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高校培养的工程人才不仅应该具有较强的工程专业能力,还应该具有工程伦理道德素质;两者兼备,有利于工程技术人才在未来的工程实践中更好地发挥其职业胜任力。对一所"985"院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系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得知,试点院系学生的显性职业胜任力和隐性职业胜任力具有不同的维度建构;自入学以来,参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学生的显性胜任力得到了迅速地提升,而隐性胜任力的提升尚有不足。这一结果表明"卓越计划"应该在提高显性职业胜任力的基础上,加强工程伦理课程建设以提高隐性职业胜任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天津商业大学"卓能源"班为例子展开,通过对师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该校的卓越工程师班师资状况,其次进行原因分析,最后探索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能力,胜任卓越工程师培养重任。  相似文献   

3.
从核心能力出发阐释何为新时代卓越工程师是其培养的起点。基于对国内外卓越工程科技人才能力相关研究,以及与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卓越工程师的座谈和田野调查,利用扎根理论开展探索性研究。研究发现由基准行为能力、领域专属能力、领域通用能力、卓越行为能力四维度14项核心能力相互关联和作用形成的新时代卓越工程师核心能力结构,并进一步指出“卓越”不是静态的学习成果要求,而是核心能力持续积累的动态行为,体现的不是等级而是肩负的责任。新时代卓越工程师培养需要构建基于核心能力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强化社会责任与伦理教育,助力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师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4.
我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最终目标是使毕业大学生具备较强社会适应能力、较高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自主的创新创业能力。创新能力的缺失是当前高等院校大学生面临的共性问题,亟须通过转变现有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教学方式不断培养引导。本文分析了当前卓越工程师的创新能力现状,论证了将TRIZ理论引入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的必要性,提出了基于TRIZ理论的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通过对参与某电力行业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中的20位工程师进行了行为事件访谈(BEI),获得研究新时期中国工程师胜任素质的一手资料。本研究初步形成了卓越工程师的胜任力素质模型,最终获得的胜任素质模型包括"鉴别性胜任素质"和"基准性胜任素质"两个维度,并对两类素质进行了详细区分和具体描述。本文还对工程教育和工程师在工作岗位中的培养问题分别提供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工程教育领域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本文结合山东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建设与改革,在分析当前采矿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由此建设满足采矿卓越工程师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7.
高素质现场工程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能级提升亟需的人才,也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重要人才培养类型。卓越现场工程师的培养标准包括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意识、专业理论知识、工程实践能力、组织管理和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国际合作交流能力等六个方面。校企联合是卓越现场工程师培养的基本途径,基于此,构建形成技术本科卓越现场工程师培养体系:通过应用导向的理论学习,促进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通过真实环境的实践应用,促进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技术伦理的文化熏陶,强化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基于优势潜能的个性化发展,促进卓越人才的素质提升。  相似文献   

8.
高校教师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关键,提升其自身数字胜任力将有效推动学生能力的发展。欧盟教师数字胜任力框架,从胜任力发展的视角研制了教师数字胜任力进阶发展模型。基于此框架,洞察教师数字胜任力的发展契机,构建适合我国高校教师数字胜任力的模型,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教师数字胜任力的影响因素,提出教师数字胜任力提升的路径,以期有效提升高校教师的数字胜任力,解决信息化教学问题的需求,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培养大学生的数字化设计能力是"卓越计划"试点高校目前急需研究解决的现实问题之一。本文通过针对面向卓越工程师的数字化设计能力培养现状,指出了高校面向卓越工程师数字化设计能力培养存在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提出卓越工程师培养数字化设计能力培养的三个对策,以期为高校培养卓越工程师人才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推出,卓越工程师逐渐成为各工科院校的培养目标,传统的土木工程实践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要求,因而必须重新构建合理的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师实践教学体系。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卓越工程师应具备的能力,希望通过完善实践基地的建设、提升师资队伍水平等措施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它要求工科高校转变办学理念,实现从强调科学基础到注重工程实践能力、从单一的校内培养到校内校外共同培养的转变。笔者基于对高校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特征和影响因素的分析,剖析了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并从工程实践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以期对卓越工程师培养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学科竞赛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载体,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工程能力的有效途径。依据卓越工程师能力培养目标和标准,以及学科竞赛对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独特功能,本文构建一种促进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学科竞赛体系,以促进卓越工程师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卓越工程师需要具备卓越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对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师资队伍建设。基于此,通过分析农林院校园林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并结合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求,提出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培养现有教师队伍,吸引企业优秀工程人才兼职等,从而促进师资队伍建设,以利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4.
吴凡 《现代企业教育》2014,(16):233-233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是否具有一支能够胜任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程教育师资队伍。本文在对当前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存在问题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提出系统地构建师资队伍的相关途径。  相似文献   

15.
针对"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探讨了卓越工程师综合创新型能力的培养方法,主要讨论了卓越工程师综合创新能力的要素分析、卓越工程师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等问题。卓越工程师综合创新能力的要素包括知识视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素质等要素。卓越工程师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优化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建立注重创新能力提升的教学评价制度;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加强;国际化课程的设置等内容。  相似文献   

16.
卓越工程师教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实践教学模块是实现培养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以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实践教学改革为例,融合学校优势资源,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构建了"1+2+1"模式下的基于优势资源的卓越工程师协同实践教学体系,以实现协同育人、协同办学和协同创新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7.
论本科院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推进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促进高校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大举措。文章分析了卓越工程师基本素质,对本科院校培养卓越工程师的目标进行定位,提出本科院校培养卓越工程师应注意的几个环节,如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学生、加强学生的工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等等,并给出本科院校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实例,以作为借鉴。  相似文献   

18.
胜任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科教师队伍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建设一支胜任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科教师队伍。本文针对目前工科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系统地研究如何建设这样一支教师队伍。首先分析卓越工程师培养对工科教师的要求;其次讨论工科教师的引进聘任和在职培养;第三探讨兼职工科教师队伍的建设;第四研究工程教育教学团队建设;最后分别讨论工科教师队...  相似文献   

19.
针对卓越计划实施所面临的困难,结合注册工程师制度对土木工程人才能力的要求,本文从培养方案制订、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体系构建、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对卓越土木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同时还指出:基于注册工程师制度展开土木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可以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推动校企合作,才能真正培养出卓越的土木工程师人才。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4,(A5):16-17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能否建设一支胜任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教师队伍。本文针对目前土木工程学科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系统研究如何建设创新型、实践型教师队伍。首先分析卓越工程师培养对土木工程学科教师的要求及目前师资队伍存在的不足;其次讨论如何进行教师队伍建设;最后讨论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以期为"卓越计划"参与高校开展土木工程学科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