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一种积极认识的意识倾向.它是一种学习动机,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成为当今教师们共同的话题.下面我就自己几年来的尝试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2.
生命的质量来源于自强不息的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信是尊重生命的重要表现,也是独立的人格意识的基本方面.首先,我们开展"热爱生命"教育,主题教育活动深深地震撼了在场所有的家长和学生,它所产生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我的想像.在热爱生命教育活动中,学生们开始认识自己、喜欢自己,一个学生说:"谁说美丽就属于大眼睛、白皮肤的人?我眼睛不大,皮肤不白,但我仍然觉得我很美丽.一个人的美更在于他的气质,而气质在于不断地完善、调整自己.我要珍惜自己生命,使我更完美."还有学生说,我很胖,但我可爱;我黑,可是我健美……他们不再为长相而自卑,不再为长"青春痘"而苦恼,不再为了"减肥"而忍饥挨饿……  相似文献   

3.
伯莱克(J·Berlak)认为:"反思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动及情境的能力.使用这种能力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努力思考,以职业知识、而不是以习惯、传统或冲动的简单作用为基础的令人信服的行动".具有反思意识的教师能通过自己教育中的案例分析,对自己的教育活动持一种"健康"的怀疑,即有主动的"问题"意识.提出"为什么"?"怎么做"?的问题.我的课能吸引学生吗?我的教学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吗?从而有效地修正自己的教学工作.一般的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很少表示怀疑,不是抱怨学生,就是责怪学校等等.  相似文献   

4.
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指出,元认知就是个人在对自身认知过程意识的基础上,对其认知过程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控制与自我调节.孩子到了小学一年级开始有零星的、肤浅的元认知知识,弗拉维尔通过实验证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自己认知活动的意识即元认知也逐步增强.在原有识字方法的基础上加进元认知的理论,识字教学将会收到很好的效果.首先是向学生传授元认知知识,明确该"学什么";在学习中不断丰富元认知体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最后让学生加强元认知监控,反思该"怎样学",从而提高认知活动的效率与成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活动背景在日常活动中,我发现很多孩子的交往能力有待提高,合作意识也比较淡薄。特别是当我请他们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完成任务时,孩子们总是会显得有些不知所措。在正常的交往活动中,往往也会遇到很多不会解决的问题。因此,结合我园开展的关于“幼儿行为问题研究”这一课题,生成了本次活动,希望能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交往、合作的乐趣。活动目标1.在轻松的环境中敞开自己的心灵,快乐地交朋友,学会和伙伴交往的正确方法,并且乐意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2.在游戏过程中探索与同伴合作的方法,使幼儿喜欢合作,有一定的集体意识。活动准备1.从中、大…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自学优势,加强对其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要发挥这一途径的作用,就需要师生增强自学意识,并将其贯串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只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有意识地把学生培养成自己开采知识的"开拓者";学生则应具有自我导航意识,能不断地调整自己,塑造自己,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完善自我的活动中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7.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他的一首诗里生动形象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说的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问题意识则是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方面。主体意识是指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全面发展的主体,意识到在学习中自己是主人,对自己负责、自己有力量、自己有需要,靠自己活动  相似文献   

8.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每当听到这首歌,心里都会充满着感恩;幼儿更应从小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幼儿园,感恩社会。但是现在的孩子往往缺少感恩意识,觉得得到的都是理所当然。对此,我班开展了一系列感恩教育活动,并把"感恩、知恩、报恩"融入一日生活中,让幼儿从中体验感恩,并在日常活动中实践感恩。  相似文献   

9.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一种积极认识的意识倾向。它是一种学习动机,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成为当今教师们共同的话题。下面我就自己几年来的尝试谈一些体会。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兴趣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一、教材说明 《生活真方便》是教科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童年的乐园》这一活动主题的一个主题活动.第四单元"我生活的地方"是根据《新课标》中"了解、关心自己生活过的地方的发展变化"这一内容要求而设置的,旨在让学生知道自己家乡的名称,能描述家乡的大致方位,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资源、公共设施,并爱护它们,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这一单元包括"我的家,在这里"、"童年的乐园"、"请到我的家乡来"、"明天更美好"四个活动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