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探究酸是强酸还是弱酸,碱是强碱还是弱碱,实质是看它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完全电离即为强酸(或强碱),部分电离即为弱酸(或弱碱).设计实验时要注意等物质的量浓度和等pH的两种酸(或碱)的性质差异.常用的实验方法有:1.相同条件下,比较两种酸(或碱)溶液的导电性;2.配制一定浓度的酸或某酸的强碱盐溶液,测定pH;配制一定浓度的碱或某碱的强酸  相似文献   

2.
<正>一、基础类问题变式训练例1下列有关盐类水解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溶液呈中性的盐一定是强酸强碱盐B.含有弱酸根盐的水溶液一定呈碱性C.盐溶液的酸碱性主要取决于形成盐的酸和碱的相对强弱D.强酸强碱盐的水溶液一定呈中性解析:如果弱酸、弱碱的电离程度相当,则生成的盐的水溶液也呈中性,如CH_3COONH_4;含有弱酸根盐的水溶液不一定呈碱性,如NaHSO_3溶液呈酸性;强酸强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别定量地讨论了盐效应对电解质溶液化学平衡的影响。说明盐效应能增大弱电解质的电离度、对弱酸强碱(弱碱强酸)盐的水解度没有影响、能减小弱酸弱碱盐的水解度、能增大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  相似文献   

4.
基于酸碱滴定过程中在不同滴定分数时的物料平衡和电荷平衡,建立了一元强酸碱、强碱滴定一元弱酸及强酸滴定一元弱碱的滴定曲线方程,并用传统的计算方法对其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在中学化学电解质溶液一章的学习中,常常需要根据强酸与弱酸的一些性质进行有关的判断和推断.强酸与弱酸(或强碱、弱碱)的比较,属于高考的热点,掌握强弱的比较方法和技巧,在解题中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几种比较方法.  相似文献   

6.
比较弱酸与强碱(或强酸与弱碱)反应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相对大小,是高考化学测试中出现频率非常高的一类题目.本文以醋酸和Na OH溶液的反应为例,对反应后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7.
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是个重要的知识点,也是高考热点。对于这个知识点的许多概念,以及比较离子浓度大小的方法和技巧,不少同学尚掌握不够好,很有必要从实质上总结归纳。 一、强酸弱碱盐和强碱弱酸盐的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盐溶液中弱碱阳离子或弱酸根离子和水电离生成的OH~-或H~ 结合成难电离的弱碱或弱酸,使溶液中弱碱阳离子或弱酸根离子浓度略  相似文献   

8.
强弱电解质的比较与判断是《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学习的重点,也是历年高考考查的热点,需要关注.一、强弱电解质的性质比较方法精要:强酸与弱酸(或强碱与弱碱)由于电离程度的不同,在很多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性质.以一元强酸和一元弱酸为例其区别见表1.  相似文献   

9.
高中化学中有对无机盐的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其依据是该盐是否发生水解 ,水解后溶液中H+和OH-浓度的大小来决定溶液的酸碱性。强碱强酸盐(NaNO3 )不发生水解 ,溶液显中性 ;强碱弱酸盐(Na2 CO3 ) ,由于CO3 2 -+H2 OHCO3 -+OH-、HCO3 -+H2 OH2 CO3 +OH-,溶液显碱性 ;强酸弱碱盐 (NH4NO3 ) ,由于NH4++H2 ONH3 ·H2 O +H+,溶液显酸性 ;弱酸弱碱盐是据水解生成的弱酸、弱减的电离程度的大小来判定的。这些知识对中学生物学中的无机盐生理酸碱性的判断会引起误导 ,从而造成学生的判断错误。因中学生物…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部分盐类的水溶液由于水解作用,其酸碱性将发生变化。一般来说,强碱弱酸盐的水溶液呈碱性,强酸弱碱盐溶液则显酸性……那么,由强碱和多元弱酸所生成的多元弱酸的碱金属酸式盐属于强碱弱酸盐,其水溶液是否就呈碱性呢?回答是:不~定。因为这类物质依酸碱质子理论,应属于两性物质,故其水溶液的酸碱性应按两性物质的计算公式进行具体计算,结果可能为碱性也可能呈酸性。以下通过常见实例的计算加以说明。例1,计算0.1000mol·l-1Na3P已溶液的PH值。分析:Na。PO‘按电离理论属强碱弱酸盐,为正盐。按质子理论属于多元弱…  相似文献   

11.
高中化学课本第二册P.19在讲到弱酸弱碱盐——CH_8COONH_4水解时写道:“很清楚,由于这种盐的弱酸根和弱碱根能分别跟水里的H~ 和OH~-结合生成难电离的CH_8COOH和NH_8·H_2O,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从而使水的电离强烈地向右移动。”联系上文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弱酸弱碱盐是一类比强酸弱碱盐、强碱弱酸盐水解强烈的盐,其理由是,弱酸弱碱盐同时有弱酸根和弱碱根两种因素促使水分解,而其他两类只有弱酸根或弱碱根一种因素促使水分解。  相似文献   

12.
在中学化学电解质溶液一章的学习中,常常需要根据一元强酸与一元弱酸的一些性质进行有关的判断和推断。一元强酸与一元弱酸(或一元强碱与一元弱碱)的比较,属于高考的热点,掌握一强一弱的比较方法和技巧,在解题中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几种比较方法。  相似文献   

13.
强酸、强碱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弱酸、弱碱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现以盐酸、醋酸、氢氧化钠和氨水为例阐明他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是中学化学的难点之一(特别是强酸弱碱盐与弱碱或强碱弱酸盐与弱酸等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要想比较这一类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首先耍弄清混合溶液中,弱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和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谁占优势.下面我们结合几个例子说明这方面的问题. 一、通过混合溶液的酸碱性,判断水解与电离的程度大小,从而比较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1.0.1mol.L-1醋酸溶液和0.1mol.L-1 醋酸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呈酸性, 试比较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  相似文献   

15.
是经常使用的。其中式(1)应用于一元强酸或一元强碱溶液;而式(2)及式(3)则应用于一元弱酸或一元弱碱溶液。此外,某些多元弱酸或多元弱碱溶液亦可用后两式求其H~ 离子浓度或OH~ 离子浓度。但是正如我们所知,这些近似公式都是在忽略了水的离解的条件下推导出来的,都有其一定的适用范围。若我们在应用时不注意这点,而去盲目地套用公式,很可能会使计算结果造成很大的误差,有时甚至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请看下面两个例子。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了离子强度对盐类水解浓度平衡常数影响 ,指出在一定温度下 ,离子强度的增大 ,对一元弱酸强碱盐和强酸弱碱盐的水解浓度平衡常数趋向无影响 ;使一元弱酸弱碱盐的水解浓度平衡常数Kch 减小 ;对多元弱酸强碱盐的最后一级水解浓度平衡常数趋向无影响 ,其余各级水解浓平衡浓度平衡常数减小 ,以及相邻两级水解浓度平衡常数Kchi与Kch(i 1 ) 的比值减小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讨论了离子强度对盐类水解浓度的平衡常数影响,指出在定温度下,离子强度的增大,对一元弱酸强碱盐和强酸弱碱盐的水解浓度平衡常数趋向无影响;使一元弱酸弱碱盐的水解浓度平衡常数Kh^c减小;对多元弱酸强碱盐的最后一级水解浓度平衡常数趋向无影响,其余各级水解浓度平衡常数减小,以及相邻两级水解浓度平衡常数Khi^c与Kh(i 1)^c的比值减小。  相似文献   

18.
正盐的水溶液显什么性,要视其水解的情况而定。一般而言:强酸弱碱盐的水溶液显酸性,强减弱酸盐的水溶液显碱性,弱酸弱碱盐的水溶液,可能显酸性、可能显碱性、也可能显中性,而强酸强碱盐不水解,其水溶显中性。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两种不同PH值强酸或强碱液洛等体积混合后溶液酸度的计算,在石德林、金跃伟《溶液酸度计算中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一文中作了研究,即:当PH<7两种溶液混合时,以CH~+作为计算混合溶液酸度的标准,以COH~-为标准是错误的;反之,当PH>7的两种溶液混合,则以COH~-为计算标准,以CH~+是错误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呢?笔者从理论上说明,当等体积的两种弱酸或强碱混合后,为什么只能以占优势的离子作为计算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正>一、"中和""中性"和"电中性""中和":本质是H++OH-=H2O,酸电离的氢离子与碱电离的氢氧根作用生成盐和水。"中性":溶液中的c(H+)=c(OH-)。"电中性":溶液中阳离子带有的正电荷电量之和等于阴离子带有的负电荷电量之和。1.强酸与强碱反应时,恰好"中和"所得溶液就显"中性",生成强酸强碱盐不水解,溶液中的c(H+)=c(OH-),溶液显中性。2.强酸与弱碱反应,恰好"中和"时,溶液显酸性。因为生成的强酸弱碱盐电离出的弱碱阳离子发生水解,使溶液中c(H+)>c(O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