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娅 《青年记者》2013,(20):129
电视戏曲是我国最具民族文化特色、最为独特的电视艺术形式,以下浅谈几点发展电视戏曲栏目的建议:一、发展之点:栏目创新,元素融合。栏目形式要创新,内容要创新,栏目的主题更要提升。当然戏曲本身也必须与时俱进,在传播戏曲经典的同时要关注戏曲新秀,充分展示优秀戏曲新星的功底和风采,激发更多受众对戏曲的兴趣。二、发展之源:立足本土文化,打造品牌栏目。俗话说,  相似文献   

2.
中国电视戏曲栏目的发展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戏曲栏目是戏曲电视传播的重要形式.在当今纷繁多彩的电视荧屏上,存在着类型多样的戏曲栏目,它们对于戏曲艺术的传承和发扬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我国电视戏曲栏目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全国地级以上电视台开办的戏曲栏目进行调研,对电视戏曲栏目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促进电视戏曲栏目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黄艺 《青年记者》2008,(12):106
在中国电视的起步阶段,戏曲曾一度占据荧屏的半壁江山,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戏曲艺术如今已快被挤出主流艺术市场.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戏曲文化的精髓?作为肩扛地方戏曲传播普及重任的地方电视台和戏曲工作者,就要学习地域文化,深入了解当地戏曲的特点.多制作一些喜闻乐见的,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地方戏.通过各种活泼清新的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形成自己特有的鲜明浓郁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4.
《梨园春》是河南电视台的品牌戏曲栏目,二十年多来,栏目将自己的戏曲内容紧扣时代脉搏和广大观众们的收视需求,成功实现了将本土戏曲文化和传统戏曲文化艺术资源的整合。本文主要从《梨园春》品牌标志的设计、本土化品牌的打造、品牌的拓展及栏目品牌形象的提升几个方面入手,重点分析《梨园春》栏目是如何逐步实施其品牌建构的。  相似文献   

5.
《梨园春》是河南电视台至今唯一一档戏曲类电视栏目,栏目将自己的戏曲内容紧扣时代脉搏和广大观众的收视需求,其精准的定位及高质量的节目内容也使栏目有着众多忠实的观众群,成功实现了将本土戏曲文化和传统戏曲文化艺术资源的整合。  相似文献   

6.
舞台戏曲是一门综合性的表演艺术,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文化的创新发展,大众娱乐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形式,使舞台戏曲面临着唯有创新,才能发展的严峻形势。笔者通过介绍广播戏曲节目《古腔焕新韵一瓣振瓯声──新版高机与吴三春的赏析》的创作过程,既阐述了舞台戏曲的创新发展之路,同时也说明了,广播戏曲节目其实是舞台戏曲艺术的最佳阐释者,为戏曲创作者和戏迷们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7.
杨飞 《传媒》2019,(12):61-62
《戏码头》是湖北卫视精心推出的一档原创戏曲文化类节目,也是湖北振兴武汉戏曲“大码头”2018年十项重点工作之一。其主题紧扣“传承文化,品味经典”,旨在通过戏曲经典演绎、情境故事讲述、跨界观察欣赏以及戏曲演员真人秀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和呈现方式,彰显中国戏曲艺术背后的文化内涵、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让戏曲走进千家万户,让青年人得到戏曲文化的滋养。这档全新的戏曲节目,完成了传统戏曲综艺节目的升华蜕变,赢得了业内外的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8.
李雁 《北京档案》2006,(7):28-29
建国以来,我国的戏曲表演团体都组成了国有性质的事业单位,由此形成的艺术活动档案一般都由相关组织收集和整理.但是,民间自发开展的民俗文化艺术活动所形成的非物质形态的艺术档案,长期以来却缺乏专人负责收集和整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来源于民间的戏曲艺术活动近年来出现衰退的迹象,因此抢救和整理民间戏曲文化艺术档案显得越来越迫切.  相似文献   

9.
卢纲  卢璟 《新闻前哨》2020,(2):56-57
《戏码头》,是湖北广播电视台2018年10月推出的一档戏曲文化综艺节目。该栏目一经推出,在全国戏曲界和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在央视索福瑞35城市组收视排行中,《戏码头》栏目收视率排名持续赢得同时段全国卫视前六至前八的佳绩,跻身省级卫视强势综艺栏目之列,。国家广电总局将《戏码头》栏目评为2018年中国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总局监管日报刊发《湖北卫视<戏码头>打造戏曲传播平台,探索大众表达方式》,对该栏目作了充分肯定。《戏码头》栏目从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着复兴武汉戏曲大码头的使命,呈现出较强的创新特色。  相似文献   

10.
李多 《记者摇篮》2007,(6):79-79,36
戏曲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财富之一。戏曲广播是我国独有的广播文艺形式,并在整个文艺广播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编播的《戏迷茶座》是阜新人民广播电台唯一的一档戏曲直播节目,深受广大听众喜爱。做好这档节目感到责任重大。编辑工作是一门  相似文献   

11.
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和精粹,蕴含着深厚绵长的文化底蕴,镌刻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基因。管弦丝竹上的喜乐团圆,斧钺钩叉里的忠义仁勇,滋养着民族生命力,激发着民族创造力,熔铸着民族凝聚力。河北广播电视台虎年春节推出的《盛世梨园春——2022年春节戏曲晚会》为全国人民展现了传统戏曲文化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2.
电视戏曲栏目《梨园春》是河南电视台的品牌栏目。在戏曲行业饱受现代传媒和其他娱乐方式冲击的今天,一档以传统戏曲为主要内容的电视栏目风风雨雨经历了十年,由稚嫩逐渐成熟继而走向辉煌。《梨园春》成功的重要原因一是将传统戏曲和现代传媒——电视联姻,使观众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喜爱的戏曲节目。二是定位准确。栏目制作者深知河南是戏曲大省,戏曲底蕴深厚,是开办戏曲栏目的牢固基础。三是走平民化道路。  相似文献   

13.
王洁 《青年记者》2013,(20):128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发生了很大变化,戏曲艺术遭遇困境,有的甚至濒临失传。探寻传统戏曲在新的文化生态环境中的保护与发展之道,在保留原有艺术特质的基础上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当务之急。电视戏曲节目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与现代化电视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它运用电视技术的手段,突破了戏曲舞台艺术的  相似文献   

14.
提到地方电视戏曲节目,人们自然会提到《梨园春》。《梨园春》一步步走来,发展成为目前被全国电视观众及广大戏迷认可的全国屈指可数的地方戏曲品牌栏目《梨园春》如何根据时代变化进行品牌调整战略?如何让自己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对电视戏曲的历史和形态进行梳理,对其概念进行界定,对其类型进行划分之后,重点分析了“电视戏曲栏目”这一新的节目形式的特点,以及当前电视戏曲栏目所面对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6.
相忆 《视听纵横》2007,(2):72-74
戏曲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戏者,以虚中生戈","曲"者,音乐因素也,合起来讲,中国传统戏曲艺术是在音乐的气氛中虚拟地表现生活。中国戏曲从宋、金时代算起,有七百多年的历史,但若从它的酝酿期算起就一直可以追溯到中国文化的黎明时期,如周代的歌舞,傩礼中用以驱疫的"方相氏"等等。鸦片战争以  相似文献   

17.
毕勤 《新闻爱好者》2012,(16):85-86
作为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形态,戏曲无疑是民众心中绚丽的奇葩。她踏着历史的脚步一路走来,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舞台上演绎情仇、诠释人生、抑恶扬善,于嬉、笑、怒、骂、颂、歌中传承着文明  相似文献   

18.
徐碧涵 《视听》2018,(6):36-37
在中国动画民族化的文化背景下,动画人积极寻找中国动画的新形式,甚至一味模仿国外动画作为解危释惑的良方,以摆脱发展困境。但事与愿违,我们需要的是一条可行的中国动画发展之路,而融入传统文化是一个有效的开端。戏曲是中国独有的文化产物,以其在动画中的文化积淀为基础,研究戏曲艺术在中国动画中的提取形式,总结其应用规律,创作出符合时代发展的中国动画,并得到国内外认可,对中国动画民族化发展具有深刻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梨园春》:品牌戏曲栏目的成功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今天,在多元文化形态并存的今天,在戏曲艺术面临严峻挑战的今天,河南电视台的戏曲栏目《梨园春》却红红火火.历经十年而不衰,不断开拓出戏曲艺术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20.
戏曲电影是电影中一种独特的存在形式,它既包含了电影视听的本质,也容纳了戏曲程式化的模式。河南戏曲电影在自身形成与发展的同时,也从题材、主题、形式、语言等方面传承了中原文化特质。河南戏曲电影与中原文化二者相辅相成,中原文化影响了河南戏曲电影,河南戏曲电影也促进了中原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