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等效的思维方法就是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把陌生的、复杂的物理现象变换成熟悉的、简单的物理问题的方法。作为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在物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按物理原理进行等效变换〔例1〕如图1所示,质量为2kg的物体受到5个力的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若将10N的力F1撤去,求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分析〕在5个力作用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其合力必然为零。若用F1'表示F2、F3、F4、F5四个力的合力,则F1'与F1等值反向,即F1'=10N,故a=F1'm=5m/s22.按物理量的定义进行等效变换〔例2〕氢原子的电子围绕氢原子核旋转,形成半径为R的环…  相似文献   

2.
平抛运动作为一个独立的知识点(B级)列在高考《考试说明》中,显见其在高考中的重要地位.这一节的有关内容及处理方法又常在后面的静电场内容中应用,要求在教学中应讲清讲透有关内容,本文就教学中应讲清的几个问题逐一说明.一、平抛运动的处理方法把平抛运动分解为两种分运动,一个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另一个是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这样处理的依据是:1.假设法——利用假设法归纳出平抛运动确实是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1)假设物体刚抛出的瞬间不受重力的作用,则物体将会沿水平方向以初速度v0做匀速直线运动.(2)假设物体没有初速度v0,…  相似文献   

3.
等效是指不同的物理现象、模型、过程等在物理意义、作用效果等方面是相同的,它们之间可以相互替代,而保持结论不变。等效的方法是指面对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提出一个简单的方案或设想,而使它们的效果相同,从而将问题化难为易。常用的等效方法有等效替代、等效类比、等效假设。在高中物理中等效的思想比比皆是,例如,力的合成和分解是一个力和几个力的等效替代;用平均速度将变速直线运动等效变换为匀速直线运动;平抛、斜抛曲线运动等效为两个直线运动;  相似文献   

4.
<正>恒力作用下的曲线运动即指(类)平抛运动、(类)斜抛运动,其运动性质为匀变速曲线运动,处理方法为运动分解。解这类题应注意以下几点:1.等时性:合运动与分运动经历的时间相等,即同时开始,同时进行,同时停止。2.独立性:一个物体同时参与几个分运动,各分运动独立进行,不受其他分运动的影响。3.等效性:各分运动的规律叠加起来与合运动的规律有完全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矿泉水瓶、可乐瓶等俯拾皆是,一般人都把它们当成废物随手扔掉,但在物理教学中,却是很好的实验材料,可以演示许多物理现象,验证许多物理规律。特别是在条件比较落后的边远地区学校。下面介绍它在物理实验中的几个应用实例。1探究力的作用效果有的人在喝完矿泉水之后用力把空矿泉水瓶捏瘪,顺手一抛,再凌空一脚把瓶踢飞。殊不知,在这一捏、一抛、一踢之间却表现了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探究力和压强2.1演示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把一个空矿泉水瓶放在一块海绵上,向瓶中逐渐加水,观察到海绵的形变逐渐…  相似文献   

6.
郑金 《物理教学》2012,(5):50-51,54
对于两个相互作用物体的相对运动,若合外力为零,则相当于一个等效质量为m′=(m·M)/(m+M)的物体与一个同定不动的物体在原相互作用力作用下的运动,把等效质量m′称为折合质量。当利用折合质量应用有关公式解题时,只有原相互作用力和时间保持不变,而式中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都为相对位移、相对速度和相对加速度;动能公式和动量公  相似文献   

7.
作为现代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和思考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任务。物理学习更要善于概括总结所学知识的系统结构与研究问题的方法。为此,本文就一些具体实例谈几种思考方法。一、等效法等效法是用效果相同的替换方案,使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方法。力的合成与分解就是用等效原理处理的例子。几个力作用于同一物体,产生一个效果。研究各力与效果间的关系很繁琐,用其合力代替,效果不变,使问题简化。物体的重心也是根据力的合成建立的等效概念。等效法还可用于电路分析和电路图的化简,等等。二、隔离法用隔离法分析物体受力已是人所…  相似文献   

8.
平抛运动是曲线运动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中的必考内容,"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是高中阶段一个很重要的学生实验,实验目的是描出平抛物体运动的轨迹和求出物体的初速度.然而,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无论是用眼睛和铅笔直接确定小球的位置,还是用纸卡来确定小球的位置都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利用光滑斜面分解重力的原理,模拟不同大小的重力条件下进行平抛运动实验,包括模拟在月球上做平抛运动实验。由于可获得较小的等效重力,所以可以用肉眼实时形象地观察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  相似文献   

10.
一、概念·规律·技能 运动和力的内容主要包括物体运动的规律和牛顿运动定律。 (一)物体运动的规律 物体运动主要有两大类:1、直线运动(如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等);2、曲线运动(如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简谐振动和波等)。对于这些运动必须掌握表达式(公式如图象)。下面以匀变速直线运动为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1.
物体的平抛运动可以看作两个分运动的合成:一个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另一个是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若描出物体的运动轨迹,由其上任一点的坐标即可求出平抛物体的初速度。如何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描点作图是一个方法,现行高中物理课本上介绍的即是这种方法。尽管这种方法有其确定的实验目的,但比较繁琐,需多次抛掷,反复探点,方可连点描迹,直观性不强。能否直接描绘出平抛物体的运动曲线呢?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运动物体能连续自行描点;二是物体同时做稳定的平抛运动。本人经过多次试验,找到了解决的办法,设…  相似文献   

12.
分解斜抛运动有两种方法,即正交分解法和斜交分解法.斜交分解法就是把斜抛运动沿初速度方向和竖直方向进行分解:在初速度方向上,物体做匀速运动;在竖直方向上,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分速度与合速度矢量、分位移与合位移矢量均构成斜三角形.通过解三角形来求斜抛运动.直观简便.  相似文献   

13.
柴守刚 《物理教师》2010,31(11):58-58
等效方法是以效果相同为前提,把复杂的物理问题或物理情境进行适当的抽象变换,使其转化为简单的物理模型或物理情境的方法.力的合成与力的分解就是建立在力的等效基础上的.即用1个力来代替原来的几个力(或用几个力来代替原来的1个力),若其作用效果相同,则这1个力就是原来的几个力的等效力(或这几个力就是原来的1个力的分力).对于多个力的合成问题,原则上可以依次合成,也可以先两两合成,再把它们的合力分别进行合成.若能采用“先分后合”的等效次序,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把物体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物体所做的运动叫竖直上抛运动,可见上抛运动的特征是:(1)初速度v0竖直向上,(2)加速度恒为重力加速度g,(3)具有往返性。所以上抛运动是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g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由于竖直上抛运动在上升阶段速率减小,在下落阶段速率增大,学生初学时对上抛运动究竟是“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搞不清楚,  相似文献   

15.
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是高中物理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学生实验,高中《物理》第一册(必修加选修)介绍这一实验操作中,确定小球平抛运动中的位置的方法值得我们商榷.在高中《物理》第三册(选修)(1997年版)是这样完成的:  相似文献   

16.
1 参照系变换的几个问题(1)描述物体运动可以选用任何参照系(即可以任何物体作参照物),包括惯性参照系和加速参照系.所有物体都有“同样的权利”、“同样的资格”被看作是“静止的”.因此,把一个运动相对某个参照系的描述按照一定的关系变换为相对另个参照系的描述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隔离法”和“整体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 ,教材中虽然没有介绍和要求。但如果在实际学习中作适当的了解 ,对培养思维能力 ,掌握力学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隔离法”和“整体法”优化 ,解“连接体”竞赛题 ,更能体现它的魅力。1 方法简介 :在解力学问题时 ,若有几个物体一起运动 ,或一个物体同时有几个力作用 ,为了便于分析物体受力情况 ,求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往往把需要的那个物体 ,从整体中抽出来 ,单独分析周围物体对它的作用 ,用力的图示法把作用在物体上的几个力形象地表示出来。这种分析物体受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等效思维,是物理学研究中一种常用的思维方法.例如:利用运动的等效关系,我们可以把平抛物体的运动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根据电流的热效应,我们可以对比交直流电路中的焦耳热求出交流电的有效值等.其实力的合成和分解问题、等效电路问题、等效光路问题以及很多实验的设计原理(如:半偏法测电阻)都是等效原理应用的实证.  相似文献   

19.
吴国勇 《物理教师》2009,30(2):25-27
在高中、大学等物理教材中均有平抛运动、斜抛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等运动学的教学内容,了解和掌握这些抛体运动的规律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由于这些运动较为复杂,要确定物体在任一时刻的位置和速度,达到控制运动的目的,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和掌握这些知识。我们把这些运动分解为几个简单的分运动.但学生还是将信将疑,因为现有的教学设备,还没有这样的实验仪器能直观、生动地演示抛体运动规律.教师只能“纸上谈兵”,  相似文献   

20.
等效法是把复杂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转化为简单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一种科学思想方法。它是物理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在中学物理中,合力与分力、合运动与分运动、总电阻与分电阻、平均值、有效值等,都是根据等效概念引入的。常见的等效法有“分解”、“合成”、等效类比、等效替换、等效变换、等效简化等,从而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匀强电场有许多性质与重力场非常相似,所以在有些电场问题解题的过程中,可以将电场与重力场加以比较,将匀强电场等效类比为重力场中熟悉的模型问题。按照重力场中物体的运动特点去研究问题,可以使学生对物理问题的分析和解答变得简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