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课堂“插嘴”,通常表现为学生在课堂上有意无意地打断老师、同学的讲话,情不自禁地插上一句自己十分想表达的话语。在大多数教师的潜意识中,课堂“插嘴”多少有些目无师长、扰乱课堂的味道。我对课堂“插嘴”虽谈不上深恶痛绝,但也不喜欢。为了保证课堂教学思路的完整性,为了维护课堂纪律的严肃性,遇有学生“插嘴”时,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中 ,学生常会迫不及待地插嘴。对此 ,有的教师常常给予批评、制止 ,而我却要为“插嘴”叫好。一、“插嘴”能增强学习兴趣学生的插嘴是课堂的润滑剂 ,一句幽默、天真、幼稚的插话会引起大家一阵欢笑 ,笑声使课堂气氛轻松、和谐。儿童脱口而出的插嘴常有 :“这道题还有第三种解法” ,“我不同意这样分段”,“这篇作文选材老掉牙”……对此 ,我从不制止 ,反而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坚持表扬为主的原则 ,使得学生们畅所欲言 ,思维活跃 ,学得轻松愉快。二、“插嘴”能促进主动参与课堂上 ,有的学生的插嘴十分精彩 ,有创意 ,开拓了…  相似文献   

3.
莫燕恩 《广西教育》2009,(19):29-29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学生爱在课堂上插嘴,而且这种事又常常发生在教师正讲到关键知识的时刻。“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忽然一个插嘴,常常令教师措手不及。可以说,插嘴是小学课堂中普遍存在的现象。面对这一现象,许多教师是毫不留情地批评,甚至严厉斥责,生怕学生的插嘴扰乱正常的教学进度。这样做的结果是课堂进度得到了保证,  相似文献   

4.
孟学香 《宁夏教育》2007,(10):31-32
课堂上学生不时出现"插嘴"或"接下话"现象,怎样认识这一现象,教师如何对待学生的插嘴,怎样解决插嘴现象。本期特编辑一组如何正确对待课堂"插嘴"现象的文章,供大家交流学习。  相似文献   

5.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插嘴”是常有的事情。面对插嘴,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反应。许多教师比较反对学生在课堂上随意插嘴,他们认为这样会打乱课堂教学秩序,扰乱师生的思维。笔者认为,插嘴可以使课堂更加灵动、更加精彩。学生的插嘴中,蕴含了许多非常宝贵的课程资源,可以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课堂上常会遇到学生向教师提问、质疑或争辩,我们通常称之为插嘴。有时这个插嘴会把教师弄得十分尴尬。我这个人,性格比较固执,特别是受旧的教育观念影响较深。所以,在过来的多年教学中,课堂上的插嘴现象是很少的。但是,学生间咬耳朵、翻白眼的现象,还是时有出现。  相似文献   

7.
温翠英 《江西教育》2009,(11):15-16
从内心来说,每位教师都希望学生循规蹈矩,上课时秩序井然、一帆风顺,以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因此,上课爱插嘴的学生一般被视为扰乱纪律的顽童,插嘴行为往往被教师排斥、喝斥。然而,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教学是处理教材的艺术,更是善待学生的艺术。”对学生过多地约束和控制,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使课堂变得僵化,少有生气;但若视而不见.又不可避免地会对其他学生和教学造成负面影响。面对课堂插嘴的学生和插嘴现象,您是怎么想的,又是怎样做的呢?  相似文献   

8.
叶澜先生曾经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如今,在课堂教学中时常会有学生在下面插嘴的现象,学生插嘴难免会破坏正常的教学程序,一般情况下是令人反感的,可能多数教师都曾经或多次批评插嘴的学生。这种做法很武断,是不明智的,该文由案例出发,通过对实际课堂的体验,引出了关于"课堂上的插嘴声"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赵吉 《教育文汇》2004,(6):22-22
上了几个月的课改课,老师们都说很吃力。大家都觉得,一年级的学生确实不好对付,他们想怎样就怎样,课堂上总是有些乱。当你在讲台上讲得津津有味时,底下会不时地有个别学生插话,不是打断了老师的话,就是中断了学生的发言。有时,一句“插嘴”,会引起全班学生的轰动,老师再也没法按原计划上下去,只得停止教学活动来维持课堂纪律。  相似文献   

10.
近几天,我发现班上发言很积极的王玲玲同学不举手了。找其谈心,才知道前几天她在我讲课时插嘴,被我狠狠地瞪了几眼,并冷冰冰地训了一句:“就你多嘴 !”她于是上课连手也不敢举了。看着她脸上委屈的泪水,我追悔莫及。 以前,我和大多数教师一样认为学生插嘴有违课堂纪律,所以插嘴学生轻者挨批,重者挨罚。而王玲玲同学这件事使我深刻地认识到这种一概斥插嘴为异端的做法是欠妥的。课堂上学生插嘴,大多是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情不自禁地主动发言,这正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表现。因此,教师应改变老看法,不能总认为学生…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条件下的教学景观传统的“问答式”、“说听式”教学,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堂”:学生不敢越雷池半步,只有先举手再发言、只有经过老师的同意才可以发言,课堂上一般不会出现“学生插嘴”的现象。然而,新课程倡导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研究者,在这种宽松、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学生插嘴”现象的产生是合情合理的、无可非议的,它不是“乱”、而是“活”,它是新课程条件下的教学景观。具体表现学生插嘴,当教师在讲解、引导或统一要求时,学生突然给你一句意想不到的话;同…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许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都会遇到“学生插嘴”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学生插老师的嘴,当教师在讲解、引导或统一要求时,学生突然给你一句意想不到的话;学生插同学的嘴,当同学在提出一个问题或解决一个问题时,有的学生会无意识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这两种现象给老师们多少担心、多少困惑、多少欣喜与多少思考啊!  相似文献   

13.
随着对有效教学的深入研究,尊重学生个性,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早已成为了信息技术教学的共识.然而,一个小小的话题,引发了信息技术教师之间的争议:在追求有效教学的信息技术课堂中,是否可以允许学生"插嘴"? 有的信息技术教师认为,"插嘴"是一种无视课堂规则的表现,对"插嘴"的默许,将导致从众心理之下更多学生的插嘴,学生注意力易分散,讨论易失去焦点,不利于学生智慧的生成,这样的信息技术课堂,将会变得低效,甚至无效.有的教师则意见相左:"插嘴"反映的是学生思维的投入、活跃,是学生智慧的闪现,七嘴八舌正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浓厚的兴趣,广泛参与中多维的对话,恰恰反映了教学的有效性,不许插嘴乃至加以批评,是对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扼杀,是与有效教学理念所倡导的尊重个性、参与体验以及建设多维对话环境精神相悖的.对于,"插嘴"笔者有以下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14.
张安明 《考试周刊》2009,(39):172-172
学生的插嘴现象是当前新课程指导下的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种普遍现象。本文围绕这一现象,阐述了生物教师如何把学生的插嘴作为一种资源来为课堂服务,让生物课堂因学生的插嘴而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15.
在我们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时常会遇到"学生插嘴"的现象。一般表现为:当教师在讲解、引导或统一要求时,学生突然给你一句意想不到的话,学生插老师的嘴;当同学在提出一个问题时,有的学生会无意识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学生插同学的嘴。这些现象给我们有多少担心、多少困惑、多少欣喜与多少思考!  相似文献   

16.
<正>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为追求教学的精确有效,学生不敢越雷池半步,一般不会出现"学生插嘴"现象。然而,新课程提倡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就会遇到此种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教师不但要更多地给予赏识,还要懂得尊重和鼓励"学生插嘴",让"插嘴"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陈旧的课堂教学,导致许多学生有问题不敢问也不想问,阻碍了学生思维上的发展,限制了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可是现行的宽松、融洽的课堂教学中,也出现了令人头疼的问题——学生"插嘴"。我们教师该如何正确对待这一现象,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成为学习的主人呢?  相似文献   

17.
随着对学生的评价手段和形式多样化,课堂气氛显得活跃与轻松。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经常碰到"学生插嘴"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学生插教师的嘴——当教师在讲解、引导或统一要求时,学生会突然给你一句意想不到的话;学生插学生的嘴——当同学在提出一个问题或解决一个问题时,有的学生会无意识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相似文献   

18.
曾经,我挺恼恨在课堂上“插嘴”的学生,因为,有时你正讲得兴起,学生一插嘴就会打乱思路。可往往当我严令禁止学生插嘴后,课堂又会陷入死气沉沉的困境。于是。我慢慢地明白了,学生在课堂上插嘴是一种主体意识的体现,它反映出学生的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尽管这种现象有时会扰乱课堂。但禁止不是好的解决办法。如果我们老师能够给予其合理、宽容的对待,并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导,就能巧妙地使之成为一个教学契机,让课堂教学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19.
曾经,我挺恼恨在课堂上“插嘴”的学生,因为,有时你正讲得兴起,学生一插嘴就会打乱思路。可往往当我严令禁止学生插嘴后,课堂又会陷入死气沉沉的困境。于是。我慢慢地明白了,学生在课堂上插嘴是一种主体意识的体现,它反映出学生的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尽管这种现象有时会扰乱课堂。但禁止不是好的解决办法。如果我们老师能够给予其合理、宽容的对待,并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导,就能巧妙地使之成为一个教学契机,让课堂教学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20.
小议插嘴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空前的体现,学生插嘴的现象也随之越来越多地涌现在数学课堂上。针对课堂上学生的插嘴现象,我们要做出理性的思考。首先应肯定的是学生插嘴现象是无可非议的,它是学生上课时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的表现,它的产生也可以说是新课改中涌现的一种正常的、合情合理的现象,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它定义为学生的恶意捣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