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天,一个吝啬鬼路过一个西瓜摊,卖瓜人想捉弄他一下,于是高喊:“卖瓜喽,大西瓜:甜得舍不得卖!”吝啬鬼一听,急忙挤到摊位前挑来拣去:“多少钱一斤?”卖瓜人笑着说:“人家都卖五毛钱一斤,我这是自家地里种的,便宜你,就两毛钱一斤吧!”吝啬鬼听了,乐得合不拢嘴,连忙挑了两个大西瓜,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相似文献   

2.
有一天,一个吝啬鬼路过一个西瓜摊,卖瓜人想捉弄他一下,于是高喊:“卖瓜喽,大西瓜,甜得舍不得卖!”吝啬鬼一听,急忙挤到摊位前挑来拣去:“多少钱一斤?”卖瓜人笑着说:“人家都卖五毛钱一斤,我这是自家地  相似文献   

3.
巧惩瓜贩     
看完电影,已经是中午了。我渴死了!瓜摊前摆着个牌子,上面写着:“大西瓜,甜得舍不得卖!”我得品尝一下!西瓜多少钱一斤?人家都卖两毛钱,我是自家地里种的,只卖一毛钱。真便宜!买两个。飞行猪买了两个最大的。哈哈,吃大西瓜了。打开瓜才发现,是地地道道的生瓜。你不是说瓜甜得舍  相似文献   

4.
《家教世界》2011,(11):48-48
一个吝啬鬼路过一个西瓜摊,卖瓜人想捉弄他一下,于是高喊:“卖瓜喽,大西瓜,甜得舍不得卖!”吝啬鬼一听,急忙挤到摊前挑来拣去:“多少钱一斤?”卖瓜人笑着说:“人家都卖五毛钱一斤,  相似文献   

5.
狐狸的骗术     
一天,狐狸来到笨笨猪的水果摊前,说:"哟,笨笨猪,卖西瓜啦,我正渴得很,想买个西瓜吃吃,多少钱一个?""大瓜2元钱一个,小瓜1元钱一个,买多少?狐狸大哥。"  相似文献   

6.
有个人在大街上卖西瓜,他的西瓜很便宜,而且买一个送一个,所以有很多人都买了他的西瓜。可回家切开一看,西瓜里面已经全变质了。苏格拉底听说了这件事后觉得很气愤。第二天,苏格拉底恰好遇见了那个卖瓜的人又在卖西瓜,他便上前问道:“这瓜怎么卖?”  相似文献   

7.
有些数学问题,从条件出发顺向思考很难找到答案,那么不妨倒过来想一想,再加上表格的帮助,就显得容易多了。例1李大妈卖西瓜,第一次卖出去全部的一半少1个;第二次卖出去剩下的一半多1个;第三次卖出剩下的一半多2个,这时李大妈还有4个瓜没卖。她原来共有多少个西瓜?分析:由"第三次卖出剩下的一半多2个,这时李大妈还有4个西瓜没卖"可知,李大妈1  相似文献   

8.
车马无喧     
张海蕴 《师道》2023,(1):55-56
<正>最近看了几篇张大春的散文,其中有提到春联的篇什,使我不由得想起故乡以及与过年相关的种种事情来。那时候年味颇浓,进入腊月二十,街上便时不时传来鞭炮的声响。那一定是卖鞭炮的在显摆自家的鞭炮又靓又响,就像卖瓜的随手切几块瓜给围观者尝尝。那时候鞭炮的种类挺多,有一种我们当地人叫做“气火”的,也叫“两响”。顾名思义,就是点火后,“嗖”的一下飞起来,像鼓足了风的风筝,然后接连能听到两下爆炸的声音,又刺激又期待。还有摔炮、砸炮、滴滴机,诸如此类,都是给小孩子玩的。还有一种俗称“地鼠溜子”,  相似文献   

9.
智慧是指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语文的智慧,应该给人以理性的启迪和纯美的享受,它往往在教学思路的设计和教学行为的产生中显现。智慧的语文源自于教师观念,生发于语文课堂,生成于语文生活。一、简单:智慧语文的根植土壤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乡下人到集市上去卖瓜,在瓜摊上竖起一块招牌,上书四个字:"此处卖瓜"。有人对他说,招牌上的"此处"是废话,瓜已经摆在这儿了,还用标出"此处"吗?于是卖瓜的把"此处"二字擦了。又有人对他说,"卖"字也属多余的,这么多的瓜不卖还能自己吃?于是卖瓜的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代有这样一个卖瓜问题: 某小贩把他所有西瓜的一半又半个卖给第一位顾客,把余下的一半又半个卖给第二位顾客。就这样,他总把所余西瓜的一半又半个卖给以后的每位顾客,卖给第七位顾客以后,他已经一个西瓜也没有了。这个小贩原来有西瓜多少个?  相似文献   

11.
[题目]甲、乙两个农妇共带了100个鸡蛋到市场上卖,甲带的多,乙带的少,结果她们却卖了同样多的钱。农妇乙对农妇甲说:“如果我有你那么多鸡蛋,我就能卖54元钱。”农妇甲对农妇乙说:“如果我有你那么多鸡蛋,我只能卖24元钱。”同学们,你们知识甲、乙两个农妇各带了多少个鸡蛋到市场上卖吗?每个鸡蛋她们各卖了多少钱呢?  相似文献   

12.
严文华 《大学生》2012,(Z1):135
我曾应邀到石河子大学讲学。新疆,是我的故乡,石河子却并不熟悉。在短暂的接触中,深深地喜欢上这座城市,因为这是一座被爱浸润的城市,石河子人比大都市人更幸福地生活着。在石河子大学校园,我看到树荫下有多个卖西瓜的摊位,旁边有几排桌椅,总是坐满了人。瓜摊边有一个大水缸,里面泡满了西瓜。不时会有人走过来捞起一个买了吃,卖瓜人又"扑通"丢进一个大瓜。我正看得出神,听到两个女生和卖瓜人对话:"你帮我们挑一个瓜吧!我们要带回宿舍吃。""好嘞!"卖瓜人是个帅气的小伙子。付好钱,女生又说:"这个瓜肯定是好瓜吗?"小伙子说:"我挑的肯定好。""那……帮我们杀开吧!我们一人一半抱回  相似文献   

13.
去年夏天,我家来了个小亲戚,还不满十岁。一天楼下来了个卖瓜的,她一心想吃,却又不好直说,又看我们没有去买的意思,便对我说:“你看,这个卖瓜的真坏,光在楼下吆喝来馋人!”尽管她表面上在谴责卖瓜的,但实际上想吃瓜。  相似文献   

14.
“卖瓜喽,又大又甜的西瓜,10元钱2/个哟!”牛大伯在动物集市的十字街头卖西瓜。上午他卖出30个西瓜,收入150元。下午他继续卖西瓜,他想:下午买瓜的人少,就改卖10元3个。30个西瓜很快卖完了,收入100元。  相似文献   

15.
<正>智慧,是指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语文的智慧,应该给人以理性的启迪和纯美的享受,它往往在教学思路的设计和教学行为的产生中显现。智慧的语文源生于教师观念,生发于语文课堂,生成于语文生活。一、简单:智慧语文的根植土壤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乡下人到集市上去卖瓜,在瓜摊上竖起一块招牌,上书四个字"此处卖瓜"。有人对他说,招牌上的"此处"是废话,瓜已  相似文献   

16.
毕业歌     
正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我们大院里陆陆续续搬进好多新住户。好多是从农村来的,都是些出身贫寒的人家。租住的房子,是大院里破旧或其他废弃的房子改建的,房租仨瓜俩枣,没有多少钱。那时候,我们大院的房东,心眼儿不错,可怜这些人,旁人一介绍,就住进来了。那时候,玉石和他的爸爸妈妈住进我们大院,房子是用以前的厕所改建的。我们什么时候到他家去,地上总是潮乎乎的,总觉得有股子臭味儿。但是,玉石觉得比他们家以前在农  相似文献   

17.
卖瓜的尴尬     
“卖瓜喽,又大又甜的西瓜,10元钱2只喽!”牛大叔在动物集市街头卖西瓜。上午他卖出30只西瓜,得钱150元。下午他继续卖瓜,他想,下午买瓜的人少,就改卖10元3只,30只西瓜很快卖完了,得款100元。牛大叔数着手中的250元钱,正准备回家,棕熊麦斯见了说:“何必上午一个价,下午一个价呢?干脆一律20元钱卖5只,保管上午就能把60只西瓜卖完,而且钱一分不少。”牛大叔说:“这样啊?那明天就请你帮我卖,也卖60只,250元钱,我付你10元工钱。”棕熊麦斯高兴地答应了。第二天,棕熊麦斯按20元5只的价格出售西瓜,果然半天就全部卖光了,可是数数手中的钱,只有240元…  相似文献   

18.
我出生在农村.小时候,我家每年都种二三亩地的西瓜.那时候为了防止有人偷瓜,主要是防止猪、牛等大型家畜到地里祸害,每年一放暑假我都被父母赶到西瓜地看瓜. 看瓜的时候,父亲一般都会提前给我摘下一两个西瓜放在瓜棚里面,让我在一天里消暑解渴.但那时候小孩子吃西瓜是很厉害的,另外,为了方便相互照顾,好几家的瓜田都紧挨着,我们看瓜的小伙伴有好几个,经常会在一起比赛吃西瓜.  相似文献   

19.
常言道:卖瓜的说瓜甜。卖瓜的为什么要说瓜甜呢?也许瓜本来就甜,而买瓜人不了解,需要卖瓜的说了才知道;也许瓜确实不甜,但想把瓜卖出去,也需要卖瓜人把本来不甜的瓜说成“甜”。因此,不管哪种情况,都强调了“说”的重要意义。由此,我想到了目前农村职业中学办得不景气的现象,并非农村职业中学这只“瓜”不甜,而是办学者这个卖“瓜”人说少了,社会上还有不少人不知道农村职业中学这个“瓜”甜在哪里。为此,我认为:除了国家宣传  相似文献   

20.
认识小信是在大二的夏天。那时候广院门口有个叫“西街”的小市场,破破烂烂的,生意却特别火暴。我记得街口有个卖青菜肉丝炒饭的,连店面都没有,生意却火暴得不行。小信就是这家卖炒饭的旁边的一个西瓜摊主。我们初次见她都有些惊讶,对于一个瘦瘦小小的女生独自出来卖西瓜颇有怀疑,可事实证明小信的生意是那个夏天里西街上最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