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保护和继承传统武术和定性评价的视角下,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构建传统武术套路比赛评价模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分析,认为从传统武术套路本质入手,进行构建传统武术套路比赛评价模式是可行的也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和继承传统武术。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调研访谈法、现场观察法、逻辑分析法等科研方法,对参加传统武术套路比赛的初赛运动员心理状态及其产生的赛场效果进行研究,提出对初赛运动员比赛中易出现的过度兴奋、紧张应激、淡漠消极、盲目自信等心理状态进行自我调节的方法,从而为传统武术初赛运动员积累赛场经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无论是竞技武术,还是传统武术,以比赛来促进武术发展已成为社会认同的一种主流趋向。广东省传统武术项目锦标赛为广东省传统武术的挖掘、展示、继承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搭建了平台。文章运用数据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对比赛产生的背景与意义、历年举办规模、竞赛模式、商业化操作、对传统武术发展的影响等若干问题进行现实探讨。这将有利于了解广东省传统武术的发展现状,推动赛事的改革。并进一步提出提高传统武术的文化品位,促进理论体系构建,价值体系构建是新形势下发展传统武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武当》2012,(10):4-6
为了进一步弘扬武当武术,服务全民健身、推动中华传统武术蓬勃发展,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武当杂志社特决定于2013年7月18日至22日,在武当山下太极湖畔、南水北调中线调水源头丹江口市举办第二届武当演武大会。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主体内容(一)竞赛项目:1、武术各类拳种、各类器械(规定和自选)套路单项、对练、集体项目比赛;2、武当推手王擂台赛;3、当代武术名家表演赛;4、传统武术绝技  相似文献   

5.
采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以及图象分析等方法对传统武术套路的技术导向进行研究,认为应以民族文化性、多样性、独特性、大众性和健身性为主,针对传统武术套路比赛评判过程对技术导向的重要影响作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武当》2009,(7):5-5
第六届浙江国际传统武术比赛暨浙江省传统武术锦标赛将于7月30日至8月2日,在杭州市黄龙体育中心体育馆举办,据浙江省武术协会主席陈顺安先生介绍,截至6月底,已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五千余位武术选手报名参赛,此次比赛共设武术套路、对抗性项目、武术功法、健身气功等若干大项,另设长拳类、太极拳类、南拳类和传统拳术类的个人全能大奖和总团体大奖。  相似文献   

7.
《中华武术》2006,(4):18-18
全国武术太极拳锦标赛 全国青少年武术套路锦标赛 全国武术套路冠到导(传统项目) 全国男子武术套路锦标赛 全国女子武术套路锦标赛 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 全国武术散打锦标赛 全国青少年武术散打锦标赛 全国武术散打职业联赛 南北武术散打明星对抗赛 第六届全国武术馆校武术比赛 中国武术搏击俱乐部争霸赛 全国木兰拳比赛 全国传统武术交流大赛 015全国武术短兵比赛 016全国太极拳交流大赛 017第五届全国武术搏击水上擂台赛 018全国武术表演艺术大赛 019中国散打超级联赛 020中国城市武术大赛 021第三届世界杯武术散打比赛 022国际武术搏击争…  相似文献   

8.
消息     
黄山首届传统武术大会9月举行2007中国黄山首届传统武术大会暨武术套路国际邀请赛将于9月26~28日在黄山举行。此次活动以"弘扬中华武术,同庆北京奥运"为主题,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安徽省体育局、黄山市人民政府等联合举办,旨在以武会友,传播中华  相似文献   

9.
正胡明红,江苏苏州市人。自幼热爱武术运动,擅长传统武术套路以及竞赛套路刀、枪、剑、棍、太极类套路拳械、推手等。1984年起多次参加省、市武协举办的各项武术比赛荣获金、银、铜牌数十枚。2002年参加第三届"爱德士杯"苏通两市武术交流赛获传统套路拳术单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专家访谈法,对传统武术的竞技化发展历程进行总结与分析,认为目前的传统武术的竞技化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文章认为传统武术的重要表现形式是武术套路,但不是唯一的,传统武术还有搏击和功法运动。并提出传统武术竞技应从功法、套路和搏击三方面进行,每人必须进行三个项目的全能比赛,用三个项目的得分之和决定名次,从而真正体现一个人在武术方面的才能。这才是传统武术真正的竞技化。  相似文献   

11.
现代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比赛成绩是由竞赛的裁判员根据运动员临场发挥的技术水平(包括难度、编排以及完成质量)进行评分,再与众多的对手得分相比较后判断名次而决定的。现代竞技武术套路影响运动员成绩的消极因素有多种:有运动员技术:水平发挥、竞赛条件、对手比赛状况以及裁判评分因素的影响,并以此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有方、因人施教我们是在1979年前后拜沈阳傅仁东先生学习武当地宫鸳鸯拳和太极梅花螳螂拳功法的,并多次参加省、市和全国传统武术及散打比赛,曾获得传统武术比赛和散打比赛的金牌和银牌。  相似文献   

13.
武术自选套路是根据一定的竞赛规则,结合练习者个人的技术、身体素质等特点,由几十个单个动作、组介动作,按照一定的规律和结构原则,有机地连接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练习过程。自选套路适应竞赛需要而形成的一种套路形式。它对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武术,促进武术的百花齐放和提高运动水平,是一个重要手段。它是竞赛项目之一。在全国全能比赛的六个项目中,有三项是自选套路。上海市高校比赛中,全能比赛为三项,其中自选就有两项(器械、拳)。由此可见,自选套  相似文献   

14.
《武当》2012,(4):6
海内外武术界同仁:你们好!为了给广大武友提供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进一步探索中华传统武术的发展之路,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武当杂志社特决定于2012年5月24日—28日,在武当山下、太极湖畔、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源头丹江口市,隆重举办"首届武当演武大会"。本次大会的宗旨是:"以武会友,切磋交流,提高技艺,健康身心"。本着以会养会,办好武术人自己的大会的指导思想,大会设定了武术套路比赛、太极推手王争霸赛、当代武术名人名家表演、话武论坛、"武当百杰"评选、传统武术绝技表演及武当养生功讲座、《当代武术名人志》首发式、武林名流写真、游览武当山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大坝等活动内容,其中重点是传统武术各门派,特别是太极拳、形意拳等内家拳派的比赛、交流和研讨。  相似文献   

15.
武坛动态     
《武当》2012,(8):4-5
"丰县杯"2012年全国传统武术比赛成功举办6月15日至19日,"丰县杯"2012年全国传统武术比赛暨全国农民武术比赛在江苏徐州市体育馆举行。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邵世伟,徐州市人大副主任徐崇先、李君超,副市长段雄,徐州市政协副主席曹文泉,国家体育总局武管中心社会部主任冯宏芳,江苏省竞管中心主任  相似文献   

16.
现代散打技术与传统武术套路不论在表现形式上或在技法上,都各自有其运动的风格特征和训练特点,应该传承各自的优势,吸收他人的技术特点加以改进,以防止传统武术套路与对抗性练习发生脱节现象。  相似文献   

17.
传统武术现代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标准化问题。标准化是实现传统武术规模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关键。得标准者得天下,在现代社会,标准化已成为经济、文化、社会领域的研究热点。以标准化学科相关理论为指导,对传统武术套路技术体系的标准化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传统武术套路技术体系标准化的历史久远;从标准化学科相关理论的视角看,传统武术套路技术体系的标准化主要面临各拳种的流派众多、技术风格不够统一、技术具有模糊性和内容繁杂等问题;传统武术套路技术体系的标准化必须满足当下有该拳种各主要流派套路技术体系的权威古谱和文通武备的权威人士两个条件,以及简洁性、综合性、特色性、美观性和科学性5个特征;传统武术套路技术体系的标准化必须尊重传统武术的文化特色、注重武术传统,以及树立文化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文献综述法、经验总结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传统武术套路赛事编排的相关问题展开研究,研究的基础始于课题组负责人10余年的国际、国内大型传统武术套路赛事编排记录长工作的实践与积累,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研大型传统武术套路赛事编排的特点、原则、工作内容等等,为大型传统武术套路赛事编排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依据,为大型传统武术套路赛事编排工作提供实际指导,推动大型传统武术竞赛编排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搜集相关的资料,查阅各类文献,对武术套路运动员比赛服装选配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对武术套路运动员个人的肤色、体型、气质类型、运动素质、比赛场地等不同因素对比赛服装选配方法的探究,揭示武术套路运动员对比赛服装与选配方法上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20.
传统武术美在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武 术在技 击方面 的优势已 为多数人 所承认,但由于它的套路一般缺乏热烈、舒展、大方、潇洒等易为大众接受的外在美,所以较少在表演场合出现,在套路比赛中也因此备受冷落。 其实,传统武术套路在行家的眼里是充满内在美的,这种美颇似我国古代隐士的清奇品格──淡泊、高雅,不哗众取宠,不随波逐流。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最能体现中华武术的深邃、高洁及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最地道、最纯正的中华武术。 传统武术套路的美学价值,主要可从功力、刚柔、严谨、对称、朴质等方面加以认识。 首先,传统武术套路体现了强烈的功力美──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