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播对农节目弱化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播的优势在农村,广大农民需要广播,更需要实用的农业节目。目前广播对农节目的数量很少,质量不高,很难满足新形势下广大农村听众的信息需求。因此,如何扭转目前广播对农节目弱化的现象,提高广播对农节目的数量和质量,为农民听众提供更大的帮助,已成为广播媒体服务农业、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经济建设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高坤 《新闻爱好者》2010,(11):168-169
在对象性节目日趋发展成熟的今天,对农节目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通过对中央电视台《乡村俱乐部》、湖南卫视《乡村发现》等对农节目的主持人风格特征的研究,发现从上到下的对农节目需要解决好主持艺术的定位问题。从对农节目的内容、节目的形式和受众群的多元化调查发现,对农节目必须在内容上贴近农民、在形式上突破创新,重视观众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心理需求。同时,对农节目主持人要增强现代传媒意识,按照农村社会发展的规律进行创新和拓展,使主持风格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长期从事对农宣传主阵地的县级广播,面对农村变革和发展实际,而对农民生产和生活现状,如何做到胸中装着农民群众,坚持“三贴近”,坚持本土化,切实为农民群众传递信息,传授知识,传播文化,把农村节目办得入脑入耳。这是我们媒体人当前和今后长时期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平心而论,近年来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宣传报道数量不少,但真正能满足农民听众的节目却不多。我  相似文献   

4.
广播对农节目的现状与我国的农村经济和文化发展密切相关。当前,由于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广播对农节目存在着总量不足和内容单一等问题,广播节目难以满足新时期农民朋友的需求。只有加大资金投入,升级广播节目的硬件设施,通过多种方式扩充稿源,提高广播节目工作人员对农村、农业的专业认识,使对农服务能够"顺民心、暖民心、稳民心、聚民心"。新兴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利用科技创新对农广播节目形式,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广播对农节目的必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河北电台农村广播即将成立一周年,开播一年以来我一直担任戏曲节目的主持工作。戏曲节目虽然属于文艺节目,不如对农经济、科技类节目那样针对性强,但它在满足农村听众的文化需求方面也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对戏曲广播主持这一工作的认识,主要是在主持《梨园风》节目之后形成的。随着实践中经验的积累,随着农村频道戏曲节目在听众中的影响日益扩大,我越来越感到岗位的重要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在县级台站的广播宣传中,对农村广播节目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所办的节目首先应该考虑如何满足农民的需求.而作为主持这一节目的播音员来说,能否使用自己播出的节目吸引农村听众,激起农民的情趣,成为农民的知心朋友和贴心人?节目中有声语言的表达是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一、板块节目与对象性节目的关系。人民台特别是省级人民台,覆盖面大,听众群极其广泛,听众的层次、水平、爱好又各不相同。对于较大规模的听众群,如农业大省中的农民,只有板块节目是不够的,还要考虑到继续开办对象性节目,以满足大听众群的  相似文献   

8.
广播对农节目弱化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广播对农节目是一个长寿节目,广播70%的听众在农村,广播的优势在农村,广大农民需要广播,更需要实用的农业节目。在全社会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今天,  相似文献   

9.
陈曦  赵燚 《中国广播》2005,(6):15-16
在辽宁,每晚7点,很多农民都会打开收音机,收听《今日黑土地》节目。他们说:宁舍一顿饭,不舍《今日黑土地》!《今日黑土地》是辽宁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台的一档对农广播节目,一贯秉承“为农民服务、替农民说话”的宗旨,以满足农民听众的现实需求为已任,及时反映农村、农民和农业生产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力争成为村头的政策宣传员,田边的科技推广员,家  相似文献   

10.
对农节目是历史较为悠久的对象性节目。所谓对象性节目,它的主要特点就是有比较明确的、按某一性质归类的传播对象,那么对农节目的主要听众也就是农民和与农村、农业关系较为密切的听众。正是由于对农节目办的历史比较长,传播对象明确和农字话题的局限,长期办下来,往往碰到这样几个困难:首先是节目办的时间比较长,办节目的采编人员年龄比较大,这些同志传统的农业知识、传统的农村风格较为熟识,而对农业新知识、农村新风貌并不是很了解,已难以担当引导农民学科技、奔小康、树新风的重任;二是由于地域限制和农字话题的局限,采编人…  相似文献   

11.
办好对农电视节目不仅是满足广大农村电视观众的需要,也是媒体自身的责任与担当。然而,随着媒体向市场化、产业化的转移,受成本要素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制约,一些地方台自办的对农节目出现了数量少、质量低、实用性不强、针对性不够、与农村受众的需求相去甚远等诸多问题。如何让对农电视节目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喜爱,成为展示农村新变化、宣传农业新成就、提供农业新信息、讴歌农民新形象、促进城乡和谐的一个良好的平台和载体?笔者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必须从创新节目内容、创新节目形式、拓宽宣传渠道等三个方面着手,使对农节目(栏目)常办常新,永葆魅力。  相似文献   

12.
《希望的田野》、《农村大市场》、《农村新世纪》、《海楠说农村》,——说起这些耳熟能详的节目名称,很多朋友都有印象——这是浙江电台对农节目走过的路程。十多年来,节目名称在变,但节目为农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没变;十多年里,节目不仅得到了浙江农民的喜爱,在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周边省市亦拥有广泛的收听群。目前,在浙江省级媒体中,《海楠说农村》是睢一一档专门面向农村听众的广播节目。  相似文献   

13.
县级电台面对的听众群,农民听众达80%以上。县级广播电台办好《对农村广播》节目,对于提高电台受众率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工作实际,阐述了县级广播电台如何办好《对农村广播》节目,以及提高受众率的具体做法,值得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14.
交通广播节目由于独特的听众群——以司机朋友为主,所以这就约束了她的节目定位一定要通俗化、大众化,当然司机听众群中也不乏文化品位高的听众,但是从大  相似文献   

15.
郑维丽 《视听界》2006,(4):93-93
纵观全国各地对农广播节目,宣传效果最好、最受农民欢迎的节目,莫过于由农民、农业专家、致富能手等参与的热线直播互动节目了。安徽人民广播电台农村节目《金色田园》中的一个每天25分钟的互动子栏目“助农热线”,在广州赛立信权威传媒调查公司进行的2005年听众调查中,位居该省广播同时段收听率第一位。笔者认为,办好这类互动节目,并不断进行拓展和延伸,是农村节目为“三农”提供优质服务的一条新的重要途径。一、充分发挥广播互动优势,调动社会各方力量直接参与节目。传统的广播宣传方式以“我播你听”为主,听众很少直接参与,特别是农村,…  相似文献   

16.
我们的听众,主要分布在农村.无论从拓展广播市场考虑,还是从服务好听众考虑,我们都应办好对农广播节目.如今,在国家对"三农"(即农村、农业、农民)工作高度重视的大背景下,专业的对农广播频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节目内容也较过去有了很大的改进.  相似文献   

17.
河北电台新闻频道的对农节目和河北电台同龄,经过56年的风雨历程,由原来的《对农广播》演变为现在的《希望的田野》。作为河北电台唯一一档对农直播板块节目,《希望的田野》从深度和广度上关注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努力做到权成性、服务性和贴近性的统一,力争办成“三农”领域的资讯平台、农民可信赖的朋友、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通过不断地改版和创新,节目以丰富多彩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亲切朴实的风格赢得了听众的肯定、专家的认可。为进一步提高节目质量、加大对农宣传力度、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新闻频道邀请专家学者举行研讨会,共同为《希望的田野》把脉问诊,共谋发展大计。本期摘发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三农”政策利国利民,“三农”宣传必须做好。我们江西人民广播电台开办农村专题节目已有50多年的历史,我们的体会概括一句话就是要以爱农、近农、为农的精神,全身心做好对农节目。我们台现有两档农村专题节目:《对农村广播》节目和《科技助农》热线咨询直播节目。《对农村广播》节目历史最久,是我们台传统的品牌节目,在周边许多省份,甚至东北,西北地区都有听众。《科技助农》热线直播节目则是新世纪紧扣“三农”开办的一档新节目。从听众热情洋溢的来信和电话.可以看出他们对这两个节目的喜欢程度。如江西彭泽县一位  相似文献   

19.
魏波 《新闻前哨》2020,(2):61-62
"接地气",是时下新闻界比较流行的词语之一。对农节目不同于其他领域新闻产品,它的受众以农民为主,"接地气"显得更为重要,本质上就是节目要符合本地三农实际,贴近农民真实生活,反映他们的实际需求和真实愿望。对农节目主持人要"接地气",就是主持人要自然、真实,与农民群众打成一片,以平民化的角度,了解农民的意愿和需求,成为农民的朋友,而不是事事浮于表面,让自己高高在上,和受众群格格不入。对农节目就像一座架在农民和政府之间的连心桥,对农节目主持人就是农民的代言人,在政府和农民之间起到沟通和连接的作用,因此对农节目主持人能否"接地气"是做好农业节目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施媛媛 《新闻传播》2009,(12):89-89
大丰是一个农业大市.广播节目的受众大军主要是农民。那么,作为广播媒体,在对农节目宣传上有着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节目制作成本低、频率覆盖范围广、宣传内容通俗易懂。可是,一直以来,在网络和电视等强势媒体的竞争下,即便是在农村,广播仍然受到农民的冷落。所以.如何提高广播对农节目收听率.使农村广播节目获得更广泛的听众,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下面,以我台改版后的《乡间回响曲》节目为例,谈谈对提高对农节目广播收听率的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