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批评报道与生活型受众南方日报李棠辉,曹轲新闻报道要贴近生活、贴近读者,这一原则的确立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作为新闻报道形式之一的批评报道,同样要贴近生活、贴近读者,对此恐怕也不会有人反对。然而,批评报道如何收到贴近生活的效果呢?我们想,研究一下批评报...  相似文献   

2.
批评报道是整个新闻报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舆论监督的一个主要手段。写批评报道如何做到“无懈可击”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一、从宏观上准确把握被批评事件(人物)的典型性是批评报道有否说服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批评报道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媒体通过公开揭露社会上的一些违法乱纪、违背道德的典型事例,形成强大的舆论震撼力。可以说,批评报道树立了新闻媒体扶正祛邪、伸张正义的良好社会形象。无庸讳言。现在,一些媒体尤其是一些地方媒体,批评报道的功能有所退化,作用逐渐弱化。表现最明显、最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就是,批评报道中屡屡出现“隐其真身”的  相似文献   

4.
刘志宣 《新闻大学》2006,270(3):91-93
"批评性报道"这一提法,不仅与新闻报道本质意义难以吻合,而且极易导致操作上的负效应,以至媒体批评权无限扩大,报道的客观性、公正性丧失.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批评性报道"提法是否科学提出质疑,以划清新闻舆论监督功能与主观性批评文体的界限,进一步明确新闻报道的职责.  相似文献   

5.
在新闻报道中,因为批评报道嫉恶扬善而让受众青睐。批评报道的宗旨是通过行使舆论监督的职能来促进问题向积极方向转化。这样,如何增强批评报道的新闻价值就成了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批评性报道作为新闻媒体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能,近几年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通过它,人们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看到不同色彩的社会。因此,批评报道也成为社会各界最为关注和期待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不少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时,不断推出严厉公正、  相似文献   

7.
新闻报道要真实,真实、准确更是我们批评报道的生命力所在。舆论监督报道是一把双刃剑,  相似文献   

8.
李婷婷 《新闻世界》2013,(6):309-310
实事求是是新闻事业的生命和灵魂,是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的精髓。它不仅是保证新闻报道真实的前提条件,也是新闻报道取得人民信任的基础,对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具有重要性。不论是在正面报道、批评报道还是对外报道中都应该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报道原则,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闻事业,这是党赋予我国新闻媒体的崇高使命。  相似文献   

9.
消息源在新闻报道中处于重要地位,在新闻批评里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由于新闻批评的一些特点,以及对所批评对象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有一些报道为了保护消息源将其匿名。这种特殊使用也会导致一些问题,记者在处理时应进行更加全面的考虑。  相似文献   

10.
按照新闻报道惯例,往往是对反面新闻进行舆论批评监督,对被报道对象进行曝光。可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舆论批评监督的大环境所限,加之各种原因,也经常出现记者冒着风险采访,到了发稿时,稿子却不明不白地被枪毙的现象。于是这条批评报道不了了之。然而,笔者做了一次大胆尝试,反面新闻舆论批评监督曝不了光时,进行正面报道,其效果远远超过了批评报道。  相似文献   

11.
新闻报道一般要经历从选题到采访再到写作这一生产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选题居于首发位置.新闻选题是新闻报道的出发点,就新闻批评而言,只有过好了选题关.新闻批评才能得以健康有序的进行。新闻批评的选题既具有一般新闻报道的选题规律,同时批评报道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新闻批评在选题上有特殊的要求。总的来说,新闻批评的选题应把握“两不”、“三点”、“一小”“两不”是:一不“四面出击”。四面出击指的是新闻单位开展新闻批评时批评对象和范围过宽、过泛,滥用新闻批评。“四面出击”是文革遇风,早就应该遭到摒弃。我国目前正沿着…  相似文献   

12.
杨丽 《现代视听》2013,(3):79-80
时政新闻报道是电视台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时政新闻报道的内容、形式多年已形成定式。新形势下,时政新闻报道的改进提上日程,回归生活常态、感染观众、批评报道应该是方向。  相似文献   

13.
《家报》作为都市生活类报纸,批评报道是自创刊以来就一直坚持的新闻报道形式之一,很受读者的欢迎。但做记者的都知道,批评报道也是最易“惹祸”的报道形式。那么,在采写批评报道时,如何把握分寸,使问题得以解决而又不激化矛盾呢?我们结合自己的工作.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4.
王珏 《新闻采编》2001,(6):26-27
舆论监督作为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功能,在党报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各样的新问题、新情况不断呈现,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更好的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照片的直观特征突出了批评报道的客观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对于从事批评报道的记者,新闻真实性原则要求其在采写和发表新闻报道时,要客观公正,力求全面地看问题,防止主观性、片面性,努力做到从总体上、本质上把握事物。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们,文字报道固然能体现新闻真实性及客观性的原则,但有些新闻  相似文献   

15.
批评报道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媒体通过公开揭露社会上的一些违法乱纪、违背道德行为,形成强大的舆论震撼力。可以说,批评报道树立了新闻媒体扶正祛邪、伸张正义的良好社会形象。同时在现代社会千家万户关心的莫过于批评报道。由于批评报道揭露时弊鞭挞丑恶,反映了百姓的心声和愿望,体现了舆论监督的力量,因而受到社会和观众的高度关注。然而,做好批评报道不容易,特别是做好地方批评报道更是不容易。  相似文献   

16.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对媒体批评的反弹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新闻官司也越来越多。于是,如何增强批评报道的自我保护,保证舆论监督的顺利进行,便成了新闻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精心策划,认真准备,不打无把握之仗。新闻报道特别是批评报道是一项政策性很强、非常严肃的工作,一定要认真对待,谨慎从事。首先要选准题目。批评报道要克服随意性,  相似文献   

17.
在新闻报道中,读者比较广泛、反应比较强烈的,要算批评报道了。批评报道搞得准不准,对报纸信誉影响很大;特别是党报开展批评,是替党和人民立言的,本身就有其严肃性、权威性,尤须讲究准确性。目前批评不准确的情况还时有发生,要求党报把批评搞准确的呼声很高。新闻界如何运用好批评这个武器,也亟需认真总结一下其中的经验教训。综合报纸对一些不准确的批评性报道的检查情况,其中  相似文献   

18.
批评报道是整个新闻报道中的重要组成部份,也是舆论监督的一个主要手段。因此,写好批评报道,并使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相统一,是党报记者的一个基本职责。笔者认为采写批评报道如何做到“无懈可击”,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并就此谈点实践体会。 一、从宏观上准确把握被批评事件(人物)的典型性是批评报道有否说服力的关键。 写批评报道难,不仅仅难在被批评单位或个人对记者的调查采访往往采取不合作态度,如敷衍搪塞,冷眼相对,推托躲避乃至拒绝阻挠等等,更难在如何对所批评事件(人物)的性质作准确的宏观把握,如果批评对象  相似文献   

19.
负面报道也称批评报道,它是新闻报道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新闻舆论监督的重要职能。正确引导好负面报道,不仅可以有力地扼制社会丑恶现象,也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的建立。当前,在坚持正面报道为主的原则下,如何正确引导好负面报道,是新闻部门十分值得下力气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批评报道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舆论监督, 协助有关部门采取积极措施,变被动为主动的宣传形式。按理说, 成功的批评报道,应该有始有终, 有头有尾。但是,在现实工作中, 有头无尾的批评报道并不鲜见。具体表现为:批评报道刚开了个头,读者正盼着“下文分解”,却杳无音讯了;报道行程过半,正待主题步步深入,文章层层拓展, 事件逐步明朗之时,却嘎然而止; 整个报道尾声将至,眼看就要“雨过天晴”,读者就要拍手称快时,下文突然无可奉告。仔细分析和总结,造成这种局面不外乎以下四种原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