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研究静液挤压过程流体动力润滑状态形成的条件,推导静液挤压过程工件与模具表面间润滑油膜厚度的计算公式.通过Reynolds 方程和塑性加工润滑理论推导了形成流体动力润滑的临界速度计算公式和润滑油膜厚度的计算公式,并对上述公式进行了实验验证.由临界速度计算公式所计算出的理论数值和实验所测数值基本吻合,该临界速度计算公式可作为静液挤压过程中是否形成流体动力润滑判据;润滑油膜厚度的变化往往对工模具表面间的摩擦系数、挤压过程的稳定性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可以根据本文提出的润滑油膜厚度的计算公式结合实际工况条件通过合理调整工模具各参数的数值以使得油膜厚度值达到一个理想的数值,从而对静液挤压过程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提高机械密封的摩擦学特性和密封性能,建立三维热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理论模型来研究三角形织构对机械密封性能的影响,并针对航空轴向柱塞泵机械密封的实际工况,对织构的形状、排布和深度进行优化。创新点:1.建立机械密封热弹性流体动力润滑模型,揭示三角形织构在混合和全膜润滑条件下的减磨减漏机理。2.以低摩擦和低泄露为目标,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方法,优化三角形织构的形状和排布方式。方法:1.通过理论推导,建立机械密封热弹性流体动力润滑模型,并与热流体动力润滑模型和流体动力润滑模型进行对比,发现热弹性流体动力模型更符合实际情况(图6~10);2.通过数值模拟,优化三角形织构的形状、排布以及深度(图14~22)。3.通过实验研究,测得织构端面温度,验证热弹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图25)。结论:1.由于机械密封的热力变形,密封端面形成收敛性间隙,因此更有利于减少泄漏;2.与同向排布相比,相向排布的三角形织构能产生更强的流体动压效应,且内外径织构数目越多、数目差距越小时,动压效应越强;3.直角三角形织构的动压效应强于等边三角形织构,并且在一定工况下能产生足够的液膜承载力使密封端面开启。  相似文献   

3.
从润滑理论发展来看,白Reynolds提出流体动力润滑理论(1886年)后,相继出现了边界润滑(1921年)和弹性流体动力润滑(1949年)理论。从弹流润滑到边界润滑,润滑膜厚度的变化将跨越3~4个数量级,之间必然存在一过渡的润滑状态,这一过渡状态的物理本质是什么?润滑性能和机理如何?弹流润滑如何转化为边界润滑?这些均是润滑理论上的重大遗留问题。  相似文献   

4.
润滑对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及维护保养起重要作用。测量润滑油膜厚度能有效评价机械润滑效果,在实际应用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驱动装置和电路原理进行设计与实现,并对喷油泵柱塞油膜采用超声波测量技术进行静、动工作状态的厚度测量,利用小波理论对油膜反射信号降噪处理,通过弹簧模型理论和反射系数对超声波信号分析与处理,计算得到油膜厚度测量值,对降噪前后的两种工作状态下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超声波测量技术的准确性和小波降噪理论对提高测量结果精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对超薄液膜润滑的磁头磁盘系统的动特性进行了分析.在薄膜润滑模型中考虑了在高剪切率条件下剪薄效应对流体的流变特性的影响.应用修正后的雷诺方程描述磁头、磁盘界面的润滑模型,应用摄动理论建立界面间的动压力方程,并应用差分法对静、动压力方程进行了求解.对液体润滑的IBM3370磁头磁盘系统的静动态特性进行了数字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液体润滑的磁头、磁盘系统有较理想的承载刚度,磁头的浮飞高度可较稳定的控制在20nm,从而满足高密度磁记录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论液体动压润滑中挤压效应的作用魏全玲一、Reynolds方程的三种效应:Reynolds方程是液体动压润滑理论研究的起点,它解决了运动副表面间的润滑油为什么能产生动压力以及产生动压力的条件。分析二维Reynolds方程可知:方程右侧三项分别代表着液体...  相似文献   

7.
利用自行研制的往复式摩擦磨损实验机对内燃机活塞环-缸套进行了摩擦磨损实验,主要测试载荷、转速以及润滑方式对摩擦副磨损的影响,应用称重法测量活塞环的磨损量,结果表明:在极限载荷下,活塞环的磨损量随着载荷的增大而加剧;若转速较低,难以形成润滑油膜,磨损加剧;必须使摩擦副处于一种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状态,才能降低磨损量。  相似文献   

8.
基础(初高中)物理课程中缺少流体力学基础知识.需要我们做的事情是学习,是读书,而不是提出新概念或修正已有的定律.静液压强特点是流体力学的基础知识之一,静液平衡方程是流体力学的一个基本方程.帕斯卡定律可以从静液平衡方程中推导得出,对帕斯卡定律的条件、内涵以及外延均可以从推导过程来认识。  相似文献   

9.
润滑通常是保证机器正常运转的重要条件,测量润滑油膜厚度可以准确评价机械润滑效果,因此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试验使用柱形油膜测厚机构与楔形油膜测厚机构,通过超声波探头发射并接收一定带宽频率的超声波信号.基于超声波谐振模型与弹簧模型,对测得的不同油膜厚度对应超声波反射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处理,通过所得反射系数求得油膜的...  相似文献   

10.
硬盘系统一般采用气体润滑,以提高使用寿命和读写可靠性.本文讨论了多聚脂流体润滑的IBM3370 磁头/ 磁盘系统,以期提高磁记录密度.润滑模型中考虑了超薄流体润滑的剪薄效应,并用有限差分法对润滑方程进行求解.应用摄动理论建立了IBM3370 磁头/ 磁盘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分别对气体润滑和液体润滑的两自由度磁头的动力响应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磁头倾角条件下,液膜润滑的磁头/ 磁盘的动力稳定性优于气体润滑的磁头/ 磁盘系统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承载能力,齿轮常要经过修形成为鼓形齿,其真实接触状态采用点接触来近似更为合理,因此研究点接触的弹性流体动力润滑更有实际意义。通过采用稀疏网格对弹流问题进行完全数值求解,求得接触区域的压力与膜厚分布,并与经验公式相比较,为齿轮传动中的弹流计算及研究相关问题机理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反挤压单位的挤压理论计算公式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差较大的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二值”相差较大的原因是,原公式推导时假设金属流动方向在反挤压过程中不变,与反挤压时金属实际流动方向随变形程度变化而变化不一致引起的;据此,对原公式进行了修正,并结合实侧值捻地了一个半理论半经验的新的反挤压单位挤压计算公式新公式考虑了变形程度和毛坯的初始硬度挤时金属流动方向改变对单位挤压的影响,该公式的计算值与实测值比较妆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高密硬盘系统的静、动特性进行了数字仿真,其中磁头结构为IBM3380,磁头/磁盘界面的润滑采用多聚脂流体润滑.在流体润滑条件下,磁头飞浮高度可望控制在20~50nm之间,因此在润滑模型中考虑了剪薄效应.应用微扰理论和短轴承理论建立了超薄流体润滑轴承的静、动态方程,并给出了方程的封闭解.在静力学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IBM3380磁头不同空间姿态的数字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随着倾角减小,磁头振动趋于不稳定.  相似文献   

14.
采用重量法、线性伏安扫描法、弱极化法和SEM,研究Cl^-对碳钢在模拟混凝土孔隙液(饱和Ca(OH)2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高pH值的混凝土孔隙液能减缓氯离子对碳钢的腐蚀;当pH≥13.6时,在NaCl浓度小于3%的混凝土孔隙液中,碳钢表面因生成钝化膜而不被腐蚀;当pH≤9时,混凝土孔隙液中无论是否存在Cl^-,碳钢均会被腐蚀;当pH=12.5时,混凝土孔隙液中NaCl浓度小于0.05%,碳钢则不被腐蚀;当混凝上孔隙液中的Cl^-浓度达到临界氯离子浓度时,碳钢表面的钝化膜开始损坏而被腐蚀,碳钢的腐蚀速度随着Cl^-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5.
基于波纹板表面与液膜之间的表面张力作用能减薄液膜厚度而强化传热的机理,建立了竖直波纹板表面的凝结过程的数学模型.计算了波纹板对应于当量平板的凝结传热增强系数.分析了波纹的主要几何参数如波纹节距、波纹板高度、波纹角、波纹倾斜角、波纹圆角半径等对强化传热的影响效应以指导波纹结构的优化.提出了一种能兼顾强化传热效果和适当的流动截面积的双尺度波纹,其凝结传热系数可比当量平板增强1~2倍.  相似文献   

16.
DDP表面修饰ZnS纳米微粒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SEM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四球摩擦磨损实验机考察了粒径约为3nm的二烷基二硫代磷酸(DDP)修饰ZnS纳米微粒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抗磨行为,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量散射谱(EDS)等现代分析手段对其摩擦表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DDP修饰ZnS纳米微粒作为润滑油添加剂能够明显提高基础油的抗磨能力,SEM及EDS的分析结果表明摩擦过程中在摩擦表面形成了一层富含Zn、S、P元素的反应膜,正是这层膜的存在使得DDP修饰ZnS纳米微粒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具有良好的抗磨性能。  相似文献   

17.
滚动轴承最小油膜厚度的分析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永红 《太原大学学报》2009,10(4):130-131,134
滚动轴承最小油膜厚度的准确计算对于滚动轴承疲劳寿命的精确估算非常重要,考虑影响滚动轴承最小油膜厚度的参数并对其进行了研究,通过Matlab回归分析得出了在热弹流润滑条件下新的接触点处的滚动轴承最小油膜厚度计算公式,并对此公式进行了显著性检验,证明此公式在一定条件下是正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高黏气液条件下垂直管环状流动规律,对不同黏度下的流动状态、持液率及压降值进行了实验和数值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液相黏度的增大使液膜厚度增大,气芯液滴数目增多,平均持液率逐渐增大,同时液膜厚度、平均持液率和气芯液滴数目因气体流速的增大而减小;液相黏度的变化对环状流压降有一定影响,总压降和各分压降随着黏度的增大而...  相似文献   

19.
用布儒斯特角显微镜研究了花生酸分子成膜过程中单分子膜表面形貌的动态变化,发现在气/液界面上花生酸分子首先形成岛状分布,随着表面压的增加形成完整的单分子膜,而当表面压达到崩溃压后薄膜出现裂纹,分子膜重叠,形成多层膜。分析了花生酸单分子膜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了机车柴油机润滑系统的失效模式后,通过实验研究和调查统计,得到了润滑油失效时间样本,由可靠性理论和数理统计方法得出了机车柴同润滑油间隔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