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议“惩罚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玖菊 《科教文汇》2009,(7):100-100
“惩罚教育”与“体罚”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仍常被混为一谈,不仅普通学生教师对此不能分辨,而且一些教育家也混淆是非。体罚是对人身体的一种攻击性伤害,是一种野蛮落后、不道德的虐待行为。惩罚是一种合法教育方式,对违纪学生来讲,施以适当惩罚可遏制欲望的膨胀和我行我素的行为,能触及学生的内心,调动他们内在情绪,使其从内心区分对错,从教训中学会社会法则并改正错误。但惩罚不当或重复使用,会产生多种不良后果,在实施惩罚时方法必须得当。  相似文献   

2.
教师在实施教育惩罚时,要正确理解教育惩罚的内涵,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终极目的,从频率、力度、时机、方式等方面把握教育惩罚的尺度,同时将必要的惩罚与赏识、鼓励等手段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教师在实施教育惩罚时,要正确理解教育惩罚的内涵,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终极目的,从频率、力度、时机、方式等方面把握教育惩罚的尺度,同时将必要的惩罚与赏识、鼓励等手段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当前教育惩罚的目的入笔,就惩罚如何更好地实施进行了探斩.文章区别了惩罚与体罚的区别,要求教育者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去认识学生的错误,此外还提出要在惩罚中注意保护好学生的自尊,要有爱心等.  相似文献   

5.
一、教育惩罚不同于体罚   惩罚是一种常规的教育手段,是对学生问题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纠正行为,是在学生身心完全能够承受的前提下采取的教育措施,对学生能够起到教育和警示的作用;体罚是个别教育者对违反纪律的学生所实施的身心上的严重伤害,有背于伦理道德.……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激励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必要性;激励教育与高职教育中的契合;在高职教育中如何实施激励教育几个方面,研究高职学生教育的特点,找到激励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特殊应用和契合点,应用情感、目标、活动、竞争、环境、评价等多层次的激励方法,促进高职学生教育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激励教育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职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自卑、懒散、桀骜不驯、不负责任等状况,学校适时开展激励教育,为学生挖掘自身潜能,提升自身价值创连了良好成长环境,使之产生快乐的内心体验,从而增强自信心,推动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学习。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也是管理者,要想做好教育和管理工作,必须做到会赏识和激励学生。然而实施激励教育模式,又需要掌握多种方法,注意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张志波 《金秋科苑》2008,(13):144-144
对中职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自卑、懒散、桀骜不驯、不负责任等状况,学校适时开展激励教育,为学生挖掘自身潜能,提升自身价值创连了良好成长环境,使之产生快乐的内心体验,从而增强自信心,推动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学习。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也是管理者,要想做好教育和管理工作,必须做到会赏识和激励学生。然而实施激励教育模式,又需要掌握多种方法,注意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马帮敏 《科协论坛》2007,(8):435-436
高校实施磨难教育,是21世纪人才竞争的战略措施。发达国家对学生进行磨难教育已成潮流,我国的素质教育需要引入磨难教育的内容。高校实施磨难教育,要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强化学生磨难意识;倡导教学的探究模式,帮助学生训练耐力;了解名人的磨难经历,激励学生崇尚伟人,运用教育的多种形式,熏陶学生吃苦耐劳;形成教育的多种合力,创造学生磨难环境;弘扬红军的长征精神,引导学生创造辉煌。  相似文献   

10.
李娜 《科教文汇》2008,(12):65-65
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个教育原则不灵验的时候,惩罚成为学校生活中难以避免的事情。惩罚教育首先要清楚三点:为什么要惩罚?何为惩罚?怎样惩罚?惩罚要以爱为中心,立足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注意学生的个性特点,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相似文献   

11.
当代学生是沐浴在改革的春风中自由、幸福地成长起来的一代,教师则大都是在应试教育中成长起来的。教育过程中,两代人思想大撞车有其必然性。教师,作为学生人生路上的引领者,必须要更新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在思想多元化大背景下,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受到冲击,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心,才能胜任教师的崇高使命,唤起学生内心的自信和无穷的潜力。尤其是对待调皮学生,更要维护他们的自尊,适当地惩罚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一定要注意策略。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培养学生能力,必须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探究式教学。  相似文献   

12.
孙凤伟 《科教文汇》2010,(11):28-29
当代学生是沐浴在改革的春风中自由、幸福地成长起来的一代,教师则大都是在应试教育中成长起来的。教育过程中,两代人思想大撞车有其必然性。教师,作为学生人生路上的引领者,必须要更新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在思想多元化大背景下,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受到冲击,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心,才能胜任教师的崇高使命,唤起学生内心的自信和无穷的潜力。尤其是对待调皮学生,更要维护他们的自尊,适当地惩罚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一定要注意策略。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培养学生能力,必须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探究式教学。  相似文献   

13.
郑玉芳 《科教文汇》2013,(36):144-145
对于孩子们而言,老师的激励有着无穷的力量。数学这门学科因其枯燥乏味而不被学生所欢迎,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容易受情绪的影响,他们一旦不喜欢学,老师再怎么苦口婆心地劝学都没用,这让许多数学老师都感到头痛。而激励教育恰是能改变这种状况的“良药”。因此,在教学中运用适当的激励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意义重大。文章对于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如何运用激励教育做了四个方面的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14.
廖灿  李剑敏  刘佩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0):225-228
应急逆向物流对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具有重大的意义,不仅能够保证短期内应急产品的迅速供给,而且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和政府的采购成本。通过博弈论论证了促进供应商、应急物流基地和物流企业实施应急逆向物流应该采取惩罚和激励措施,并且通过数值模拟进一步论证了惩罚力度和激励措施都应该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5.
曾庆芳 《科教文汇》2009,(23):77-78
在倡导正面教育、赏识教育的今天,教育惩罚由于其积极的教育价值仍然有存在的必要性;但教育惩罚不当会给学生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甚至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所以,规范教育惩罚以实现其教育价值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6.
雷虹 《科教文汇》2009,(21):67-67
德育是中小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德育教育手段之一的惩罚教育对孩子道德认知的发展有着不容置疑的重要性。在接受惩罚的过程中,学生获得最直接的行为感受。众所周知,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具有教育意义,因此,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将德育的视角转向惩罚教育,对惩罚教育进行剖析,探求惩罚教育中蕴含的德育因素。  相似文献   

17.
德育是中小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德育教育手段之一的惩罚教育对孩子道德认知的发展有着不容置疑的重要性。在接受惩罚的过程中,学生获得最直接的行为感受。众所周知,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具有教育意义,因此,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将德育的视角转向惩罚教育,对惩罚教育进行剖析,探求惩罚教育中蕴含的德育因素。  相似文献   

18.
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使越来越多的中职教师认识到教育惩罚在德育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师通过明确教育惩罚的适用范围和主体,以及“适度”惩罚来确保这种手段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起到应有的作用。为避免社会或家长对该手段的过度使用的担心,学校还应该建立起相应的惩罚后救济制度以维护学生的正当申诉权。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激励教育,能够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的兴趣和热情,帮助学生建立自我学习的自信心。在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加强课堂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认真研究学生心理,优化激励方法,实施多角度教学,用心教育学生。  相似文献   

20.
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并融合激励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中人本思想的体现,也是当前教学的重点。本文针对激励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为推动激励教育的开展、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提供更多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