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讲授《观察叶片的结构》一节实验课时,为了使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练习徒手切片技术,初步学会制作叶片下表皮的临时装片,我们自制放大的模型来进行演示,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把这一模型的制作和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夏清 《生物学教学》2014,(5):58-59,67
本文从材料选择、切片方法以及实验教法和学法等方面对“制作并观察叶片的装片”实验进行了优化设计,使实验材料易得、现象清晰、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3.
1设计思想 “使用显微镜和模仿制作临时装片”是初中生物学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中对学生提出的技能要求,在高中实验课甚至大学生物类专业实验课中此项技能也是必备的。为了完成制作临时装片任务,我国传统教材和多个版本的课程标准教材中都安排了制作徒手切片实验。但是制作徒手切片难度较大,大多数中学生此项技能掌握情况不理想,切片效果不佳,直接影响到临时装片制作质量,甚至有时在实验课上还会出现学生割破手指的事故。  相似文献   

4.
脂肪鉴定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生物新教材实验一包括 3个实验 ,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中 ,实验材料是浸泡 3h~ 4h的花生种子 ,并且要求学生徒手制作切片。在实际操作中 ,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不能掌握切片技巧 ,切片太厚 ,还有学生在切片时划伤手指 ,既费时又费力 ,影响了实验效果。为此 ,我们对该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 ,节时省事 ,效果显著。  取一粒未浸泡过的花生种子 ,去掉种皮。取一片子叶削去一层 ,形成平面。将该平面或切面放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 ,来回擦几次 ,这样载玻片上就沾上很薄的一层 ,滴 2滴~ 3滴苏丹Ⅲ染液在上面进行染色 ,按教材中步骤制成临时装片 ,放…  相似文献   

5.
在初中生物学课本七年级上册中,任何版本的教材都有一个典型的、学生必做的实验——观察植物细胞。其中,教材以“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为代表详细介绍了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及植物细胞的观察。  相似文献   

6.
在初中植物学课本“观察叶的结构”这一实验中,要求学生用徒手切片法取得叶横切面。但是,在实践中,学生徒手切片的能力较差,自制的装片大都看不清叶内层次,只有借助于现成的永久性切片才能达到实验目的,现介绍一种制作装片的简单易行的方法如下: 1.在实验前1—3小时(视阳光、气温、湿度不同而定),将蚕豆枝叶(或其他双子叶植物的枝叶)插入盛有50%的红墨水瓶中,待叶片上的叶脉微红时,摘取叶片。2.取一张蚕豆叶平展在载玻片上。  相似文献   

7.
正在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教材中,"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是继"观察植物细胞"之后的又一个练习临时装片制作的实验。由于有了第一个实验操作的基础,在难度上较之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实验有所降低,相对来说应该容易制作成功。但是,两个实验毕竟有所不同。在取材方面,无法用肉眼观察到口腔上皮细胞,这就给临时装片的成功制作带来了一定困难;再者,如果在擦拭载玻片、盖玻片过程中不够彻底,取材过少,在盖盖玻片时产  相似文献   

8.
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生物》第一册,“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实验,是初中生物中的重要实验。实验要求学生首先制作洋葱鳞片叶的临时装片,再用显微镜观察。在实验中发现,按教材中所述的制作步骤,学生制作装片的成功率不高。主要原因是  相似文献   

9.
改革传统方法提高实验效果──浅谈对“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改进襄樊市第五中学邹德菊(441021)近些年来,我市许多学校老师都反映高中生物“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学生实验效果不太理想,关键是制作装片后在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洋葱根尖生长点细胞各分...  相似文献   

10.
围绕“探究动植物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一主题,将显微镜使用、植物切片制作和观察、动物装片的制作和观察、生物体的细胞学说4部分内容整合在一起,在真实情境中组织学生进行探究,为在常规课堂教学中使用平板电脑进行项目式学习提供范例。  相似文献   

11.
加强「三指导」实验教学好指导学生做好实验,是培养学生勤动手、多观察、善思考的有效途径。初中《生物》第二册“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的实验,重点是让学生巩固练习制作临时装片,使用显微镜,描绘生物图。这看似初一学过的内容和做过的实验,但又不是那...  相似文献   

12.
高中生物甲、乙种本实验五,是观察果蝇唾液腺的巨大染色体。根据该实验方法步骤(二)装片制作一则,要使唾液腺细胞的细胞核压破,核中的染色体舒展开来,困难较大。要使该实验达到预期的效果,各校通常预备一些永久装片,以作对照观察。经过多年实践,我对本实验装片制作过程作如下改进。一、为了使染色体不易退色,不宜使用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染色。因为龙胆紫溶液容易染成深色,又很快退色。用醋酸洋红液染色的,也容易退色。我们采用的是杭州大学和杭  相似文献   

13.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是高中“生物”(必修 )教材中重要的实验之一。本实验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动手制作分裂装片标本 ,并围绕染色体的出现及变化进行观察 ,来理解有丝分裂的过程。但实验过程中往往发现 ,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极少 ,这对于缺少显微观察经验的学生来说 ,就意味着很少看到或根本看不到分裂期的细胞 ,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 ,改进实验方法 ,制作出分裂相较多的细胞分裂装片是本实验的最终目的。近年来有关本实验材料的处理、染色的改良、标本制作的改进等文章刊载得较多 ,但从细胞分裂日周期性方面探索研究的文…  相似文献   

14.
“临时装片的制作”实验通常先直接演示给学生看,然后让学生实际操作,但效果并不理想,特别是操作顺序、盖玻片的盖法和染色的方法难以讲清楚。利用电化教学工具-投影仪,则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我校在生物科技活动中充分利用生物园的功能.使其成了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基地。一、提供实验材料,开展标本、装片制作我们利用生物园玻璃大棚的条件,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根据生物实验的需要,定向地培植实验材料,如洋葱、菠菜、天竺莫等。除了用于我校的实验教学外,剩余的材料制作永久装片,如:利用石蜡切片技术制作报、茎、叶等的纵、横切片;用洋葱报制作有丝分裂装片,二是大量养殖实验用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水媳、青蛙等。这样做,既满足了一部分生物科技活动学生的需要,使他们懂得了一些基本的切片制作技术和生物解剖知识…  相似文献   

16.
<正> 初一植物学教材中的实验二:《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的实验目的是这样写着:“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初步掌握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和画生物图的方法。”换句话说,这个实验就开始对刚入中学不久的新生进行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绘图能力等多方位的培养了。这是一节为今后打基础的关键性实验,为此  相似文献   

17.
<正> 中学生物实验60%以上的要利用显微镜,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经过特殊手段,使材料先减小其厚度和体积,让光线通过才能观察。通常应用的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切片法,即用刀片将标本切成薄片;另一种是非切片法,它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生物组织分离成为单个细胞或薄片或者将整个生物体进行整体装片。切片法简便,是我们常用的方法。通过切片法制成的玻片标本一般称装片,装片有临时装片和永久装片之分。  相似文献   

18.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生物教师必须加强实验教学.搞好生物实验教学,务须从备好课和上好课入手,而认真备课写好实验教案,更是关键的关键.要备好实验课,必须狠抓下列环节.第一、明确实验目的要求.无论是演示实验或是学生实验,都离不开验证基础知识和培养基本技能两大要求.初中生物第一个实验“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是以训练基本技能为主.而“观察根的结构”则是以验证基础知识为主的实验.高中生物第一个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既要验证基础知识,又要训练基本技能,即不仅要掌握洋葱根尖培养和装片怎样制作的知识,而且训练学生怎样使用高倍显微镜和如何绘生物图的方法.因此我们对每一个实验,首先要明确实验教学目的,并需提出具体可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以往的蛙类骨骼标本制作,在整形和装架过程中固定骨骼多用乳胶。乳胶不易涂抹,凉干时间又长。在实践中改用“502胶”不仅便宜而且凉干较快、易定型。蛙类骨骼标本制作的一点改进@郭世军$黑龙江省农垦佳木斯实验学校!154007  相似文献   

20.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7年级上册第5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中的第1节是“叶片与光合作用”。该节要求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叶的徒手切片,了解并识别叶片的结构,理解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本节内容涵盖了7年级上册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包括光合作用、叶片的结构,徒手切片、临时装片的制作,显微镜的使用,绘图等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本节教学在整册科学课中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