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涉及"顺序"的问题。对"顺序"问题的考查,在中考试题中频频出现。顺序题的特点是知识容量大,迷惑性强,考查方式灵活,若知识掌握得不牢固或稍有疏忽,就易出错误。  相似文献   

2.
缺少数据应用题的几种解法王显珍,张桂平在解决数据充分的应用题时,学生往往会得心应手,而遇到一些数据很少甚至没有数据的应用题,或实际题时,就会感到无从下手。因此,教给学生解决这类问题的规律和方法十分必要。一、创设数据法有些题中没有直接交给数据或没有数据...  相似文献   

3.
在指导学生进行化学训练时,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缺少数据的题型.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快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帮助学生掌握解这类题的"神秘武器",即理清隐  相似文献   

4.
关于物理学习中的一题多解倪玉华谢绍亮(江西教育学院物理系南昌330029)在学习物理学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定律、公式,这些定律、公式相互联系,共同揭示着自然规律,于是就有了同一道问题的不同解法,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题多解。一题多解的关键就在于:在充...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高年级数字教学中,常常会遇到一些较复杂的应用题。教师只要认真观察其特点,转换解题条件,就能使一些题由难变易。 例如:数学课外兴趣小组中,上学期男生人数与  相似文献   

6.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学生经常会遇到一些较为繁杂的物理问题,用物理知识来解答又比较繁琐,此时,如果能换个角度去思考,用数学的方法去分析,也许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从中不仅能感受到数理相通之美感,还能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以下结合一些题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相似的句式。现将一些貌似神异题放在一起,请大家认真、仔细地加以比较和辨别。  相似文献   

8.
在解应用题的时候,大家会遇到一些有关几何知识的问题,有时候会对这些“图形”的应用题感到迷惑,但是只要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些题的规律,也就会觉得这些“图形”并不难。  相似文献   

9.
在动量和能量习题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反复多次的物理过程,通常用“n”来表示,这类习题对物理规律的理解程度,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高考物理试题中也出现过,这类题的解法通常如下:  相似文献   

10.
柳邦旭 《辅导员》2014,(7):29-29
在小学数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类趣味数学题:  相似文献   

11.
原题再现 我们在生活中常会遇到难题,在学习中也同样可能遇到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难题。难题可能在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误会中,也可能在成长的磨砺与探索中。难题会引起我们思考,难题也会激励我们奋进。  相似文献   

12.
在初中数学竞赛中,经常会遇到一类与三个未知量有关的应用题,由于题设条件的限制,只能列出两个三元一次方程,如果直接解答,难度会较大,同学会可以参考下面的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13.
吕华 《新高考》2008,(5):102-105
同学们在学习高中生物新教材知识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计算问题,而教材中往往对计算过程描述比较简单,部分同学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所以,帮助大家另辟蹊径,构建一种简单而实用的解题模型,以提高一题多解、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是本文的重要目的。  相似文献   

14.
温志旺  刘彩香 《辅导员》2009,(19):I0001-I0002
时钟问题是研究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关系的问题。在奥赛题中,经常会遇到有关钟表方面的一些题目,笔者认为主要涉及追击问题、夹角问题、对称问题,这些问题看似变化多端,但其中还是有规律可循的。现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相似文献   

15.
在复习分数的相关知识时我和学生们遇到了这样一道题,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1/2()〉1/3。  相似文献   

16.
高中物理教学中,常能遇到一些题目,直接求解非常繁琐,如果巧妙的将一些题给条件“分解”(不仅局限于矢量分解),会使问题简化便于求解.为了便于说明,不妨把这种方法叫做“拆并法”,现举例如下,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7.
学生在备考中招时,常常会遇到各种有关效率问题,有的学生不能理解它的实质,对此类问题束手无策或将它与功率混淆。现通过一些例子归纳一下此类题的解法:  相似文献   

18.
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有时会遇到一些错(病)题,对于这类问题,如果我们能抓住错(病)因作深层分析,挖掘错(病)题的教学功能,让错(病)题错出精彩,对于我们数学教学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浅谈英语意群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常会遇到一些句子,不管是简单的短句还是复杂的长句,学生常会束手无策,阅读多遍仍不知其所以然,或者不能正确地理解句意,尤其在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中,如果不能正确地理解句意,文章将无法正确理解,往往会影响到做题的质量,甚至会产生歧义。所以,对于一个句子的理解掌握也就难免会用到意群分析。例如有这样一道题:  相似文献   

20.
在平时做题中经常遇到这样一类题——由物质的组成确定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此类题若按常规的思维方法求解,要设很多的未知数,计算过程很繁琐,会浪费大量时间,甚至会陷入困境.若能转换一下思维方式,则可"绝处逢生".现就此类题常见题型的不同解法剖析如下.一、通过原子固定个数比求质量分数例1 由 FeSO4和 Fe2(SO43组成的混合物,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