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版的《思想政治课》新教材一改传统教材单调,枯燥的内容,具有注重素质教育,贴近学生实际、教法灵活,学法更新等特点。要求政治课堂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关注,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认识一些社会现象,并车富自已的道德认知,以资借鉴,知道自己的行为,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实践中锻炼,促进知行统一。实践证明,将生活实际运用于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张勇 《甘肃教育》2014,(18):115-115
正新课标要求思想政治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所以,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体现三贴近原则,必须用社会生活中的新鲜事例让学生自觉接受和理解该学科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一、贴近当代社会生活,体现时代特征注意教学内容的时代感和现实针对性,是增进政治课教学趣味性和实效性的重要做法。如果教师上课应付差事,不注意搜集  相似文献   

3.
一、材料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村料教学法是指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借助课本提供的材料或教师自备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概括理论或运用理论分析材料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理论依据之一是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性。思想政治课教学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要使理论为学生接受、相信并用以指导实践,必须把教材中的有关理论与各种社会实际、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引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必修教材《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涵盖了构成社会有机体的经济、政治、文化三个领域,《生活与哲学》则引导学生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为指导,通过课堂学习和生活实践,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李华彬 《考试周刊》2011,(57):156-157
有人认为写文章似乎是语文学科的专利,其他学科就是做题练习。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所有各科都能让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认识、质疑用文章的形式表达出来或写写学习体会、感想.尤其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以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为对象.需要学生逐步学会分析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现象,理解它们的本质和规律,掌握正确的参与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原则。写议论文最能反映出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基本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以及认识的深度。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高中政治课教学要重视小论文的写作。  相似文献   

6.
初中思想政治课以引导学生认同社会规范,又关注学生个性发展,以促使学生健康成长为基本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密切关注学生生活中的问题、成长中的需要。我们只有关注学生生活,走进学生心灵,才能很好体现思想政治课的人文价值,发挥思想政治课的育人功能,激发政治课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7.
黄志勇 《考试周刊》2009,(52):159-159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师应该以此为指导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指导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是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环节,它作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形式,有利于增强政治课的吸引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小论文在德育和智育上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政治     
1.应凸现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育价值与地位。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常识和社会主义政治思想、法制、道德教育的课程,这一功能也必须在考试中得到充分体现,试题设计应体现思想性、教育性,通过对试题引导学生学会用基本理论去认识、分析、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和学生思想实际问题,体现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教育价值与地位。  相似文献   

9.
一、强调思想政治课注重体验生活和回归本来的原因。1.这是由思想政治课自身的课程性质决定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对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性质作了明确规定,从其界定来看,思想政治课所阐述的基本内容不应该是空洞僵化的,而应该是与时俱进、源于生活需要而产生的,是和学生思想实际、社会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同时,思想政治课也只有和生活相结合,并用于指导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和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一、对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理解 1.生活化教学是思想政治课课程性质所决定的 中学思想政治课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知识。马克思主义不是空洞的教条,它是源于生活的需要,它的基本内容是和学生的思想实际、社会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它的理论知识只有回到生活中去才能真正被学生理解和接受;也只有和生活相结合,用于指导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发挥思想政治课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指出:思想政治课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学习和社会  相似文献   

12.
正一、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对高中政治教学的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为指导的公民教育课程,是提高学生认识和参与社会生活能力的综合课程。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观点的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相似文献   

13.
小论文作为思想政治课的一种综合性教学形式,是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生创造力,提升学生思想素质的重要方法;是使学生获得知识、能力、觉悟的全面发展,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从目前各地举办中学生小论文竞赛活动情况来看,这种灵活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已被越来越多的政治教师所接受.为了更好地推广和普及小论文,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政治教师有必要加强组织和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如何有效指导呢?根据笔者多年指导小论文的经验,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观察、分析、综合、想像和创新是思维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思维能力是通过社会实践培养起来的。政治小论文活动 ,是政治课教学改革的一项实践活动 ,它冲破了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 ,贯彻了素质教育的方针 ,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实现了课本知识迁移转化为中学生高层次的思维能力 ,促进了中学生思想素质的健康发展。可以说 ,政治小论文活动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好形式。(一 )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政治小论文源于社会生活 ,又高于社会生活。它的创作过程 ,依赖于作者对社会生活进行全面、深入和细致的观察 ,可以说 ,观察…  相似文献   

15.
问题意识是一个人有所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培养问题意识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是:必须指导学生从丰富的背景资料中获取和演绎问题,激发学生思维的活力;帮勤学生将固内外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领域中的现象提炼成问题,提高发散思维能力;帮助学生认识和解决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矛盾冲突,解除思想上的困惑,增强理论学习的思辨力和分析力.  相似文献   

16.
积极引导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张掖中学吕国强引导学生撰写思想政治小论文是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好形式,也是充分发挥中学政治课在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促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改革的一项有力措施。近年来,学校在高中学生中开展撰写政治小论文活动,共收集...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让学生学习了政治知识,学生却不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要真正实现这句话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掌握知识的人必  相似文献   

18.
陈敦清 《教师》2011,(36):29-29
思想政治课往往给人留下枯燥、死记硬背的印象。而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不但可以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还可以培养学生具有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思想政治的教学工作中,应该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相似文献   

19.
一、强调思想政治课注重体验生活和回归本来的原因1.这是由思想政治课自身的课程性质决定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对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性质作了明确规定,从其界定来看,思想政治课所阐述的基本内容不应该是空洞僵化的,而应该是与时俱进、源于生活需要而产生的,是和学生思想实际、社会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同时,思想政治课也只有和生活相结合,并用于指导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和教育价值。2.可以还思想政治课教育以本来面目。思想政治课的内容是具体的、历史的和现实的。随着社会各个领域的激烈变化,…  相似文献   

20.
多年以来我们一直从事政治课教学,便积累了一些较好的教法、学法,现在把它作以简单的概括总结,以便与同行商榷,更好地指导今后政治课的教学工作。 政治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社会建设和政治生活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学好政治知识对一个人来说将终生收益。下面结合实际,就中学政治课的教学谈一些认识、体会和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