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乙己》是悲剧小说,他这个人则是罪恶的科举制度毒害下的悲剧人物。但鲁迅先生在该小说中从来没有忘记过要读者在阅读中除了痛恨封建的旧制度的同时,关注该人物的喜剧性特色,包括孔乙己形象的喜剧性,语言的喜剧性,以及精神状态的喜剧性,文章揭示了"短衣帮"与穿长衫唯一者孔乙己喝酒的真实意图。  相似文献   

2.
「快活」中的悲剧《孔乙己》里的四笑河北涉县王献亭《孔乙己》是一篇以轻松的喜剧形式展现出主人公一桩桩使人发笑的生活画面,同时又使人骤然感到心情无比沉重的短篇小说。小说中四次写到人们对孔乙己的“笑”,正确地让学生理解这些笑的意义,对理解小说的深刻的思想性...  相似文献   

3.
谈《孔乙己》的艺术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乙己》是鲁迅现代小说艺术最高成就的代表作,具有其独特的艺术美。以现实主义写作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穷酸、迂腐而又淳朴、善良的封建社会旧知识分子的悲剧形象。文中一连串的笑声,使孔乙己的命运更笼上一层令人窒息的悲凉意味,这正体现了以喜剧写悲剧的写作手法。作者对主人公孔乙己形象的刻画形神兼备,将其穷酸、迂腐的性格特点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文章结构的安排更是独具匠心,作者截取主人公在酒店喝酒的生活片断,用小伙计的陈述,写尽了孔乙己一生的悲惨、悲凉。同时,文章的语言精练、准确。可以说《孔乙己》不愧为现代文学史上的一篇杰作。  相似文献   

4.
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这就揭示了生活中悲剧和喜剧产生根源的一致性,因此,鲁迅的小说的悲剧因素和喜剧因素总是互相联接,互相渗透的。《孔乙己》就是以“笑”贯穿全文,以喜衬悲的悲剧。孔乙己正是人们的笑声中登场的,他穷到无以为生的地步,仍穿着又脏又破的长衫,仍然保持着比劳动者高出一等的优越感,极力维护着自己读书人的体面。满口“之乎者也”的,不由令人发笑。当人们戏弄他,特别是用“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来取笑他时,孔乙己立刻变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  相似文献   

5.
朱碧茵 《成才之路》2011,(15):82-83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其独特的艺术特色。作者用喜剧因素写悲剧,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穷酸、迂腐而又淳朴、善良的封建社会旧知识分子的悲剧形象;而孔乙己人物本身的形象丑与艺术美的成功结合,使得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文中对背景环境的描写使用了多角度描写的艺术手法,这些高超的艺术手法使《孔乙己》当之无愧的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的一篇杰作。  相似文献   

6.
《孔乙己》是鲁迅的一部极具悲剧色彩的短篇小说。作品通过人的价值和尊严的丧失,通过人的灵魂的扭曲,使小说的悲剧意义达到了相当的深度。同时,以喜剧的手法来表现悲剧的内容构成了小说独特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7.
《集宁师专学报》2017,(1):17-21
《牡丹亭》中喜剧性因素集中表现在陈最良、春香、道姑等人物身上,其喜剧性起源于矛盾性、反常性;喜剧性因素的使用或冲淡了悲剧气氛,或喜中含悲、喜后见悲,喜剧情节从另一面体现了悲剧性。并且,汤显祖使用这些喜剧性因素,实则寓含对皇帝官员、官场与科举等社会百态的讽刺;将《牡丹亭》等戏曲与西方戏剧比较,从中窥探出中国传统戏曲具有"悲喜混杂"的风格特征,其原因是继承插科打诨的戏曲传统与具有乐天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8.
孔乙己的死亡是个悲剧吗?这似乎是个问题,一个活生生的人没了,自然是一出悲剧,然而不禁有人要问:孔乙己生活得那么无奈,那么没有自尊,他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让人笑几声,死了不正是解脱吗?也许这才是他最好的去处,那不正是他的喜剧?悲剧亦或是喜剧?鲁迅给了我们这样的解读: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而喜剧则是把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  相似文献   

9.
课堂提问是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考的基本手段,也是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反馈教学信息的有效方法。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介绍几种有效的课堂提问方法。一、导入激趣法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讲究提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问题要提得巧,富有启发性。教《孔乙己》时可这样导入:同学们,我们都喜欢看电影、电视。看喜剧时,我们会捧腹大笑;看悲剧时,我们会叹息落泪。这就是说,喜剧和笑声、悲剧和叹息是联系在一起的。我们今天学的鲁迅的小说《孔乙己》是一场悲剧,却充满了笑声,这是一场笑的悲剧。那么,这个悲剧人物是在什么情况下引人发笑的…  相似文献   

10.
《三国演义》中的很多人物形象,从某种角度上来看,具有比较鲜明的喜剧性特征。这主要表现为以张飞、曹操等为代表的人物的喜剧性;二角或三角的喜剧性人物关系;以及用对比和白描的刻画手法来增添人物的喜剧性色彩。这些,使《三国演义》这部民族史诗著作,于悲剧意蕴之外,另具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1.
一部伟大的《史记》既包含了深沉的悲剧性,也蕴藏了幽默诙谐的喜剧性。司马迁用幽默机智的笔调塑造了一系列诙谐滑稽的喜剧人物;用讽刺的笔调勾画了王公贵族和反面人物的荒唐可笑;《史记》的喜剧性中还隐含了悲剧情调,使这些喜剧作品有了深刻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在五四运动的前夜继《狂人日记》之后发表的第二篇白话小说,也是他自己最满意的一篇小说,鲁迅先生后来亲自将它译成日文。《孔乙己》一文虽不足三千字,但结构的完整、情节安排的巧妙、思想的深刻、语言的精练,历来为人们称道不已。今天,重读这篇小说。我再一次被它的艺术魅力迷住,被它在喜剧的氛围中展示悲剧的内容,以“笑”写泪的写作方技法折服。 古人说,以乐写哀,哀更显哀。同样,以喜写悲,也更添悲色。《孔乙己》一文所表现的悲剧性内容,就正是在喜剧的氛围中展开并得到强化的,“笑”纵贯了《孔乙己》一文的始末。作者把它与孔乙己悲惨的一生紧紧胶合在一起,让孔乙己在人们的笑声中登场,在人们的哄笑声中表演,最后又在人们的笑声中走向死亡。  相似文献   

13.
《樱桃园》具有独特的喜剧性特征。它暴露出面对生存困境时人类的焦虑混乱、无计可施和人性的弱点;同时又透出深沉的忧郁:对人类生存的无奈处境的同情和思索,悲喜交融。喜剧中蕴含悲剧内涵这一特征,正是契诃夫戏剧民族性的重要表现,是对俄罗斯戏剧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其对20世纪戏剧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王莉 《培训与研究》2010,27(1):20-22
《樱桃园》具有独特的喜剧性特征。它暴露出面对生存困境时人类的焦虑混乱、无计可施和人性的弱点;同时又透出深沉的忧郁:对人类生存的无奈处境的同情和思索,悲喜交融。喜剧中蕴含悲剧内涵这一特征,正是契诃夫戏剧民族性的重要表现,是对俄罗斯戏剧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其对20世纪戏剧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造成喜剧性的重要因素。在小说《红楼梦》中,人物的语言具有喜剧性。这些语言既源于生活.又经过了作者曹雪芹的精心提炼,密切配合了小说中人物的个性特征和情节发展,增添了小说的喜剧色彩。  相似文献   

16.
顾小卫 《广西教育》2013,(6):52-52,54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继《狂人日记》之后的又一部反封建主义力作。如果说《狂人日记》是对整个吃人的封建制度的彻底否定,那么,《孔乙己》则是从封建教育制度受害者的角度来批判封建制度的。孔乙己这个形象一降生,就注定了孤独。他是一个喜剧式的人物,但却有着悲剧性的命运,孤独伴随了他的一生。如何解读孔乙己的孤独?新课程理念下,在教  相似文献   

17.
(一)孔乙己生活在封建社会行将土崩瓦解的清朝末年,他是一个下层知识分子,他一生的遭遇是十分悲惨的。在小说《孔乙己》里,我们所看到的仅仅是发生在咸亨酒店里的几个生活场景——那有限的几个生活场景是充满了喜剧气氛的。正是在那充满了喜剧气氛的场景里,我们看到了孔乙己那辛酸悲惨的活剧。孔乙己始终是遭人嘲弄的,在周围人们的哄笑声中,我们看到了他那“身材很高大”却显得十分卑微的身影,窥见了他那迂腐可笑的思想性格和空虚的灵魂。孔乙己之所以常常遭到人们的嘲笑,主要是由于他自身的畸形,同时也是由于社会的病态。小说并没有停留在叙述孔乙己可悲可笑的故事上,作者自始至终紧扣住对孔乙己所受的思想毒害进行探索,并且对  相似文献   

18.
《儒林外史》和《围城》两部讽刺小说都自觉接续了小说喜剧性的传统,同时未忘对社会人生的严肃思考,形成了悲喜剧交融的审美品格。但在构成小说喜剧性元素的丰富性方面,《围城》显然远远超过了《儒林外史》,在讽刺之外,充分运用了滑稽、幽默、机智等多种喜剧元素,增强了作品的喜剧效果。  相似文献   

19.
《李尔王》被视作莎剧中悲剧性最强的作品,然而该剧的荒诞喜剧色彩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中也最为浓厚。在《李尔王》一剧中,莎翁通过喜剧性场景的设置、喜剧小丑的安排、荒诞命运的揭示等多种手段拓深其悲剧性,使其达到悲剧艺术之颠峰。  相似文献   

20.
《冻苏秦衣锦还乡》虽然承袭了元杂剧"大团圆"的喜剧传统,但是从"家国同构"的内涵影射、史料引用的独特寓意、情节处理的内在逻辑三方面不难发现,喜剧的结尾只是元代文人迫于灰暗现实而生硬勾勒出来的一场圆满,而其故事本身已蕴含一定的悲剧成分,它包括悲剧比例的显然性、悲剧情节的必然性、悲剧淡化的策略性。因此《冻苏秦》虽然是喜剧结尾,但是却有着悲剧内核,因此它是"形式上的喜剧"和"内容上的悲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