。有灵魂参与的文本对话意味着传承民族的文化。作为文本的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浓缩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凝聚着一个民族的心理结构。语言中有动作,有声音,有色彩,有交错的目光,有可触的肌肤,有流淌的血液,有感情的余温,有民族的精魂。有人形象地说,语言是民族文化的博物馆。徜徉在这语言的博物馆内,用灵魂参与对话,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去经验某种事物,亲临某种状态,感受某种情怀,传承某种文化。譬如,读到“人老珠…  相似文献   

5.
哲学家周国平认为史铁生是中国当代最有灵魂的作家,在灵魂缺席的时代,有史铁生是中国的幸运。本文专门讨论史铁生作品的灵魂深度,认为他的灵魂深度表现于自我省察、自我拷问、自我忏悔、追随心魂、与神对话几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6.
人的内部言语及其灵魂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与自我"在进入内部沟通与对话时,所使用的言语是内部言语.内部语言的基本特征,很好地适应了自我"独特的对话活动,有效地促成了自我沟通这一行为过程.  相似文献   

7.
<正>自我对话,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一个人扮演双重或多重角色,就发现与解决教学情境中的各种问题,以我和非我展开的教与学的认知对话、思维对话、心灵对话、精神对话。自我对话,需要"我"和"你"敞开心扉:交流、互动、合作,自我问答、多方探究、多向思考,从而达成创造性、生成性的教学方案和教学过程,以真正实现教学的有序、生态、生动、本真、创新。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课堂由"知识课堂"向  相似文献   

8.
自我和谐是指大学生通过积极调节使自我达到和谐状态。拥有健康充实的身心状态、充满动力的学习状态、诚信友爱的人际状态是大学生自我和谐的主要标志,但目前大学生自我和谐程度偏弱,发展不均衡,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人文素质教育、自我教育、实践教育、创新教育等途径来促进大学生的自我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身为现代诗人的叶芝在诗歌中探索了其矛盾分裂的自我,描述了一个二元对立的诗学世界,阐述了关于历史、社会、生活等的哲学观点.本文通过分析其诗歌中关于灵魂与肉体二元对立的观点揭示了叶芝本人的形而上学思想.他相信灵魂的永恒及其对肉体的超越,同时认为灵魂与肉体的矛盾统一构成了人的存在.然而诗人的灵魂从没有停止对绝对的真理和美的求索,这种灵与肉的冲突在他的笔下形成了一个动态的、最终充满希望的世界.  相似文献   

10.
身为现代诗人的叶芝在诗歌中探索了其矛盾分裂的自我,描述了一个二元对立的诗学世界,阐述了关于历史、社会、生活等的哲学观点。本文通过分析其诗歌中关于灵魂与肉体二元对立的观点揭示了叶芝本人的形而上学思想。他相信灵魂的永恒及其对肉体的超越,同时认为灵魂与肉体的矛盾统一构成了人的存在。然而诗人的灵魂从没有停止对绝对的真理和美的求索,这种灵与肉的冲突在他的笔下形成了一个动态的、最终充满希望的世界。  相似文献   

11.
写作是一种对话,是个体与自然、社会、人生以及自我的对话。一个人能顺利进入写作状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自我话语内容的丰富程度以及自我话语形式的发展水平。文章阐述了优化写作者话语形式的主要途径:找准理想话语形式的参照,遵循远近结合的原则,确定话语形式的方向;通过复述、仿写、诵读与倾听等一系列对话方式,在反复实践中促进自我话语形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广西教育》2009,(22):29-29
李树培在2008年第12期的《全球教育展望》上撰文指出,学生的自我对话对其在课堂中的状态、在学校里的成功或失败等表现起着关键作用。积极而真实的自我对话对学习和理解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也有助于提高自我的尊严和效能感。作为孩子最初成长的引领者,家长和教师需要帮助孩子把自我对话自觉化、习惯化、理性化,通过与内心深处潜伏的另一个自己对话,  相似文献   

13.
何谓悦纳?这本是心理学上的固有名词,意指充分地愉悦接受.一般悦纳总与自我相连,以此作为考查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其实,从小学数学课堂的对话教学而言,不同的对话行为主体有着不同的特征,由此带来的对话形式和效果也不尽相同.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即都是为了通过对话形成彼此的悦纳,这也正是本文探讨的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14.
蒋群 《文教资料》2009,(33):221-222
自我和谐是指在自我认知之后形成一种悦纳自我、和谐发展的精神和品格。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和谐校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包括人与校园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包括人内心的自我和谐。强调大学生特殊群体的自我和谐,既是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体现,又是激发学生潜能,达到自我完善.实现其人生价值目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作为数学教学也应触及到人的精神、人格、灵魂的教育,要以培养全面和谐、自由发展的人为最终教育目标.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都通过对话展开.对话的话题即问题,本质上是师生平等参与、共同活动的过程,提问和回答不断转换着,彼此间蕴含着一种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对话寻求共识,产生视界融合,达到共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自我和谐与自我接纳二者的关系。采用自我和谐量表、自我接纳量表对179名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的自我和谐与自我接纳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自我和谐与自我接纳水平整体上有待进一步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的自我和谐总均分、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因子在生源地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自我的刻板性因子在年级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自我接纳总均分及自我评价、自我接纳因子在年级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自我和谐与自我接纳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自我和谐得分越高,自我和谐水平越低),并且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自我和谐对自我接纳存在一定的预测作用。结论: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自我和谐对自我接纳有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自我作为人对自己的反身指称,它既是社会活动的主体,是社会关系的载体及变项,是社会系统的有机要素,也是社会价值的创造者及享受者,是社会意识的主体,还是社会文化的基体和社会动力的源泉。一个社会要步向新生和转折,一个人要实现自我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在实践上必须有不同层次社会主体自我意识的觉醒,伴以自我复归;在理论上必须合理诠释把自我仅仅归结为个人自我、非我症和自我中心困境等问题。人类中心主义视阈中的自我问题包括三大方面:一是自我的本质、类型、特性和自我的意义等基础理论问题,二是由自我幼稚(主客不分)、自我迷失、自我摧残、自我萎缩等所组成的自我内敛式问题,三是包括有自我外化、自恋自大、自我独尊、自我膨胀(含自私自利)等内容的自我外倾型问题,后两类自我问题分别代表自我主体对待自我客体及外在非我两种性质相反的态度。  相似文献   

18.
虚拟自我是自我的"二属性"之一,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所在。但虚拟自我不可能永远居于网络虚拟空间或表象虚拟空间,他终究要回归现实过世俗的现世生活。研究虚拟自我,不仅在于揭秘人之根本,还在于为虚拟自我回归现实找到一条"回家"的路。虚拟自我最终归宿在于现世,达至自我和谐的出路在于实现自我与未来、虚拟的关系及自我的小和谐、大和谐。  相似文献   

19.
自我和谐是Rogers人格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当前形势下,大学生的自我和谐水平有所下降,主要与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因素有关。大学生的自我和谐既关系社会的和谐发展,又与个人的发展和完善紧密相连,因此要积极促进大学生自我和谐的实现。主要方法有:建立和谐的自我观,学会与人交往和积极的应对方式,追求自我实现等,同时更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20.
孟子有言,“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这“几希”所在即人与兽的差别。人由灵魂与肉体两部分构成,其中肉体是人与动物共有的;也即是说人之为人,端赖于有一个动物所欠缺的灵魂,且这个灵魂应该是一个可以分美丑、别善恶的灵魂。但就目前的经济社会而言,人活在世上,往往背离了人之为人的根本,并非为追求灵魂的善,而是为了肉体欲望的满足。教育的职责所在,就是要人认识自我,主动意识到人之为人与动物的差别所在,培植人灵魂的善。无论是知识的积累,还是能力的培养,教育必须包含或指向人对自我的认识。而在一般意义上,经典代表了人类认识自我的最高成就。经典的阅读有助于我们形成优良的人性,拥有高贵的灵魂,有意识地追求善好的值得过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