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幼儿教育》2011,(1):4-5
“您的孩子报了兴趣班吗?”这是很多幼儿家长之间讨论的热门话题。 关于兴趣班,有的家长认为是培养孩子琴棋书画样样兼通的绝佳途径,有的家长则是“别人报,我也报”,让孩子成为“跟风”的牺牲品……极端的例子是,  相似文献   

2.
家长总盼着孩子快快长大,但当孩子兴奋地开始自己上学自己外出活动时,你相信孩子的能力吗?渐行渐远的时候,亲爱的家长,你是否做好了“放手”的准备?  相似文献   

3.
案例:时值春末夏初,幼儿园的各种树上都有毛毛虫的影子,爬在树上的,掉在树下的。尤其是挂在树枝上的毛毛虫,一根丝线将毛虫荡在半空中,引来了许多孩子,有的在长时间的观察,有的在无限遐想:“这些毛虫是哪里来的?”“小毛虫长大后就是大毛虫了吗?”“它们吃什么?”“它们住在哪里?”面对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一个以“毛虫”为主题的方案教学活动由此产生了。  相似文献   

4.
"你会做家长吗?你是一位合格的家长吗?"面对这样的提问,很多家长往往不屑一顾,做家长谁不会呢?做家长是自然赋予我们的权利.是啊,但是自然而然成为家长的你,能够承担起教育孩子的光荣使命吗?从孩子咿呀学语开始,教育就无时不在,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他们的独立意识逐渐增强,思维越来越活跃,个性越来越突出,教育的问题也就接踵而至,家长与孩子的矛盾也会越来越多,有的家长甚至会陷入困境,无以应对.  相似文献   

5.
对一个孩子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在家长的眼里,“学习”也许是最重要的。不是可以经常听到这样的训斥吗?“你现在的主要精力是学习,不是玩!”“学习不好,长大有什么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一些家长中还是很有分量的。  相似文献   

6.
对一个孩子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在家长的眼里,“学习”也许是最重要的。不是可以经常听到这样的训斥吗?“你现在的主要精力是学习,不是玩!”“学习不好,长大有什么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一些家长中还是很有分量的。  相似文献   

7.
家有一子今年小升初。都说上了中学后孩子会有很大变化,家长应该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活动。但是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孩子长大了不太爱跟父母袒露心声。我看到有的家长会以网友的身份加孩子的QQ,跟孩子聊天,可我又觉得这样有点“窥探隐私”的嫌疑。我应该以陌生人的身份加儿子的QQ吗?  相似文献   

8.
陪读两代人的悲哀许多家长喟叹:现在子女读书,有一半是家长在读。不是吗?复习功课、家庭作业、课外实践等等,哪一项不是在家长的“陪同”下完成的?现代家庭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家长对儿女的教育可以说是“一千个用心,一万个在意”.却很少有人教育孩子应具有独立学习...  相似文献   

9.
都说:“天下父母爱孩子是一样的。”经过接触外国家长和幼儿,我发现: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生活的外国人,他们爱孩子和对爱孩子的理解,还真和我们有点不同。也许有的家长会说:“我比谁都更爱我的孩子啊!”但是你每天给他一个拥抱了吗?你每天都亲吻他了吗?你每天都让他知道你的爱了吗?  相似文献   

10.
孩子毕竟是孩子.有他自己成长的规律。有时,孩子会向父母提出各种五花八门的问题:“大树是不是吃了大地妈妈的奶长大的?”“我是小鸟带来的吗?”面对孩子的各种天真的“谬论”.不少父母不是认真解答、引导,而是试图用自已的道理驳倒孩子所有的“谬论”。  相似文献   

11.
“让孩子学吃苦”在幼儿期有必要吗?读者朋友,1997年的家教话题到这一期就结束了。今年,我们共组织了5期话题,它们是:拿了压岁钱,怎么花?双休日,怎么过?孩子吵架,家长怎么办?在幼儿期,究竟应该教给孩子点什么?“让孩子学吃苦”在幼儿期有必要吗?一年来...  相似文献   

12.
每个美国孩子都愿意“学雷锋”吗?当然不是。事实上,美国学校对此并没有硬性规定。自愿参加.家长支持.这是美国孩子“学雷锋”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3.
王晓春在《半月谈》上撰文提出,今天的家长们不要步入家庭教育的误区。1.“温室家庭”,容易使孩子成弱苗。家庭的小气候可以比社会温暖一些,但有两点要注意:“家庭温室”的温度不可高出学校和社会太多,否则孩子一离家就会感觉寒风凛冽,造成心理问题;“家庭温室”的温度要随着孩子的成长而下调,否则孩子永远长不大。等孩子长大了,道理全明白了,可适应能力却跟不上去。2.“挑错教育”,能让你的孩子自信吗?孩子总是有优点也有缺点,可是我们的一些家长通常都是瞪大眼睛盯着孩子的缺点。这些家长有一种教育理念:所谓好孩子,就…  相似文献   

14.
师:大人表扬孩子的时候,经常笑眯眯地摸着孩子的头说:“这孩子,长大了。”你们想过“长大”是什么含义吗?  相似文献   

15.
谢彦 《班主任》2009,(8):33-33
本学期,我看到很多孩子家庭作业完成得不好,字迹潦草,有的还偷工减料,于是,我试着给家长写了一封充满疑问的信:1.您每天检查孩子的家庭作业吗?2.您的孩子每天在家朗读或背诵当天学的课文吗?3.做完作业后,您的孩子如何听写当天的生字?  相似文献   

16.
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四体不勤的“小公主”、“小皇帝”,父母们开始重视孩子的自立教育,希望孩子能够独立处理自已的事情,不依赖他人,长大后能够独立生活,不必父母担心。初衷是对的,但是,教会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足够了吗?这似乎是很多父母没有充分考虑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少年月刊》2010,(11):14-15
因为学习成绩忽高忽低.我常挨老爸“暴打”。一天.我问了一下同学,他们有时也会遭到家长“操练”.难道家长部靠打孩子提高成绩吗?  相似文献   

18.
王健 《学子》2013,(9):91-91
我们是爱孩子的,因为我们所做的一切:衣、食、住、行,只要孩子提出来,会尽量得到满足。相反,孩子对我们的要求却很少做到。家长不解,"我是为了孩子好,才让他……"现在,有的名人写书,也会说上一句:"当时不能理解家长的用心良苦,长大以后才明白。"而我们也要做让孩子长大以后才明白的家长吗?可见,问题就出在了家长这样做是为了孩子好,但孩子不能理解。家长就觉得自己吃力不讨好,但依然吃着力,做着不讨好的事。心里想着:不讨好也要做,我可是为了孩子好。此时此刻,您的孩子并没有感受到您对他的爱。  相似文献   

19.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有本领,长大成为优秀的人才。于是,社会上迎合大部分家长的心理需要举办了各种特点班。许多家长给孩子报名参加学习,有的还学习两项以上内容,家长陪学陪练,真可谓“可怜天下父母心”。  相似文献   

20.
家长认为爱孩子就应该为孩子负责,而所谓的负责就是“孩子不打不成才”.说这句话的时候却从来没有考虑过一孩子需要的是这种“爱”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