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春振 《中国教师》2009,(Z2):206-207
本文首先论述了数学美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和功能;其次,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具体提出了从认识数学美、发现数学美、欣赏数学美到创造(或运用)数学美的认知过程;然后,探讨了中学数学教学中认知数学美的案例。这对于运用数学美的思想方法来改进中学数学教学、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认识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而用数学美的方法指导解题,使学生从行之有效的数学方法和灵活巧妙的解题中感受和发现数学美。并通过优化自己的解题方法来表现和创造数学美,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下面试述数学美在解题中的价值体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张素宝 《学周刊C版》2011,(11):152-153
语文课堂与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教师劳动的显著特点就是挖掘“美”.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及掌握追求美的方法,形成鉴赏美的能力.引导学生去感受、理解、鉴赏、表现乃至创造美的文章、美的社会、美的自然、美的人生。  相似文献   

4.
深化数学美的研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芳 《教育探索》2002,(5):72-73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化数学美的研究,深入挖掘数学美的内涵,掌握数学具有和谐美、简单美、对称美、奇异美和逻辑美的特点,从而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5.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对学生实施美的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数学美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和谐性、奇异性、简明性、统一性。  相似文献   

6.
冯关跳 《考试周刊》2012,(41):57-58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也应该注重将素质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中。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应结合数学知识的特点,将德、智、美的教育贯穿始终,重视对学生道德理念的传输,对学生智的开启,引导学生拓展美的视角,发现美、欣赏美。  相似文献   

7.
袁怡  李明洋  杨梅 《考试周刊》2013,(28):74-75
本文介绍了数学美的特征,并且研究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数学美的教育功能,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体验数学美,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大学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数学,是美的,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具有独特的数学美.本文通过对数学美的阐述,呼吁重视和加强数学的审美教育,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思维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数学美是一种科学美,它主要表现在简单美、和谐美、对称美、相似美和奇异美.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感受、鉴别、欣赏数学美和创造数学美的意识和能力,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而且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数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0.
美无处不在 ,无地不有。问题是我们如何发现和看待它的存在 ,如何欣赏和审视它的价值 ,如何应用和发挥它的作用。由于徐利治先生的倡导 ,“数学美”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虽然数学中的美有些玄乎 ,不像自然美、艺术美那样实在 ,是不好捕捉的美。但要搞好数学素质教育 ,必须对数学美肯定和认同 ,必须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美的存在和价值。挖掘数学教学中的美育 ,是我们数学教师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引导学生认识数学美的存在存在决定意识。美的意识美的观点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开普勒在发现著名的天体运动第二定律时说 :“数学是这个世界…  相似文献   

11.
数学美,没有华丽的色彩,没有动听的音符,只有匀称优美的体态、简洁的语言、严密的逻辑思维以及给人以求新求异的想象空闻,这就是数学本质所具有的至高无上的美.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数学的和谐美、数字美、符号美等,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美的热爱,并通过学生的“内化”,逐步迁移为对数学知识的热爱和追求,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数学与真、数学与善、数学与美的本质特征,进一步阐述数学中真、善、美的关系,从而认为数学有着真、善、美的内蕴,有着真、善、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美,字典上解释:“好看”“令人满意的”好“得意”。数学美应是“数学中能带给人愉悦的东西”。学生学习数学枯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体会到“数学美”。不懂得欣赏数学美或缺少欣赏数学美的能力。因此,充分挖掘数学美,对学生进行数学美的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潜能,在学习中获得愉悦感。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就要发现美、认识美和运用美,赋予数学课生命。  相似文献   

14.
数学本身是美的,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通过精美痞言,简约形式,达到潜移默化欣赏数学之美的目的,通过有趣故事,蕴涵内容,激发学生欣赏数学之美的兴趣;还可以通过电脑技术运用,刺激感官,诱导学生欣赏数学之美的意识;还要进一步追求创新,产生灵气,更上一层楼,进入欣赏数学之美的境界;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和美的享受,那么学生就会不断深入其中,欣赏和创造数学美.  相似文献   

15.
<正>数学教学中的美育心理,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形成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开拓解题思路,获得解题途径。对于学生来说,数学解题伴随着一个探索发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审美活动起着不可忽视的潜在作用。法国数  相似文献   

16.
数学本身处处充满了美的韵律,教师认真体会教材中美的内涵,从审美的角度进行教学,将学生认为枯燥的数学课堂变成绚丽多彩的世界,引导学生去感受、去发现、去欣赏、去创造数学美,激发学习数学的欲望,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7.
在很多人眼里,数学是一门枯燥乏味的课程,如果把美丽和数学相提并论,许多人会持不同意见。数学漂亮吗?数学美吗?这样的问题将接踵而至。事实上,如果能冷静下来,去细细品味那些枯燥公式、烦琐证明之后的本质规律,就能体味到一种独特的美,那是不同于生活中常见美的数学所特有的美:逻辑上的严谨性、结构上的协调性、理论上的抽象性、应用上的广泛性以及其方法之优美与奇特、其形式之间的对称与和谐、其内容的丰富与深刻等等,无不给人以美的感受、美的刺激、美的热爱。美育,又称美感教育,是培养人们认识、发现、体验、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的一种教育方法,可以促进受教育者获得美的理想、美的品质、美的修养和美的情感。一方面,中小学数学教育是为学生建立一个基本的逻辑体系,另一方面是为了学生做到主动学习、喜爱学习,最后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这才是中小学数学教育的立足点与支撑点。  相似文献   

18.
用美的观点审视数学.数学美分类:思维之美,形式之美.数学美的表现形式:一、简洁之美:数学丰富的内涵与简洁的表达;二、思维递进之美:例1、习题拓展中的层次递进,例2、习题求解中的层次递进.教师应作美的使者,使学生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是我们的义务.  相似文献   

19.
数学中的和谐美、统一美、对称美以及奇异美等都是客观世界美的特征在数学中的反映.我们要认真地研究数学教学,探索数学方法,挖掘数学学科美的特征,展示数学内在美.1 挖掘数学学科美的特征,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如果我们钻进数学的王国,会惊奇地发现:数学并非人们所说的“枯燥无味”,而有“引人入胜”的魅力.1.1 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工具 作为工具,数学的力量是巨大的,因而十分引人注意.华罗庚写道:“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生物之密,火箭之速,地球之变和化工之巧,给当代科学勾画出一幅五光十色的图画,因而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工具”.科学愈发达,…  相似文献   

20.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为了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文中美的音韵,美的语言,美的形象乃至美的意境,从内容到形式进行美的探寻。本文从四个方面浅谈让学生发现美的方法,以此来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